问题

为何在《生化危机 7》DLC 剧情中「保护伞」会变成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 7》DLC 剧情中,“保护伞”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的转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因为它打破了系列粉丝对这个标志性反派的固有认知。严格来说,在《生化危机 7》本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保护伞”以一个“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形象出现。反而是它的残余势力,或者说其研究的遗留物,成为了玩家面对的主要威胁。

然而,如果你指的是《生化危机 7》的后续内容,特别是《不是英雄》(Not a Hero)DLC,那么这里面确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而且这个转变是围绕着一个大家熟悉的面孔——克里斯·雷德菲尔德(Chris Redfield)展开的。

《不是英雄》DLC:克里斯与“保护伞”的新篇章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生化危机 7》本篇故事结束时,那个曾经统治一切、罪恶滔天的“保护伞”公司,在之前已经被彻底摧毁。它的罪行已经被曝光,许多领导者被捕,组织也名存实亡。

但是,生化武器的威胁并没有因此消失。《生化危机 7》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名为“EVO”(Evolved Organism)的生化怪物,它们是由一种名为“巨噬细胞”(Macrophage)的真菌造成的,这种真菌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和变异性,能够寄生在生物体内,并对其进行不可控的改造。而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保护伞”过去的生物武器研究。

“保护伞”的遗产与“反保护伞”联盟

这里就引出了DLC剧情的关键:虽然“保护伞”公司这个实体被瓦解了,但其研究成果、技术理念,甚至是一些曾经的成员,并没有完全消失。更重要的是,生化威胁的源头,很多都可以追溯到“保护伞”过去的研究项目。

在《不是英雄》DLC中,我们扮演的正是克里斯·雷德菲尔德。而克里斯此时的身份,不再是那个在“保护伞”公司内部与邪恶势力斗争的S.T.A.R.S.成员,也不是在“保护伞”瓦解后与其他组织合作的战士。他的目标更加明确:追踪并铲除由“保护伞”遗产所引发的最新一轮生化威胁,特别是那个控制着“巨噬细胞”真菌、试图利用其制造更强大武器的神秘组织——“蓝色之伞”(Blue Umbrella)。

这里的“蓝色之伞”,严格来说,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保护伞”了。它更像是“保护伞”的一个后继者,或者说,是利用了“保护伞”遗留下来的技术和资源,但其动机和行为方式与原版“保护伞”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更加狡猾和有目的性。

克里斯的角色转变:从“清理”到“预防”

克里斯加入的是一个名为“BSAA”(Bioterrorism Security Assessment Alliance,生物恐怖主义安全评估联盟)的组织。BSAA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抗全球范围内的生化恐怖主义。而“蓝色之伞”正是他们最新的目标。

克里斯在DLC中的行动,本质上是在“清理”“保护伞”留下的烂摊子。他深入到贝克一家的农场,这里曾经是“保护伞”秘密实验的地点之一,也是“巨噬细胞”真菌扩散的源头。他的任务是找到这个威胁的核心,并将其根除。

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克里斯的行动也代表着一种“对抗生化危机”的新理念。他不再是单纯的调查和反击,而是要主动出击,阻止那些试图利用生化武器的人。

“蓝色之伞”:旧瓶装新酒的恐怖

“蓝色之伞”的出现,正是“保护伞”公司“恶之遗产”的体现。他们可能继承了“保护伞”的一部分技术、实验室,甚至是一些残余的资金和研究人员。但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利用“巨噬细胞”真菌进行研究,并制造出更可控、更具杀伤力的生化武器。

他们在DLC中试图通过改造卢卡斯·贝克(Lucas Baker)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卢卡斯作为贝克一家的幸存者,同时也是一个被“保护伞”秘密实验改造过的人,成为了“蓝色之伞”极具价值的实验品。

所以,当我们说“保护伞”变成了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保护伞”的罪恶研究和技术遗产,成为了生化危机的源头,而以克里斯·雷德菲尔德为代表的BSAA,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反生化危机”力量,正在积极地清理这些遗产,并对抗那些试图利用这些遗产的“新势力”,例如“蓝色之伞”。

DLC剧情里,克里斯的行动,其实就是对“保护伞”过去所作所为的一种“清算”。他代表着正义的力量,在“保护伞”这个曾经的邪恶符号所留下的阴影下,继续与生化恐怖主义进行殊死搏斗。这是一种“旧的敌人瓦解,但其留下的影响与新的敌人出现”的复杂局面,而克里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战士,则成为了解决这一切的关键人物。

总而言之,并不是“保护伞”公司本身变成了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而是它的“遗产”催生了新的威胁,而曾经与之斗争的英雄(克里斯)则在新的组织(BSAA)领导下,继续着对抗生化危机的事业。这种剧情设计,为系列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玩家看到了“生化危机”这个主题的延续和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早在4月份,在生化危机吧就早已流出了雨伞在生化危机7的相关设定,但由于设定来自于周边玩具“阿尔伯特01”(生化危机7的最终武器)的说明书。所以该设定一直鲜有人为知

以下为翻译:

1、蓝色雨伞公司:由前安布雷拉公司重组而来的大型企业。2003年位于俄罗斯发生的代号:塔洛斯事件(安布雷拉历代记)之后,原安布雷拉公司因巨额赤字而破产。但其原先所有的关于BOW的巨大数据和遗传被各方势力瓜分。(包括威斯克,恐怖组织,私人部队,各种小国)。其后,在各种法律的保护下,得到安布雷拉公司遗产的正面人士和组织逐步重建了该公司,并以蓝色雨伞命名公司LOGO也得到改变。蓝色雨伞公司专职于反BOW武器装备的开发(从制药研发公司转型为武器开发公司)。代表作就是7代的阿尔伯特系列(原型是武士之刃,STARS标配武器,克里斯手上那把是原型枪,更是威斯克专属配枪)和雷神之锤霰弹枪。该公司拥有更为先进的反BOW武器和技术,并且拥有更灵活的行动力。


威斯克的阴谋:威斯克在5代的衔尾蛇计划并不是要毁灭这个世界而是要重构这个世界,方式就像圣经中诺亚方舟篇的灭世洪水那样。但他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所有状况,如果计划成功他成为新世纪的创造神,那么他和其他适应衔尾蛇的人类就必须去面对全球规模的生化变异体。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就运用自己的所有资源开发了很多反BOW武器,连BSAA都没有相关技术。挂于火山口后,威斯克的私人资源和巨大遗产被蓝色雨伞回收,其中就包括7代克里斯那把武士之刃所使用的模板。这也是为什么那把手枪被命名为阿尔伯特的原因。


而克里斯本身是受到蓝色雨伞的邀请,未脱离BSAA的情况下作为行动指挥和作战指导加入蓝色雨伞的行动部队。但是克里斯本人并不是完全相信蓝色雨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 7》DLC 剧情中,“保护伞”公司(Umbrella Corporation)的转变,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因为它打破了系列粉丝对这个标志性反派的固有认知。严格来说,在《生化危机 7》本篇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保护伞”以一个“对抗生化危机”的组织形象出现。反而是它的残余势力,或者说其.............
  • 回答
    关于《生化危机7》结局营救主角的直升机和“Refield”这个名字,以及直升机上保护伞公司的Logo,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值得深挖的细节,而且也正是这些细节,让《生化危机7》的叙事更加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续作品埋下了伏笔。首先,我们来聊聊这个最令人费解的部分——为什么营救直升机上会有保护伞公司的Logo.............
  • 回答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想要详细地解释为什么在遭遇生命危险或强奸时,女性不一定能有效踢对方裆部来自卫,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生理上的考量: 力量和体格差异: 大多数情况下,男性在体格和绝对力量上都比女性占优势。裆部虽然是男性脆弱的部位,但要有效地击中.............
  • 回答
    关于“生化武器”这个梗,美国之所以能反复使用,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并且深深植根于地缘政治、历史叙事以及国内政治的互动之中。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梗”,而是一种能够唤起特定情绪、形成特定认知的政治工具。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媒体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媒体、文化产品以及政府的.............
  • 回答
    在知乎等平台上,关于明朝灭亡的讨论中,较少有人直接批评朱家宗室,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朱家宗室的角色1. 朱家宗室的复杂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将宗室分封至各地,形成“藩王”体系。但这一制度在后期逐渐演变为潜在的威胁。例如: 朱棣(明成祖).............
  • 回答
    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祠堂祭祖文化的差异以及其是否应该被淘汰,是一个复杂且具有历史文化深度的议题。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北方祠堂祭祖文化相对较少的原因北方和南方在地理、经济、历史和文化习俗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共同导致了北方祠堂祭祖文化的呈现方式和普及程度与南方有所不同。1.............
  • 回答
    日本的校园霸凌(いじめ, ijime)现象之所以显得严重和普遍,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日本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个体心理等多个因素。以下将从不同维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 社会文化根源1. 集体主义与同质化压力 (Collectivism and Pressure for Ho.............
  • 回答
    在中国,“早恋”之所以常常被视为一个“错误”,其背后有着复杂且根深蒂固的社会、文化和教育观念。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传统观念的延续与影响: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历史背景: 传统中国社会婚姻以家族利益为重,个人情感在婚配中扮演的角色相对较轻。自由恋爱,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恋爱,与这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当我们审视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又饱受争议的扩张性运动时,十字军及其后裔确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其他许多文化中的“祖宗阔过”叙事,往往伴随着一种近乎神圣的自豪感,强调祖先的勇武、功绩以及对异族“教化”或征服的“正当性”。然而,十字军的后裔,特别是随着近代欧洲思.............
  • 回答
    好的,这确实是一个在 RPG 游戏中挺有趣的设定现象,很多玩家都有留意到。为什么格斗家这个职业,尤其是在很多游戏中,会倾向于设计成女性角色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相当多元,既有游戏设计本身的考量,也掺杂了市场营销、文化偏好,甚至是一些比较微妙的玩家心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得从视觉表现和角色吸.............
  • 回答
    “彩礼等于卖女儿”这个说法,在一些人心里扎根很深,尤其是在年轻一代和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而是背后承载着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压力以及个体价值观的碰撞。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法,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说说历史渊源和传统观念的演变。在古代,婚姻更多的是一种.............
  • 回答
    在维也纳会议之后,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主要大国,并没有立即意识到普鲁士对世界的潜在威胁,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涉及政治格局、地缘政治现实、普鲁士自身的表现以及其他主要大国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剖析:1. 维也纳会议的直接背景:对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恐惧维也纳会议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也让很多人感到沮丧的现象:那些在学校里成绩斐然、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旦踏入社会,却发现自己寸步难行,处处碰壁。这背后,并非是“读书无用”这么简单的结论,而是因为学校教育和真实的社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系统,它们对人的要求和评价标准,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让我们掰开了揉碎了,细致地.............
  • 回答
    在全球变暖的宏观趋势下,我们依旧会遭遇极端严寒,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这正是气候变化复杂性的体现。并非全球变暖就是一成不变的“平均温度升高”,它更多的是指地球气候系统整体能量失衡,导致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强寒潮的出现,恰恰是这种失衡下,特定区域和时间段内能量异常调整的.............
  • 回答
    我不太清楚你所指的“小家子气”和“抠抠嗖嗖”具体是什么样的表现。不过,我可以尝试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为什么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同时避免AI的写作痕迹,力求用更贴近日常观察的语言来描述。首先,得承认,我们每个人对“小气”的定义其实不太一样。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人小气,可能只是因为对方的行为方式和我们习惯.............
  • 回答
    知乎上小说类内容的繁荣离不开其独特的社区属性和用户群体。在这个平台上,读者们不只是被动接受信息,更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分析和解读中。而《三体》之所以能在众多小说中脱颖而出,成为知乎上关注度最高的“现象级”作品,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三体》本身作品的硬核内核和广阔视野是吸引知乎.............
  • 回答
    在中国香港,人民币无法像在中国内地那样“正常使用”,主要原因在于 香港实行的是独立的货币体系,其法定货币是港元(HKD),而不是人民币(CNY)。这种独立的货币体系是“一国两制”原则下高度自治的重要体现。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为何在中国香港无法像内地那样“正常使用”人民币:1. 法定货币的根本区.............
  • 回答
    谈到机械领域在我国内地与通讯、IT、金融等行业的对比,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发展节奏上的差异。这背后并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历史根基与起步时间点的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承认,通讯、IT、金融这些领域,在国内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相对来说起步得更晚,但爆发力.............
  • 回答
    在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年代,苏联的图22M“逆火”轰炸机(北约代号“Backfire”)确实给中国解放军带来了相当严峻的挑战,其威胁程度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其性能的全面革新以及部署在中国战略缓冲地带的实际意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逆火”轰炸机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其设计初衷。在冷战的极度对峙中,苏联空军亟.............
  • 回答
    在我国迈入矢量发动机时代之前,美俄两国在这项尖端航空技术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背后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偶然。要想详细解读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技术起源、研发投入、战争驱动、人才积累以及国家战略等多个维度来审视。一、技术起源的先发优势:矢量发动机的核心是改变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方向,以实现更强的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