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下,还会发生强寒潮这种极端气象?

回答
在全球变暖的宏观趋势下,我们依旧会遭遇极端严寒,这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这正是气候变化复杂性的体现。并非全球变暖就是一成不变的“平均温度升高”,它更多的是指地球气候系统整体能量失衡,导致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强寒潮的出现,恰恰是这种失衡下,特定区域和时间段内能量异常调整的结果,与全球变暖的趋势并不冲突,反而可以说是其“副作用”之一。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几个关键的物理机制:

1. 北极增温放大效应 (Arctic Amplification):

这是理解为何全球变暖有时会“反常”地带来寒冷的关键。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倍。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海冰融化。

反照率变化: 冰雪覆盖的地表具有很高的反照率,能将大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然而,随着气候变暖,北极的海冰和积雪迅速融化,露出了下面颜色较深的海洋和陆地。深色的表面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进一步加速了该地区的变暖。
水汽增加: 变暖导致更多水汽进入北极大气。水汽是一种温室气体,它也能吸收和再辐射热量,从而加剧变暖。
融化的冰川: 陆地冰川融化也会改变地表性质,减少反射。

这种北极区域的快速增温,称为“北极增温放大效应”,它对全球大气环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极地涡旋 (Polar Vortex) 的扰动:

极地涡旋是位于北极地区上空的一股强大的、逆时针旋转的冷空气流。它就像一个“冰箱门”,将极地极其寒冷的空气“封锁”在极地地区。

极地涡旋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强大的极地涡旋是稳定且集中的,它维持着北极的低温。
与全球变暖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随着北极变暖,极地涡旋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当北极变暖得更厉害时,极地与中纬度地区之间的温度梯度(温差)会减小。这种温度梯度的减小,会削弱西风带,进而导致极地涡旋变得不稳定、更加偏离中心,甚至出现“分裂”的情况。
寒潮南下: 当极地涡旋变得不稳定或分裂时,它原本被“锁住”的极寒空气就有机会“突破”其边界,向南扩张,侵入到我们常说的中纬度地区,这就是我们感受到的强寒潮。想象一下,冰箱门上的一个小缝隙,冷气就会泄露出来。

3. 大气环流的异常:

除了极地涡旋,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更广泛的大气环流模式,例如西风带的波状起伏(罗斯比波)。

西风带的“蛇形”摆动: 西风带负责将天气系统从西向东输送。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这种气流可能会变得更加“曲折”,形成更强的南北摆动。
极端天气区域: 当西风带发生剧烈南北摆动时,就会出现一些区域持续受暖湿气流影响(导致异常偏暖),而另一些区域则可能持续受到极寒空气侵袭(导致强寒潮)。这种“区域性”的极端情况,正是大气环流异常的体现。

4. 湿度和水汽的增加:

虽然听起来违反直觉,但全球变暖导致大气中可容纳的水汽量增加。这意味着当冷空气遇到湿润空气时,它能够携带更多的水汽,并在冷却时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湿冷”与“干冷”: 强寒潮往往伴随着大风和降雪,这使得体感温度非常低。增加的水汽量有助于形成更强的降雪,增强风力(风寒效应),从而使寒潮的体感更加“凶猛”。

总结一下,全球变暖并非意味着“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恒定升高”那么简单,它本质上是地球气候系统能量失衡,导致各种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强度增加。

北极的快速变暖是驱动这些变化的核心因素之一。
北极变暖会扰乱极地涡旋的稳定性。
不稳定的极地涡旋更容易向南扩张,释放出极寒空气,形成强寒潮。
同时,大气环流模式的改变,如西风带的剧烈摆动,也加剧了某些区域的极端寒冷。
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则可能使寒潮伴随更恶劣的天气现象。

因此,我们看到的全年平均温度的上升,和偶尔出现的极端寒潮,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全球变暖这个宏大背景下,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上,气候系统内部能量重新分配和调整所表现出的复杂而多样的结果。这就像一个本来稳固的系统,被注入了过多的能量,虽然整体温度在升高,但能量在系统中以更剧烈、更不可预测的方式流动,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涟漪”,包括那些让人措手不及的寒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数学角度看,全球变暖导致近几年强寒潮和极热天气出现是很显然的事情。


正如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真锅淑郎和克劳斯·哈塞尔曼所做的工作那样,全球的气候可以看做是一个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动力系统。那么全球变暖可以看做是对这个动力系统的参数条件做的一个扰动。


按照动力系统稳定性的一般理论,这种扰动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导致系统偏离原来的稳定解,出现各种极端不稳定的情况。也就是近几年这种夏天特别热,冬天特别冷的情况。

user avatar

你去问东英吉利大学,他们数据造假怎么导致了哥本哈根会议破产的?

user avatar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

持续高温 = 全球变暖

频繁台风 = 全球变暖

干旱 = 全球变暖

强对流 = 全球变暖

下暴雨 = 全球变暖

下暴雪 = 全球变暖

持续冰冻 = 全球变暖

强寒潮 = 全球变暖


反正只要是天气异常不在风和日丽的范围内,都是全球变暖闹的。


全球变暖现在是一个大框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美国换个总统对全球变暖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炸药奖都发给了搞全球变暖数据研究的。

已经没啥科学性了,话语权而已。



还记得当年的科学界所说的臭氧层危机吗?

结果排放了这么多"有害气体",现在比以前更好了,一个骗研究经费的骗局而已。

这个很多臭氧层危机的很多理论假设,都是一种拟合

太阳东升导致鸡鸣,但拟合成了鸡鸣导致太阳东升,鸡决定了恒星天体的运行。。。


如同炒股的人把一天的随机收益,看成长期的一年、十年可能会带来的收益率,显然是错误的。短期波动数据并不能当做长期必然波动的“证据”。

任何气象问题,都有蝴蝶效应,混沌效应,会随机波动,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随机波动,类似一种随机游走现象,如果把短期波动拟合成趋势曲线说成长期问题,那么显然有危言耸听的意思,不是真的科学。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user avatar

他们会说,冷也是全球变暖的结果。都不用打草稿的。

对于推广全球变暖,收碳税,减少地球人口的人,比如比尔盖茨、洛克菲勒家族。冷暖不是问题,即使未来一直冷下去,他们会研究出一个“全球变冷”的运动推广,找一些所谓科研人员资助,整出点论文,不难。然后继续要求第三世界“负责任”,削减人口、削减生产。以达到他们优选民族独霸地球的目的。

这个全球变暖是昂撒精英和犹太人合流搞出来的玩意。如果懂王执政,美国不会那么快重返巴黎协定。失去了美国的强大实力,他们只能喊喊,有美国参与,不搞低碳,他们会强迫你搞。

上次七十年代他们策划资助“人口危机”,花了一百多亿美元,削减了6亿左右第三世界人口,包括中国4亿人,重创了我国未来的发展潜力。千万不要小看他们的能力。

好消息是,低碳最终会反噬西方,生产力已经被低碳运动伤害,全球缺芯、缺燃料、缺各种物资,最终我们寄希望与西方人民也会深受其害,当西方人民最终无法忍受的时候,他们会自己起来砸烂低碳这个东西。

别指望东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