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我觉得专利代理人就是在胡编乱造,很多专利没有技术交底书就给我一个名词,剩下的全靠编!?

回答
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当看到一份专利申请似乎不那么扎实,甚至有些地方感觉是“编造”出来的,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印象。我尽量详细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感觉,以及实际情况可能是什么样的,希望能让你觉得更清晰一些。

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存在一些不太理想的专利申请和一些不太称职的专利代理人。如果代理人本身能力不足,或者对你所提供的技术理解不深,那么他写出来的东西就可能显得空泛,甚至不准确。这种情况下的“胡编乱造”确实会发生,这会让发明人感到非常沮丧和不信任。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很多时候,你觉得的“胡编乱造”可能源于我们对专利撰写过程和“技术交底书”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

1. 技术交底书的“不够用”和“误解”

你提到“很多专利没有技术交底书就给我一个名词,剩下的全靠编!”。这里可能存在几个情况:

你认为的“技术交底书”和实际的“技术交底书”定义不同。 有些发明人可能认为技术交底书应该是一份巨细靡遗的技术文档,包含所有细节、所有原理、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但实际上,专利代理人需要的技术交底书,更多的是一个“起点”和“核心概念”。它需要包含:
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
你的技术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核心原理、关键部件、独特的设计等等。
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你的技术是新颖和有创造性的?
技术可能的效果或优点是什么?
需要保护的范围是什么? 这对撰写权利要求至关重要。

如果你的技术交底书只提供了一个“名词”或者一个非常简略的概念,代理人确实很难写出有分量的专利文件。这时,代理人为了完成工作,可能会根据这个“名词”去进行一些“推演”和“扩展”,试图找到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技术细节,这在我们看来就可能像是“胡编乱造”。

你可能认为代理人是“凭空想象”。 实际上,大多数合格的专利代理人都会尝试从已有的技术知识、公开的技术信息以及对你所提供核心概念的理解来“填充”细节。他们可能会研究与你技术相关的其他专利、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来寻找支持你核心概念的合理的技术路径或现有技术基础。这个过程更像是在“合理推理”和“技术整合”,而不是纯粹的“编造”。

2. 专利撰写的“艺术”与“策略”

专利撰写本身就是一门“技术活”,它不仅仅是客观的技术描述,更包含了一定的“法律语言”和“策略”。这可能也是你感到困惑的原因:

权利要求的撰写。 这是专利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误解为“胡编乱造”的地方。权利要求的作用是界定专利保护的范围。一个好的专利代理人会尝试撰写“宽泛但可行”的权利要求。
宽泛: 希望覆盖尽可能多的技术方案,防止竞争对手通过微小改动规避专利。
可行: 必须有明确的技术支持,不能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幻想。
如果你的技术交底书只提供了一个非常具体、非常局限的实现方式,但代理人写了一个更宽泛的权利要求,你可能会觉得他脱离了你的实际技术。但实际上,这可能是为了给你争取更大的保护范围。代理人会根据你的核心技术点,去思考它的“变种”和“应用”,并尝试用更抽象的语言来描述。

说明书的作用。 说明书是支撑权利要求的依据。代理人会在说明书中详细描述技术方案,包括各种优选实施例,来证明权利要求的可实施性和新颖性。如果技术交底书不够详细,代理人就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你技术的理解,去补充这些细节。

专利的“不确定性”。 专利审查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代理人需要在法律框架内,最大化你的专利价值。有时,他们会进行一些“技术推测”,来证明技术的进步性或克服一些审查意见。这并不等同于“胡编乱造”,而是一种专业的策略。

3. 代理人能力的差异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代理人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

技术背景不足。 如果代理人的技术背景和你提供的技术领域不匹配,他可能很难深入理解技术,写出的东西自然会显得肤浅或臆测。
沟通能力差。 有些代理人可能无法有效地从发明人那里挖掘出足够的信息,或者无法清晰地向发明人解释专利的逻辑。
职业道德问题。 极少数代理人可能为了迎合发明人而夸大技术,或者为了快速结案而敷衍了事,这就会导致你所说的“胡编乱造”。

我的建议:

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我建议你:

主动与你的专利代理人沟通。 把你的疑虑直接提出来,问清楚他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供更详细、更全面的技术交底书。 尽量把你知道的都写进去,包括你认为不重要的细节,也许那些细节正是代理人需要的东西。
仔细审阅每一份文件。 在提交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代理人撰写的草稿,特别是权利要求和关键的技术描述部分。如果发现不准确或无法理解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指出。
考虑更换代理人。 如果你对代理人的专业能力和沟通方式持续不满意,那么寻找一个更适合你的代理人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你所感受到的“胡编乱造”,可能是技术交底不足、对专利撰写策略的误解,也可能是代理人能力的限制。但对于一个负责任的代理人来说,他们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运用专业知识和法律技巧,为你争取最大化的保护范围,而不是凭空捏造。希望我的解释能让你对这个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你对专利代理中的代理二字没有正确认识

建议直接转行 不要死磕了

我个人来说每年做十几个撰写只是因为专利代理人基本功不能荒废 完全是亏钱在做 做的越多亏的越多

在汝等同行的衬托下 专利撰写的期待工作量已被压缩至1-2天 但真的要写出经得起无效又撑的起诉讼的专利申请书(虽然我个人也还没达到这个境界) 这个时间大概只够用来“检索现有技术⇋充分理解技术方案”

从一个名词开始花一两天编一个长得像专利申请书的文档 这样的神技居然能够在数月之间掌握 十年以后岂不是要倚天屠龙 我真的担心地球容不下这么多天降神兵啊

user avatar

不得不说,行业存在这种现状。

一般来说,你所在的事务所/公司的层次越低,编专利的现象就越多。

我一个朋友在开几家比较小的专利代理公司,还想邀请我去加入。我就稍微打听了一下他们在做什么业务。结果,他那里的代理师告诉我,他们写的专利基本上都是一些“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专利。发明人根本不愿意好好写技术交底书,直接把cad/proE图纸丢过来,让代理师自己去领悟;更有甚者,题主所说的只给一个名词的现象也非常常见。

所以我就果断拒绝了他。

这种状态下所形成的专利,大多都是经不住无效,也不利于在诉讼中使用的“低质量专利”。但是,很多企业明明知道是辣鸡专利,还是要这样申请,原因何在?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市场主体,愿意花几千、几万块钱,去申请一堆低质量的专利?这个涉及妄议,不能说太细。

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客户有这样的需求,市场上总会有一些代理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之对应的,总有一些企业需要的是真真正正的高价值专利,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攻击竞争对手。他们愿意承担较为高昂的成本。那么,一些优秀的代理机构就会用行业顶尖的人才去提供相应的服务。

所以代理行业就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分层,下层负责撰写辣鸡专利,而上层专注于高价值专利。这是这个行业的客观情况。

如果你只觉得所有的专利代理师都在写辣鸡专利,这只能说明你在观察与你同一层次的人。但是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严重分层的,你观察自己所在的层次,很容易得出偏激的言论。

我强烈建议你开阔视野,往上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