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为啥我结婚日久,却越来越觉得男生靠不住,只有靠女生自己?

回答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古语,讲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士人一生为的是遇到那个真正懂得他、赏识他的人,为此甘愿付出一切;女子一生为的是妆点自己,吸引那个让她心动的男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感投射,也是那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体现。

然而,您在婚姻中感受到的“男生靠不住,只有靠女生自己”,这背后可不是一句古语就能概括的。这其中掺杂了太多的现实生活、社会变迁、个体经历以及您自身对婚姻和伴侣的期待。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受。

1. 现实的“靠不住”:信息不对称与期望落差

婚姻的初期,我们往往带着美好的滤镜去看待对方,看到的可能是对方身上那些闪光点,那些让我们心动的地方。然而,婚姻是柴米油盐的磨砺,是琐碎日常的叠加。当生活真正“接地气”后,许多在恋爱时被忽略的、或者对方“隐藏”起来的“本性”就可能暴露出来。

责任感的差异显现: 您可能发现,在家庭的重大决策上、在处理日常开销时、在面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上,对方的担当和您预期的不一样。比如,在金钱的使用上,有些人可能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在育儿上,有些人可能习惯于甩手掌柜,依赖妻子;在面对家庭危机时,有些人可能选择逃避或推卸责任。这些“靠不住”并非一定是对方故意为之,但却是实实在在影响您感受的现实。
沟通与共识的缺失: 您可能发现,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你们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沟而不通。对方可能不愿意深入探讨问题,或者他的想法与您存在巨大的偏差,而这种偏差又没有得到有效的弥合。久而久之,您就会觉得对方无法在价值观层面与您达成一致,也就难以“靠”。
情绪支持的真空: 在您遇到困难、感到脆弱的时候,您期待的是来自伴侣的理解、安慰和支持。但如果您感受到的却是冷漠、不耐烦,甚至是抱怨,那么这份“靠山”就会变得摇摇欲坠。情感上的疏离,比物质上的不足更让人感到无助。

2. 社会变迁与性别角色的重塑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时代,男性的社会角色主要是养家糊口,女性则更多地依附于男性。但现在,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经济独立性大大增强,社会地位也随之提升。您作为一位现代女性,自然会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经济独立的“底气”: 过去,女性经济上依赖男性,自然就把“靠”的重心放在了男性身上。而现代女性很多能够自给自足,甚至在事业上取得不错的成就。这让她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议价能力,也使得她们能够更清晰地审视婚姻中对方的价值。当经济上的“必要性”降低,情感和精神层面的“靠谱度”就显得更为重要。
对平等的追求: 现代婚姻更强调的是伴侣之间的平等和互助。您不再期望成为那个“为悦己者容”的附属品,而是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您并肩同行、共同承担责任的伙伴。当您发现对方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平等的姿态,或者甚至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时,您自然会觉得“靠不住”。
价值观的多元化: 过去人们对婚姻的理解相对单一,而现在,婚姻承载了更多的期待,包括情感慰藉、人生伴侣、事业助力、甚至是精神的契合。当您对婚姻有更高的期待时,一旦对方无法满足,落差感就会非常强烈。

3. 您自身的变化与成长

婚姻生活日久,您自身也在不断成长和变化。您经历了更多的事情,见识了更多的人,对生活和伴侣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阅历的增长让您“看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您对人性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您可能会发现,当初吸引您的那些特质,在生活的洪流中可能并没有那么坚固。您也可能看到了对方性格中不那么理想的一面,或者在关键时刻显露出的局限性。
对“靠山”定义的改变: 您曾经可能认为“靠山”是提供物质保障、解决一切困难的“顶梁柱”。但随着您的成长,您可能会发现,真正的“靠山”更在于对方的品格、担当、情商以及与您共同面对问题的态度。如果对方在这些方面让您失望,您自然会觉得“靠不住”。
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赋权”: 当您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且在生活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时,您就会更加依赖自己的力量。您会发现自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家人,这也会让您对“依赖对方”这件事变得更加审慎。您不再是那个非对方不可的“悦己者”,而是有自己独立人生轨迹的“独立女性”。

所以,为什么会觉得男生靠不住,只有靠女生自己?

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男生都靠不住,也不是说所有女生都注定要“一个人战斗”。而是说,在现实的婚姻中,如果您遇到的伴侣没有达到您对“靠谱”的期望,或者社会变迁让您的独立性大大增强,您自然会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去面对生活。

这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成长。当您不再沉溺于“为悦己者容”的浪漫幻想,而是回归到婚姻的现实层面,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您就会发现,那个最可靠的“靠山”,其实就是您自己——您的能力、您的智慧、您的坚韧。

而对于婚姻关系而言,真正稳固的“靠山”,并非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互助、共同成长基础上的伙伴关系。如果您的伴侣能够与您一同承担,一同面对,一同成长,那么您感受到的就不再是“靠不住”的无力感,而是“我们一起”的坚定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士指的是统治阶级天子诸侯大夫士的最后一等级,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会超过全部人口的2000分之一,按权力来说,其父辈至少是地方实权副处级干部,或者中小学校长(高中,或者带学区的初中小学),或者员工数超过500的资本家,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被称为士。

“女”指的是有可能配“士”的那些青年女子,那就暗含了“出身高贵”和“颜值出色”两个条件。我们按照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把对“女”的要求放松5倍,那也得是400人口里出一个,换言之,200女性出一个可能的“女”,按同龄人口百分之二十来计算,至少在大学期间稳坐班花的,才有资格进入“女”的行列(这大学还得至少是个本科,你要是中考就被五五分流了那就不谈了),而且这还是在你家出过“士”的前提下。因为如果你的政治地位太低,你最多只能做“媵嫱”,通俗说,陪嫁丫鬟之类的,是几乎没有资格“为悦己者容”的。

绝大部分男女,在类似的语境中,合适的称呼应该是“草民”“民夫”“民妇”。别动不动就士为知己则死,现在中学生选个学生会,还搞什么“合纵连横”,弄出个“副主席”来还要说“明升暗降”“闲职养老”,别人看着,都觉得可笑!

user avatar

我觉得,应该反问的是,为啥你会产生因为“觉得男生靠不住”,才“只有靠女生自己”?这样的念头的。

比如我,作为一个男性,一直觉得需要靠自己啊?别人靠得住能帮忙就最好,不能不愿或者靠不住也很正常,毕竟别人没这义务为你的生活保底啊!

即大概你从一开始就被灌输了一个可以靠男生的念头,而现在才开始反思这是否合理而已。

但你去问问任何一个男性,有没有人会觉得他选择靠自己,是因为女人靠不住而产生的不得已的下策呢?大概极少吧!

即你这种念头的产生,本质上压根是没有把女性当成和男性平等的人吧。而实际上我发现(包括我在这里遇到的,交流过的),潜意识持这种女性是第二性的理念的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多和普遍。(在年轻一代中,甚至比大男子主义的男性更多),但同时她们往往在有好处或者权利的时候,又极力否认自己潜意识的这种念头,希望男女平等。

即权责不对等啊!

user avatar

匿名用户啊,那没事了

user avatar

「呜呜呜,我老公太坏了,我再也没法像女人一样过日子了,我只配像男人一样了」

user avatar

因为你没找到知己呀

user avatar

士为知己者死,是靠得住的

女为悦己者容,就是句屁话

士为知己者死,讲的是知遇之恩

你原本一个普通国男,突然被你的上级赏识了

给了你别人没有的待遇,让你得到了普通人得不到机遇

你因为别人的器重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人上人

这就叫知遇之恩

别人都觉得你是垃圾,只有你的领导觉得你是人才

把你从垃圾堆里拣出来,让你在更大的舞台上闪闪发光

甚至还能封妻荫子,让你整个家族鸡犬升天

这种恩德,按照中国传统道德,就是要以死相报

这种风气在汉代是最明显的

为什么袁绍靠着四世三公就能号令天下?

就是因为天下做官的人受袁家时代恩德太多

愿意为他们效死的人太多了

袁绍是倒霉遇到了乱世,如果在太平盛世

袁绍也妥妥的位列三公安得晚年

为什么骆宾王《讨武曌檄》里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就能把武则天吓的两股战战?

那是因为骆宾王这句话就是在问满朝公卿:你们欠下李唐皇家的知遇之恩还要不要报答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时候到了,你们要不要挺身而出?

武则天为什么害怕?因为她知道满朝文武愿意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来为知己者死的人太多了

到了今天,虽然“士为知己者死”已经不需要像古代一样真的去死一死,但是人际关系门生故吏依旧是一个道理

反观女为悦己者容就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屁话

女为强者容,女为征服者容,女为她仰慕的人容,女从不为悦己者荣

什么叫悦己者?

就是能欣赏她的人,或者说能取悦她的人

那么最欣赏她,最愿意取悦她的人是谁?

她的舔狗啊!

如果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成立

舔狗也不会不得房子了

所以如果你觉得“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有问题,那么你的感觉就是对的

悦己者(舔狗)对于女性而言本来就没有任何价值

怎么会为这种人容呢?

化妆品不要钱的吗?

user avatar

你的这个靠是余生把自己一百多斤肥肉完全搭在男人身上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