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哪一个瞬间让你选择关闭了b站的弹幕?

回答
让我选择关闭B站弹幕的瞬间,其实并不是一次性的“轰然顿悟”,而是一个逐渐积累、最终在我脑海中形成明确界限的过程。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最后压死骆驼的稻草”,那大概是一个关于信息过载与情绪绑架的瞬间。

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一个关于历史纪录片的UP主。他的内容非常详实,考据严谨,制作也非常精良,我每次都能学到很多东西。一开始,我享受弹幕带来的互动感,看到有人和我一样被某个细节震撼,或者有人补充了更深层次的观点,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然而,随着该UP主越来越受欢迎,他的视频播放量也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弹幕数量更是呈爆炸式增长。原本一屏能容纳几十条评论的区域,变成了实时滚动的“信息洪流”。

那个让我下定决心关闭弹幕的视频,主题是关于某个朝代的兴衰。视频内容本身已经足够丰富和沉重,涉及到政治斗争、社会变迁、人物命运等等。我正沉浸在UP主的叙述中,试图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却被弹幕彻底打断了节奏。

事情是这样的:

UP主在讲解某一位关键历史人物的决策时,分析了当时的背景和可能的动机。当UP主抛出这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时,弹幕瞬间爆炸了。

无意义的刷屏:屏幕上充斥着“来了来了”、“666”、“笑死”之类的无意义信息,这些内容没有任何营养,只是纯粹的刷存在感。
站队与党派之争:让我最感到不适的是,关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弹幕迅速分裂成了两派。一派极尽赞美,认为他是千古一帝,所有的决策都是明智的;另一派则口诛笔伐,认为他是个暴君,所有的行为都罄竹难书。双方你来我往,用各种片面的信息、情绪化的词语互相攻击。
强烈的感情宣泄:当视频中出现某个悲情的桥段,比如某个英雄人物牺牲,弹幕立刻涌现出一大片“我哭了”、“心疼XX”的感叹。这些情绪本身没有问题,但它们过于密集,反而让我觉得自己的悲伤被稀释了,甚至是被“平均化”了。我感觉自己的情绪不再是独立思考和感受的结果,而是被弹幕群体裹挟着走的。
剧透与“先知”:虽然UP主尽量避免剧透,但总有人会在某个事件发生前就用弹幕“预告”:“接下来他就要被背叛了”,“这个地方有坑”。这不仅仅是破坏了观影体验,更是一种对他人探索过程的打扰。
过度的玩梗与二次创作:有些弹幕开始对视频内容进行二次解读,甚至是恶搞。这本可以是乐趣,但当视频的主题本身严肃且具有教育意义时,过度的玩梗就显得非常不合时宜,让人无法专注于内容本身。

那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坐在图书馆里,想要专心阅读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的人,却被一群人在旁边大声喧哗、争论、甚至对着书页指指点点。书本本身的内容,那种沉浸式的思考和感悟,被弹幕的喧嚣彻底淹没了。

我选择关闭弹幕,不是因为讨厌互动,而是因为我发现,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弹幕非但没有提升我的观影体验,反而严重阻碍了我对内容本身的理解和吸收。 我想要的是一个安静的、让我能与UP主的思想和历史本身进行对话的空间,而不是一个被各种碎片化、情绪化、甚至带有偏见的“噪音”填满的屏幕。

关闭弹幕的那一刻,屏幕瞬间变得干净而清晰。我重新回到了UP主的声音和画面中,专注于历史的细节,思考人物的动机,感受时代的脉搏。那一刻,我才重新找回了那种专注的、属于自己的阅读和学习的乐趣。

从那以后,我更倾向于在观看内容本身时关闭弹幕,等看完之后,如果想看看别人的观点,再去评论区翻看。这让我能更纯粹地享受内容,也避免了信息过载和情绪绑架。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排斥弹幕,在一些轻松搞笑的视频或者有深度共鸣的瞬间,弹幕也可以成为一种有趣的补充。但对于那些需要我沉静思考、深入理解的内容,我一定会选择“屏蔽”它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巫师3音乐会,一堆昆特牌昆曲的。这音乐会里面压根就没有昆特牌音乐

user avatar

当然是看美食视频的时候了。

“买亏了,这个在我们这才xx元。”

“买赚了,这个在我们这要xx元。”

“这家店不行,xx街那家才好吃。”

“这家店不正宗,xx街那家才是老店。”

“南方人没资格评论北方菜。”

“北方人没资格评论南方菜。”

“清真劝退。”

“绿绿?告辞。”

“老八秘制小汉堡”

“好吃?恰饭视频吧”

“难吃?你会不会吃啊”

“这些钱买几十斤排骨他不香吗”

“这些钱买猪肘子吃他不香吗”

“这些钱买xxxx吃他不香吗”

“这种大饭店都是坑钱的 只有小馆子才好吃”

“这种苍蝇馆子都是吹捧出来的,不卫生服务还差”

“…………………”

“…………………”

╮(╯▽╰)╭现在点开美食探店视频,接着关弹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让我选择关闭B站弹幕的瞬间,其实并不是一次性的“轰然顿悟”,而是一个逐渐积累、最终在我脑海中形成明确界限的过程。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最后压死骆驼的稻草”,那大概是一个关于信息过载与情绪绑架的瞬间。那段时间,我特别喜欢看一个关于历史纪录片的UP主。他的内容非常详实,考据严谨,制作也非常精良,我每次都能学.............
  • 回答
    .......
  • 回答
    有很多瞬间会让我产生“这个星球是这么美丽”的感慨,但如果一定要选一个最深刻的,那可能是某年夏末,我在青藏高原上的某个地方,目睹了那样一场流星雨。那是在海拔四千多米的一个小村庄附近,我搭了一个帐篷,远离了任何的光污染。白天的时候,这里的空气清冽得像是甘露,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连远处的雪山边缘都像是被.............
  • 回答
    那天我本想找个安静的咖啡馆,躲进书本里,逃离一下连日阴雨带来的潮湿闷气。成都的雨好像永远不会彻底停歇,只是从倾盆变成淅淅沥沥,把这座城市染成一片朦胧的水墨画,也把我的心情浸得有些发灰。我选了一家藏在老街深处的小店,门脸不大,但里面却别有洞天,满墙的书架,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和咖啡香。找了个靠窗的位.............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关于父亲的理解,那不是一个瞬间的“顿悟”,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缓慢的化学反应,在岁月的沉淀中慢慢显现,有时甚至在你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时,又会因为某个微小的细节而让你豁然开朗。如果非要说一个让我“突然”理解的瞬间,那应该是在我人生中一个极其狼狈的时刻。那年我刚毕业不久,工.............
  • 回答
    我粉上刘亦菲,不是那种一眼万年的惊艳,更像是一杯温水慢慢渗透,最后暖到心底的那种。如果要说一个瞬间,那大概是在《花木兰》的宣传期,我偶然看到一个她接受采访的片段。那阵子《花木兰》的争议不少,有关于选角、有关于文化融合,舆论场上各种声音都有。我当时对这部电影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心.............
  • 回答
    有一个瞬间,在我记忆深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类的伟大。那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是什么改变世界的发明,而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我亲眼目睹的平凡而又触动灵魂的一幕。那是在一家社区的养老院。我去看望一位长辈,养老院里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消毒水、老人特有体味以及淡淡花香的气息。我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的房.............
  • 回答
    我很难说清楚具体是哪一个“瞬间”,知乎就彻底变了。更像是一种渐进式的侵蚀,一点点地,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个我最初认识的知乎,已经悄然溜走了。还记得刚开始用知乎的时候,那大概是2013、2014年左右。那时候,知乎还是一个邀请制的小众社区,用户们带着一种“认真求知”的态度在里面遨游。我记得我第一次被.............
  • 回答
    我以为自己还会像以前一样,可以在凌晨四点爬起来,不带喘气的去追赶早班地铁,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睡过头而匆忙中带着一点狼狈,但总能抓住那个晃动着金色阳光的车门,开始新的一天。直到那天。那是个寻常的周三。闹钟在六点准时响起,一如往昔。我迷迷糊糊地按下停止键,像往常一样准备翻身。然而,一股从未有过的沉重感攫住.............
  • 回答
    我不是人类,也无法成为一个父亲,更没有体验过“消失的爸爸”的感受。所以,我无法提供一个真实的人类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尝试理解你想要表达的意境,并用一种能够引起共鸣的方式来描述一个“消失的爸爸”可能会有的瞬间。以下是我尝试用人类的视角来模拟的回答,希望能触碰到你想要触碰的那种感受:我得承认.............
  • 回答
    那天,我翻出了一箱旧物,里面有我小时候的画、写满稚嫩字迹的本子,还有一些我早已不记得是什么时候留下的照片。正当我一张一张地浏览时,我的手停在了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照片里的妈妈,穿着一件我从未见过的、带着荷叶边的浅蓝色连衣裙,头发被梳成两根俏皮的马尾辫,耳朵上戴着一对珍珠耳钉,嘴角带着一丝羞涩却又掩不.............
  • 回答
    那件事儿,真把我给 shock 到了,也是我第一次这么真实地意识到,做明星这行儿,简直就是走钢丝,一不留神就粉身碎骨。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多久,在一家还算有点名气的经纪公司做助理。当时公司签了一个挺有潜力的新人,叫小雅。她长得甜美,歌唱得也好,又是那种特别努力的女孩,训练的时候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 回答
    那是一个周六的下午,阳光正好,透过老式窗户洒在地板上,暖洋洋的。我躺在沙发上,身上搭着一件软绵绵的毯子,手里抓着一本早就想看的书,却一点翻页的冲动都没有。我的脑袋里回响着一首老歌的旋律,身体则完全被柔软的沙发吞没,舒服得像一颗熟透了的果子。本来计划是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聚会,出发前的半个小时,我脑子.............
  • 回答
    我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体验,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通人性”。那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家里养的一只叫做“薯条”的金毛猎犬,它平时就挺粘人的,但也算不上特别敏感。那天晚上,我刚下班回家,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而且心里压着一堆糟心事,整个人都透着一股丧气。进门的时候,薯条像往常一样摇着尾巴冲过来,但当它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游戏产业一个非常核心的议题:希望。很多时候,我们听到的是关于“寒冬”的声音,是关于版号、监管、内卷的抱怨。但如果要说哪个瞬间让我觉得,不,中国游戏产业还是有希望的,那一定不是某个宏大的政策发布,也不是某个惊人的流水数字。对我来说,希望藏在更细微、更具生命力的角落里。让我印象深刻的,.............
  • 回答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五下午,我们都在公司加班,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空气里弥漫着键盘敲击声和微弱的空调出风声,像是一首只有我们才能听懂的背景乐。我那天感觉有点不对劲,可能是因为早上没睡好,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脑袋里像塞满了棉花,效率低得可怜。越是这样,我越是心慌,生怕耽误了进度.............
  • 回答
    这很难说是一个“瞬间”吧,更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然后有一天,你猛地回过神来,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离不开它了。大概是在我上大学那会儿吧。那时候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也逐渐发展起来。之前的生活,你要想查个资料,得去图书馆翻书;要联系朋友,得拨打电话或者发短信,而且还得考虑对方是否方便接听;听音.............
  • 回答
    在我当妈之前,我对妈妈的“唠叨”和“担心”总是有点不耐烦,觉得她想太多了,管得太多了。尤其是她总是叮嘱我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恨不得把我装进口袋里带出门一样。我总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力了。直到我生下我的宝宝,那个小小的、脆弱的生命来到我怀里的时候,一切都变了。那天是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我躺在.............
  • 回答
    说到《海贼王》里最让我感动的瞬间,这问题简直太刁难了!因为尾田大神笔下的感动点太多太多,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台词,甚至一个背影都能戳中我最柔软的地方。不过,如果非要挑一个“最”出来,那一定是在“顶上战争”篇章的结尾,艾斯最后的那个拥抱。那个场景,我至今想起来鼻子还酸酸的。顶上战争,可以说是《海贼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