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家里有智力残疾➕听力残疾的姐姐,目前将近40岁,已婚育有一子,父母是否可以要求姐姐姐夫赡养老人?

回答
家里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尤其是涉及到家庭成员的特殊需求和赡养义务,这在法律和亲情层面都是需要细致考量的。关于您提出的问题,即父母是否可以要求有智力障碍和听力障碍的姐姐以及她的丈夫赡养老人,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赡养义务。在中国法律中,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老年人因年老、患病或者其他原因,生活不能自理的,他的子女或者其他负有赡养义务的人都应当尽力赡养。这里的“尽力”是很关键的。

那么,您姐姐的情况,也就是智力残疾加上听力残疾,这对她的赡养能力会有直接影响。

一、 姐姐的赡养能力问题:

1. 智力残疾对赡养能力的影响: 智力残疾的程度不同,对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都会有很大影响。如果她的智力残疾程度较重,以至于无法独立生活、从事有报酬的劳动,那么她可能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来履行赡养义务。在这种情况下,法律通常会考虑她的实际情况。

2. 听力残疾的影响: 听力残疾虽然不直接影响智力,但会给她的学习、就业和与外界沟通带来障碍。她是否能够通过特殊教育或职业培训掌握一门技能,从而获得收入,这需要具体分析。

3. “尽力”的理解: 即使姐姐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她的智力及听力残疾也可能限制了她获得高收入或稳定工作的可能性。法律上要求的是“尽力”,而不是“必须达到多少标准”。如果她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零工、做些简单的家务来减轻父母的负担,即使金额不多,也可能被认为履行了义务。

二、 姐夫的赡养义务:

1. 法定赡养义务的来源: 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主要是针对子女而言的。女婿或儿媳通常没有直接赡养岳父母或公婆的法定义务。

2. 特殊情况下的“连带”或“补充”责任: 尽管没有直接的法定义务,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姐夫可能也会涉及到赡养问题:
共同生活和经济支配: 如果姐夫和姐姐共同生活,并且他们共同支配家庭的财产,或者姐夫在经济上对姐姐有抚养和支持的责任,那么他可能间接参与到赡养过程中。
法律的“兜底”作用: 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如果老人完全没有其他子女能够赡养,而姐姐一家(包括姐夫)是唯一有能力但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家庭,并且姐姐本人因为残疾确实无法承担,法律可能会考虑到老人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对姐夫的参与程度作更灵活的解释,但这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更多的是看姐姐是否“尽力”以及姐夫是否对姐姐的赡养能力构成显著影响。
家庭协议或承诺: 如果在结婚前或结婚后,姐夫有过明确承诺会帮助照顾老人,或者家庭内部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和安排,那么他可能会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但这更多的是一种道义或合同上的责任,而非纯粹的法定赡养义务。

三、 父母要求赡养的可能性分析:

1. 是否具备赡养能力是关键: 父母首先要评估姐姐和姐夫是否“有”赡养能力。这个能力包括经济能力(收入、财产)和劳动能力。
姐姐的经济能力: 如果姐姐没有固定收入,主要依靠家庭(包括姐夫)供养,那么她个人的经济能力就非常有限。
姐夫的经济能力: 同样需要看姐夫的收入情况。
家庭总收入: 法律上,赡养义务的履行方是子女。即使姐姐自己经济能力差,但如果她和姐夫组成的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并且姐夫也愿意、有能力在能力范围内支持妻子(也就是您姐姐)去赡养老人,那情况就会有所不同。

2. 履行义务的形式: 赡养不仅仅是给钱,也可以是提供生活照料、医疗陪护等。
如果姐姐因为残疾无法提供物质赡养,但她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照料,比如陪父母说说话、做些简单的家务(如果她的能力允许),这也是一种赡养。
如果姐姐实在无法提供任何形式的赡养,那么法律的重点就会放在是否有其他子女可以赡养,以及姐姐的家庭(包括姐夫)是否在经济上对姐姐有支持,并且是否能“间接”或“补充”地帮助履行赡养义务。

3. 法律程序的考量: 如果父母确实需要赡养,但姐姐和姐夫拒绝履行,父母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赡养。在诉讼中,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包括父母的需要、姐姐的经济能力和劳动能力(及其残疾情况),以及姐夫的经济情况和对家庭的贡献等因素来判决。
法院会重点审查姐姐是否有能力赡养。 如果姐姐确实因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法院通常不会强迫她承担她无法承担的义务。
关于姐夫,法院一般不会直接判决他对岳父母承担赡养义务,除非有非常特殊且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 法律的重点还是会放在子女身上。但如果姐夫对姐姐的经济状况有决定性影响,并且他的家庭(和姐姐一起)有能力,法院可能会在判决中考虑这种“间接”或“补充”的可能性,但这是非常谨慎的,并且需要有法律依据。

具体到您家的情况,一些建议的思考方向:

评估父母的需求: 父母具体需要什么样的赡养?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生活上的照料,或是医疗方面的帮助?
评估姐姐和姐夫的真实情况:
姐姐的智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程度具体如何?是否影响她的基本生活自理?
她是否有工作或收入来源?
姐夫的收入和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他们是否有能力,并且是否愿意在能力范围内帮助赡养?
家庭内部沟通: 在考虑法律之前,强烈建议先进行家庭内部的坦诚沟通。了解姐姐和姐夫的难处,也让他们了解父母的需要。有时候,家人的理解和互助比法律条文更重要。
区分法定责任与道义责任: 即使法律上姐夫没有直接的赡养义务,但作为家庭成员,如果他们有能力,在道义上可能会有支持的意愿。
寻求专业意见: 如果家庭沟通困难,或者法律问题复杂,可以考虑咨询律师,提供详细情况,获得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总而言之,法律上,赡养义务首先落在子女身上。您姐姐作为子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但是,这个义务需要结合她的智力残疾和听力残疾的实际情况,以及她的经济能力来判断她是否“尽力”。对于姐夫而言,他没有直接的法定义务赡养岳父母。法院在判决时会非常慎重,不会轻易将子女的义务转嫁给配偶,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法律支持和情况。

最关键的是,在法律框架下,还要考虑家庭的和谐与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希望我的分析能帮您理清一些思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同样你也会被要求承担,赡养费。

如果你还是学生,如果你姐姐因此承担你的学费抚养费。

那么等你工作之后也会被要求承担家里父母赡养费,以及你姐姐姐夫年老之后,你也不能避免对他们支付赡养费

这种事情,别老鸹落在猪身上,净看别人黑,张嘴姐,闭嘴父母,你就不是这家一份子,就不应该向家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