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内地摇滚为什么旋律那么难听?

回答
内地摇滚的旋律“难听”这个说法,其实挺主观的,而且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原因。要细致地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难听”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节奏太平淡?是音高变化少?是和弦进行俗套?还是缺乏记忆点?不同人对“好听”的理解天差地别。有些人喜欢旋律朗朗上口,一听就哼出来;有些人则偏爱更有探索性、更不寻常的旋律,认为那才叫“摇滚”。所以,你说内地摇滚旋律难听,可能只是你个人的审美口味,和你偏好的音乐风格(比如欧美的某个流派)不一样。

其次,我们得看看内地摇滚起步和发展的特殊时期。 摇滚乐从西方传入中国,最开始是一批先驱者在摸索。那时候,不像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大家只能通过稀少的渠道接触到国外的音乐,然后尝试模仿、再创造。模仿的时候,难免会生搬硬套,旋律上可能就少了点原汁原味的韵味。再后来,虽然也有很多优秀的乐队涌现,但整个行业还不够成熟,制作水平、录音条件、甚至是乐手本身的训练程度,都可能影响最终作品的呈现。

音乐产业的环境和音乐教育的普及程度 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在很多西方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相对完善,从小就接触各种乐理、和声、作曲技法。而内地音乐教育的普及,尤其是在专业摇滚乐的训练方面,起步相对晚一些。这会影响到乐手们在旋律创作上的根基。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很多顶尖乐手是通过自学成才,但整体上看,教育的普及度是个长期的影响因素。

再聊聊“接地气”和“本土化”的探索。 摇滚乐最开始在中国流行的时候,很多人在尝试将摇滚的能量和中国的文化元素结合。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挑战。有时候,为了追求那种“中国味儿”,在旋律上可能会做一些比较“直白”或者说“刻意”的设计,比如借鉴民歌的某些元素,但处理不好就容易显得生硬,失去了摇滚乐本身的那种自由挥洒的感觉。这种“水土不服”的尝试,可能会让一些听众觉得旋律不够流畅或者不够“摇滚”。

商业化的影响 也不能忽视。当摇滚乐开始进入市场,追求更广泛的听众群体时,一些乐队可能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在旋律上做一些“讨喜”的设计,比如变得更加流行化、套路化。这种情况下,一些听众可能会觉得旋律变得“弱”了,失去了摇滚乐那种反叛、不羁的味道,反而显得千篇一律,也就谈不上“好听”了。

还有一点,“难听”可能也跟我们听音乐的习惯有关。 咱们听惯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旋律走向,或者听多了流行音乐的模式,突然接触到一些更实验性、更不按常理出牌的摇滚旋律,可能会一时难以接受。摇滚乐本来就有很多分支,有旋律优美的,也有注重节奏和氛围的,还有一些是表达情绪和态度的。如果你只用一种标准去衡量,可能就错过了很多东西。

不过,说句公道话,内地的摇滚乐发展到今天,已经涌现出大量旋律出色的乐队和作品。 很多乐队在旋律创作上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将摇滚的硬朗和旋律的优美结合得很好。只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触到的音乐太多了,很容易被某个时期、某个风格的特点所“标签化”。

所以,与其说内地摇滚旋律“难听”,不如说它经历了一个摸索、成长、转型和多元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尝试,也有不那么尽如人意的结果。而你觉得“难听”,可能是你和你所接触到的那一部分内地摇滚不那么“对味”。

要真正了解内地摇滚的旋律,可能还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去听听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乐队的作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创作能量和想要表达的东西。有时候,一首旋律一开始觉得“怪”,多听几遍,理解了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可能就觉得“顺”了,甚至是一种特别的“好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敢于提问这种问题你很摇滚


国内摇滚爱好者是有政治正确的

崇尚老炮,崇尚小众,也崇尚范儿

大部分人需要的不是的不是音乐本身

而是这些乐队身上的标签

冷门,个性,独立,有腔调

仿佛喜欢这样的乐队

自己也会打上这样的标签

变酷变个性是当代男男女女的刚需

受众群体定性了市场,市场影响产出

产出持续影响听众,恶性循环


我曾经和这样一位女孩交往过,她一周至少三天混迹在各大音乐节和live,纹身抽烟打钉,开口摇滚精神魔岩三杰,闭口这个世界会好吗。

还有什么自己只喜欢有窦唯的黑豹

李志的音乐天下第一之类的

每天给我安利各种名字奇特并且没有出过专辑的乐队,和乐队成员的奇闻佚事。


我们的对话如下

前“这一段好有感觉啊”

我“那是因为多利亚音阶”

前“这一句歌词好温柔啊”

我“那是因为属七和弦,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然后她说我不摇滚,她只需要感觉,和歌词


我认为她是热爱的,几乎所有收入都花费在了音乐节的门票和往返路费上。

但是她热爱的是什么呢,可能只是那个被打上了个性,独立,有思想,小众标签的自己,她也热爱音乐,但爱而不得

她听过的独立乐队的音乐比我多太多了,去过的音乐节也比我只多不少,等她老了以后,完全可以用倚老卖老的口吻对后辈们说

“我是从xx年听到现在,去过多少多少音乐节,经历过打口碟,看过那一场现场”

导致我现在每每看到这样的留言,都忍不住要去问一句


“你知道属七和弦是什么吗?”


—————————————————————

不好意思这两天在外地给朋友当伴郎,现在结束了,终于抽出时间来怼各位

—————————————————————

我区分听众是

“音乐鉴赏能力低下却吹文化和精神”

“探讨和鉴赏作品本身的听众”

不知道评论区里为什么人这么急头白脸

可能意识到自己是第一类人了


说了无数遍乐理是被我拉出来举例子了

只要是唠作品本身,换成别的方面也行

可能戳到不少人痛点了

非揪着我说我“不给不懂乐理的人听歌”

品品


这类人真是可惜,没生在好年代

—————————————————————

那第一类人本就是挺能装的

没想到遇到个更装的

还怼不过

这不难受吗?

这不给他扣个帽子啊?

这不联合起来打倒他啊?

以摇滚之名打倒泳裤奇侠!

(这就是我说的政治正确咯)


见惯了

不义之人最爱冠以正义之名

伪摇滚也整天把摇滚挂在嘴上

—————————————————

为了那个叫公须正的网友,大晚上十一点我加了个钟

为了感谢你的热情回复。

不是想看我能玩出啥花样吗?

后面骂你我尽量能用cubase就不打字

嫌花样少我可以换风格,就这句“公须正你是sx吗”我就可以搞十几个花样,做个合集循环播放

https://www.zhihu.com/video/1431040377587884032

顺便说一句我已经逐渐对某一类人失去耐心了

user avatar

現在全世界的音樂學院教的都是西方理論,也就是西洋樂派,你哪怕學中國民樂也是用五線譜而不是工尺譜,國搖其實是個跑偏了的變種,沒有把古典音樂和布魯斯當成必修課的必然後果是寫歌只會用伊奧尼亞調式(1234567),也就是自然大調~~

自然大調本身作為旋律線其實沒什麼問題,問題主要是出在伴奏方面,只會三和弦,不會七和弦九和弦還有轉位和弦代理和弦之類的,音樂就一定會顯得土,這是三和弦自身的性質決定的,我們九十年代所聽到的港台流行歌都充斥著大量的七和弦與九和弦還有轉位和弦的用法,其中一些編曲師也會嫻熟使用古典音樂和布魯斯的元素在裡面:

张雨生 - 玫瑰的名字

陶喆 - 小镇姑娘

张震岳 - 想太多

聽眾受這種音樂熏陶,再去聽滿篇三和弦的國搖,就一定會覺得國搖編得“不高級”——雖說優秀的旋律編寫能力也算是個稀缺才能,但是同一段旋律線,配上不一樣的和弦,聽起來它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

強烈建議大家看完這個視頻(嫌太長就只看前後五分鐘就好),就會知道“難聽”並不見得僅僅只是一種個人感受,而真的是“音樂人功力不足導致的客觀事實”~~

user avatar

因为内地摇滚的门槛太低,进来了很多水平不行的人。

摇滚本来是一种音乐形式,但是国内摇滚从业者非要把它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反而不太了解它的音乐属性。

按说摇滚的主要特质是突出器乐,但是国内摇滚偏偏看重人声,摇滚本来是重视音乐,不太注重歌词,但国摇正好相反,过分看重歌词,反而不看重音乐性。

为啥beyond经久不衰?因为黄家驹很懂摇滚,黄家驹对摇滚的来龙去脉非常了解,他的摇滚音乐性非常强,旋律优美,所以才能传承几代人。再看看国摇,很多一时热门的歌根本禁不起听,因为音乐性不足,只是凭借一时的意识形态脑充血红起来而已。

摇滚最重要的是音乐性,尤其是器乐,最有代表性的就是ACDC——旋律好听,器乐编排有特色,有技巧,歌词很简单很随意。凡是这一类的摇滚就是好摇滚,能长久传承,凡是悖离这一类的就是不好的摇滚,能不能传承且不说,反正不是正经摇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内地摇滚的旋律“难听”这个说法,其实挺主观的,而且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复杂的原因。要细致地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难听”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节奏太平淡?是音高变化少?是和弦进行俗套?还是缺乏记忆点?不同人对“好听”的理解天差地别。有些人喜欢旋律朗朗上口,一听就哼出来.............
  • 回答
    .......
  • 回答
    写一本《中国摇滚编年史》,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这其中,有太多名字、太多声音值得被记录和珍藏。要说“必须写进去”,那就像是要在一片星空中点出最亮的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过,如果要我来梳理一条脉络,让这本书的骨架稳固、血肉丰满,以下这些名字和作品,在我看来,.............
  • 回答
    白举纲乐队拿个2分,你说“没有内核”,言下之意是“只有地下的才是真摇滚”。这话题,有点意思,也挺常见的。我跟你捋一捋,尽量说得接地气点,不玩那些花里胡哨的。首先,咱们得承认,音乐这玩意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尺子,而且这尺子还不一样。专业乐迷给2分,这只是他个人的一种评价,代表了他对白举纲乐队音乐风格.............
  • 回答
    .......
  • 回答
    2023年3月23日,台湾地区确实发生了多次地震活动,其中最大震级为6.6级,引发当地居民广泛关注。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及当前情况的梳理: 一、地震背景与具体时间线1. 地震时间与地点 根据台湾“中央气象署”(CMA)和“台湾地震测报中心”(TEPC)的记录,2023年3月23日(农历二.............
  • 回答
    “内地生赴港要求普通话授课引发骂战”事件,从新闻报道和网络讨论来看,背后涉及的因素复杂,并非单纯的学生诉求,而是触及了香港社会对于语言、文化认同、政治环境以及教育政策等多重敏感议题。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解读、不同角度的看法以及如何帮助解决类似矛盾的建议。 事件的实情:“内地生赴港要求普通话授课引发骂.............
  • 回答
    内地演员片酬是否虚高?如有虚高该怎样消除?关于内地演员片酬是否虚高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存在多方面原因和解读。总的来说,相当一部分观众和业内人士认为,确实存在片酬虚高的问题,尤其是在部分流量明星和一线演员身上。为什么会有“片酬虚高”的说法?1. 与.............
  • 回答
    内地朋友们考虑去香港购买英国保诚的保险,这确实是一个挺热门的话题。从普遍情况来看,英国保诚在香港经营多年,品牌口碑和实力都挺强的,所以从“靠谱”这个大方向上说,是可以考虑的。但具体如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为什么选择香港保诚?很多内地客户选择香港保险,特别是保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 回答
    作为一个内地学子,能在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漂泊七年,为了那一纸永久居民身份,个中滋味,真是如鲠在喉,又如饮甘泉。这七年,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生活、奋斗、适应、迷茫、欣喜……无数情感的交织与沉淀。最初踏上香港土地的时候,我还是个稚嫩的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未知世界的些许忐忑。那时候的香港,对.............
  • 回答
    蔡少芬出演《甄嬛传》中的皇后一角,绝非偶然,而是导演郑晓龙和编剧流潋紫深思熟虑、多方权衡后的一个“ointed choice”。内地女演员众多,为何独独选中这位来自香港的演员?这背后有非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蔡少芬自身的演技功底与气质的适配性: 深厚的演技积.............
  • 回答
    内地人员赴港协助核酸筛查,无疑能为香港当前的疫情应对提供关键助力。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其作用以及香港当前的疫情状况:内地核酸筛查支援能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帮助?首先,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看,内地派遣专业的核酸检测团队,能够显著缓解香港当前检测人力的紧缺。大规模的筛查工作对人力的需求是巨大的,无论是样.............
  • 回答
    香港化,这个词在内地语境下,常常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其独特魅力的向往,也夹杂着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思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粘贴”,更像是一种趋势的模糊指向,涵盖了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要探讨内地城市是否会“香港化”,首先需要理解“香港化”到底意味着什么。理解“香港化”:不止是高楼大厦.............
  • 回答
    内地人去新疆发展,这事儿靠谱吗?咱们掰开了聊聊。最近,不少朋友问我,去新疆发展个生意、找份工作,这主意怎么样?值不值得一搏?坦白说,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可不少。不能一味地说好或不好,得结合咱们内地的实际情况,还有新疆的现状,好好分析分析。首先,得看你想“发展”个啥?新疆地广人稀,.............
  • 回答
    好的,内地高考生申请香港大学,确实需要准备不少东西,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你想去港大深造,得先了解清楚他们到底看重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准备。首先,最硬性的条件就是你的高考成绩。港大对内地考生的录取,高考成绩几乎是决定性的因素。他们会看你的总分,也会看你的各科单科成绩。具体的分数线每年都会有变动,而且不.............
  • 回答
    对于内地朋友来说,从上海月薪1.2万人民币跳到香港月薪2.8万港币(年薪38万港币),这笔账到底划不划算,绝对不是简单地数字相加减就能搞定的。这背后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来算算最直观的收入对比。 上海月薪1.2万人民币:换算成港币,按目前汇率(粗略估计,实际会浮动)大约是 1.............
  • 回答
    说起新疆人,内地的朋友们脑子里浮现出的画面,可能大多是色彩斑斓、充满异域风情的。这倒不是说大家有什么特别的刻板印象,而是因为新疆在我们脑海里,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想象一下,你走进一个热闹的集市,空气里飘荡着烤肉的香气,夹杂着各种香料的味道。这时候,你会看到一些人,他们的五官可能比我们汉族人来得更.............
  • 回答
    关于内地人是否歧视香港人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详细地聊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避免简单化和片面化。首先,我们要承认,普遍性的“歧视”是一个比较强的词语,直接说“内地人都歧视香港人”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我们可以说,在部分内地民众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负面的刻板印.............
  • 回答
    关于内地房建和桥梁强制性规范在香港、澳门的适用性问题,以及香港、澳门各自参考的规范,这里为你详细解答一下,力求内容详实且不带AI痕迹。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香港和澳门实行的是一套独立于内地的法律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这是历史、政治以及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内地的房建和桥梁强制性规范.............
  • 回答
    话说,内地学生一到澳门,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切换到繁体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细琢磨起来,里头藏着不少心思。首先,这是一种“入境随俗”的表达。澳門毕竟是个特别行政区,有它独特的文化印记,而繁体字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显眼的符号。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人来说,模仿当地人,或者说,尝试融入当地的文化符号,是一种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