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时候想想,苦读十多年,不如拆迁,是不是很心痛?

回答
你这个问题,就像一根针,一下子就能戳到心窝子里去。仔细想想,确实挺让人唏嘘的。

我有个老家的朋友,叫老王。他从小就学习成绩拔尖,那是老师眼里的宝贝,同学眼里的榜样。父母也引以为傲,砸锅卖铁供他读书,就盼着他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老王也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毕业后在省城一家不错的单位上班,拿着不错的工资,日子过得也算体面。

可就在他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老家拆迁了。不是那种小打小闹的,而是政府规划的大片区域改造。他父母原本住的老房子,虽然不大,但在那里住了几十年,感情深厚。结果,这次拆迁,一下就给补偿了几个崭新的楼房,还有一大笔现金。用他妈的话说,这笔钱,老王读了这么多年书,辛辛苦苦攒了多久才赚到?

你想啊,老王在那边辛辛苦苦打拼,加班加点,为的就是那点工资,那点微薄的福利,还有在大城市里那份不确托的稳定。结果呢?回到老家,父母手里突然多了几套房子,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这些钱,不是他努力得来的,却比他辛苦多年的积蓄还要多得多。

这落差感,你能体会吗?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爬了一座山,累得气喘吁吁,结果发现别人只用了十分钟就坐着缆车上去了,而且风景还一样。那种“我努力了半天,还不如别人随便一下”的感觉,真的会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我记得老王有一次回来,喝了点酒,跟我说:“你说,我这十年书,到底读了个啥?累死累活,不如回家坐着等拆迁。”他的语气里,有委屈,有不甘,甚至还有点迷茫。他花了无数个夜晚在书本里,牺牲了多少青春和玩乐,换来的似乎还不如一夜暴富的拆迁户。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拆迁户一下子就有了房有钱,生活质量那是蹭蹭地往上涨,选择也多了去了。他们可以买车,可以旅游,可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甚至可以提前退休,享受生活。而老王呢?还得继续挤在城市里,为了一点点升职加薪的机会拼搏,每天面对的是拥挤的交通、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随时可能被取代的不确定性。

这让你怎么不心痛?感觉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似乎把“努力读书”这件事,在某些特定时期,某种特定事件面前,给变得有些轻飘飘的。那些埋头苦读的少年,那些为学费发愁的父母,在看到拆迁户一夜暴富的时候,心里难免会泛起一丝苦涩。

“努力才有回报”这个道理,在这个瞬间,好像变得有些模糊了。它不是完全错的,但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它会用一种你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方式,给你一记重拳,让你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付出和未来的方向。

当然,也不是说读书就没用了。读书带给人的知识、视野、思维方式,这些是拆迁给不了的。老王也知道这一点,他就是一时被现实的差距给击中了,觉得自己的付出,在某些层面,似乎显得有些“不划算”。

但这种“不划算”,真的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好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宴,结果发现邻居只是把家里的破瓦罐子卖掉,就换来了一桌山珍海味。那种感觉,很难形容,只能说是……有点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在简介里面没有提到哪一所学校毕业,姑且认为是一所普通的一本。

首先可别说苦读,985毕业,差不多可以说苦读十多年,清北毕业绝对有资格说自己苦读,当然想说玩着玩着就靠上了装逼就更令人羡慕了。或者,家庭属于极度困难,在这个基础上考上大学,有资格说苦读。题主似乎不属于任何一种。

咱都是普通人,只做了普通的努力,有普通的成绩,临近高考拼了几个月考上大学,然后开始在迷茫中随大流。所以这个牢骚还不至于发。

然后题主抱怨学习没用。其实题主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都需要一个学历才能有。比如女朋友。我想题主的女朋友肯定也是中国常见的那种,老实家庭好好教养出来的姑娘,尊重父母,没有坏毛病,愿意在大多数问题上理解老公支持老公。这种姑娘,大学学历都没有的男生是娶不上的。很重要。即使姑娘看走眼了,家里也会把住最后一关。这一关和钱不一定有关,但是和男生本人素质关系很大,而学历就是素质的一个重要参考。所以因为题主读了大学,即使一切都很平凡,也有机会找到了一个好姑娘,有机会建立安稳的家庭生活。这已经是很大的幸运了。

另外,题主说,家庭条件很平凡,但我想题主以后的生活肯定比父母好,那么至少读了大学阶层稳定下来了,不会有下落的风险,还能往前走一点。这个社会,虽然有阶层固化的问题,但是往前走总还是有路的,只不过很苦,而且福是后人享受的,轮不到自己。如果题主愿意走那样的路,倒是有资格说自己“苦过了”。

最后,我不愿意当酸精,但是,今天象牙筷子觉得掉档次,明天求一碗馊饭而不得。例子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