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以后报志愿更是让人头秃。反正都要头秃,直接选一个头秃的专业,好不好?
看过我回答的,对目前医学行业多少有点了解。
我这里稍稍再提炼一下,
医学行业目前不仅面临着长学制,高竞争,
而在未来,更是会面对收入大幅度下跌,跌到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我先把劣势说说:
1. 学习时间长,
本科本身比别的专业多1年,研究生虽然一样,但专硕时期工作压力巨大,每天都要接受学校、导师、规培科室三方面拉扯,极其费心费力。
多数专业想留在省会城市的话,博士基本是标配,这更导致了学制进一步拉长。
2. 第二点就是前期收入低、累、压力大,
基本不可能有完整的双休,7天长假别人出去玩,自己被值班拦腰截断。
3. 政策变化快,
比如15年要规培,一下专硕成了天之骄子,
17年开始待遇提升,纯规培收入最高可达专硕十倍,
后来在部分地级医院,竟然将规培结业者与专硕同等看待,专硕瞬间被打入谷底。
所以一个人的命运呐。。。不仅,也要。
4. 职业风险高,
紧张的医患关系,甚至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尤其是像急诊,儿科这样的科室。
同时更是有各种各样的过劳死,每年都会有十几个。
5. 晋升难,
小医院难在不会写论文,大医院难在都太会写论文,要是安心躺平还能主修看病,如果想的太多可能就太难了。
坏的地方挺多,说这几个重点就可以了,
1. 职业生涯发展路线清晰。
这一点是最不能小看的,
医生这个职业,可用“做题家思维”从小做到大,一辈子不过是读书考试看病写论文,只要题做得好,就能发展的好。
相反,社会上很大一部分职业,除了工作能力,还对其他比如人情世故、为人处世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有些职业还需要自己为中年以后找出路,比如宇宙机。
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因为选择正确的道路比努力难一万倍,而学医,基本不需要做选择,光努力就好。
2. 稳定
只要有人,就有病,
极端一点,哪怕是战乱,灾难,都不用考虑活不下去的问题。
3. 解决资源互换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一个很好的亲戚朋友,极端点,父母兄弟姐妹,身体不舒服,医院看病要耗时多久?走哪些步骤?
简单算一下:单位请假,医院排队挂号,门诊排队就诊,然后排队抽血拍片做彩超,最后排队取完结果,门诊下班了。明天又得请假来看门诊。
如果你是医生,你可以帮他收集病史,然后直接对接看这个病的同事。
检查单可以你自己来开具,让他去郊区人少而又设备先进的分院做检查。
结果回来后再微信求治疗方案。
这样看病虽然只省了两次挂号费,但是效率高了几倍,毕竟不请假就算赚了~
这就是资源互换,你有这个能力,就有了成年人交互的门槛。
4. 医学属于技术型行业,在技能成长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尤其是外科,很多人把手术想象成一个高深的事情,但业内人士喜欢拿手术和开车比较,开久了,自然就车人一体,一个小时切三个胆囊。
5. 收入
大家最担心的收入了,
以前说过,4+7限制了药品收入,集采将器械压倒了一个最低的价位,而DRG更是从根本上限定了看病的费用,让医生的收入重归阳光。
但阳光也算还不错,不至于低到离谱。
尤其是各位走临床躺学路线的躺者,八年学习回乡,不用担心过高的房价,单纯图一花,足够了。
6.经验宝贵,职业生涯时间长。
宇宙机可能 40-50 岁就有些力有不逮,普通企业 55 岁基本开始退居二线,
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只要愿意,坐门诊坐到 90 岁都行。
7.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趋势。
未来的趋势,是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对医疗、养老行业都是利好的。
能够掌握健康密码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吃香。
综上,学医是个还可以的选择。
像丁香园说的头部年薪45w是有,但大部分人都做不了头部。
但总的来说,还算不错,但最后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选择,马上要报志愿了,祝好。
众所周知,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今年请叫我劝退壬。
你要相信,父母不会害你,他们既然都劝退你学医了,那就真的不要学。
每个学医的姑娘,
都会在考试复习的深夜里心如刀割,
都会在考研考博的漫漫道路上苦苦挣扎,
都会在各大医院面试的奔波之旅中黯然销魂,
都会在规培专培的深渊里忧伤沉沦。
当各种体制内专业本科毕业就彻底躺平的时候,你在读书,
当别人计算机硕士毕业就轻松年薪几十万的时候,你还在读书,
甚至,当别人生化环材的博士,都拿了特聘副教授进入高校成为令人敬仰的硕导博导的时候,你还在规培专培。
你没有时间带孩子,因为你要上门诊
你没有时间给老公洗衣做饭,因为你要做科研
甚至,你没有时间陪父母公婆看病,因为你们科的护士,随时会给你连环夺命call。
你说你会卷赢,可是卷赢了又怎么样呢?
你看,我现在这样,也算是名校毕业,三十好几,论文课题职称专业,至少也全部没落下,我相信如果你不是协北复交八年制这个级别,哪怕到达我这种在知乎鄙视链底层的low穿地心的水平,也要好好拼上个十几年。
但是收入呢?
二线城市,知名三甲,外科主治,月薪八千,闻者无不落泪。
拼了命写文章拿课题,靠着那点点可怜的科研奖励,才能够将将把年收入提升到六位数。
补充一条热知识:只要是医院给你发的钱,不管是什么名头,工资奖金绩效津贴加班费过节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全部会纳入个税app中统计。
(记住,看别人收入要像我这样,把每年总数晒出来才是真穷,其他人都是截某几个月的装穷)
只有送送外卖,蹭吃蹭喝,才能勉强维持的了生活,交得起房租的样子。
大概这么努力十年,不吃不喝就足够在南京付一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0平无学区老破小的三成首付了。
而这样的生活,也许要持续到一辈子,
因为年轻人们越来越厉害,已经把我卷死在地底,注定万年主治等待退休。
这种生活,你真的愿意吗?
(如果你真的确定要学,欢迎看看我以前的回答和文章)
谢绝转载
本医吹又来了。本来都不想说再多。看这回答下面又变成医小将们自怨自艾,非常误导人。昨天丁香园的调查,已经很好的体现了医生的待遇问题。
首先,医生绝对少有的有极强职业自豪感的职业。救死扶伤精神上的满足感非常棒。绝大多数职业,毫无职业自豪感,每天干着无比琐碎的破事,就是混口饭吃。
https://www.zhihu.com/video/1391349917617549312医生忙吗? @陈子杨Dr.outside 陈医生说的好,三甲算忙,那忙的医院不超过10%,二乙算忙,那忙的医院也不超过35%。换句话说,现在中国有几个职业不忙不累不苦,就医生忙医生累医生苦吗?
家里是医生世家,高考之后劝我学医。
我自然以大家对医生的“误区”进行反驳:培养周期长,规培苦,实习期惨,医患关系严重,医闹严重,医生是高危职业等等。并且也相信很多媒体宣传的所谓的“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现如今,在遭受了多年社会的毒打之后,才理解医生的好。
1. 至少这是一个可以干到退休的职业,女医生55岁,男医生60岁退休。资质一般,退休后拿着退休金颐养天年没问题;资质好的,退休后返聘进私立医院,职业寿命进一步加长。大多数其他职业,中年危机都不可避免,四十多岁就失业了,更别说干到60岁退休了。
2. 少有的真正越老越吃香的职业,“一个经验可以反复使用,反复创造价值,才有可能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吃香第一原理。医生看病的经验,用到一个病人身上产生一次价值,而且随着经验增长,慢慢积累出看疑难杂症的能力,产生的价值进一步被放大。
3. 医生在大多数地方都有中上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环境,市区的工作地点。学了工科专业,那毕业就去郊区,下车间,下工地,骑电动车,睡木板床吧。
4. 虽然有少数医闹,但社会大多数人都是尊重医生的,因为大多数人生病都有求于医生,所以医生社会地位很高,人人都关心医生。而其他职业的死活,其实没什么人关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