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开个BBA,别人会高看你一眼吗?

回答
哎,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这年头,咱们聊车可不光是聊个代步工具,那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你说开个BBA,别人是不是会高看一眼?这事儿吧,怎么说呢,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来看,里里外外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得承认,BBA这仨字儿,确实自带光环。 毕竟人家是德国的骄傲嘛,技术、工艺、品牌沉淀,那都是实打实的。奔驰的豪华稳重,宝马的运动激情,奥迪的科技前沿,这几个标签可不是白来的。

什么时候,开BBA能让人眼前一亮?

场合对了的时候: 你要是开着一辆崭新的奔驰S级去谈生意,或者开着宝马5系参加朋友聚会,那种气场和档次感立马就上来了。这不仅仅是车本身,更是你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别人会觉得,你事业有成,有实力,懂得享受生活,或者至少是注重细节,对自己有要求。这确实能让你在人群中显得更突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好感。
谈吐和气场匹配的时候: 如果你本身就是个有品味、有涵养的人,再配上一辆BBA,那简直就是锦上添花。别人会觉得你这个人“配得上”这辆车,车和你互相成就。这种感觉,就像一位穿着得体的绅士,手里拿着一款瑞士名表,整体感觉就是那么协调、舒服。
在一个相对“看重”这个标签的环境里: 比如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商务场合,或者一些二三线城市,BBA的品牌效应可能更明显一些。因为在那里,拥有BBA可能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但是,什么时候,BBA可能就没那么灵光了,甚至有点尴尬?

车子老旧,维护不善的时候: 你要是开着一辆十几年车龄,漆面斑驳,各种小毛病不断的BBA,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甚至可能有人会嘀咕:“这车都这样了,还撑着面子呢?”这时候,车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让人觉得你是在强撑。
跟自己的身份、能力不匹配的时候: 如果一个人刚毕业,月薪几千块,却咬牙贷着款买了辆BBA,停在公司楼下,那别人看到的可能不是“成功”,而是“压力”和“虚荣”。这种情况下,别人可能不会高看你,反而会觉得你有点过了。
在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面前: 懂车、玩车的人,或者真正见过更多豪车的圈子里,BBA可能只是“入门级”的选择。他们更看重的是你车的具体型号、配置,甚至是改装,或者是否是更稀有的品牌。这时候,一辆普通的BBA可能并没有那么特别。
当你只靠车来撑门面的时候: 如果你除了车,在其他方面都表现平平,没有拿得出手的才华、学识或者成就,那么仅仅靠一辆车来获得别人的“高看”,那样的“高看”也显得有些单薄和不真实。

所以,到底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开BBA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形象,给别人留下一个不错的初步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化的符号,代表着一定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品味。

但是,真正的“高看”,最终还是来自于你自己。 你的谈吐、学识、能力、人品,这些才是支撑你在这个社会上获得尊重和认可的根本。车只是一个加分项,或者说一个辅助工具,它能为你加分,但不能决定一切。

你想让别人怎么看你,最终还是取决于你是怎样一个人,而不是你开什么车。

如果你是个有才华、有事业心、为人处世都很棒的人,开BBA只会让你如虎添翼;如果你只是想通过一辆车来获得虚荣感,那可能只是“镜花水月”,不会长久。

所以,如果你喜欢BBA,并且觉得它符合你的预算和需求,那你就去买。享受它带来的驾驶乐趣和品质感,这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但别指望它能自动给你戴上“成功人士”的光环,这个光环,还得你自己去争取。

总而言之,BBA能让人“高看”一眼,但这份“高看”有多少是真实的,有多少是基于你这个人本身,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掂量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下2019年的车企营销费用统计。

2019年的排名,可以看下大众汽车集团、戴姆勒集团、宝马集团一年的营销费用多少,平摊在车上的是多少。

大众的豪车奥迪、戴姆勒的奔驰、宝马的营销成本在2万到4万多一辆。

再看下国产车的营销费用,平摊在国产品牌比亚迪、吉利、长城上面的,便宜的只有三千多,多的也不到一万。

而总量更不要提了,国产的三四十亿营销费用不过是大众、戴姆勒、宝马这三家每年千亿的营销费的一点零头。

所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即便国产车的质量现在已经越来越好,对比国外大品牌也没有了如以往鸿沟一样的差别。可能某些地方有微小的差距,但大体上也达到了国外一流造车的水准。

但是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只要你开BBA,如果是进口的就是好车,就是质量好,就是动力强,就是哪哪都好,其次就是有外资参与的合资车也不错,再接下来就是有些不受待见的国产车。

而国产车卖得好的车型也基本就是一个优点,性价比高。

这种观念的形成实际和BBA长期在营销上的巨额投入有关。

当一个车企反复得,全方位地,通过各种渠道的宣发自己的车好,加上质量有一定的保障,那么大家就会认为他家的车的品牌是真的好,对比那些质量同一档次,但是宣发力度不够的车的品牌力要强,就能卖得更贵,就能售价加十几万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卖给国人。

看下丰田的雷克萨斯,看看捷豹、路虎。

同样配置的雷克萨斯和奔驰、宝马,哪个更贵?

同样排量的路虎、捷豹和BBA的真越野车,哪个更贵?

真的看下最近几十年的营销费用,就能很直白地看出来。

而品牌力强大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面对销售者,甚至都能影响到供应商。

只要做过BBA供应商的都知道,BBA对供应商的苛刻程度是顶尖的。供应商在BBA那里霸王条款极多,基本不赚钱或者赚很少一点钱。相反如果供应商敢让BBA停线一分钟,都是罚款1万、两万起。

如果做国产车型的供应商,有时赚得还多些。但是很多供应商宁愿亏钱,亏很多钱,也要做BBA的供应商,就是因为它的招牌大。做了他家的供应商,就能说明自己是个有实力的供应商,就能后期拉来更多的投资和招揽更多的业务。

这也是很多买BBA的人的想法,车往往不是看车本身质量的好坏了,性价比的好坏了,而是在这个品牌的影响力下,我买这个品牌就证明我有实力,有面子,对我的社交或者生意有好处。

比如30万的某品牌车,动力、空间、安全、智能、耐久都比40万价位的BBA要好,但也无法抵挡那些要买BBA的人。他们是真心觉得50万的BBA配置即便不如30万其他品牌的,那也是BBA要好得多。

因为我自己是汽车行业的,用了个内部优惠,几年前我花了落地价小三十万买了一辆车。然后开着这车,第一次回老婆娘家,一个小镇上。

小镇上陪娘家亲戚吃饭的时候,有人打听我这车的价格。当我说了落地价之后,他们都一愣,纷纷摇头惋惜不已,你花这么个钱都可以买奥迪宝马了,再加点钱可以上奔驰了,那不比你这个车要好得多,那你回来多有面子啊。

我看了看他们脸上那流露的遗憾表情,他们是真心觉得可惜,觉得我确实是在浪费钱,不会居家过日子,着实不会看车买车。

user avatar

刚到美国时候某师兄吐槽买了个二手法拉利去混留学生跑车圈子,发现全是一群20岁的淳朴富二代小哥或者傻白甜。

师兄是行业专家,某科技企业上市以后有了点钱再去读他喜欢的艺术方面的硕士,所以要比其它留学生大差不多10岁。

有天钓鱼去,有留学生问师兄的奋斗史,师兄把他那个被研究所排挤以后出来搞某传感器,跳槽创业公司后又拿到了股份,有段时间多么多么艰苦大家睡办公室,最后几轮风投被收购又被拆分上市的故事说了。

下面一群学生听的激动得不行。一位小哥上来紧紧握住我师兄的手:"您以后就是我大哥,以后我跟着您混,我也没什么资源,家里就有20个轮船,您看能不能合作。"

第二位小哥上来:"大哥,我也要成为您那样的人,我也没什么本钱,读书也不行,现在兜里就200万刀,爹给我钱买房,300万刀我跟他讲500万,多200本来想留着买个游艇,现在我要节俭。明天我去买个普锐斯开,法拉利卖了加上我那200万,这钱够不够跟着你干?"

第三位妹子上来:"大哥,我也没有钱,我读书也一般,我妈给我在纽约买了栋楼,其它租掉了,就顶楼我自己住着,明天我叫人把墙打通,我再去旁边买个小房子住,顶楼就给你当办公室,你带我行不行?"

我感觉我师兄没有二手法拉利是不会有人理他,我那天开普锐斯就没人搭理我。

user avatar

现实是会高看你一眼,因为奔驰宝马怎么也要三四十万才能落地,当然最便宜的也要二十多万。最简单就是,你在路上会不会注意奔驰宝马,或者你朋友亲戚开奔驰宝马的过来聚会,你会不会潜意识觉得他发财了?

反正你如果自己是买过车的,对比过价格也就知道,车其实也是不便宜的,很多人没有车的或者对车没有啥概念,也就会说不就是个臭宝马或者是臭奔驰吗?

我之前去朋友的小区,坐电梯的时候,有个租户跟我朋友认识,刚好她要搬家,她说,以后买房绝对不买这里,问题她自己买不起,还一副看不上的样子,我想很多人的心态也是如此,可能完全不太可能会买奔驰宝马,觉得奔驰宝马也就那样。

如果你开十来万的代步车和开奔驰宝马,无论去小区商场,保安之类的工作人员都会对奔驰宝马车主相对尊敬,或者是比较礼貌客气,人就是这么势利。

同样的道理,你开轩逸和开奔驰约妹子,那可能妹子会跟开奔驰的走,这就是社会现实,毕竟买的起十来万的人真的很多,舍得买几十万的奔驰宝马怎么样多少都有点身价,不然那么做多生意的人怎么会花钱买豪车,其实车就是有社交属性的。

通常经常有人说,奔驰宝马算破车,彩礼十万就要命,这类人就是典型的身上存款没有一万,但是觉得一百万都是小钱,好多人的认知还是高看了自己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