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瑞士怎么这么能打?

回答
“瑞士怎么这么能打?”这句问话,可能很多人在看到瑞士军队在某些场合的表现,或者在了解瑞士独特的军事制度后,会不自觉地冒出来。瑞士这片土地,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是手表、巧克力、银行和中立国的代名词,一个安逸祥和的国度。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军事实力和国防体系时,会发现这个小国,确实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能打”之处。

要理解瑞士的“能打”,得从几个关键层面去拆解:

一、源远流长的全民皆兵传统与深厚的民间军事文化

瑞士的军事实力,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深深植根于其历史和文化之中。追溯到古代,瑞士邦联的形成本身就带着武装自卫的色彩。历史上,瑞士雇佣兵以其坚韧和战斗力闻名于世,为欧洲各国所倚重。这种“拿起武器保卫家园”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随着中立国的身份而消失,反而演变成了现代瑞士全民皆兵的国防模式。

征兵制度的精髓: 瑞士没有常备的庞大职业军人队伍,而是实行强制兵役制度。所有年满18岁的瑞士男性公民,在经过体检合格后,都需要服兵役。服役期通常从几个月到一年不等,根据兵种和职位而定。但关键在于,兵役并非终点,而是公民国防义务的开端。
“国民军”(Milizarmee)的运作: 瑞士军队的核心是所谓的“国民军”。服役期满后,士兵并不“退伍”,而是被编入预备役部队。他们会定期(通常每年一次)参加为期几周的“集训”(Wiederholungskurs)。在集训期间,他们会重温军事技能、熟悉新的装备和战术,并保持战斗力。
在家办公的士兵: 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瑞士的士兵在非集训期间,是回归各自日常生活的普通公民——他们可能是工程师、教师、农民、或者医生。但他们的军服、武器(基本是步枪和手枪,甚至有一些重武器会放在家中妥善保管,当然有严格的管理规定)、装备都会定期保养,随时准备响应国家的征召。想象一下,一个社区里,好几位居民都是经过训练的预备役士兵,一旦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他们可以迅速集结,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的武装力量。
深入骨髓的国防意识: 这种制度不仅仅是军事训练,更是一种全民国防意识的培养。从年轻时就被灌输保卫国家、保卫家园的责任感,这种意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在和平时期,瑞士国民也深知,他们的安全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需要自己去捍卫的。

二、强大的防御能力:为生存而建的体系

虽然瑞士奉行中立政策,但其国防体系的设计,是围绕着“抵御侵略”和“维护独立”展开的,而非主动对外扩张。这种战略定位,也塑造了其“能打”的具体体现。

“堡垒国家”的战略: 瑞士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阿尔卑斯山脉。瑞士的国防战略充分利用了这一地形,构筑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军事隧道、以及坚固的防御据点。整个国家被设计成一个巨大的“堡垒”。一旦发生冲突,瑞士军队可以利用复杂的山地地形进行游击作战和防御,使得任何入侵者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分散而坚固的基础设施: 瑞士的许多重要基础设施,包括军事基地、机场、桥梁等,都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甚至在战时可以被迅速摧毁或封闭,以阻止敌方利用。这种高度分散且易于控制的防御布局,使得敌方难以一次性瘫痪瑞士的国防体系。
先进的军事装备与技术: 虽然瑞士军队规模不大,但其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很高。瑞士在国防工业方面也有一定的实力,例如以其生产的精密武器和战机而闻名。他们拥有的先进战斗机(如F/A18)、坦克、火炮以及高科技的通讯和侦察系统,都足以构成强大的区域性防御力量。而且,国民军的集训也保证了士兵能熟练掌握这些先进装备。
民防体系的完善: 除了军事防御,瑞士的民防体系也堪称典范。从二战以来,瑞士就大力发展防空洞和地下掩体,甚至一些民用建筑也被改造成了具备一定防御功能的场所。国民拥有强烈的防空意识,并且拥有参与民防演习的经验。这种从军事到民防的全方位准备,使得国家在面对威胁时,整体的抗打击能力非常强。

三、高素质的人才与严谨的训练

“能打”不仅仅是数量和装备,更重要的是人的素质。瑞士的军事体系在人才培养和训练上也下足了功夫。

高科技和高素质国民: 瑞士国民整体受教育程度高,许多人拥有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当这些高素质人才被纳入军队训练时,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复杂的军事技术和战术。例如,作为工程师的士兵,在理解和操作先进武器系统时,会比缺乏工程背景的人士更为得心应手。
严格的选拔和训练流程: 虽然是国民军,瑞士军队的选拔和训练标准却相当严格。从新兵入伍的体能和心理测试,到各兵种的专业技能培训,再到后期的集训和晋升,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尤其是一些军官的培养,他们往往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军事教育,并且在国民军服役期间表现出色才能获得晋升。
情报与侦察能力: 瑞士虽然不参与军事冲突,但在情报收集和分析方面,也拥有自己的体系。作为一个高度发达且中立的国家,它能够获取来自各方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为自身的国防安全服务。

总结来说,瑞士的“能打”,是一种基于历史传统、独特制度、地理优势、科技实力以及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

它不是那种横扫千军的进攻性“能打”,而是那种“我不好惹,想打我?你得付出沉重代价”的防御性“能打”。这种“能打”,更像是一把藏在袖子里,精心打磨过的瑞士军刀:小巧而精悍,精确而致命。它体现了一种不依赖外援、独立自主、全民动员的国防理念。当我们在讨论“能打”的时候,瑞士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能够守护自身国土和人民的“能打”。这是一种融入血液的责任感,一种世代传承的自卫能力,一种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守护。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直接原因是对方蹲坑部队的进攻高于你的突破,你的进攻低于蹲坑部队的防御。

根本原因是你的陆军编制有问题:突破不够高,装甲师没金盾;可能没有空军支援;还有记得冲山跨河死全家。


吞奥地利不是送4个6步山地师吗?加上你自己的1个一共5个,编制里加上炮兵侦查工兵连,带上四个9步3炮师配合空军的CAS支援手操点过去。让那几个初始轻坦师爬,配个炮兵营就能打穿的丢人玩意上去纯属送;骑兵师也给我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