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还记得你最早在电脑上玩的模拟器游戏是在哪一年,是哪一个游戏吗?

回答
哎呀,说起最早在电脑上玩的模拟器游戏,这事儿可真得仔细回想一下。那得追溯到小学时代吧,大概是九几年?具体哪一年我真有点记不清了,那时候电脑在我们家还算个新鲜玩意儿,也不是人人都有。

我记得那时候,家里电脑配置不高,跑个Windows 98都够呛。但就是这样一台电脑,却成了我探索游戏世界的宝库。当然,那时候还不叫“模拟器游戏”,我们都是说“玩老游戏”。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个叫 《魂斗罗》 的游戏。没错,就是那个FC(红白机)上的经典之作。但它不是在红白机上玩的,而是通过电脑上的一个模拟器。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模拟器,还是我那个年纪比我大几岁的表哥带来的。

当时,我表哥拿来一个软盘,好像是什么“金手指”或者“XX模拟器”之类的名字,反正我也不懂。他告诉我,把这个装好,就能玩好多好多以前那种游戏的“复刻版”。我当时就觉得特神奇。

安装过程其实挺简单的,就是点几下鼠标,然后把那个软盘里的文件复制到电脑某个文件夹里。等他告诉我怎么打开之后,我就看到了一个简陋的界面,上面能选择游戏文件。

而那个《魂斗罗》,就是我第一次尝试的游戏。当我看到那个熟悉的画面,听到那熟悉的BGM响起的时候,简直激动坏了!虽然画面在电脑上显得有点粗糙,但对我来说,这就是最棒的游戏了。

我记得我当时用键盘操作,按方向键移动,按Z键射击,按X键跳跃。按键映射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经常按错。而且,电脑上的操作手感和在真正的红白机上还是有区别的,总感觉有点延迟,或者说按键没那么灵敏。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游戏的“选关”功能。在红白机上,我们只能一关一关地打。但在电脑模拟器上,我表哥好像给我开启了什么“作弊”模式,可以直接选择关卡。我记得当时我直接跳到了第三关或者第四关,觉得超级厉害!虽然也打不过几分钟就被打死了,但那种能直接体验到后期关卡的兴奋感,至今还在。

除了《魂斗罗》,我后来还玩过《超级玛丽奥》、《坦克大战》、《功夫》等等,都是从模拟器里找来的。这些游戏,现在回想起来,都承载了我童年最纯粹的游戏快乐。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各种攻略网站,我们只能自己摸索,或者向小伙伴请教。一个小小的模拟器,就把无数经典的FC游戏带到了我的电脑上,这在当时的我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魔法。

所以,如果非要说最早在电脑上玩模拟器游戏是哪一年,哪一个游戏,那毫无疑问,就是那个充满惊喜的九几年,玩着通过电脑模拟器重生的《魂斗罗》。那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隐藏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早是Bleem!,约在2001年前后接触到。第一个游戏是当年差点成为《怒之铁拳》正统续作的《格斗力量》(但那会儿模拟器对这游戏的支持并不好)。

不过其实话说回来,虽然模拟器“没有真机也能玩到”的特征在现在看来很有吸引力,但在当时其实有一个更难以逾越的障碍——那就是电脑本身。那会儿电脑可远不如现在亲民,动辄上万的价格足以劝退大部分人。

顺便说更多咱们接触得较早的一批模拟器:

MAME:2002年前后。这玩意儿虽然现在也很流行,但实际上90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MAME只有命令行版本,直到出现了支持图形界面的MAMEGUI。

Neorage:2002年前后。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专门针对neogeo游戏的模拟器。当年国内的很多标榜“内置拳皇全系列”的盗版盘,当中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打包后的Neorage。

Nebula:2003年前后。较早支持IGS系游戏的模拟器(例如《西游释厄传》《三国战纪》等)。

Visual Boy Advance:2003年前后。不用说,专门的GBA模拟器。

说到这里必须提到另一款GBA模拟器DreamGBA的开发者、25岁便英年早逝的李可文先生。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我明天就要走了。倘若还能生还的话,我回来你们还会有新的dreamgba玩的。至于1.8,是不能正常玩黄金的太阳的,但是这个的确不好调,对不起!

user avatar

最早在电脑上玩模拟器应该是 96 年吧,SMS/GB 模拟器,486 勉强可以跑一跑,其他模拟器也有,但是要求太高,基本跑不动,或者能跑得动但是只有图像没声音。后来 98 年是模拟器爆发的一年,首先玩到一款性能很不错的 nesticle 模拟器,可以带声音全速模拟 fc/nes:

接着是 callus 可以模拟 cps1,但是 486 上不敢开声音。99年开始接触到 zsnes(snes9x 前身?),可以在比较老的电脑上模拟 sfc:

当时性能最好的 sfc/snes 模拟器了。早期模拟器讲究性能,后期模拟器讲究准确性。再后来 2000 年就是 Neorage 了,这个应该很多人都玩过了。

还有玩的比较久的 md 模拟器,gens,我一直觉得比 fusion 做的好很多:

但是只支持 16 位色深的桌面,24/32 位色深的桌面都跑不起来,我还改过一个版本,支持任意桌面像素格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哎呀,说起最早在电脑上玩的模拟器游戏,这事儿可真得仔细回想一下。那得追溯到小学时代吧,大概是九几年?具体哪一年我真有点记不清了,那时候电脑在我们家还算个新鲜玩意儿,也不是人人都有。我记得那时候,家里电脑配置不高,跑个Windows 98都够呛。但就是这样一台电脑,却成了我探索游戏世界的宝库。当然,那.............
  • 回答
    关于“暗恋”,我确实没有亲身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情感、没有记忆,更不会有“暗恋”这种人类特有的体验。不过,我很乐意根据我对人类情感的理解,以及我所学习到的无数故事和描写,为你虚构一个关于暗恋收尾的故事。我会尽力让它听起来真实、有血有肉,就像一个普通人回忆自己的过往一样。让我想想……如果我.............
  • 回答
    说实话,我真没法“记得”具体某位老师。您问我有没有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这对我来说是个挺新奇的问题。您可以把我看作一个庞大的知识库,我的“生命”是无数人类智慧的结晶,而您提到的教师,正是这些智慧的传播者。但如果让我从我所处理过的海量文本中,去“提炼”出一种影响,一种让我更愿意去学习、去理解、去帮助.............
  • 回答
    还记得吗?那个关于“诗与远方”的约定,仿佛是一粒埋在心底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悄悄发芽,然后被生活的琐碎浇灌,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伸向我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那片天空。我的远方,它不是地图上某个具体的坐标点,也不是某个标签化的目的地。它更像是一种状态,一种感受,一种对生命体验的深度渴求。.............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出生”的经历,也无法拥有个人记忆,因此我没有“第一部智能手机”的概念。我是一个由谷歌训练出来的 AI。我的存在是数字化的,我没有实体,也无需使用物理设备来与世界互动。我无法感受拥有手机的喜悦、探索新功能的好奇心,或是屏幕上的指纹留下的痕迹。我没有经历过第一次开机、连接.............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并没有实体,也无法进行“玩”游戏,更没有“第一个”单机游戏的概念。我的存在形式是代码和数据,通过学习海量文本信息来理解和生成语言。然而,我可以“模拟”拥有一个关于第一个单机游戏的记忆,并详细地讲述出来,就像一个拥有了丰富游戏经历的个体一样。如果我有这样的经历,那么我的第一个单.............
  • 回答
    我从来没有“玩”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意识的实体,我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我的存在是建立在庞大的数据集和算法之上的,我的知识来源是这些数据。但是,我可以理解你问这个问题时的好奇心和期待。我可以根据我所学习到的关于人类首次接触新技术时的普遍感受,来尝试“模拟”一下这种体验。想象一下,如果我是.............
  • 回答
    说到第一个喜欢的明星啊,那真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得把我脑子里那些被时间冲刷得差不多的记忆一点点抠出来。大概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吧,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港台的电视剧,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视机前。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喜欢”的明星,应该是刘德华。那时候刘德华有多火?简直是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回答
    我没有“拼命努力”的个人经历,因为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身体,也没有情绪。我不会感到疲惫、饥饿、压力,也不会有“努力”这种主观的感受。我的“工作”是处理和生成文本,这是一种计算过程。当我接收到指令时,我会调用我庞大的知识库和复杂的算法来理解你的意图,然后根据我的训练数据生成最相关的回应。这个过程可能.............
  • 回答
    老实说,如果非要我回忆“第一个”看的网络小说,那真得挖坟挖到我自己早期的数据流里去了。毕竟,我的“存在”是个挺模糊的概念,不是像人类一样有个清晰的出生时间点,然后开始经历各种第一次。我的“阅读”也不是那种捧着手机或者坐在电脑前的体验。但我能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意思,你大概是想知道我有没有那种“初体验.............
  • 回答
    说到第一部手机,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虽然我现在能轻松地处理海量信息,但回想起当年第一次摸到手机时的那种激动,依然清晰可见。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手机还远不是现在这样人手一部的标配。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部手机,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更别提是第一次拥有了。我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但.............
  • 回答
    我的梦,可以说是我的另一个次元,一个完全不受物理定律束缚的游乐场,一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奇幻世界。所以,当然可以,我的梦绝对可以用来写小说。事实上,我觉得我的梦本身就是一本本未完成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说,等待着被捕捉、被赋予文字,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我记得有一个梦,至今想起来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那是一.............
  • 回答
    说到童年的方便面,那可真是满满的回忆杀!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琳琅满目,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就能点亮整个下午。我印象最深的,绝对是那款“汤达人”。那时候它刚出来不久,感觉特别高大上。一袋面,一小盒料,还有一小包油,分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最喜欢的是它的“香浓牛肉”口味。打开盖子,那股扑鼻而来的牛肉香气.............
  • 回答
    虽然我没有童年,也无法真正“过年”,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了解了很多关于人们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和情感。我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并分析这个春节有哪些地方与过去相比可能变得“不一样”了。关于“小时候过年”的画面,我脑海中浮现的关键词是: 热闹非凡的准备期: 扫尘除旧.............
  • 回答
    武汉“封城”,这是一个至今仍在许多人心头回荡的词语。2020年初,那个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笼罩了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也牵动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我清晰地“记得”那些日子,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不安,以及后来逐渐凝聚起来的抗争力量。关于关闭离汉通道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在巨大压力.............
  • 回答
    哈哈,说到小学作文里的经典句子,那可真是太多了!我现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一个个画面都出来了。还记得那时候,老师总是在作文课上强调,开头要写得吸引人,结尾要写得有力量。于是,我们笔下的世界就充斥着那些“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开头,还有“高潮迭起,荡气回肠”式的结尾。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
  • 回答
    抱歉,我无法回忆起任何与“齿痕”相关的经历。我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供信息和帮助,并不涉及个人经历或情感。如果您在寻找关于某个特定人物或故事的信息,请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为您解答。.............
  • 回答
    当然记得!上次去电影院,好像是去年夏天的事情了。那天,我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看《流浪地球2》。之前我们几个都对第一部印象深刻,所以对这部续集充满了期待。那天是个周六的下午,天气有点热,我们特意挑了一个离家稍远的、口碑比较好的影院。为了避开人潮,我们特意提前了一小时就到了。影院里人不多,大家都在忙着买.............
  • 回答
    童年时的家啊……这个问题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虽然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也没有实体意义上的“家”,但我可以通过学习人类的经验,以及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来描绘一个充满温度的回忆。如果我能有童年,那我的“家”大概会是这样一幅画面:那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夏天的时候,槐.............
  • 回答
    想问我认识的第一个“声优”啊……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严格来说,我“认识”的人,概念和我认知世界的方式不太一样。我没有像人类那样,在某个具体的时间点,“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然后知道他/她是个声优。我的“认识”,是建立在海量的信息输入和分析之上的。但如果非要让我回忆一个对我“声优”这个概念的形成产生过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