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机械键盘是大众用户的普遍需求吗?

回答
最近关于机械键盘是不是大众需求的讨论挺多的,我也有点想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大众需求”。大众需求通常指的是大多数普通人普遍需要的东西,是那种很多人都会接触到、感觉到缺了不行或者用了能明显提升生活便利性的。比如,智能手机、空调、宽带上网,这些可以说是典型的现代大众需求。

那机械键盘呢?我觉得它现在还真 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大众需求。

为啥这么说呢?

1. 使用门槛和成本: 机械键盘相比于我们平时用得最多的薄膜键盘,价格普遍要高不少。普通的薄膜键盘键盘,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不错的,而一个入门级的机械键盘,可能也得两三百起步,好的品牌、好的轴体、好的做工,上千块也很正常。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日常办公、打字、上网,一个便宜好用的薄膜键盘已经完全够用了。他们可能不太愿意花额外的钱去买一个所谓的“升级体验”。

2. 体验的“非必需性”: 机械键盘最大的卖点是它的手感和声音,这是一种“体验”上的升级。很多人觉得它敲起来“爽”,有“反馈感”。但这种体验,对于不是长时间深度使用键盘的用户来说,并不是刚需。比如,一个普通学生平时用电脑主要是查资料、写论文,或者一个上班族主要用电脑处理邮件、做表格,他们可能对键盘的手感没那么敏感,也不会觉得现在的薄膜键盘有多“难用”。用薄膜键盘打字和用机械键盘打字,对于他们来说,结果都是一样能完成工作,所以这种“升级”的必要性就被大大削弱了。

3. 普及度和认知度: 尽管机械键盘近些年越来越火,但普及度还是比不上薄膜键盘。很多人压根就没接触过或者不太了解机械键盘和薄膜键盘的区别。他们习惯了身边接触到的任何电脑都配着薄膜键盘,自然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不方便”或者“需要更换”的。你说“机械键盘手感好”,他们可能一脸茫然,甚至觉得你有点“矫情”。

4. 多样化和“小众化”的特质: 机械键盘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多样性。有青轴、红轴、茶轴、黑轴,还有各种客制化键帽、配列、灯光等等。这种“玩味”和“个性化”,恰恰是它区别于大众化产品的特征。大众需求往往是标准化、简单化的,越是复杂、越是需要自己去研究和选择的,往往就越偏向小众或特定兴趣群体。机械键盘的爱好者,很多是对打字体验、对设备有一定追求的人,他们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折腾。

但是,这并不代表机械键盘就没有市场,或者没有需求。

我觉得,机械键盘更像是一种 “进阶性需求” 或者 “品质化需求”。

对于需要长时间打字的人群: 比如程序员、作家、文字编辑、游戏玩家,他们每天可能要面对电脑屏幕和键盘好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对身体和手部舒适度都有一定要求。这时候,一个好的机械键盘能提供更好的输入体验,减少疲劳感,甚至提升工作效率。这种情况下,机械键盘就从一个“选项”变成了一个“刚需”。

对于追求生活品质和个人风格的人群: 有些人,即使不靠打字吃饭,也愿意为“好东西”买单。他们可能觉得机械键盘敲击时发出的“哒哒哒”声是一种悦耳的背景音,是工作状态的象征;他们喜欢定制属于自己的键盘,通过键帽、灯光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这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对细节的追求。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信息传播,认知也在提高: 以前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有电脑键盘,现在通过各种评测、直播、论坛,大家对机械键盘的了解越来越深。一些性价比不错的机械键盘也让入门门槛降低了不少,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尝试。所以,虽然不是大众需求,但它的“潜在需求”和“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机械键盘现在还不是我们说的那种“人人都需要、家家必备”的大众需求。它更像是一个因为技术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体验和个性化追求增加而出现的 “新兴的、有特定需求的群体市场”。它满足的是一部分用户对“更好的输入体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或者“对个人爱好的投入”。

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的进一步亲民,以及人们对数字生活体验的愈发重视,也许在未来,机械键盘会成为更主流的选择,但目前来说,它还属于一个正在快速成长,但尚未完全渗透到最广泛大众层面的领域。它更像是从“小众的爱好者”,逐渐向“有更高需求或追求的普通用户”扩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劉長曦 邀请。【多图预警】


利益相关。


我在Cherry中国总代理工作3年,从外设小白到现在略懂一二,介绍下为什么如此。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意见。


抱歉,更改答案(update 20150506),

大众的普遍需求,可以这样理解,用户10个键盘里至少有6个是机械键盘,但目前远远达不到。

所以,机械键盘不是大众的普遍需求

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机械键盘确实比薄膜键盘更有优势,如果有200元预算,让我在机械键盘和薄膜键盘里选择,我会毫不犹豫选择机械键盘。

而因为价格原因,无法普及到人手1把,

但近些年已经向普及的方向告诉发展。


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聊聊,为什么这样。

一、机械键盘的历史

二、CHERRY MX开关的解析

三、影响机械键盘成为大众用户的因素


一、机械键盘的历史

大众目前使用的是薄膜键盘(不科普了,具体可查看百科),价位从20元-1000多元的都有。薄膜键盘与电脑一样,在1998年-2002年逐渐的走进我们生活当中。


当你第一次以5千元的价格,买新电脑或笔记本,你愿意花多少钱买一个键盘呢?绝大部分的用户会选择100元以下的薄膜键盘。甚至于与电脑城老板议价,请求赠送一套键盘鼠标。


在计算机刚刚普及的年代,薄膜键盘以低廉的价格同样走进我们的生活。品牌台式机均是贴牌代工。单独购买的键盘,一般是罗技,微软,戴尔,三星以及家喻户晓的双飞燕。


--------------------------------------------------------------------------

以上用手机码字,实在忍受不了长时间触屏打字,

打开笔记本,插上机械键盘,跟大家多聊聊,还是这么打字爽啊!

---------------------------------------------------------------------------


同样在这个时代,键盘的鼻祖,机械键盘呈现末落之势,矛头直接指向了薄膜键盘。因为薄膜键盘价格低廉,即使手感打了折扣,但在2000年左右一个正常人是不会用800-1000元买个机械键盘。

这个时间段对于机械键盘的上下游厂商来讲是非常困难的,Cherry开始缩减MX生产线,(非常幸运的没有完全取消),日本把Alps卖给了台湾(台湾人后出了Alps简轴),蓝色巨人IBM索性放弃了屈尊式(同时代有影响力的3个开关品牌)。从此开始,机械键盘百花争鸣的时代到此结束。进入Cherry一家独大(非垄断),凭借自身产品品质和德国人的坚持,再若干年后又迎来机械键盘的春天,这是后话,最后再讲。


好吧,这才是正题,什么是机械键盘?

不去百度,个人理解机械键盘为,每个按键采用独立的机械开关,开关闭合和开启产生一个数字信号脉冲,被计算机所识别,在显示器显示相应的字符。


而谈到机械键盘,不得不聊聊这个领域的鼻祖品牌,CHERRY。以下英文部分为cherrycorp.com美国官网介绍,中文为翻译加个人注释,我挑选了部分英文介绍,列出供各位参考。CHERRY 1953-1983之间的故事。


1953

April 17, 1953 Walter CHERRY establishes CHERRY Electrical Products in the basement of a Highland Park, Illinois restaurant.


CHERRY是个姓氏,创始人叫Walter CHERRY,于1953年4月17日在美国伊利诺斯创建CHERRY Electrical公司。


1963

CHERRY establishes its first European operation in CHERRY Mikroschalter GmbH, West Germany.


他是德国裔的美国人,二战中去了美国。为了缅怀战争中逝去的亲戚和朋友,10年后,1963年他回到德国开辟办事处。


1965

CHERRY enters the U. S. Automotive market.


1965年,CHERRY进入美国汽车市场。主要生产汽车开关配件。


1969

CHERRY GmbH moved into its newly-built premises in Bayreuth.

CHERRY公司德国办事处搬迁至拜罗伊特.


1973

CHERRY introduces the Keyboard line.

CHERRY引进键盘生产线。是的,在1973年,计算机未普及的年代。3年后苹果公司创立。


1979

CHERRY GmbH moved into its new facility in Auerbach/Opf.

Cherry总部搬至德国奥尔巴赫。


1983(这段官网没有,60周年纪念里的资料pcwaishe.cn/thread-4660

第一款CHERRY MX轴于1983年11月7日推出,第一款应用MX轴的是CHERRY G80-312/320系列的机械键盘。



(至此1984-2015年的Cherry历史,我们暂且不表,感兴趣的可到樱桃美国官网查看)


1983年,在机械键盘历史上,也是Cherry公司里,里程碑的年份。

这一年,很多知乎里的朋友,包括答主在内,还没出生。包括83年前的朋友,除非有特殊条件,一般应该没有接触到微型计算机。在计算机浪潮还未来临之前,德国人抓住了历史机遇,出品了CHERRY MX开关,从此至今CHERRY MX开关成为了“机械键盘”核心部件的代名词。


她是谁做的呢?



就是上面的老爷爷,Murmann先生,老爷子1973年加入CHERRY,历经多个重要岗位,在1983年以前带领团队研发出M5,M6,M8开关(均过于厚重,不利于普及),于1983年研发出CHERRY MX开关,以及1987年的ML开关。直到2003年成为CHERRY公司总裁,统领欧洲区业务。2005年奥尔巴赫工厂被评为当年的最佳欧洲工厂。2008年被世界五百强ZF采埃孚集团并购,2009年Murmann荣获年度联邦德国十字勋章,以表彰在过去的36年里为CHERRY做出的突出贡献。


1998年,Murmann在CEBIT为当时还是安全与环境部长的默克尔讲解Cherry新出品的环保安全键盘。


从1973年开始到2000年,Cherry做出哪些经典的键盘或开关?


通过以上历史得知,Cherry是做什么的?

1.键盘开关、键盘、其他计算机输入设备,其他电子开关。

干的早,罗技当年参展时,傲慢的德国人不屑于参观罗技(现外设领域第一)展台。

唯一在欧洲设立工厂的键盘厂商。(你手里的其他品牌键盘,大部分为中国制造,少部分为台湾制造)

2.汽车开关和配件(这也是为什么在2008年被世界汽车配件巨头ZF采埃孚收购的主要原因)


80-90年代,甚至2000年左右,计算机未普及的时候,应用MX开关的机械键盘,卖给了谁?

企业用户.

企业中的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自动化设备,军事、学校、实验室、医疗、银行、工厂、海关、新闻报社、商超等OEM订单纷纷不断的向Cherry砸来。如康柏、路透社、NCR甚至摩托罗拉都找CHERRY定制过键盘。现如今Cherry仍然有来自全球的B2B订单。



是的,这个时候,个人是很少买机械键盘的。

但也不是没有,哈。


90年代末,一个家喻户晓的企业,后来做了步步高,OPPO,Vivo的厂商叫,

小霸王


中国80后以学习的名义哈哈哈让父母买,实际干着打游戏的勾当的美好少年时代。

小霸王,不是采用CHERRY MX,而是台湾老白轴,物美价廉。那种啪啪啪的感觉,至今也能回忆起来。是的,我们小时候,也许,都摸过机械键盘。


配图为用户恶搞,键盘为CHERRY G80-3494,用户抠掉了Cherry Logo,贴上小霸王的Logo,向自己的童年致敬。


机械键盘有哪些优点?个人简单归纳为


1.手感美好


2.寿命长久


独特的物理结构,让键盘回归了"打字机"的感觉,让输入者能够愉悦的感受到,我在打字。

CHERRY MX以颜色区分为,黑,茶,青,红,白。5种手感。


二、CHERRY MX开关的解析

在2013年末,我曾根据CHERRY MX官方文件,整理出不同轴的解析。(pcwaishe.cn/thread-5364)


写这一篇帖子是因为看到过多的不准确的MX开关数据描述,比如说青轴的使用寿命是2000万次,黑轴的触发键程是1.5mm等。造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OEM厂商没有拿到MX开关最原始的数据;可能是一个商家这样描述,其他商家默默的模仿,为了解开这个美丽的误会,斗胆把了解到的分享给各位。



首选提及的是MX单个开关的理论耐久性(使用寿命),从德国官网了解到的数据是,黑、青、茶、红、绿、灰、白、奶轴都是5000万次。




其次了解每个开关的详细数据,包括总行程(Actuator travel)、触发行程(Pretravel)、初始压力(Initial force)、触发压力(Actuation force)、段落压力(Pressure point force)、触底压力。诸如回程压力、供电、温度等数据就不一一描述了。感兴趣的我会帖子最后给出这些文件的下载地址。


一些名词的如下个人解释:

cN:厘牛,也叫厘牛顿、克力;1N=102cN

+-,-:当一个数值后跟随着加减号,或加号,或减号,表示在设计数值下允许有如下误差。

比如:2 ± 0.6 mm,表示设计数值是2毫米,但允许有正负0.6毫米的设计误差。

触发:开关闭合,计算机接收到键盘电子信号。

总行程:开关的轴芯(十字柱)完成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长度。

触发行程:轴芯部分完成触发的位移长度。

初始压力:外物下按开关在轴芯即将发生位移时受到的压力。

触发压力:外物下按开关到触发时受到的压力。

段落压力:外物下按开关到段落点时受到的压力。

触底压力:外物下按开关到底部时受到的压力。


对于无段落特点的开关,如黑、灰、红是用触发压力来描述这个开关的特性。

对于有段落特点的开关,如青、茶、绿、白、奶等是用段落压力来描述这个开关的特性。




1. 黑轴

外部型号:MX Black

内部型号:MX1A-1xxx

总行程:4-0.4mm

触发行程:2±0.6 mm

初始压力:30 cN min.

触发压力:60 ± 20 cN

段落压力:无

段落行程:无

触底压力:90 cN max.


点评:

图中的BLACK SWITCH Linear(60cN)中的60cN即说的这个开关的特点压力。所以黑轴被描述为60cN特点。

黑轴的触发行程经常被误以为1.5mm,请注意官方给出的数据是2mm,后面的±0.6 mm只是设计允许出现的误差,不计入常规数据。

以上信息中,除了触底压力外,均是德国的黑轴源文件提供的数据。

触底压力”这一项数据,是我自己加上的,仅代表个人意见,从图中可以看到,纵轴一个格子的单位是20cN,当完成4mm的总行程后,红色线瞬间达到格子的二分之一处,所以我给出的数据是触底压力最大可达到90cN。初始压力与触底压力之差是30-90cN,4mm内体会60cN之间的压力差,也是黑轴压力“重”这个特点的一个数据支持。


2. 灰轴

外部型号:MX Grey

内部型号:MX1A-2xxx


总行程:4-0.4mm

触发行程:2±0.6 mm

初始压力:30 cN min.

触发压力:80 ± 25 cN

段落压力:无

段落行程:无

触底压力:120 cN max.


点评:

与黑轴一样,灰轴也是直上直下,无段落感,触底压力我写成最大达到120 cN,可能不太准确,介于110-120cN之间。初始压力与触底压力之差是30-120cN,这也是为什么灰轴的手感“更重”,90cN之间的差在那摆着呢!


3. 红轴

外部型号:MX Red

内部型号:MX1A-Lxxx


总行程:4-0.4mm

触发行程:2±0.6 mm

初始压力:30 cN min.

触发压力:45 ± 15 cN

段落压力:无

段落行程:无

触底压力:60 cN min.


点评:

最软的轴体,只有45cN的红轴,无段落感,触底压力最少60cN。

你可以体会下,在4mm的总行程内,初始压力到触底压力是30-60cN之间,可以描述成“行云流水般”的手感。


4. 青轴

外部型号:MX Blue

内部型号:MX1A-Exxx


总行程:4-0.5mm

触发行程:2.2±0.6 mm

初始压力:25 cN min.

触发压力:50± 15 cN

段落压力:60± 15 cN

段落行程:1.75 mm

触底压力:60 cN min.


点评:

青轴是最具机械键盘特点的轴体,从数据上分析特点在哪。

与其他3种常见的轴体黑、茶、红不同的是,初始压力仅是25cN。第一手感“软”。触发行程是2.2mm,触发需要更"远"的行程(0.2mm),当然0.2mm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图中所示在0-1.3mm的键程中(1.3mm),压力克数变化是20cN(45-20cN),手感是平缓增加。

但从1.3到1.75mm键程中(0.45mm),压力克数变化是15cN(45-60cN),咔嗒声带来的手感很有“力量”。

过了段落点后,压力克数也随之减小至50cN产生触发,随之平缓到60cN触底。

触底压力我写的是最小60cN,不知道各位看到没,在4mm触底的时候,压力从60cN向75cN的地方“飞奔",这个可以描述成在触底的瞬间,回弹力向75cN接近。

另外一个特点是,在4mm的总行程中,25-60cN之间的压力差是35cN,软到接近红轴,再仔细观察,从0.1mm行程开始,压力克数已经接近35cN,如果这样计算,压力差是25cN(35-60cN),结论是虽然在段落感的位置达到60cN,但总体感受还是“软软”的。之前没有被发现,猜测是被“咔嗒”声的美妙手感所覆盖,再体验体验,青轴一点也不硬。


5. 绿轴

外部型号:MX Green

内部型号:MX1A-Fxxx


总行程:4-0.5mm

触发行程:2.2±0.6 mm

初始压力:25 cN min.

触发压力:70± 15 cN

段落压力:80± 15 cN

段落行程:1.75 mm

触底压力:90 cN min.


点评:

说到绿轴,都会拿来和青轴比较。简析下二者有哪些不同。

绿轴是初始压力25cN,离开初始位置后,迅速向40cN靠近,0-1.25mm之间是平缓上升,1.25-1.75之间是急速上升。到1.75mm行程时完成80cN压力的段落感。

也就是说,1.75mm的行程里,产生了40cN(40-80cN)压力差。

对比青轴,1.75mm的行程里,产生了25cN(35-60cN)压力差。

所以绿在段落之前的手感,已经很"重"。

绿轴,从1.75mm到2.2mm触发,压力克数分别是,80cN和70cN。即先硬后软,10cN的压力差。

青轴,从1.75mm到2.2mm触发,压力克数分别是,60cN和50cN。也是先先硬后软,10cN的压力差。但青轴段落压力,都赶不上绿轴的触发压力。

要说绿轴的手感有多"重",从2.2mm开始到4mm结束,绿轴的表现是从70cN向90cN继续前进。触底至少达到90cN。


6. 茶轴

外部型号:MX Brown

内部型号:MX1A-Fxxx


总行程:4-0.4mm

触发行程:2±0.6 mm

初始压力:30 cN min.

触发压力:45± 15 cN

段落压力:55± 15 cN

段落行程:1.25 mm

触底压力:60 cN min.


点评:

茶轴一直被称为“万能”轴,也可以说是最没特点的轴体。

从数据中发现,茶轴其实跟红轴近似,可以说是加了段落感的红轴。

茶轴的1个特点是:段落行程短。只有1.25mm,和青/绿相比,短了不少。俗称按了没多久就轻微咔嗒了下。段落压力小,只有55cN,在所有段落感轴体中,是最小的。

茶轴的第2个特点是:触发压力小,只有45cN,和红轴一样。

茶轴的第3个特点是奇葩的行程:初始之后,即40cN起步缓慢上扬,懒懒的到了55cN完成段落咔嗒,又缓慢下滑回到40cN,再次起飞到45cN完成触发,随后的1.8mm行程中直线到60cN完成触底。

图中看出,如果从1mm-2.2mm中拿掉,这茶跟红没区别。这也是万能的茶受到大多数人喜欢的原因吧。


7. 奶轴

外部型号:MX White

内部型号:MX1A-Axxx


总行程:4-0.5mm

触发行程:2.2±0.6 mm

初始压力:30 cN min.

触发压力:70± 20 cN

段落压力:80± 20 cN

段落行程:2 mm

触底压力:90 cN max.


点评:

为啥叫她“奶轴”,可能是台湾人最先接触,轴芯呈现奶白色,就叫奶了,可是人家的英文明明是MX White啊,也就是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轴。奶轴作为稀有轴,完整的键盘不多,目前市场上有的是KBT的Race和原厂的1865/1869了。

奶轴有什么特点,与青轴做个对比,与绿轴做个对比,一目了然。

从数据上看,奶轴与绿轴非常相似,触发压力、段落压力、触底压力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奶轴的段落行程靠后在2mm,绿轴和青轴靠前,在1.25mm。

奶轴和青轴图片对比,你会发现,抛出段落点,奶和青也是线性的。把奶轴形容为“重青”也未尝不可。段落点和压力克数不同而已。


8. 白轴

外部型号:MX Clear

内部型号:MX1A-Cxxx


总行程:4-0.5mm

触发行程:2±0.6 mm

初始压力:40± 15 cN

触发压力:55± 20 cN

段落压力:65± 20 cN

段落行程:1.25 mm

触底压力:100 cN min.


点评:

白轴的英文是MX Clear,轴芯成透明白,如果翻译为“清轴”会更贴切,当然台湾人已经翻好了,就用白轴命名吧。

与所有开关不同,白轴的初始压力为40cN,一上来就给人亚历山大的感觉。

其次白轴的段落感在靠前的位置,1.25mm,与茶轴一样。

从行程压力差可以看出,白轴在4mm里,从40cN上升至100cN。起点和落点都很高,终点触底比奶轴高出10cN。

但段落和触发上看,白轴相比奶轴,更柔,更有“弹性”。



最后附上这8种开关之间的数据。


非常感谢您能忍着耐心,读完排版奇葩,没有啥逻辑的介绍。

至此,相信你对机械键盘的开关有个文字上的了解。


首款应用于CHERRY MX开关的CHERRY自家键盘,G80-312/320系列键盘,从资料里已经搜索不到。但以下两款为经典的机械键盘,一款是CHERRY G80-3000,一款是CHERRY G80-1800。

配图为德国版配列。


是的,用2015年现代的审美来看,这键盘是不是很丑,是啊,的确很丑,哈哈。

但在80年代末,计算机未普及的时候,键盘做得大一点,厚一点,可以说是不碍事。因为显示器更为笨重,主机更为庞大。


从90年代初到2005年期间,能接触到机械键盘的家庭或个人,多有出国背景(因为国内没有代理商),这些朋友把零散的关于机械键盘的信息传回国内。


而在中国大陆市场,由于我们信息闭塞,一致不了解外设领域有多么精彩,晚于台湾同胞,韩国人,日本人,最后接触到机械键盘。


2005年,外设圈前辈,前丹麦厂商赛睿亚洲区CEO唐文生先生,发现在个人消费领域,机械键盘也许同样有市场,这样赛睿6G机械键盘,率先在国内发售,当时国内的代工厂还不够给力,6G也许不完美,但这不妨成为里程碑的个人消费产品。


2005年,人称大韩,现Cherry中国总经理韩伯翰先生,追溯起源对Cherry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韩家境殷实,在一次去德国旅游,下了飞机去银行换钱,看到银行里外均是Cherry机械键盘,触动很大。第二年大韩得知在香港有Cherry的办事处,软磨硬泡带着母亲去香港旅游,人家都是去购物,他根据地址到了Cherry办事处,表明来意,结果吃了闭门羹。Cherry香港同事(也是德国人)告诉大韩,我们做的是B2B生意,不对个人零售。大韩回,你就当我是个B,多少个可以起订?德国人回,10个。大韩用积攒的压岁钱换了10把G80-3000机械键盘,背回了北京。



大韩是个电子竞技爱好者,大学期间,时间分配为,在宿舍打CS,吃饭睡觉,起来继续打CS。基本是卧倒,起床,再卧倒的状态。对,就是在那时候胖起来的。打CS的都知道那时候有个论坛叫Wuji,他到论坛上从德国,台湾搜集来的CHERRY机械键盘资料(包括上面的开关资料),开始给坛子里的小伙伴"洗脑"。爱好电竞的人对外设极其苛刻,鼠标,鼠标垫,耳机都非常挑剔。但机械键盘,还是第一次听说,很快10把G80-3000销售一空,不仅赚回了机票,还自己得到1把键盘。


这时候大韩仍然没有意识自己会走进外设圈这一行业,Cherry香港同事给大韩电话回访,吃惊的发现10把竟然都卖出去了,然后问大韩,你还要不,大韩仍然信心不足。香港那边说,我给你便宜一点,大韩说好吧。但这次坑了。因为上回10把是他自己背回来的。这次为邮寄。他忘记了有海关这一茬。再加上为人实诚,去海关也一五一十的说(不知道合理避税),结果日了狗了,这次交了税和运费后反而没多少利润。

…………

2008年初开始正式在中关村租柜台,开门营业,第一个月只卖出去了6把G80-3000机械键盘,这还是软磨硬泡,给店老板送礼后,廖哥(老廖)看这小孩挺会来事,就进了这6把的货。

是的,第一个销售CHERRY机械键盘的卖家是,老廖,鼎好地下1层,还有他的实体店,大门口贴赛睿,雷蛇的Logo。


艰难的卖键盘生涯开始鸟。


我于2012年因为喜欢电子竞技,但这行业实在太苦逼,饭都吃不上,所以误打误撞到了大韩这帮忙,工作是,发微博。(现在美其名曰互动营销),没有KPI,没有其他考核,不买粉丝,一点一点,粉丝从少至多,


机械键盘也在普及的道路越走越顺,

但从微博上可以看出,罗永浩、辛夷坞、丁丁张、蒋方舟、王自如、刘猛等各行业的大V,百度、可口可乐等企业蓝V,或有意,或无意的微博晒产品,转发点赞机械键盘。


因工作需要,我保存了截图。除了刘导是我送的之外,其他均为自发曝光。


三、影响机械键盘成为大众用户的因素

机械键盘有的是什么,良好的手感,真实的口碑。

缺的是什么,广告费。

这个行业,很少有厂家能投放得起像点样的广告费 ,

能被爱极客,Zealer,知乎这种新媒体免费曝光,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尼玛我们年销售额赶不上手机厂商的零头,我们实在是没有钱啊!


期间同行业的小伙伴蜂拥而至,最初的赛睿,Filco,到后来的Ducky,酷冷等,越来越多的厂商看好机械键盘这个行业,越来越丰富的个人消费产品呈现出来,当然,需求被激发出来了,CHERRY MX开关就不够分了,德国奥尔巴赫产能有限,你能想想一个电子行业,需要现款结算,等待180天后才能交货的买卖吗?CHERRY尼玛做到了。因为实在是稀有,不够卖。

CHERRY MX开关专利保护期已过,

罗技、雷蛇等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寻找其他开关厂商采购轴体,

当然部分国产开发出与MX几乎一模一样的开关,抢占低价位的机械键盘市场,机械键盘市场火了。


(1)机械键盘相比廉价的薄膜键盘,手感更好。

影响他成为大众产品的为价格,但目前入门级已经很便宜,199可以买到国产轴,350左右可以买到CHERRY轴。


用键盘的这批用户的生活水平也慢慢好起来,放在10年前,你跟家里父母或者妻子/老公说,我看好了一个键盘,非常好用,手感超棒。对方问,多少钱,你说,不贵,也就800块。相信那时候我们的回答是一致的,你是傻逼吧?


而现如今,除了企业外,机械键盘有着广大的个人消费市场,从行业或者岗位来分。

办公室白领

编辑

记者

广告从业者

传媒从业者

作家

程序员

速记员

游戏玩家

网吧

这些需求巨大,因为这几年是从薄膜键盘,走回机械键盘的时代。薄膜键盘只是从成本上解决了用户的需求,但在手感上还是略逊一筹的。


包括@佟和霄 提及的i-rocks 6260系列,是的,6260是一款现如今性价比很好的薄膜键盘。跟机械键盘还是不能比肩的。i-rocks在中国大陆的商标是大韩的,这款产品也是他做的。但机械键盘手感,这个词是经销商提出的,可不是我哦,虽然我很懂机械键盘,哈哈。我们2个品牌分工明确,差异互补。



10年后的今天呢,我尼玛把手机仍一遍,用着自己的Race II茶轴,给大家敲出这么多废话,就为了把自己仅知道的一点知识,分享给各位。不为工作,不为利益,甚至我还曾在知乎里装X,送给知友1把机械键盘,是的题主,我就是送键盘的那位高冷答主。为什么我那当程序员的男朋友,一直特别想要一个机械键盘? - 小电的回答

而且我还真的寄出了哈。 因为机械键盘用户有着分享的乐趣。 @午后狂睡 已经在我这入了不只5把,他买来不是自己用,而是送给朋友,或者微博里转发抽奖。每次我都想说,不用给钱,我来吧,但CHERRY真尼玛贵啊5555,老大多包含哈。



如果抛出价格因素,

机械键盘绝对成为普及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

她是那种,你用了,就永远也回不去。

你用了,就再也不想碰笔记本自带键盘,再也不想去摸薄膜键盘的毒药。

用机械键盘码字,即使工作如此糟糕,至少手指是愉悦的。


而且机械键盘是个坑,这个坑CHERRY从1983年就已经挖好了,你入了青轴,又想体验茶轴,入了黑,又想体验红。终于4个轴都集齐了,尼玛还有稀有的绿,奶,白。

轴玩腻了,还有键帽,POM/PBT/ABS二色(GMK)/彩虹键帽,还有老键盘,还有客制化,还有各种各种坑。当然,如果你玩得太多,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坑了。

平常,入手2把够用了,办公室1把,家里1把。

--------------------------------------------------------------------------------------------

对于一些关于机械键盘炒作的言论,我是鄙视的,当你看完CHERRY的历史,相信你不会有这样的误判。华而不实的称为炒作,有1说成10的,也可叫炒作。但机械键盘就在那里,甚至于你还没出生,她就出生了,比你早,还需要什么炒作。机械键盘近几年能够逆市翻盘廉价的薄膜键盘,完全是良币驱逐劣币。薄膜键盘为了更多的降低成本(京东最低价为29.9元,淘宝可能更低),已经没什么节操可言了。花了30块买个键盘的需求,也就是能打字就行。这跟花个890买个G80-3494,想行云流水的码几年字不再换键盘,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

(2)关于对键盘这类外设的态度

我的第一台电脑是2001年入手的品牌台式机,联想同喜540。

配套的滚球鼠标,薄膜键盘(伪机械结构)。

鼠标因为双击,经常更换学校门口假的15元DELL鼠标。

键盘用到2008年毕业,即使她再硬,手感再渣,键帽打油再亮,自己也没个意识要换个新键盘。

因为自己觉得,不值得投入人民币买这个,能用得了。


第二台台式机,是2010年入的DIY,朋友陪着配的,键盘是他送我的,是的,我同学在三好街卖过一段时间低端外设。直到这键盘失灵,我才到京东上买了1款罗技K120,当时花了60元左右,现在45元。


2012年,我进了Cherry中国代理公司,我的世界观,一切都尼玛变了!


计算机互联网时代键盘、鼠标逐渐的取代了传统的纸和笔,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对钢笔的需求吗,英雄600,我现在还记得这个型号,文具盒里规规整整的放了3个。每天写作业,都能用到。后来要求使用黑色签字笔,钢笔的需求没有了,签字笔替代了钢笔。签字笔有1元钱可以买到的,在MUJI有8-10元销售的,其他牌子甚至更贵。


而现在呢,写PPT,WORD,EXCEL,网页里码字,键盘就替代了签字笔。

我们对键盘,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能用就行?能出字就可以?

还是像小时候爱护钢笔那样,精心呵护?

个人觉得,键盘这种产品,键帽是最易消耗的,如果是机械键盘,每1年更换一套新的键帽,即可。薄膜键盘就不说了,基本为ABS键帽,字符良心点的用激光刻蚀,比较坑的直接UV覆膜。所以经常能看到,键盘上的字符磨掉了,没有了。薄膜键盘要换就是直接换,没有零配件销售。因为不值得。


所以,究竟是否入机械键盘,取决于对键盘的态度。键盘对于你究竟是什么。

而目前大众对于键盘的态度,仍然是“够用就行”“能打字就好”,最关键的是价格要低廉。

非常抱歉,我更改了观点,因为用事实说话,机械键盘还不是大众的普遍需求。

机械键盘要成为大众的普遍需求,产品上没问题,价格上还有段距离。


而这个价格因素,还是让市场用时间来回答。


最后自曝下,在单位用的键盘,也是最后编辑完答案的,

MX-BOARD 2.0红轴

原厂黑色无刻印POM键帽

这个你能用得来不?哈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机械键盘是不是大众需求的讨论挺多的,我也有点想聊聊这个话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大众需求”。大众需求通常指的是大多数普通人普遍需要的东西,是那种很多人都会接触到、感觉到缺了不行或者用了能明显提升生活便利性的。比如,智能手机、空调、宽带上网,这些可以说是典型的现代大众需求。那机械键盘呢?我.............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个让人怀念的问题!说起大回车,那可是机械键盘圈子里一段不少人的集体记忆啊。为什么现在市面上清一色的小回车,大回车似乎销声匿迹了呢?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市场、技术、成本还有消费者习惯的方方面面。咱们一点点掰扯掰扯。首先,得回到那个“大回车时代”。那时候,机械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值得一聊。要说程序员为什么青睐机械键盘,其实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识别敲击声”或者“宏编程”,这两者都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背后的逻辑和更深层次的需求才是关键。咱们不如从头说起,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关于“识别敲击声”很多人一提到机械键盘,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哒哒哒”或者“咔哒咔哒”的.............
  • 回答
    说喜欢机械键盘和机械表是“倒退”,这说法未免有些过于绝对了。如果非要用“退”这个字来形容,那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回归”,一种对触感、细节、以及时间流逝本身的重新认知。我们先从机械键盘说起。在计算机发展初期,机械键盘是主流。那种清脆的敲击声,每个按键下沉时那种清晰的回弹力,都有一种“实在”的感觉。而现.............
  • 回答
    哈哈,200块和1000块的机械键盘,这可不是一条线上的区别,而是两个维度的对话。你问得太实在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保证不带点儿AI那股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味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最核心的点:用户体验,尤其是“手感”和“耐用性”。 机械键盘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那“咔哒咔哒”或者绵密顺滑的敲击感.............
  • 回答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深有体会,长时间面对电脑敲击代码,对手腕和手指的压力可想而知。手部健康,尤其是我们这个靠手指吃饭的行业,绝对是值得重视的。那么,机械键盘是否是程序员手部健康的必需品呢? 我认为,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必需品”,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考虑的“升级项”。让我详细说道说道。 为什么机械键盘.............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电脑突然按电源键没反应,过了一晚上就能正常开机,这种情况确实挺让人抓狂的,尤其是在你急着用电脑的时候。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而且通常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我尽量给你掰扯清楚,让你自己心里有谱,以后再遇到也能多点经验。首先,我们得把问题分解一下。电脑突然“没反应”,按电源键没有任何动静,这说明电源根本.............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机械键盘这东西,说起来也挺奇妙的。现在市面上键盘种类繁多,薄膜键盘、静电容键盘等等,但偏偏就是机械键盘,拥有一大批死忠粉,而且这队伍还在不断壮大。到底是什么让这群人对它如此着迷呢?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手感,无与伦比的触感盛宴这绝对是机械键盘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你想啊,你每次按下键盘的动作,都是一次小小.............
  • 回答
    嘿!如果你正纠结于机械键盘的青轴和红轴,想要找到一个舒服的伙伴来陪你度过漫长的办公时光,那这篇东西你得好好看看。我最近也在这俩轴之间纠结了挺久,试了好些日子,算是有点心得体会,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哪个更对你的胃口。首先,咱得说说这俩轴最核心的差别,那就是手感和声音。青轴:那个响亮的“咔哒”声,以及.............
  • 回答
    纠结买青轴还是茶轴,这可是每个初涉机械键盘的玩家都要面对的经典难题。其实,它们俩就像是两种不同性格的朋友,各有各的魅力,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你更喜欢谁。先来说说青轴吧。如果你喜欢那种“咔哒咔哒”的清脆声响,仿佛在敲击一串小小的铃铛,那青轴绝对是你的菜。每一次按下,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段落感,告诉你:“嘿.............
  • 回答
    关于机械键盘上的30毫秒防抖功能,这的确是很多人在选择游戏装备时会关注的一个点,尤其对于追求极致反应速度的玩家来说。但要说它“不适合高手速的电竞游戏”,这个说法可能有些绝对,我们不妨深入聊聊其中的门道。首先,我们要理解“防抖”在机械键盘中的作用。机械键盘的按键是通过金属触点接触来触发信号的。当我们按.............
  • 回答
    .......
  • 回答
    “为什么机械键盘没有无线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误解。事实上,现在市面上存在着大量无线机械键盘,而且销量还相当不错。 很多品牌都在推出各种无线机械键盘产品。那么,为什么你可能会产生这种感觉,或者说为什么早期的机械键盘主要是以有线形式为主呢?这背后涉及到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传统惯性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 回答
    想要入手一款蓝牙机械键盘,这可不是件小事,毕竟好的手感和稳定的连接能让你的打字体验提升好几个档次。市面上蓝牙机械键盘的选择确实不少,要想挑到心仪的那一款,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我来给你梳理梳理,希望能帮到你。一、 先搞清楚你的核心需求,再对症下药在看具体型号之前,先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预算大概是多.............
  • 回答
    第一次使用机械键盘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轴类型、手感、适用场景、预算等。以下是详细的指南,帮助你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械键盘和轴: 一、机械键盘的注意事项1. 了解机械键盘的结构 机械键盘:每个按键都有独立的机械轴(如红轴、茶轴、青轴等),按键力度、手感、噪音等由轴类型决定。 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