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看完之后,我对英国人肃然起敬:
论搅屎的最高技巧以及阴阳怪气的最高水平,
我愿意尊称他们为蓝星NO.1。
另外,邱胖不愧是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国家元首,
能把二次大战的起因甩给法国不会剥削德国,
并声称英国没有绥靖,我们已经尽力了就离谱。
最骚的时候,我在看的时候不仅觉得这厮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差点就信了?
这是我第一次相信,
原来真的有人可以通过文字对他人进行洗脑···
不得不说,搞舆论宣传这一块,我们中国落后西方至少五十年,
如果吾辈再不努力,搞不好我们的后代会以为,
二战是伟大的英国+美国战胜了邪恶的德国和苏联···
我在以前的回答里写过,我人生的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来源于我爹用十五块钱从一个刚刚光顾了我们市某机关单位图书馆的收破烂那里,淘来的一箱各式各样的旧书。那里面的《十万个为什么》《贾平凹游记精选》《自然未解之谜》等,都给我的人生观塑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我要讲的一本书,也是从这批破烂中挑选出来的一本奇葩。
那是四年级的一天,一个平常的午后,一节平常的作文课上,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我的作文没有被老师作为范文诵读,这让年仅十岁的我顿觉江郎才尽,文思枯竭,一个下午都闷闷不乐。
要知道,范文朗诵这种环节是我的专属装逼平台,可那天,朕的江山上,却回荡着至今已经想不起容貌的某个宵小之作,这怎能不令人郁忿满怀。
朕的东西,朕不给,谁也不能抢!
于是,为了提高作文水平,我回家又从那些“破烂”里开始挑挑捡捡,希望能找到一些对作文水平有提高的东西。
皇天不负苦心人,这些缺皮少页的可回收垃圾里,还真有几本相关内容的书籍,那是由黑龙江少儿出版社于1988年出版的半月刊杂志《小学生作文向导》,看到这里的朋友先不要着急,并不是每一本杂志都值得我写一篇文章纪念它的。
这批杂志一共有三本,其中两本分别是1997年和1998年的合订本,合订本中投稿的,都是正常的小学生作文,什么难忘的一件事,青蛙的回家路等等,比较高等级的就是夜鸟惊,知敌情的改编版,严格来说,内容中规中矩,讲述的知识点也是简单的记叙六要素和人物描写而已,不甚新鲜。
然而,第三本却极其不寻常!
这本书比合订本薄,但却远比半月刊厚,只有一个《小学生作文向导》的封皮,但没有扉页,像是被谁撕去了似的。翻开书皮,第一页就是一篇学生范文,那第一篇文章我后来记忆的无比纯熟,可以说已经深深地烙刻在大脑沟回之中,永生都不会忘记,它的题目是《班门弄斧者戒》。
文章以对成语“班门弄斧”的释义开始,从第二段起则独辟蹊径,阐述了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新青年,应该有敢于向班门弄斧的勇气,并且适时的挥动大斧将迂腐顽固,霸居班门的老学究砍出去,创建积极创新的朝气班门。
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叫做“议论文”的文体在高中阶段是多么的平常,一个天天在写“红领巾笑了”的小学生眼里,所有的感觉只剩下了:“卧槽,这也可以?”
我拿着那本书使劲的翻,整整一个下午没有动弹过,里面全是类似于这样的作文,包含着对当时社会热点的解读,对历史故事的评判,对人际关系的分析……
那一刻,用题目的话来说,就是“我的人生被打开了!”
我深深地受到了吸引并开始积极的模仿这种文风。
但那时候,我是一个很多汉字还要用拼音代替的小学生,怎么可能驾驭的了这种神奇的写法?连肝了好几篇,总觉得差距甚远,无奈之下,我不再保留自己拙劣的想法,而是全盘模仿书中的观点,然后用自己小学生式文笔复述一遍,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叫“洗稿”。
这种洗稿让我的作文大获成功,老师评价我:“写法尚显稚嫩,但思想颇为成熟。”就这样,在同学们还整天纠结红领巾什么时候笑了的年纪,我已经在书写加入WTO在中国所引发的生活变革了。我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装逼舞台,并在接下来的八年里,再未曾离开。
到了高三,我早已对这种文风驾轻就熟,可比之方仲永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虽不至于“传一乡秀才观之”,却也能在几个班里轮回浏览了。
偶然的一次月考测试里,语文试卷的背后,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刻进大脑沟回里的题目——班门弄斧新解,我的脑海中一懵,回家后,我从还没有丢掉的破烂箱里找到那本书,一页一页细致的查看,终于在一个单元小结里找到了这本书真正的名字。
它根本不是什么《小学生作文向导》,它的正确名字是《98年优秀高考作文赏析》,不知道是哪一位调皮的天使小姐姐,撕掉了它的扉页后,又随手粘了一张小学生作文向导的封皮上去。从而造成了这样一个误会。
为什么我说她是天使呢?因为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无比美丽的误会,我感谢这个误会,让我打开了一段人生。
《穷爸爸富爸爸》,读完以后感觉:“原来富人发财的秘密真的是不劳而获”。从此再也不反感马哲了。
《系统解剖学》,
读完后感觉整个人身都打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