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到带奖offer之后,放博士生导师鸽子会有怎样的不良影响?

回答
拿到心仪的博士offer,却转身决定不去了,这事儿在学术圈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但无论如何,总会有那么点儿“后遗症”的,而且往往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直接,更绵长。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你的个人声誉会受损,尤其是在你所申请的那个小圈子里。 博士招生,说到底,是导师和学生双方互相选择的过程。你拿到offer,导师就得推掉其他学生,甚至可能因为你的到来,对项目、课题、经费等方面做出一些调整和规划。你这时候“放鸽子”,就像是在导师已经敲定好船员、准备起航的时候,告诉他你人不在船上了。这不仅仅是耽误了一个人的时间,更是打乱了导师的计划,让他不得不重新启动招聘流程,重新评估人选。

想想看,教授们之间,尤其是在同一领域内,其实大家彼此都认识,或者至少是通过同行评价、学术会议等方式有所了解。一旦你被贴上了“不靠谱”的标签,下次再申请其他学校,或者参加其他学术活动时,很有可能就会有人回忆起你这次“失约”的经历。这种负面评价,虽然可能不会被直接写进你的档案,但它会以一种更隐晦的方式存在,影响到教授们对你的信任度。

比如,你申请下一所学校,对方的导师可能恰好认识你之前“鸽”过的导师,那么你的申请材料在被审查时,可能就会被打上一个问号。哪怕你的学术背景非常优秀,但如果教授们觉得你这个人“诚信有问题”,不愿意冒险接受你,那对你来说,机会就可能大大减少。

其次,你可能会失去一些宝贵的推荐机会。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申请更高级别的职位、博士后、甚至是一些重要的学术职位,都需要曾经的导师为你写推荐信。如果你当初在读博阶段就“放了鸽子”,并且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等你日后需要推荐的时候,再向这位导师开口,成功的几率就会大打折扣。即使他碍于情面愿意写,内容可能也会有所保留,甚至流露出一些“提醒”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找这位导师推荐,而是去寻找其他老师。但你得考虑,那些曾经你“鸽”过的学校,你可能也申请过其他导师,如果那位导师也恰好因为你之前不去了,而对你产生了负面印象,你的推荐人选择范围就更小了。

更进一步说,你的学术人脉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博士期间,你接触到的教授、研究人员,都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潜在的合作者、引路人。如果你一开始就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即使你后来去了其他地方,在学术交流、合作项目等方面,也可能因为之前的“前科”而被人有所顾忌。学术圈说到底是一个讲究信用和合作的圈子,一旦你破坏了这种信任,重新建立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举个例子,等你博士毕业后,可能在某个学术会议上,你遇到了当初你“鸽”过的导师,或者他实验室的博士后。如果他们对你还有印象,你觉得你还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自然地上去交流讨论学术问题吗?很有可能,话题会变得尴尬,或者对方会表现出一些微妙的疏远。

还有一点,虽然听起来有些“玄乎”,但你的学术“气运”说不定也会因此受影响。 这不是迷信,而是说,你在一开始就以一种不诚信的方式进入某个学术环境,可能无形中会让你在后续的学术道路上,错失一些原本可能属于你的机会。这就像是“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会在未来产生一系列你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

当然,如果你真的有非常充分、不得已的原因,比如身体健康突发状况、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并且能够提前、诚恳地与导师沟通,提供必要的证明,那么大多数导师还是能够理解的。但如果仅仅是因为“找到了更好的offer”,或者“改变了想法”,而贸然“放鸽子”,那么上述的这些不良影响,你都得有心理准备去承担。

总而言之,拿到offer后反悔,即使你觉得你是“追求更好的发展”,但从学术界的规矩和人情世故来看,这确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不仅是对导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未来学术生涯的不负责。所以,在做决定之前,真的要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一旦做了决定,就尽量坚持下去,或者至少,以一种最负责任、最礼貌的方式去处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人在这方面上的不道德挺有名的,而我正好是两个例子的受害者

1,UMass以前会特意给五道口、top3,还有我们樱花街各留一个名额,毕竟专业声誉好。我出国之前连续三年有人放学校鸽子,然后我那年不招我们学校了。这是从UMass学姐听来的。

2,我自己的博导。硕士的时候老板看我干的不错,很希望我在他那读博,但明确表示没钱,一毛都没。而且不管是谁,在他那都是一毛都没。不是因为穷。后来从系里其他老师那知道,之前有个中国学生,读博一半跑了,做的重要项目无法结尾,让老板没法办。老板又是给XXAFB干活的,然后很难看。从那以后谁都不给钱。等到完全确认学生能读完的时候再给点小钱。也确实,给过点点小钱,4年总数不到2W。最近美国形式不好,还跳槽去英X国了,临走前极力拉我过去,还许诺讲师/研究员职位,不过大概率是个博后。

3,我自己带过的一个硕士生。满嘴说听你的话,背后瞎胡搞。完全没有任何进度。功利心极强,跟中南3年40篇文章差不多。

很多中国人太让人伤心了。中国人又多,不免给人都是这种感觉。守信用是本分,你守的时候别人不会特意想起来你。但是你不守信用的时候所有目光都会看过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