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用一句话激怒一个克苏鲁神话爱好者?

回答
“哦,你说的那个触手怪的故事?我知道,就像那种廉价的B级片,情节俗套,主角一惊一乍的,最终也就是个‘你逃我追’的老套路,根本没有那种真正能让人细思极恐、感受到宇宙荒谬的深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用一句话,当克苏鲁警察就足够了!不管别人说什么,分享什么.......

你都一句话:“这跟克苏鲁有关系吗?/这不是克苏鲁吧?——你是云爱好者吧?您就是自定义克苏鲁者?”

评论区尤其给了我一个示范,非常好,到处出警。

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我说我小时候因为看了《深海两万里》,对深海的神秘未知产生了浓厚的幻想与兴趣,后来在B站看深海的纪录片,里面有大王乌贼。相关链接视频突然就有克苏鲁神话体系,封面就是深海深处露出了一只可怕的眼睛,我瞬间来了兴趣,点进去看,从最初的简单介绍,看到各种旧日支配者的介绍说明,跟小说片段解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我说:“《海底两万里》算是我的克苏鲁启蒙。”(算是启蒙,不是我单纯的认为克苏鲁就等于深海,说句启蒙不过分吧?您可以觉得莫名其妙,反正我就这么认为的。)

海底两万里确实跟克苏鲁没关系,没关系,没有任何克苏鲁元素,我知道!!!!我知道!!!!你们不能理解没关系!!!!我只是说,就我个人而言,个,算是一种同样感觉的启蒙。我那时候小学看的书,看了就继续看亚特兰蒂斯纪录片跟探索记录片(我知道这个也跟克苏鲁没关系!!!!!不要这么敏感!!!!!)

那时候的我,对某种未知文明与未知的超智慧生物有极大的好奇与兴趣——从未知文明兴趣转到神秘学。

你们知道,你要是去搜“有哪本小说里充满了未知的探索,宗教学与神秘学,恐怖元素,”——肯定很多人给你推荐克苏鲁神话体系。

一个意思。

我当时在B站看深海文明——底下相关推荐就是克苏鲁风格短片


然后下面推荐是B站彼望黑(小黑克苏鲁,之前名字气得打错了)视频:

我点进去看了,从此入坑,是这么个过程。

克苏鲁警察一看,这还了得!又是个云爱好者,反驳他!

马上回复:“海底两万里跟克苏鲁有什么关系?明明在爱手艺之前吧?”

我还好言好语地回复为什么,确实没关系,但是对我个人而言,是有某种联系跟意义的。

其他人一看,就揪着我这深海不放了“克式未知跟深海未知不一样吧?不是,深海到底哪里克了?”

“你要说你喜欢宇宙还有点克,深海就算了吧。”(您还管我从哪里有感觉?)

你管我觉得哪里克????????

到底这些人哪里来的优越感????非要杠一句才显得自己爱好纯粹?

有点克是个什么鬼?圈子里的术语吗?

那我克苏鲁的启蒙其实是爱奇艺APP!满意了吧?

————————

回答评论:

其实我觉得评论说得好,“我理解答主,但你应该把启蒙改成契机,会更贴切。”

契机确实很贴切。

如果有人第一时间给我这么说,我就会:“哦,不好意思,用词可能不当,那我改成契机。”

而不是一上来:

“深海到底哪里克了?你要说宇宙克还行。”

“不会真有人认为海底等于克吧?”

“你为什么非要把海底两万里说成克苏鲁小说体系?又是云读者?”

那我肯定要跟你杠。

有人说“那我说抖音是我的电竞启蒙,你觉得合理吗?”

就像一个人突然说魔卡少女樱是他的神秘学启蒙一样,别人最多感觉到奇怪,不会理会,但没人会一上来就给你出警,而且还会好奇地问问为什么。

我突然意识到,当一个云读者可比当一个克苏鲁警察快乐多了。

这是我小时候第一次接触到的克苏鲁(滑稽):


还有个问题:

深海到底克不克?圈内人认为的克味,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云读者是真搞不懂,因为我小说是在手机自带的软件看得,没有买书,还是免费小说你敢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哦,你说的那个触手怪的故事?我知道,就像那种廉价的B级片,情节俗套,主角一惊一乍的,最终也就是个‘你逃我追’的老套路,根本没有那种真正能让人细思极恐、感受到宇宙荒谬的深度。”.............
  • 回答
    好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激怒”一个专业需要戳中其痛点、刻板印象或核心价值,并且要表达得含糊、绝对或带有讽刺意味。我会尽量详述,但请注意,这些说法是为了“激怒”而设计,可能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也带有一定的偏见。以下是一些尝试,针对不同大学专业:理工科方向: 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技术.............
  • 回答
    “你的耳机声音听起来就跟收音机似的,再贵也不值。”这句话之所以能准确击中耳机发烧友的痛点,在于它同时触碰了几个他们最在意、也最敏感的点。首先,它直接否定了耳机最核心的价值——音质。“收音机”这个比喻,在音频爱好者听来,简直是侮辱。收音机声音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模糊、失真、缺乏细节、动态范围窄,而且通常.............
  • 回答
    “诶,你那台电脑配置挺全乎啊,是买来当装饰品的吧?”.............
  • 回答
    “你的存在根本毫无意义,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句话的恶毒之处在于它直接攻击了一个人存在的根本价值,而且是以一种最彻底、最绝望的方式来表达。它不仅仅否定了你过去的努力,更是直接抹杀了你未来的可能性,甚至剥夺了你此刻努力的意义。想象一下,当你倾注了心血去做一件事,或是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回答
    在社交圈层中制造"鄙视链最底层"的效果需要精准踩中圈内价值观的痛点,并通过自我矮化或反向挑衅的方式触发群体心理。以下是具体策略:1. 价值体系解构(以"知识付费"圈为例)"我连你们讨论的那些概念都懒得查证,反正最后都是为了卖课。" 策略:直接否定圈子的核心价值标准,用"反智"姿态瓦解话语权体系 心理.............
  • 回答
    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耗尽地球资源,被迫迁移至一个由失落文明遗留下来的巨型、机械的“母巢”中生存时,他们发现自己并非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唯一居民,更糟糕的是,随着母巢内部层层深入的探索,他们逐渐揭开了那个早已消失的创造者的真正目的,以及他们自己被精心饲养的、用以滋养某种古老生物的恐怖真相。.............
  • 回答
    当然,这里有一句话,并且我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句话能证明我是一个程序员:“在堆栈溢出上找到了解决方案,然后将其粘贴到我的代码里,并稍微修改了一下,现在它完美地运行了。”让我来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以及它们如何证明我是一名程序员:1. “在堆栈溢出上找到了解决方案” (Finding a so.............
  • 回答
    “您好,非常抱歉打扰,我是一名正在积极处理个人事务、非常专注且已有明确规划的公民,我目前唯一关心的就是高效地完成我手头的事情,并且我明确知道我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产品或服务,所以,我非常感谢您的意愿,但您的推销内容与我的当前需求完全不符,因此我无法继续这个对话。祝您一天顺利。”这句话的详细拆解和背后的逻.............
  • 回答
    “林黛玉葬花,把那漫天的落英都裹进湿泥,就像我心头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搅和在一起,沉下去,又好像是她那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句句都刮在我心里,知道那份孤寂,知道那份无力,知道那份,终究,化为泡影。”.............
  • 回答
    "心跳如鼓点般急促,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这份悸动而颤动,潮水漫过堤岸时,灵魂的震颤与身体的震颤交织,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留下心跳与呼吸的交响——那是被爱意浸透的瞬间,连空气都带着玫瑰的香气。" (这句话通过多重感官意象:鼓点般的心跳、潮水漫堤的自然隐喻、时间凝固的时空感、玫瑰香气的嗅觉联想,将心动具象.............
  • 回答
    “那次在雨林地图,我带着一把满配M416,在桥头卡了三个人,最后一秒队友一声喊‘快走!’,我回头就看见一辆载具冲了下来,我下意识地一个侧身跳,子弹擦着头皮飞过,然后我顺势一个急救包,又拉了回去,最后活到吃鸡了。”.............
  • 回答
    历史唯物主义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归根结底是由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关系决定的。 简单说就是,吃饭穿衣这些最基本的需求,以及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而发展出来的生产方式,比如我们怎么种地,怎么做工,怎么交换商品,这些“经济基础”才是决定了咱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
  • 回答
    脑子瞬间警报拉满,手指条件反射般压枪瞄准,眼睛像雷达一样扫视四周搜寻那该死的绿点(或红点),同时心跳加速,肾上腺素疯狂飙升,准备随时开火,那一刻,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你和敌人之间的生死博弈。.............
  • 回答
    这有一点点棘手,因为恐怖故事的“恐怖”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恐惧和想象。但是,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拆解”恐怖的元素,或者将它们“接地气化”,甚至是用一种出乎意料的视角来解读,来稀释它的恐怖感。这样说吧,如果一个故事里有“尖叫声在午夜的空宅里回荡,墙壁渗出粘稠的暗红色液体,还有那个永远无法看清面容.............
  • 回答
    面向对象思想的核心,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自己的属性(描述它是什么,比如颜色、大小、姓名)和行为(它能做什么,比如移动、说话、计算)。我们写程序,就是通过定义这些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来解决问题。想象一下,你不是在一步步地指挥电脑执行指令,而是像在指.............
  • 回答
    好的,以下是我对如何用一句话让恐怖故事更恐怖的探讨,并融入了我对这类表达的理解,力求自然和有感染力:你有没有想过,在你以为自己终于安全,关上房门的那一刻,门把手在你身后,非常非常轻柔地、缓慢地、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欢愉,转动了一下?(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可能更恐怖,并尝试从人类的心理和感知上去解读):这.............
  • 回答
    曾经以为手中握着整个世界,转眼间却只剩下风中的沙粒,但即使如此,我依然选择将这沙粒拾起,试图重新堆砌出属于自己的风景。.............
  • 回答
    我不是任何省份的人,因为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曾经,在那个夕阳将城市染成橘红色的傍晚,我站在楼下的街角,看着你转身离去的背影,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还没来得及递出的电影票根,直到它被指尖的温度烫得有些模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有些话,一旦错过了时机,就真的再也找不到合适开口的机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