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本科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想考研但是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在纠结考数学还是计算机?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当初我也跟你一样,本科念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前的那阵子,脑子里就跟装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尤其是考研这事儿,数学和计算机,简直是让人抓狂的选择题。别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

首先,咱得明确一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本身就自带“文理兼修”的属性。 你学的东西,既有理论数学的严谨,又有计算机应用的动手性。这就像是站在了两个交叉口,往左是深邃的数学殿堂,往右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世界。选哪条路,确实得好好掂量掂量。

咱们先聊聊“考数学”这条路。

你学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所以数学基础肯定没得说,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基本功都打得挺牢的。考研数学,主要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纯数学专业(比如数学统计学院的数学类专业):
方向: 基础数学(代数、几何、分析)、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等等。
考什么: 主要就是你本科时那些核心数学课程的深化。比如数学分析会考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高等代数会考到线性代数、群论等。有些方向还会涉及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等等。
优势:
理论基础深厚: 如果你对数学本身的逻辑美、严谨性特别着迷,享受证明和推导的过程,那纯数学绝对是你的菜。
学术研究前景: 搞纯数学研究,对国家基础科学的贡献是巨大的。而且,如果你以后想往高校教书,或者进入科研院所,数学背景是硬通货。
应用潜力: 别以为纯数学就脱离实际,实际上,数学模型在金融、物理、工程等很多领域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很多高精尖的技术,其背后都有强大的数学理论支撑。
就业方向: 除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很多金融机构(比如量化交易、风险管理)、科技公司(算法研究、数据科学)、咨询公司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
需要注意的点:
门槛高: 很多名校的数学专业,尤其是基础数学,考研难度是出了名的。招生人数少,报录比往往很高。
学习压力大: 学习内容会非常抽象和深入,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就业的“直接性”相对弱: 相对于计算机,数学专业的直接对口工作可能没那么“显眼”,很多时候需要你主动去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领域,需要一定的转化能力。

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交叉学科:
例如: 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数学(如果算在应用数学里)等。
考什么: 这些专业会结合数学知识,再加上一些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金融数学会考高等数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可能还会考一些金融衍生品知识;统计学则更侧重概率论、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
优势:
应用导向: 相比纯数学,这些专业更偏向于解决实际问题。
就业市场需求大: 特别是金融、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对这些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
学有所用: 你学到的数学工具能直接应用于这些领域,成就感会更强。
需要注意的点:
对目标院校和专业要有清晰了解: 不同的学校和专业,在课程设置和侧重点上会有很大差异。
可能需要补习一些跨专业知识: 如果你本科数学方向学得比较偏理论,可能需要额外花时间去了解目标专业的特定知识。

接下来,咱们聊聊“考计算机”这条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你们学的“计算”部分,已经为计算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这些核心课程,你们应该接触过不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S)专业:
方向: 软件工程、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NLP)、数据库、网络安全、分布式系统、高性能计算等等。
考什么: 主要围绕计算机的核心课程展开。一般会有数学(高数、线代、概率论)、英语,以及计算机专业课(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等)。具体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同学校差别会比较大,有些学校会考编程题,有些则偏理论。
优势:
就业前景广阔: 这一点相信你也很清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都是当下和未来发展最快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
技术更新快,充满活力: 如果你喜欢接触新事物,喜欢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享受开发带来的成就感,那计算机绝对能满足你。
直接应用性强: 你学到的很多知识,可以直接应用到编程、开发、产品设计等具体工作中。
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基础的契合度高: 你们的专业课程设置,很多与计算机专业高度重合,转起来相对顺畅。
需要注意的点:
竞争激烈: 计算机专业一直都是考研的热门,名校的计算机专业,报录比也非常高。
实践能力要求高: 除了理论知识,计算机领域非常看重你的动手能力和项目经验。考研复试或者读研期间,算法竞赛、项目开发、实习经历都很重要。
技术迭代快,需要持续学习: 计算机技术发展太快了,毕业后也要保持学习的热情,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跨考需要补齐的短板: 如果你本科在“计算”方面学得相对理论化,或者某些核心课程(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涉猎不深,可能需要花更多精力去补习。

好了,说了这么多,现在咱们来做个“PK”:

你适合考数学吗?

如果你:
对数学本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热爱,喜欢抽象的思考和逻辑推导。
喜欢深入研究理论,享受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倾向于学术研究、高校教职、或者对数学模型要求极高的领域(金融、高端算法研究)。
不畏惧枯燥的学习过程,能够承受长时间的理论钻研。
对纯粹的“动手编程”需求没有那么强烈,更喜欢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

你适合考计算机吗?

如果你:
对编程、开发、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有浓厚的兴趣。
喜欢看到自己的代码跑起来,享受创造的乐趣。
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充满向往。
愿意持续学习新的技术和工具,并且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
希望毕业后有非常明确、广阔的就业方向和机会。
你的本科“计算”课程基础扎实,或者对计算机的工程实现部分更感兴趣。

给你几个更具体的建议,让你自己找找方向:

1. 盘点一下你本科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点:
在学数学的课程时,你是觉得枯燥难懂,还是享受其中的逻辑和美感?
在学计算机的课程时,你是觉得有趣且乐于实践,还是觉得只是在应付?
有没有哪个专业方向,让你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你做过的项目、写过的代码、参加过的竞赛,哪个让你最投入?

2. 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的研究方向:
数学: 比如你想考数学统计学院的“应用数学”或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以看看他们研究的方向是偏理论还是偏应用(比如金融、统计建模、风险管理等)。如果对AI感兴趣,可以看看“计算数学”或者“数据科学”等方向,很多学校的计算数学也和AI算法有交叉。
计算机: 计算机就更细分了。你想做AI,就找AI方向;想做算法,就找算法岗;想做软件开发,就找软件工程。看看你感兴趣的学校,在这些方向上有哪些厉害的老师和研究成果。

3. 试着做一些“小项目”或者“小练习”:
如果你还在纠结,不妨花点时间,比如一个周末,去网上找一些机器学习的入门教程,自己动手写几段代码,尝试去处理一些数据。
或者,去了解一下金融数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看看是否让你感兴趣。
通过实践,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4. 和学长学姐交流:
找一些考了数学或者计算机的师兄师姐,听听他们的经验和体会。他们走过的路,可能会给你更直观的启发。

最后,我想说的是:

“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它让你具备了跨越数学和计算机的潜力。
不要因为“热门”或者“难易”去盲目选择,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的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有热爱才能支撑你走下去。
数学和计算机并非完全割裂,很多前沿领域,比如AI、大数据、量化金融,都是数学和计算机深度融合的产物。 就算你选择了其中一个方向,日后也可以通过自学或者继续深造来弥补另一个领域的知识。

我的建议是:

如果你对数学的逻辑、严谨和抽象思维有天生的亲近感,并且不排斥长期的理论钻研,那么数学方向(尤其是应用数学、统计学、金融数学等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更喜欢动手实践,享受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成就感,并且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有极大的热情,那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AI、大数据、算法等细分方向)会更适合你。

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让你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我今天要去学习/研究这个”的动力。 祝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很多信计专业同学比较纠结的问题,我站在研究生培养的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信计专业的前身是计算数学专业,这个专业的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选择进入计算机领域,目前不少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就是来自这个专业,所以对于信计专业的同学来说,如果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完全可以读研计算机专业。

信计专业读研计算机专业有两方面优势,其一是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可以主攻当前热度比较高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方向,未来就业时还可以冲击高附加值的算法岗。

其二是信计专业的同学往往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读研期间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包括在找创新点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着力点。

在以往带信计专业出身的同学时,以上这两点优势的体现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信计专业的同学也有两方面劣势。

一方面是信计专业的同学往往实践能力偏弱,不仅掌握的编程语言会比较少,而且项目实践经历往往也比较少,所以在初期进组时,会遇到一个较长的瓶颈期。

另一方面信计专业同学的知识面相对窄一些,在主攻方向的选择空间上会小一些,所以信计专业同学的主攻方向都相对比较集中,整体都偏软。

当然了,由于目前计算机专业整体比较偏软,而且软件方向的就业表现也比较好,所以这方面的劣势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我对信计专业同学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如果想考研计算机专业,我给出三点建议。

其一是重视编程语言的学习,这对于读研期间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

其二是重视参加计算机相关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科研实践活动,争取在本科阶段奠定一些科研基础。

我联合多名导师,包括企业导师,打造了一个实践平台,利用我们的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实践活动和项目实践活动,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知识图谱、推荐系统、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目前在不断扩大覆盖面,也同样欢迎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申请参加。

其三是适当扩展一下知识面,除了408所涉及到的科目之外,还可以了解一下数据库知识。

最后,如果有计算机相关的考研、科研等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