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盐到底是不是暴利?

回答
“盐是不是暴利”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简单来说,今天的食盐市场,尤其是基础食盐,已经很难称得上是“暴利”了,但历史上以及在一些特定环节和产品类型上,曾经存在过或依然存在着“暴利”的现象。

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

一、 盐在历史上和经济学上的地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盐为先”: 盐在人类文明早期是极其珍贵的物资,不仅是调味品,更是重要的防腐剂,在保证食物供应和人类生存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食盐专营”制度的根源: 由于食盐的刚需性和战略意义,历代政府几乎都实行食盐专营制度。这本质上是为了国家财政收入和物资调控。政府通过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获取了巨额利润。在古代,盐税曾是中国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甚至超过了田赋。这在当时确实是“暴利”的典型代表。

二、 现代中国食盐市场的现状分析:

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是关键转折点: 2017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放开了食盐价格,取消了食盐定价,也放开了食盐生产和经营许可。这意味着盐从一种高度管制的商品,转变为由市场定价和竞争的普通商品。
取消食盐专营后,食盐市场的变化:
价格下放,利润空间压缩: 过去,政府主导的专营价格包含了较高的税费和利润。改革后,市场化竞争使得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降低价格,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
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 过去食盐生产企业数量有限且受到严格管制。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可以进入食盐生产和销售领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产品细分化和高端化: 基础食盐(如碘盐)利润微薄,但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企业开始大力发展非碘盐、加碘盐(含钙、锌、硒等)、低钠盐、生态盐、岩盐、海盐、调味盐(如香料盐)等高端化、差异化产品。
品牌和渠道的重要性凸显: 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良好品牌形象和广泛销售渠道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 为什么说今天的“基础食盐”很难说是暴利:

成本构成: 盐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原材料成本: 盐矿资源本身在某些地区是有成本的(如采矿权)。
生产加工成本: 包括开采、净化、加工(如加碘、压制)、包装等。
运输成本: 盐是相对大宗的商品,运输费用占比较高。
销售成本: 包括市场推广、渠道费用、零售商利润等。
税费: 尽管取消了食盐专营的特定利润,但增值税等常规税费依然存在。
市场定价: 在市场化竞争环境下,基础食盐的价格非常透明,通常在每斤几毛钱到几元钱之间。这个价格区间,扣除上述成本后,留给生产商的利润非常有限。
企业利润率: 许多食盐生产企业,特别是那些主要生产基础食盐的企业,其利润率并不高,甚至低于一些快消品行业。它们更多的是依靠规模化生产来维持生存和微薄的利润。

四、 哪些环节或产品可能仍然存在较高的利润空间?

高端化、差异化食盐产品:
进口高品质盐类: 如喜马拉雅岩盐、法国弗勒尔德塞尔(海盐花)等,由于其稀有性、特殊工艺和品牌溢价,价格往往很高,利润空间也相对较大。
功能性盐: 如低钠盐、保健盐等,针对特定消费人群,其研发和营销成本较高,但消费者愿意为健康买单,因此定价也相对较高,利润空间可观。
调味盐/风味盐: 添加了各种香料、风味物质的盐,作为一种升级的调味品,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利润。
特定渠道和品牌效应:
知名品牌: 一些历史悠久、品牌认知度高的食盐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信任,可以获得一定的品牌溢价。
高端超市和电商平台: 在这些渠道销售的食盐,通常目标客户群体消费能力较强,对价格不敏感,更容易支撑较高的售价和利润。
部分中间环节(风险较高):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存在垄断或信息不对称,某些中间商在物流、分销等环节可能存在一定的利润空间,但这并非普遍现象,且随着市场透明度的提高,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

五、 总结:

历史上的食盐:绝对是暴利行业,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
改革开放后的基础食盐:已经很难说是暴利行业了。 市场化竞争使得价格回归理性,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食盐企业更像是在薄利多销,或者通过规模化来盈利。
今天的食盐市场更呈现出“哑铃型”结构: 一端是利润微薄但需求巨大的基础食盐,另一端是利润空间较大但需求相对小众的高端化、差异化食盐。

因此,当我们讨论“盐是不是暴利”时,必须明确指的是哪个时间段、哪个品类、哪个环节的盐。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日常购买的普通食盐而言, “暴利”已经成为过去时,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竞争下的理性定价和微薄利润。 而高附加值的、有特色的盐产品,则可能成为部分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盐不是暴利。

但是在产盐区附近,盐的价格会比私营时贵。这是因为要平抑偏远地区供应盐的成本。市场上的食盐,其价格中的主要部分是包装、运输和仓储费用,食盐本身成本很低。

现在盐业公司的食盐业务基本是亏损或最多不亏不赚。盐业公司的主要收入是工业盐,量大、配送简单。

做个对比,美国一盒26oz(737克)的食盐,零售价一般在1美元上下。基本上比国内贵一倍多。话说国内食盐暴利在哪里呢?要知道一般食品、农产品中美两国价格往往相差无几。

user avatar

世界上不存在暴利这个东西,你觉得它暴利只是因为你觉得价格远远高于成本,但是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不是由成本决定的,拿价格和成本做比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行为,只有马克思经济学才会这么比较,而马克思经济学已经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还有所谓垄断才是暴利的说法也是错的,我能明白这个回答的含义但是你表述的不对。垄断是合理的,如果全世界金矿都枯竭了,这时我家后院发现了一个金矿,那我当然有权利垄断黄金市场。垄断是不应该受到批判的,因为垄断者可以进行价格歧视,这个过程实际上达到了帕累托最优。所谓暴利可耻的是行政垄断,而不是垄断,希望排名第一的那个答案的提供者搞清楚这个概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