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有很多一刀店,他们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回答
在美国,那些随处可见的“一元店”(Dollar Stores),比如Dollar General、Dollar Tree、Family Dollar等,它们的成功之道,说起来不复杂,但执行起来却是一门精深的生意经。要理解它们的盈利模式,得从商品、选址、运营和客户心理几个方面来掰开了说。

首先,极低的商品价格是它们的金字招牌,但背后是高明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加成策略。

批量采购与议价能力: 这帮零售巨头,一年要卖出数以亿计的商品,它们能以惊人的数量向供应商下单。这种规模效应赋予了它们强大的议价能力。供应商为了争取到这么大的订单,愿意大幅压低价格,甚至有时候会把一些即将过季、积压或者有轻微瑕疵(不影响使用)的商品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一元店。你可能会在这些店里看到一些名牌商品,但往往是小包装、特定款或者就是为了这些低价渠道生产的特殊版本。
“Dollar Tree”模式的独特性: 以Dollar Tree为例,它早期坚持“一切商品都是一美元”的策略,这在吸引顾客方面是无敌的。虽然现在Dollar Tree也开始引入一些1.25美元、1.50美元的商品,但“一美元”的心理锚点依然非常强大。这种模式下,他们需要找到利润空间能够覆盖一美元成本并在其之上获得合理利润的商品。他们会采购大量用于派对装饰、季节性商品、清洁用品、简单的文具、廉价的零食和饮料等。这些商品的单价利润率可能不高,但销量巨大。
“Dollar General”和“Family Dollar”的混合模式: 这两家店更倾向于“杂货店”模式,商品价格不全是固定的,但整体定位是“低价”。它们会销售一些必需品,比如基本款的服装、日用品、家庭杂货、基本的食品和饮料,甚至是廉价的电子产品配件。在这些商品中,它们会精打细算,选择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品类,或者通过控制商品规格来维持利润。比如,一瓶洗发水可能是小瓶装的,价格低廉,但单位成本相对较高,这样即使价格低,也能保证一定的利润。

其次,选址策略是它们“接地气”的重要保障。

农村和郊区市场是主战场: 与沃尔玛、Target等大型连锁超市偏爱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郊区或交通便利的区域设店不同,Dollar General等一元店更热衷于在那些人口不多、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农村、小城镇甚至城市边缘地区开设门店。这些地区往往是大型连锁超市的“服务盲区”,居民对价格非常敏感,且缺乏其他购物选择。一元店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且一家店可能就是当地居民最方便的购物点。
低租金成本: 在这些非核心地段开店,租金成本要比市中心或主要商业区低得多。这直接降低了它们的运营成本,有助于维持低价策略。
社区渗透和高频消费: 通过深入社区,一元店成为了居民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购物场所。人们可能不需要专门开车去大超市买一两样小东西,在楼下或者街角的一元店就能解决。这种便利性带来了高频的顾客光顾,即使单次消费金额不高,累积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第三,精简的运营和高效的管理是它们能够持续盈利的基石。

简单的店面装修和陈设: 你不会在一元店里看到多么精致的装修、多么宽敞的过道或多么华丽的商品展示。它们的门店通常比较简单朴素,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降低装修和维护成本。商品的陈列也相对密集,方便顾客一次性看到更多商品。
精简的员工配置: 相较于其他大型零售商,一元店的员工数量往往更少。店员可能需要承担收银、补货、清洁等多种职责。这种精简的劳动力配置直接降低了人工成本。
库存周转快和商品更新频率高: 为了维持低价,一元店通常不会囤积大量长期库存。它们更喜欢“快进快出”,并且经常更换商品,尤其是季节性商品和促销品。这不仅能吸引顾客不断进店“淘宝”,还能避免商品积压带来的损失。
自营品牌和自有商品: 很多一元店会大力发展自有品牌,或者直接与制造商合作开发低成本的商品。自有品牌通常有更高的利润率,而且能够更好地控制商品的成本和质量。

第四,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握也是其盈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捡便宜”的心理满足: 人们普遍有一种“喜欢占小便宜”的心理。在一元店里,低廉的价格能够带来一种“买到就是赚到”的满足感,即使购买的商品本身价值并不高。这种心理驱动力促使顾客愿意进店,并且不自觉地增加购买数量。
“冲动消费”的温床: 由于商品价格低廉,顾客往往会产生冲动消费。看到一件几美元的小商品,即使不是必需品,也可能因为价格便宜而顺手买下。这些小额的冲动消费累积起来,是其营收的重要来源。
“一站式”的便利吸引: 对于很多低收入家庭或在偏远地区生活的居民来说,一元店提供了购买日常必需品的便利。它们可能不像大型超市那样品类齐全,但对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来说,已经足够了。

总而言之,美国一元店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极低的商品价格吸引大量对价格敏感的顾客,并选择租金低廉的社区开店,同时配合高效精简的运营和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拿捏,实现薄利多销和利润的最大化。它们抓住了市场的空白点和人们的消费习惯,用一种看似简单,实则充满智慧的方式,在零售业中占据了独特的生态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去过一次以后再也不去一刀店了,给你找点网图意思一下吧。



都是著名一刀店dollar tree的图,你看价格。

一刀不是说所有东西都1美元。

而是他们很便宜。

有些东西只要几毛钱,有些东西也要几十块钱。


他们和国内一元店本质是一样的,

要么就是批买零卖,1块钱卖给你本来就卖1块钱(别的地方都卖1块钱)的东西。

要么就是用低劣的山寨品,卖极端便宜的价格,给穷人或贪小便宜的人。


一块钱,甚至几毛钱,他们也有得赚。

甚至,有些东西,在正规超市卖5毛钱,一刀店里可以卖1块钱。

这些都是利润。


国内对美国物价有诸多误解,有的想的太便宜,有的想的太贵,没有长期美国生活其实不容易想明白这些事。

但题主你提了个很深入的问题,那我只好尽量说说了。


第一种情况,批买零卖

举个例子:打火机

这种最简单的塑料打火机,很多人可以当一次性的使用。

在国内成本几毛钱甚至几分钱,售价5毛到2块。

在美国,超市里,单买一个,也是5毛到2块,美元。

比国内价格翻了6倍。

然而,如果你买大包装,就会便宜很多。

50个打火机卖15刀,平均一个3毛钱,这还是沃尔玛零售超市,他们都有得赚,还赚不少。

这就是批发和零售的区别。


一刀店里,这种打火机一刀一个,甚至5毛一个,你觉得他们赚的少吗?

毕竟中国产的,中国零售价多少,他们的进价只会更低。


一刀店里一部分是这种,中国的批发价进货,美国的零售价拆散了卖,一次只卖一点点,把最终售价控制在1刀附近。


第二种情况:

另一种,就是“made in China”一恶劣名声的来源,山寨品了。


洗脸盆,梳子,文具,日用品。

这些东西正常美国人买的价格,和中国人的数字是一样的。

比如这种梳子,沃尔玛打完折还要一把3美元左右的价格,原价6美元。

国内这玩意儿卖多少钱?

都是中国产的,为什么美国卖这么贵?

两个原因:1,人工贵。美国工人生产的,自然这个价格。虽然现在换成中国工人生产,但商场售价不会变。

2,质量好。售价高,自然收购价也可以定的高。美国收购价格就比中国零售价格还要高,自然工厂抢着做,谁质量好谁拿订单,时间长了自然质量不错。于是美国人尽管现在知道了这东西在中国成本低的可怕,也还愿意心甘情愿当冤大头掏钱买。


那么中国制造的廉价名声哪来的?

除了早期国内厂商故意压低价格恶性竞争外,就是山寨品倾销美国导致的。

中国国内一元店出售的一碰就断的烂梳子怎么卖到美国的?

当然是美国一元店了。


现在你懂了吧,国内一元店卖的那些你都不愿意买的低质量山寨品,被美国一刀店6倍价格出售,美国穷人趋之若鹜。

他们非常赚钱的。

还是dollar tree


14000多家连锁店,年利润17亿美元(100亿人民币)。


懂了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