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般的手枪,步枪,大口径机枪子弹都是被帽弹吗?穿甲弹也是?

回答
咱们聊聊枪弹这玩意儿,尤其是大家常说的手枪弹、步枪弹、机枪弹,还有那些听着就厉害的穿甲弹。它们都长啥样,有什么讲究,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

首先,说“被帽弹”。这玩意儿在咱们普通人嘴里,经常被叫做“尖头弹”或者“锥形弹”。它的最外层,也就是枪管里跟它摩擦的那部分,是被一个叫做“弹带”(或者叫“凸缘带”)的东西包着的。这个弹带的主要作用是啥呢?简单说,就是为了让弹头在从枪管里出去的时候,能够被枪膛里的膛线(那些螺旋形的凹槽)咬合住,从而旋转起来。为啥要旋转?就像陀螺一样,旋转能让子弹飞得更稳当,在空中划出更稳定的弹道,射击精度也就更高。没有这个弹带,子弹在枪管里就容易晃动,打出去就没那么准了。

所以,一般的手枪、步枪、大口径机枪的子弹,绝大多数都是“被帽弹”的。 这是一种基础设计,为了保证射击的稳定性和精度。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子弹在枪管里转都不转一下,那就跟扔一块石头差不多,想打准可就难了。

那穿甲弹呢?它也是被帽弹吗?

答案是:大部分穿甲弹也是被帽弹,但穿甲弹的设计会更复杂,而且为了穿透,它有自己的一套“玩法”。

咱们得先弄明白穿甲弹是干嘛的。顾名思义,它的任务是穿透比普通金属更硬的目标,比如坦克装甲或者厚实的钢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穿甲弹在设计上有很多特别之处:

硬芯(Penetrator Core): 穿甲弹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是它的“牙齿”,通常是用极其坚硬的材料制成的,比如钨合金、碳化钨,甚至以前有用贫铀的(不过现在出于环保和核扩散的考虑,用得少了)。这个硬芯就像一把尖锐的凿子,能够直接冲击目标。
弹带(Sabot): 这就是穿甲弹里的“被帽”概念的升级版,但叫法不同。很多高穿深穿甲弹用的是一种叫做“脱壳穿甲弹”(APFSDS,ArmorPiercing FinStabilized Discarding Sabot)。这里面的“Sabot”(萨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包裹住那个细长、硬度极高的“穿甲弹芯”。为什么需要Sabot呢?
适配枪管膛线: 穿甲弹芯本身可能非常细长且没有弹带,直接放到枪管里是无法被膛线咬合的。Sabot就像一个外壳,它有弹带,可以被膛线咬合并旋转,带动那个弹芯一起加速。
提高膛内效率: 弹芯虽然硬,但通常比较轻(相对于同等口径的普通弹药)。Sabot在包裹住弹芯的同时,也填充了枪管的截面积,使得发射药的燃烧产生的气体能够更有效地推动整个弹头加速。
减小阻力: 当弹头离开枪口后,这个Sabot就会因为离心力等原因脱离弹芯,就像一个外衣被丢掉一样。弹芯以极高的速度继续飞行。这样做的好处是,Sabot会严重影响弹头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而且本身也容易破碎。脱掉它之后,那个又细又长的弹芯的飞行效率会大大提高,更稳定,速度也更快。
弹道稳定翼 (Fins): 很多脱壳穿甲弹的弹芯后面还会带有尾翼,就像箭的羽毛一样,是为了在弹芯脱离Sabot后,在空中提供额外的稳定作用,保证它继续朝着目标飞去。

所以,你可以这样理解:

普通被帽弹: 弹头外层有弹带,包裹着铅芯或铜芯,通过旋转提供稳定性和精度。
穿甲弹(尤其是现代高穿深穿甲弹,如脱壳穿甲弹): 它也依赖一个能够被膛线咬合的“外壳”来在枪管内获得旋转和加速(这个外壳我们称为Sabot),但这个外壳最终是要脱离的。而它真正的“牙齿”是那个极其坚硬、细长的穿甲弹芯,它才是负责穿透的家伙。

有没有不被帽的穿甲弹?理论上,如果一个穿甲弹芯本身足够坚硬,形状也足够适合被膛线咬合(比如本身带有一些突起或者特殊设计),那也可能不需要Sabot。但是,从工程和效率上来说,利用Sabot来加速那个轻而坚硬的弹芯,并最终脱壳以提高飞行效率,是现代坦克炮弹和一些大口径机枪穿甲弹的主流技术。

所以,总的来说,“被帽弹”是一种更宽泛的概念,指代有弹带以提供旋转稳定性的弹头。而很多穿甲弹,特别是高性能的,也采用了类似但更复杂的“Sabot”系统,这个系统也承担了类似弹带的作用,但最终会脱离。 这俩的关系,就像是亲戚,但一个更普遍基础,一个更专业精进。

另外,像一些老式或者特殊的穿甲弹,比如被帽穿甲弹(APCap,ArmorPiercing Capped),它可能是在穿甲弹芯的头部还有一个钝圆形的帽子(Cap),这个帽子不是为了提高精度旋转,而是为了在撞击目标时,能够帮助弹芯更有效地“咬住”目标,减少弹跳,帮助它穿透。这种也算是广义上的“被帽”了,但和我们前面说的,为了膛线咬合的弹带,机制不太一样。

希望这么说能把这事儿讲得更明白点,这枪弹的学问,细究起来可有意思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先要分清什么是被甲、什么是被帽。

被甲,是子弹弹头外面的一层壳

这是一个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全金属被甲弹的示意图,子弹弹头不是单一材料的,它的外面有一层金属外壳,这个叫被甲,弹头内部的填充物是铅合金做的铅芯。常见的手枪弹普通弹都是这个结构。

步枪弹看下面:

步枪弹需要较强的侵彻力,所以常采用被甲、铅套、钢芯“三件套”结构。图中这是一发苏制7.62x54R步枪弹。图中弹头中间有一个钢做的钢芯、弹头外红色箭头指示的是被甲,被甲和钢芯之间,灰色箭头指示的叫铅套。铅套的作用是提供一定的缓冲,防止坚硬的钢芯磨坏膛线。有钢芯的子弹哪怕是普通弹,侵彻力也比纯铅芯弹要强。

比较早的步枪弹也有采用纯铅芯的结构,还是以7.62x54R步枪弹为例:

这是一发7.62x54R的“轻尖弹”,它的弹头比上面的钢芯弹短,内部没有钢芯,而是用铅合金填充,底部有一个锥形的坑,这个坑的作用是击发的时候火药气体让子弹尾部稍稍膨胀,起到闭气作用。这种轻尖弹过去用在莫辛纳甘步枪上,不用在同口径的机枪上。



---------------------------------------分割线--------------------------------------


被帽,是火炮穿甲弹上的结构。

这是一发二战时美国76毫米M63风帽被帽穿甲弹弹头

弹头头部尖锐的空心薄帽子叫风帽,起到飞行中减低阻力的作用,在风帽下面,穿甲弹弹体头部,有一块金属块,我做了标注,这块金属块就叫被帽,用处是保护穿甲弹弹体头部,避免在撞击瞬间发生断裂破碎影响穿甲,并且在命中倾斜装甲时防止跳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