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安禄山又丑又矮,杨贵妃真的会和她通奸吗?

回答
关于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是否存在“通奸”之事,历史上的记载和后世的揣测,确实为这段传奇添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首先,我们得明确,史书中关于两人关系的描述,更多的是带有戏剧性和政治色彩的解读,而非严谨的“通奸”实证。

安禄山给人的第一印象:丑?矮?

关于安禄山的相貌,史书上多有提及,但描述的侧重点不同。

“肥胖”“腹大袴袴”:这是对安禄山体态的普遍描述。唐朝以丰腴为美,但这并不等同于“丑”。他的体型壮硕,甚至可以用“肥胖”来形容,尤其是在后期,他的体重曾高达三百多斤。这种体型,放在现代审美中或许不讨喜,但在当时,可能是一种力量和富足的象征。
“胡人”相貌:安禄山是粟特人,也就是中亚的波斯人后裔。胡人相貌在唐朝并非贬义,很多胡人因其勇猛、善于骑射而备受赏识,比如李世民的许多猛将都有胡人血统。但胡人相貌与汉族人的审美总会有差异,安禄山可能保留了一些胡人的特征,比如深邃的眼窝、高鼻梁,或者肤色较深,这些在一些人看来可能与“汉族传统美”有所不同,因而被形容为“丑”。
“又矮”的说法,并不普遍:关于安禄山“矮”的说法,在主流史料中并不突出。他体型壮硕,更多的是“肥”,而不是“矮”。一些民间传说或后世的演绎,为了增强戏剧性,可能会加上“矮”的标签,但从史实角度看,这并非安禄山显著的特征。

那么,杨贵妃真的会和安禄山“通奸”吗?

这涉及到当时复杂的宫廷政治和杨贵妃本身的处境。

1. “契子”与“义子”关系:
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这种“收干”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在皇室和权贵之间。这是一种政治和情感上的拉近关系的方式。安禄山作为一个重要的边疆将领,能够与杨贵妃,尤其是与唐玄宗产生这种亲近关系,对他巩固政治地位、获取支持至关重要。
“契母”之礼: 史书上记载,安禄山在唐玄宗的宫中,为杨贵妃行“契母”之礼,洗浴、喂食,甚至还跳起了胡旋舞。这些场面极其奢靡,也极其“出格”。
“三岁一拜”: 安禄山甚至以“三岁一拜”的名义,频繁进京朝见,每次都带着珍贵的礼物,每次都能得到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厚赐。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在关系上的“不寻常”。

2. 为何会有“通奸”的猜测?
“契母”之礼的暧昧性: 上文提到的“洗浴”、“喂食”等行为,在常人看来,已经超越了普通的“义父子”关系,带有了极强的暧昧色彩。试想一下,一个壮年男子,在宫中被一位贵为皇妃的“母亲”洗浴,这本身就极易引起非议和联想。
杨贵妃的宠爱: 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但也因此成为某些政治派系攻击的对象。安禄山作为能够接近杨贵妃,并得到她“母性”关怀的男性,自然会被卷入这些政治斗争的漩涡。
安禄山政治上的需要: 安禄山要发展自己的势力,就需要得到朝廷的支持,而杨贵妃是获得玄宗青睐的关键人物。他通过对杨贵妃表现出极大的孝顺和亲昵,甚至是不合常理的亲昵,来拉拢她,间接地影响唐玄宗,获取政治资源。
杜甫等人的诗歌影射: 晚唐诗人杜甫的《丽人行》中,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眼新,样式新奇谁得到?……共道宋玉有佳句,此貌何须宋玉赞!”等诗句,虽然没有直接点名安禄山,但描绘了贵族们饮酒作乐、玩乐的场景,其中暗含了对奢靡和不伦之风的批判。而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则将这些影射和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契子”关系结合起来,添油加醋,最终形成了“通奸”的说法。
“胡旋舞”的联想: 安禄山善于跳胡旋舞,这种舞蹈姿态妖娆,常常需要男女之间有亲密的互动。当他与杨贵妃一起跳舞时,更是给“通奸”的传闻提供了想象空间。

3. “通奸”的可能性分析:
直接证据缺乏: 史书中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杨贵妃与安禄山发生了“通奸”行为。当时的记载更多的是对他们“关系非比寻常”的描述,以及外界的揣测和政治上的攻击。
杨贵妃的处境: 杨贵妃作为皇帝的宠妃,她的行为受到严密的监控。如果真的有“通奸”之事,很难不留下更确凿的证据。
安禄山的策略: 安禄山作为一名精明的政治家,他的行为更多的是出于政治目的。他利用“契子”关系,通过极尽讨好和亲近来获得政治利益,而不是单纯的男女之情。他与杨贵妃的“亲密”,很可能是一种政治表演。
“以貌取人”的偏差: 将“丑”和“矮”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能与杨贵妃产生“感情”的依据,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杨贵妃深受唐玄宗宠爱,其审美观和情感需求,不一定完全符合后世的简单评判。更何况,安禄山的“丑”和“矮”的说法,本身就不如他的“肥胖”和“胡人”身份来得确定。

总结一下:

安禄山虽然可能在外貌上不符合某些人的审美,甚至有些“粗鲁”或“异域”的特点,但“又矮”的说法并非主流。他作为一名野心勃勃的胡人将领,为了政治目的,竭力讨好当时的权力中心——唐玄宗和杨贵妃,利用“契子”关系,表现出极度亲昵和奉承。

杨贵妃是否与安禄山“通奸”,从现有史料来看,没有确凿的证据。 他们的“亲密”更多地体现在政治上的勾连和宫廷中的一些“出格”的表演,这些表演被后世的政治斗争、文学创作和民间传说不断加工,最终演变成了“通奸”的说法。

所以,与其说杨贵妃会和“又丑又矮”的安禄山“通奸”,不如说她卷入了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而安禄山则利用了她与皇帝的特殊关系,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他对外表现出的“丑”和“矮”,或许只是后世为了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讽刺性而添加的注解,而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更深沉的政治算计和人物表演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安史之乱怪杨玉环,明末清军入关怪陈圆圆,女性都是水性杨花的,皇帝都是被蒙蔽的,坏人都是被勾引的,臣子都是忠心耿耿但又无能为力的,老文人传统了。

user avatar

中国人攻击政治对手,总是从私德入手,用私德败坏来破坏政治对手的威望,而下三路又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事情。

比如以前自由派公知总是喜欢各种虚假无耻的野史,去攻击毛主席,周总理。

再比如欧阳修在修《新五代史》时,在关于朱温的记载里就是胡编乱造,他对朱温相当厌恶,于是在朱温本纪的论述中,称“梁负大恶”,称后梁的皇帝是“大恶之君”。

于是不仅记载朱温初一在某地屠城,初二又在某地抢劫,两地相隔数千里,当时又没有飞机,属实不可能。 有人问他为啥这么写,他说只要是梁军做的事全是朱温做的。

而且他还把野史里野宿张全义妻妾,扒灰的事情大书特书。

同理,不仅是要把安禄山在政治上打倒,而且要在名誉上,让他扫地,打成一个彻底的坏人。

比如有的人总是在讨厌罗斯福的人提起罗斯福的时候,总是要提他情妇,讨厌斯大林的人,提到斯大林他妻子自杀,讨厌爱因斯坦,提到爱因斯坦就会把他偷情的事情说出来。提起拜登,就会把他拉稀的事情讲出来,提到特朗普就要把他召妓的事情说出来。

人们不关心他的所做所为对不对,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是粗暴的从私德来攻击,因为这最简单,也最深入人心。

安禄山这事想想也不可能,杨玉环又不是北魏的胡太后,连慈禧都不是。

咋可能?

李隆基可是实权皇帝,不是吉祥物,也不研究虾虎鱼。

只能说安禄山既然失败,那么什么脏水都能泼。

user avatar

说实话,皇帝妃子和一边关将领通奸?你说和侍卫通奸是离得近,和皇子通奸是想越墙。和安禄山通奸是为了啥?安禄山能给杨玉环什么?他几年能进一次宫?

说白了,人自古以来都一样,这人有黑点还输了,就啥脏水都往身上泼,尤其女人(;一_一) 各种所谓祸国殃民的美人,有几个有实权的?几个比得上吕后,比得上赵飞燕姐妹?就是点儿背摊上个亡国君主……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大概又是从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中,捕风捉影延伸出去:李隆基听闻杨贵妃要给安禄山洗澡,特地跑去看了一下,这一看却让他心情很高兴,反而赐给了杨贵妃很多金银财宝。

为何李隆基看到自己的贵妃给臣子洗澡,反而很高兴?安禄山又是否如那些风言风语所传那样,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呢?

1、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事件经过

公元751年,距离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还有四年。

这一年,48岁的安禄山为了表示自己对唐玄宗的忠诚,竟然提出要给年仅32岁的杨贵妃做儿子的要求。更奇葩的是,唐玄宗很高兴的满足了自己这个宠臣的要求。

于是,稀里糊涂之下,杨贵妃多出了一个相差16岁的“干儿子”。

【杨贵妃剧照】

按照当时的规矩,女子当母亲的时候,是需要给孩子“洗三”的。

何谓“洗三”?简单说来,就是母亲要在孩子出生三天后,给他洗澡,好祛除孩子身上的污秽,保佑其健健康康成长。

虽然只是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干儿子,为了图个吉利,她也严格遵循了这个规定。比如十載正月一日,是祿山生日,她便要在安禄山生日三天之后,为他洗澡。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时候很逗,她先将安禄山放在大澡盆里,为他洗完澡后,又让宫女用特制的锦绣将他像小孩子一样包裹起来。

一般的洗三,到此,基本也就可以宣告结束了,也不知道是否杨贵妃顿生童趣,竟然和安禄山开起了玩笑。

她命宫中侍卫把用锦绣包成大婴儿一样的安禄山,放入轿子里,然后抬着他在皇宫内到处玩耍,这一边抬,还一边喊着“禄儿”“禄儿”,惹得前来观看的唐玄宗是哭笑不得,也不禁为爱妃和宠臣的游戏喝起了彩来。



【安禄山画像】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上卷》记载:後三日,召祿山入內,貴妃以繡綳子綳祿山,令內人以綵輿舁之,歡呼動地。玄宗使人問之,報云:「貴妃與祿山作三日洗兒,洗了又綳祿山,是以歡笑。」玄宗就觀之,大悅,因加賞賜貴妃洗兒金銀錢物,極樂而罷。自是,宮中皆呼祿山為祿兒,不禁其出入。

事情到此,大家也就基本看明白了,安禄山和杨贵妃两人之间,纯粹就是完成了一个当时很流行的仪式罢了,并不像流言传闻的那样龌龊,唐玄宗李隆基自然也就没有生气的道理了。

对于安禄山而言,他对杨贵妃和唐玄宗的殷勤,更大可能是出于想表示一下自己有多忠诚,好获得更多政治上的优待。

安禄山的出身,在唐王朝可算不上显贵,如果没有唐玄宗的过度宠溺,他很难翻起什么浪来。这种情况下,他要想再往走,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通过“联姻”和“认干爹”两种方式,进一步加深和唐玄宗的关系。

从资历上来讲,显然安禄山是不符合“联姻”的要求,退而求其次……

接下来,咱们再具体聊聊唐朝的“洗三”,都有哪些特殊的仪式。

2、唐代的洗三

唐代洗三,特别是皇家贵族,都有几个特殊的仪式:

一、洗澡的盆子必须是金盆,以此体现皇家的高贵;

例如李豫出生时,唐玄宗便“幸东宫,赐之金盆,命以浴”。

二、需要准备大量的铜钱,赏赐下人,分享自己的喜悦,这叫做“洗儿钱”;

王建《宫词》记载:“日高殿里有香烟,万岁声长动九天。妃子院中初降诞,内人争乞洗儿钱”

三、给婴儿洗三期间,要避免血光之灾,给婴儿驱邪积福。



​这一连串繁琐的仪式,象征着父母对子女的疼爱,就好比以前的人还相信给孩子起一些如同“阿狗”之类的名字好养活一样,他们相信通过“洗三”也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安禄山事迹》

【2】张云舒:《谈中国的诞生礼——以洗三为例》,《中华少年》,2015年第19期。

user avatar

首先我必须强调的是,早年的安禄山应该不仅不丑,也不矮,还是一个皮肤白皙,身材高大的胡人,除了身材比较肥胖之外,这时候的安禄山应该完全符合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男子的审美观:〖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根据两唐书记载,大唐开元二十年即公元732年,那位曾经在“瓜州保卫战”中以“空城计”击退吐蕃军队的大唐名将张守珪被唐玄宗李隆基任命为幽州节度使,负责抵御契丹南侵。因为当时营州柳城的胡人安禄山在盗羊时被幽州军抓获,所以张守珪打算将安禄山处死。虽然如此,但是因为安禄山在危机关头大喊道:“将军难道不想尽快消灭契丹和奚人吗?如果将军真的打算尽快消灭这两蕃,平定北疆的话,那么就不该杀了禄山!”,于是张守珪被安禄山的话感动,又见安禄山这个胡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所以张守珪就饶恕了他,结果不久之后,安禄山果然大破契丹,不仅很快成为幽州偏将,还做了张守珪的养子,因为安禄山身材比较肥胖,所以张守珪经常让他少吃饭,不准他吃饱,这不就是为了让安禄山的身材瘦下来,好搭配上他的高大、白皙的形象,成为幽州美男子吗?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在张守珪去世后,安禄山就已经是平卢节度使了,到了天宝三载即公元744年,已经做了两年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又接替了裴宽的范阳节度使之职,这时候的杨玉环仍然还是唐玄宗李隆基“养在深宫人未识”的“太真娘子”罢了


〖张守珪节度幽州,禄山盗羊而获,守珪将杀之,呼曰:“公不欲灭两蕃邪?何杀我?”守珪壮其语,又见伟而皙,释之,与史思明俱为捉生。知山川水泉处,尝以五骑禽契丹数十人,守珪异之,稍益其兵,有讨辄克,拔为偏将。守珪丑其肥, 由是不敢饱,因养为子。后以平卢兵马使擢特进、幽州节度副使。〗――后晋史学家刘昫《旧唐书•列传•卷一百五十•叛臣列传•安禄山列传》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禄山盗羊事觉,守珪剥坐,欲棒杀之,大呼曰: “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守珪见其肥白,壮其言而释之。令与乡人史思明同捉生,行必克获,拔为偏将。常嫌其肥,以守珪威风素高,畏惧不敢饱食。 以骁勇闻,遂养为子。〗――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五十•叛臣列传•安禄山列传》


不要以为古代人对男子的外貌不在意。实际上古代很多王朝都是“看脸的世界”,比如封常清就因为个子矮,长得丑,所以多次被美男子高仙芝拒之门外,如果不是因为封常清锲而不舍,又确实有点军事才能的话,那么高仙芝是绝对不要他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安禄山真的“又丑又矮”的话,那么张守珪绝对不会要这样一个“猥琐男”做自己的养子的。换句话说,如果张守珪真的不在意手下的外貌的话,那么他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养子安禄山减肥呢?这么说起来,在张守珪时代,因为安禄山经常“节食减肥”,所以他的身材应该还可以,这时候的安禄山可能也勉强算一个“美男子”,


〖(封常清)外祖死,常清孤贫,年三十馀,属夫蒙灵察为四镇节度使,将军高仙芝为都知兵马使,颇有材能,每出军,奏傔从三十馀人, 衣服鲜明。常清慨然发愤,投牒请预一傔。常清细瘦目类脚短而跛,仙芝见其貌寝, 不纳。明日又投牒,仙芝谓曰:“吾奏傔已足,何烦复来!”常清怒,倨谓仙芝曰: “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公若方圆取人,则士大夫所望;若以貌取人,恐失之子羽矣!”仙芝犹未纳。常清自尔候仙芝出入,晨夕不离其门,凡数十日,仙芝不得已,补为傔。〗――刘昫《旧唐书•列传•卷五十四•封常清列传》


其次,如果题主要问杨玉环为什么会看上安禄山的话,那么最可能的原因是因为安禄山虽然肥胖,但是他的“胡炫舞”却跳的非常好,又非常会拍马屁,而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二人都是喜欢音乐舞蹈的,这对老夫少妻之所以能如此甜蜜,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爱好,互相成为对方的“红颜知己”、“蓝颜知己”罢了,否则单独的外貌是不可能让杨玉环得宠那么久的,安禄山也同理:〖(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 至玄宗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为置第宇,穷极壮丽,以金银为篣筐笊篱等。上御勤政楼,于御坐东为设一大金鸡障,前置一榻坐之,卷去其帘。(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入朝,又求为河东节度,因拜之。〗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并不是杨贵妃看得上看不上安禄山的问题,而是唐玄宗李隆基想要重要安禄山来制衡李林甫、杨国忠二人。要知道安禄山可是比杨玉环更早发达的。杨玉环从小被叔叔杨玄珪扶养,在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才做了寿王李瑁的寿王妃,次年因为武惠妃去世,又经过高力士推荐,所以杨玉环才在开元二十四年即公元736年做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太真娘子”,又到了天宝四载即公元744年八月壬寅日,杨玉环才从“太真娘子”升为贵妃,期间,杨玉环不仅两次被唐玄宗李隆基“谴还外第”,还在第二次被唐玄宗李隆基是“谴还外第”时,差点“赐死”,后来因为杨国忠、吉温的帮助,所以唐玄宗李隆基才让杨玉环回宫:〖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妃复得谴还外第,国忠谋於吉温。温因见帝曰:“妇人过忤当死, 然何惜宫中一席广为鈇质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 妃因韬光谢帝曰:“妾有罪当万诛,然肤发外皆上所赐,今且死,无以报。”引刀断一缭发奏之,曰:“以此留诀。”帝见骇惋,遽召入,礼遇如初。因又幸秦国(夫人)及国忠第,赐两家钜万。〗――(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卷一•后妃列传•玄宗贵妃杨氏列传》)


反过来在看安禄山,当杨玉环刚成为寿王妃时,安禄山已经以张守珪养子的身份成为幽州偏将,因为安禄山讨伐契丹有功,又经常贿赂采访使张利贞等人,所以这时候的安禄山已经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重视,开始受到唐玄宗李隆基宠信了:〖于是御史中丞张利贞采访河北,禄山百计谀媚,多出金谐结左右为私恩。利贞入朝,盛言禄山能,乃授营州都督、平卢军使、顺化州刺史。使者往来,阴以赂中其嗜,一口更誉,玄宗始才之。天宝元年,以平庐为节度,〗,而当杨玉环刚刚成为贵妃的那一年,人家安禄山已经是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以及拥有营州都督、顺化州刺史、柳城太守、两蕃、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骠骑大将军、河北采访使等头衔,当安禄山离开大唐首都长安时,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会“诏中书门下尚书三省正员长官、御史中丞饯鸿胪亭。”。虽然因为当时唐玄宗李隆基把自己的两个外甥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和宜芳公主杨氏分别嫁给契丹可汗李怀节和奚饶乐都督李廷宠,所以契丹人、奚人这“两蕃”便称臣大唐,但是因为安禄山为了刷战绩而多次骚扰两蕃,所以导致静乐公主独孤氏、宜芳公主杨氏在和亲当年就被两蕃杀死,结果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不追究,还更加宠信安禄山了:〖(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奚、契丹杀公主以叛,禄山幸邀功,肆其侵,于是两蕃贰。禄山起军击契丹,还奏;“梦李靖、李勣求食于臣,乃祠北郡,芝生于梁。”其诡诞敢言不疑如此。席豫为河北黜陟使,言禄山贤。时宰相李林甫嫌儒臣以战功进,尊宠间己, 乃请颛用蕃将,故帝宠禄山益牢,群议不能轧,卒乱天下,林甫启之也。〗。你觉得这时候的安禄山会看得上一个刚刚从寿王妃、太真娘子升为贵妃的后宫女子吗?说白了,杨玉环不过是唐玄宗李隆基与安禄山之间的一个作为摆设的花瓶罢了。唐玄宗李隆基之所以会同意让安禄山“母事贵妃”,不过就是因为想要通过这一点让安禄山放心罢了,根本不是杨贵妃看得上看不上安禄山的问题好吗?这时候的杨玉环和一件礼物实际上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唐玄宗李隆基把她送出去也是可以的


〖禄山阳为愚不敏盖其奸,承间奏曰:“臣生蕃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 以身为陛下死。”天子以为诚,怜之。令见皇太子,不拜。左右擿语之,禄山曰: “臣不识朝廷仪,皇太子何官也?”帝曰:“吾百岁后付以位。”谢曰:“臣愚, 知陛下不知太子,罪万死。”乃再拜。时杨贵妃有宠,禄山请为妃养儿,帝许之。 其拜,必先妃后帝,帝怪之,答曰:“蕃人先母后父。”帝大悦,命与杨铦及三夫人约为兄弟。繇是禄山有乱天下意,令麾下刘骆谷居京师,伺朝廷隙。〗――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五十•叛臣列传•安禄山列传》


〖天宝中,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大立边功,上深宠之。禄山来朝, 帝令贵妃姊妹与禄山结为兄弟。禄山母事贵妃,每宴赐,锡赉稠沓。及禄山叛,露檄数国忠之罪。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 诸杨聚哭,贵妃衔土陈请,帝遂不行内禅。及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 盖指贵妃也。力士复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刘昫《旧唐书•列传•卷一•后妃列传•玄宗贵妃杨氏列传》

(大唐天宝十五载即公元756年夏五月)丙辰,次马嵬驿,诸卫顿军不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奏曰:“逆胡指阙,以诛国忠为名,然中外群情,不无嫌怨。今国步艰阻,乘舆震荡,陛下宜徇群情,为社稷大计,国忠之徒,可置之于法。”会吐蕃使二十一人遮国忠告诉于驿门,众呼曰: “杨国忠连蕃人谋逆!”兵士围驿四合。及诛杨国忠、魏方进一族,兵犹未解。上 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玄礼等见上请罪,命释之。〗――刘昫《旧唐书•唐玄宗李隆基本纪》

说白了,杨玉环不过被唐玄宗李隆基当成一个玩具罢了,真以为和白居易说的一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吗?白居易的《长恨歌》就和前一阵子流行的电视剧《军师联盟》、《虎啸龙吟》一样,总是喜欢把唐玄宗李隆基、晋宣帝司马懿这种渣男洗白成痴情男人,实际上唐玄宗李隆基就和晋武帝司马炎是同一类型的花心渣男罢了,晋武帝司马炎已经是一个很典型的生活奢侈,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了,然而晋武帝司马炎也就二十六个儿子,唐玄宗李隆基却有三十个儿子,比晋武帝司马炎还多了四个,更不用说公主还有多少位了,说起来唐玄宗李隆基才更加没底线,人家晋武帝司马炎再怎么好色,好歹不会娶自己的儿媳妇,而唐玄宗李隆不仅娶了,而且这个儿媳妇还是他从前的宠妃武惠妃的亲儿媳妇,武惠妃刚死,尸骨未寒,然后唐玄宗李隆基紧赶慢赶的把前爱妃的儿媳妇封了太真娘子,又要前爱妃的儿子李瑁去剑南道,这样的男人竟然算“痴情男人”,请问还有三观吗?


最后再说一句,杨国忠确实意识到了安禄山会谋反,他虽然祸国殃民,但是想要除掉安禄山的本意并没有错,就如同东晋国舅爷庾亮打算铲除苏峻,加强中央集权罢了:〖杨国忠屡奏禄山必反。十二载,玄宗使中官辅璆琳觇之,得其贿赂,盛言其忠。 国忠又云“召必不至”,洎召之而至。十三载正月,谒于华清宫,因涕泣言:“臣蕃人,不识字,陛下擢臣不次,被杨国忠欲得杀臣。”玄宗益亲厚之,遂以为左仆射,却回。其月,又请为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奏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为其副,又请知总监事。既为闲厩、群牧等使,上筋脚马,皆阴选择之,夺得楼烦监牧及夺张文俨马牧。三月一日,归范阳,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至范阳,人言反者,玄宗必大怒,缚送与之。十四载,玄宗又召之,托疾不至。赐其子婚,令就观礼,又辞。〗,杨家人实际上全都是在帮助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昏君背黑锅罢了,这就是帝制时代最可笑的地方,皇帝永远正确,错误永远是别人的。

user avatar

不可能的,安禄山在宫廷内部没有势力,而且每天不知道多少人在给李隆基说安禄山要谋反,其中杨国忠可是宰相,被人每天像贼一样防着的人,还能在主人的眼皮底下和杨玉环通奸,你是有多看不起李隆基和杨国忠的情报系统?再说,安禄山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一路爬上唐帝国权势地位前几位的超级大佬,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分不清头大眼小的精虫上脑和杨玉环通奸?这种人要什么姿色的女人没有,怎么可能做这种找死的行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