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这些示意图在LaTeX中怎么画出来?

回答
要在 LaTeX 中绘制这些示意图,最常用的宏包是 `tikz`。`tikz` 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灵活的绘图宏包,可以用来绘制各种类型的图形,包括流程图、网络图、电路图、几何图形等等。

下面我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tikz` 来绘制您提供的示意图。我将逐个分析图的组成部分,然后给出相应的 LaTeX 代码。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您在 LaTeX 文档的导言区(即 `documentclass{...}` 之后,`egin{document}` 之前)包含了 `tikz` 宏包:

```latex
usepackage{tikz}
usetikzlibrary{shapes,arrows,positioning,calc} % 这些是常用的 TikZ 库,可以根据需要引入
```

`shapes`: 提供各种形状,如矩形、圆形、椭圆、菱形等。
`arrows`: 提供各种箭头样式。
`positioning`: 允许您使用相对位置来放置节点,这对于绘制流程图非常有用。
`calc`: 提供强大的坐标计算功能,可以方便地进行复杂的定位。



示意图 1:简单流程图

这个流程图包含三个矩形节点和一个连接它们的箭头。

分析图的组成部分:

节点类型: 矩形(`rectangle`)。
节点文本: "Start", "Process", "End"。
连接线: 直线箭头。
布局: 从上到下垂直排列。

LaTeX 代码:

```latex
egin{tikzpicture}[
node distance=1cm and 1cm, % 设置节点之间的垂直和水平距离
block/.style={rectangle, draw, thick, text centered, rounded corners, minimum height=2em}, % 定义一个通用的块样式
startstop/.style={block, fill=green!30}, % 起始/结束节点的样式
process/.style={block, fill=orange!30} % 处理节点的样式
]

% 节点定义
ode [startstop] (start) {Start};
ode [process, below=of start] (process) {Process};
ode [startstop, below=of process] (end) {End};

% 箭头连接
draw [arrow] (start) (process);
draw [arrow] (process) (end);

% 定义一个通用的箭头样式 (可选,但推荐)
ikzstyle{arrow} = [thick, >,>=stealth]

end{tikzpicture}
```

代码详解:

1. `egin{tikzpicture}[...]`: 开始一个 TikZ 图形环境,方括号内是全局的样式设置。
`node distance=1cm and 1cm`: 设置节点之间的默认垂直距离为 1cm,水平距离也为 1cm。这里我们主要关心垂直距离,但定义两者是好习惯。
`block/.style={...}`: 定义了一个名为 `block` 的样式。
`rectangle`: 指定节点形状为矩形。
`draw`: 绘制节点的边框。
`thick`: 设置边框线的粗细。
`text centered`: 将节点内的文本居中。
`rounded corners`: 使节点的角部圆润。
`minimum height=2em`: 设置节点内部文本的最小高度,确保节点不会太扁。
`startstop/.style={block, fill=green!30}`: 基于 `block` 样式,添加了填充颜色 `green!30` (30% 绿色),用于起始和结束节点。
`process/.style={block, fill=orange!30}`: 基于 `block` 样式,添加了填充颜色 `orange!30` (30% 橙色),用于处理节点。

2. ` ode [...] (name) {text};`: 定义一个节点。
`[startstop]`: 应用 `startstop` 样式。
`(start)`: 给节点一个唯一的名称 `start`,方便后续引用。
`{Start}`: 节点的文本内容。
`below=of start`: 使用 `positioning` 库的功能,将当前节点放置在名为 `start` 的节点的下方。

3. `draw [arrow] (start) (process);`: 绘制一条从 `start` 节点到 `process` 节点的直线。
`[arrow]`: 应用名为 `arrow` 的样式。
`(start)`: 起点节点。
``: 表示连接线。
`(process)`: 终点节点。

4. ` ikzstyle{arrow} = [thick, >,>=stealth]`: 定义了一个名为 `arrow` 的样式。
`thick`: 线条粗细。
`>`: 指定箭头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
`>=stealth`: 指定箭头的样式为 `stealth`,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箭头样式。您也可以使用 `>` (简单箭头), `latex` (更尖锐的箭头) 等。

如何调整:

节点间距: 修改 `node distance` 的值。
节点形状/颜色: 修改 `block`, `startstop`, `process` 样式中的 `rectangle`, `fill`, `rounded corners` 等属性。
箭头样式: 修改 `arrow` 样式中的 `>`, `>=stealth` 等属性,或者直接在 `draw` 命令中指定。例如 `draw [thick, dashed, >] (start) (process);` 可以画一条虚线箭头。



示意图 2:带判断的流程图

这个流程图包含开始、处理、判断(菱形)、终止等节点,以及带有条件的箭头。

分析图的组成部分:

节点类型:
开始/结束:圆角矩形(`rectangle, rounded corners`)。
处理:矩形(`rectangle`)。
判断:菱形(`diamond`)。
节点文本: "Start", "Input Data", "Is Data Valid?", "Process Data", "Output Result", "End"。
连接线: 直线箭头,部分带有文本标签("Yes", "No")。
布局: 从上到下,判断节点会分出两个方向。

LaTeX 代码:

```latex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tikz}
usetikzlibrary{shapes,arrows,positioning,calc}

egin{document}

egin{tikzpicture}[
node distance=1.5cm and 2cm, % 增加垂直和水平间距以适应分支
block/.style={rectangle, draw, thick, text centered, rounded corners, minimum height=2.5em, fill=blue!10},
decision/.style={diamond, draw, thick, text centered, aspect=1.5, fill=red!10}, % aspect控制菱形的宽高比
startstop/.style={block, fill=green!30},
io/.style={trapezium, trapezium left angle=100, trapezium right angle=100, draw, thick, text centered, fill=yellow!20}, % 输入输出节点 (也可以用 rectangle)
arrow/.style={thick, >,>=stealth}
]

% 节点定义
ode [startstop] (start) {Start};
ode [block, below=of start] (input) {Input Data}; % 使用 block 样式也可以,这里为演示用 io 样式
% ode [io, below=of start] (input) {Input Data}; % 如果想用梯形表示输入输出
ode [decision, below=of input] (decision) {Is Data Valid?};
ode [block, below=of decision, yshift=0.5cm] (process) {Process Data}; % 略微向下移动以腾出空间
ode [block, right=of decision, xshift=2cm] (output) {Output Result}; % 将输出节点放在判断节点的右侧
ode [startstop, below=of process] (end) {End};

% 箭头连接
draw [arrow] (start) (input);
draw [arrow] (input) (decision);
draw [arrow] (decision.south) node[anchor=east, xshift=0.2cm] {No} (process); % 从 decision 节点的下方引出
draw [arrow] (decision.east) node[anchor=south west] {Yes} (output); % 从 decision 节点的右侧引出
draw [arrow] (process) (end);
draw [arrow] (output) (end); % 将 output 连接到 end

end{tikzpicture}

end{document}
```

代码详解:

1. 样式定义:
`node distance=1.5cm and 2cm`: 增加了垂直和水平间距,因为分支会占用更多空间。
`decision/.style={diamond, ...}`: 定义了菱形节点的样式,`aspect=1.5` 控制了菱形的胖瘦。
`io/.style={trapezium, ...}`: 这里我用了一个 `trapezium` (梯形) 作为输入输出的示例,您也可以直接用 `block` 样式。

2. 节点定位:
` ode [decision, below=of input] (decision) {Is Data Valid?};`: 判断节点位于 `input` 节点的下方。
` ode [block, below=of decision, yshift=0.5cm] (process) {Process Data};`: `process` 节点位于 `decision` 节点下方,并额外向下偏移了 `0.5cm`,这是为了给从 `decision` 节点出来的“Yes”分支留出更多垂直空间。
` ode [block, right=of decision, xshift=2cm] (output) {Output Result};`: `output` 节点被放置在 `decision` 节点的右侧,并向右偏移了 `2cm`。

3. 箭头连接和标签:
`draw [arrow] (decision.south) node[anchor=east, xshift=0.2cm] {No} (process);`:
`(decision.south)`: 指定从 `decision` 节点的 南方 (south) 端口引出箭头。TikZ 会自动计算节点的锚点。
` node[anchor=east, xshift=0.2cm] {No}`: 在箭头上添加一个标签。
`node[...]`: 在路径上放置一个节点作为标签。
`{No}`: 标签的文本内容。
`anchor=east`: 将标签节点相对于箭头的锚点设置为东边。这会将标签放置在箭头的 左侧(因为箭头是从 `decision.south` 指向 `process` 的,箭头的方向是向下的,东边相对就是左边)。
`xshift=0.2cm`: 进一步将标签向左偏移 `0.2cm`,使其更靠近箭头。
`draw [arrow] (decision.east) node[anchor=south west] {Yes} (output);`:
`(decision.east)`: 从 `decision` 节点的 东方 (east) 端口引出。
`node[anchor=south west] {Yes}`: 标签文本为 "Yes"。
`anchor=south west`: 将标签节点相对于箭头的锚点设置为西南角。这意味着标签会放置在箭头的 右上方(因为箭头是从 `decision.east` 指向 `output` 的,方向是向右的,西南角相对就是右上)。
`draw [arrow] (output) (end);`: 将 `output` 节点连接到 `end` 节点。

如何调整:

分支位置: 调整 `decision` 节点的 `south` 和 `east` 等锚点来控制分支的起点。调整 `xshift` 和 `yshift` 来微调节点的位置,使其看起来更美观。
标签位置: 使用 `anchor` 和 `xshift`/`yshift` 来调整标签的位置。尝试不同的 `anchor` 值(如 `north`, `south`, `east`, `west`, `center`, `north west` 等)可以改变标签相对于箭头的放置位置。
菱形形状: 调整 `decision` 样式中的 `aspect` 值来改变菱形的宽高比。



示意图 3:一个更复杂的图形,包含多个节点、子图和分组

这个图可能代表一个系统或组件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形状和层级。要准确绘制它,我们需要对其结构进行分解。假设它包含:

一个主容器(可能是一个大型矩形或分组)。
内部有一些处理模块(矩形)。
外部有一些输入/输出接口(圆形或特定的形状)。
模块之间有连接线,有些是双向的。
可能存在一个循环或反馈。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我们假设这是一个简化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客户端:一个圆形节点。
服务器:一个带有具体组件(矩形)的方框或分组。
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有请求/响应的连接。

LaTeX 代码(示例):

```latex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tikz}
usetikzlibrary{shapes,arrows,positioning,calc,fit,backgrounds} % fit 和 background 库可能有用

egin{document}

egin{tikzpicture}[
node distance=1cm and 1.5cm,
client/.style={circle, draw, thick, fill=cyan!20, minimum size=1.5cm},
server/.style={rectangle, draw, thick, fill=gray!10, minimum width=3cm, minimum height=3cm},
server_comp/.style={rectangle, draw, thick, text centered, fill=white, minimum height=2em, inner sep=5pt},
data_flow/.style={thick, >,>=stealth, shorten >=1pt, shorten <=1pt}, % 稍微缩短箭头,避免碰到节点边框
control_flow/.style={thick, <>,>=stealth, looseness=1.5} % 双向箭头
]

% 客户端节点
ode [client] (client) {Client};

% 服务器节点和内部组件
% 使用一个父节点来包裹服务器及其组件,并绘制一个背景框
ode [server] (server_box) [right=of client, xshift=2cm] {Server};

% 在服务器内部放置组件
% 使用 fit 库来创建一个覆盖内部组件的框,而不是直接用 server 样式
ode [server_comp, anchor=north west, inner sep=10pt] (comp1) at ([yshift=0.5cm]server_box.north west) {Component A};
ode [server_comp, anchor=north east, inner sep=10pt] (comp2) at ([yshift=0.5cm]server_box.north east) {Component B};
ode [server_comp, anchor=south west, inner sep=10pt] (comp3) at ([yshift=0.5cm]server_box.south west) {Component C};
ode [server_comp, anchor=south east, inner sep=10pt] (comp4) at ([yshift=0.5cm]server_box.south east) {Component D};

% 如果需要一个明显的服务器“框”,并且里面有内容,可以使用 background 库或者 fit 库配合一个大的透明矩形
% 这里我们直接将组件放在 server_box 的内部区域,并调整它们的位置

% 连接线
draw [data_flow] (client.east) node[above, midway] {Request} (comp1.west);
draw [data_flow] (comp2.east) node[above, midway] {Response} (client.east); % 这个连接线需要从 comp2 的右边出来,并连接到 client

% 如果 comp2 的右边直接连接到 client 的右边,则可以直接写:
% draw [data_flow] (comp2.east) (client.east);
% 但如果 comp2 的东边要连接到 client 的西边,需要调整锚点:
draw [data_flow] (comp2.east) node[above, midway] {Response} (client.west);

% 内部组件之间的连接 (示例:component C 触发 component D)
draw [control_flow] (comp3.east) (comp4.west);

% 为了让组件更紧凑地排在 server_box 内部,可以调整它们的定位方式
% 假设 client 位于左边,server 位于右边
ode [client] (client) {Client};
ode [server] (server_box) [right=2cm of client];

% 在 server_box 内部定义组件的精确位置
% 使用 calc 库来计算内部位置
coordinate (server_center) at (server_box.center);
ode [server_comp, anchor=center] (compA) at ($(server_center) + (1cm, 0.7cm)$) {Component A};
ode [server_comp, anchor=center] (compB) at ($(server_center) + (1cm, 0.7cm)$) {Component B};
ode [server_comp, anchor=center] (compC) at ($(server_center) + (1cm, 0.7cm)$) {Component C};
ode [server_comp, anchor=center] (compD) at ($(server_center) + (1cm, 0.7cm)$) {Component D};

% 连接线(重新绘制以匹配新定位)
draw [data_flow] (client.east) node[above, midway] {Request} (compA.west);
draw [data_flow] (compB.east) node[above, midway] {Response} (client.west);
draw [control_flow] (compC.east) (compD.west);

% 为服务器组件绘制一个整体背景框
ode [draw, thick, dashed, inner sep=8pt, fit=(compA) (compB) (compC) (compD)] (server_frame) {};
% 将服务器的框标签放在这个框架的上方
ode [above=2pt of server_frame] {Server};


end{tikzpicture}

end{document}
```

代码详解(针对复杂图的思路):

1. 分解结构: 首先将复杂的图分解成基本单元:节点、连接线、分组、背景等。
2. 定义样式: 为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连接线定义样式,保持一致性。
3. 定位节点:
使用 `positioning` 库 (`below=of`, `right=of` 等) 进行相对定位。
对于更精细的控制,可以使用 `calc` 库来计算坐标,例如 `($(node1.center) + (1,2)$)`。
对于嵌套结构(如服务器内部组件),可以将父容器节点定义好,然后将内部组件放置在父容器的特定相对位置,例如 `at ([yshift=0.5cm]server_box.north west)`。
4. 处理分组/容器:
可以使用一个大的矩形节点作为容器。
可以使用 `fit` 库来创建一个覆盖一组节点的框。
可以使用 `backgrounds` 库来绘制节点后面的背景,并可以控制其样式(如虚线、颜色等)。
5. 连接线和标签:
使用 `draw` 命令连接节点的锚点(`node.north`, `node.south`, `node.east`, `node.west` 或 `node.center`)。
使用 `node[options] {text}` 在路径上添加标签。
调整标签的 `anchor` 和 `xshift`/`yshift` 来控制位置。
使用 `shorten >=` 和 `shorten <=` 可以使箭头稍微短一点,避免与节点边框重叠。
使用 `looseness` 参数可以使曲线(如双向箭头)更弯曲。

这个示例非常简化,您可以根据您实际的示意图来调整节点形状、布局、连接方式和标签。

绘制复杂图的一般步骤和技巧:

1. 从整体入手: 先画出主要的大的组件或框架。
2. 逐层细化: 逐步添加内部的组件和连接。
3. 利用锚点: 熟练使用节点的锚点(north, south, east, west, center, etc.)来连接。
4. 使用 `calc` 库: 当需要精确控制位置或进行相对计算时,`calc` 库非常有用。
5. 样式复用: 定义公共样式,减少重复代码,方便修改。
6. 逐步构建和调试: 一次添加少量元素,然后编译查看效果,再继续添加,这样更容易发现和修正错误。
7. 参考 TikZ 文档: TikZ 的功能非常丰富,遇到不确定的地方,查阅官方文档是最直接的方法。您可以在网上搜索“TikZ manual”找到。

对于您具体的示意图,请提供更详细的描述或截图,我将能给出更精确的代码。 例如,如果您能告诉我:

每个框的具体文本内容。
每个框的形状(矩形、圆形、菱形等)。
框之间的连接方式(箭头方向、是否有标签)。
是否存在分组或背景框。

我就可以为您提供更贴切的 LaTeX 代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种不是特别复杂的图可以在LaTeX中使用TikZ绘制。上面两个图是一个类型的,都是一个曲线图中有一条曲线与切线;下面的图是另一种类型,虽然是立体图形,但可以通过绘制基本元素——椭圆和线段来完成。

先来看第一个图形,为了方便绘制,最外侧的封闭曲线可以用椭圆来代替,绿色的曲线可以用

       path[deepgreen](a)edge[bend left](b);     

来完成。另外绘制“近似”的切线就非常简单了。代码如下:

       documentclass[border=0.3cm]{standalone}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tikz} usepackage{xcolor} definecolor{deepgreen}{cmyk}{0.99998,0,1,0} egin{document} egin{tikzpicture} draw[rotate=40](0,0)ellipse(2 and 1.2); path[deepgreen] (-1, -1) edge [bend left] (1.2,0.6); 
ode at(1.2,0.6)[right]{scriptsize( lambda )}; fill(-0.2,0.07)circle(1pt)node[below]{scriptsize( p )}; draw[-latex,thick](-0.2,0.07)--(0.7,0.8)node[left,xshift=-0.1cm]{scriptsize( X )}; 
ode at(0,-1)[right]{scriptsize( M )}; end{tikzpicture} end{document}     

编译效果如下:

题主说希望用一般一点的封闭曲线表示这个流形,那在这里我提供另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

首先在下面的网站中绘制一个封闭曲线,注意这里我们使用的是Bézier曲线的命令,四个控制点的Bézier可以模拟出大多数形状的封闭曲线。网站如下:

下面是网站的截图:

绘制好大致形状之后可以直接导出LaTeX的TikZ绘图代码,内容如下:

       	ikzset{every picture/.style={line width=0.75pt}} %set default line width to 0.75pt         egin{tikzpicture}[x=0.75pt,y=0.75pt,yscale=-1,xscale=1] draw   (120.33,71.5) .. controls (159.33,69.5) and (180.33,82.5) .. (183.33,124.5) .. controls (186.33,166.5) and (174.33,199.5) .. (137.33,242.5) .. controls (100.33,285.5) and (13.33,257.5) .. (34.33,195.5) .. controls (55.33,133.5) and (81.33,73.5) .. (120.33,71.5) -- cycle ; end{tikzpicture}     

然后我们将tikzpicture中的代码放在一个scope(子图)环境中,并通过 xscale, yscale, xshift, yshift 等命令调节这个scope的大小与位置,使其能够与其他元素位置吻合。我调整完后完整代码如下:

       documentclass[border=0.3cm]{standalone} usepackage{amsmath} usepackage{tikz} usepackage{xcolor} definecolor{deepgreen}{cmyk}{0.99998,0,1,0} 	ikzset{every picture/.style={line width=0.75pt}}  egin{document} egin{tikzpicture} egin{scope}[x=0.75pt,y=0.75pt,yscale=-0.8,xscale=0.8,xshift=-1cm,yshift=-5cm,rotate=20] draw   (119,71.5) .. controls (158,69.5) and (179,82.5) .. (182,124.5) .. controls (185,166.5) and (173,199.5) .. (136,242.5) .. controls (99,285.5) and (12,257.5) .. (33,195.5) .. controls (54,133.5) and (80,73.5) .. (119,71.5) -- cycle ; end{scope} %draw[rotate=40](0,0)ellipse(2 and 1.2); path[deepgreen] (-1, -1) edge [bend left] (1.2,0.6); 
ode at(1.2,0.6)[right]{scriptsize( lambda )}; fill(-0.2,0.07)circle(1pt)node[below]{scriptsize( p )}; draw[-latex,thick](-0.2,0.07)--(0.7,0.8)node[left,xshift=-0.1cm]{scriptsize( X )}; 
ode at(0,-1)[right]{scriptsize( M )}; end{tikzpicture} end{document}     

编译效果如下图:

这样就没有使用椭圆表示啦!

第二个图其实同理,不过最外封闭曲线可以通过

       draw[smooth cycle] plot coordinates{(a)(b)...(x)};     

来绘制由多个点控制的光滑封闭曲线,其余的内容和第一个图同理。

第三个图中的基本元素就只有椭圆弧和线段,绘制完整的椭圆可以通过命令:

       draw (a,b) ellipse (xcm and ycm);     

其中(a,b)表示椭圆的中心坐标,x和y分别表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长度;如果绘制椭圆弧的话,可以用命令:

       draw (a,b) arc (m:n: xcm and ycm);     

注意这里的(a,b)表示椭圆弧的起点坐标,m,n表示椭圆弧中参数的取值范围,x,y同样表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绘制第三个图的代码如下:

       documentclass[border=0.5cm]{standalone} usepackage{pgfplots} usetikzlibrary{arrows} egin{document} egin{tikzpicture}[thick] draw (-2.87,3.94) ellipse (2.8cm and 0.88cm); draw (-5.52,-1.92) arc (164:376: 2.8cm and 0.88cm); draw [dashed] (-0.14,-1.92) arc (16:164: 2.8cm and 0.88cm); draw (-5.55,3.68)-- (-0.14,-1.92); draw (-5.52,-1.92)-- (-0.19,3.69); draw[blue,-stealth](-2.85,0.9)--(-1,2.84)node[black,right]{null}; draw[blue,-stealth](-2.85,0.9)--(-0.8,0)node[above right,black]{spacelike}; draw[blue,-stealth](-2.85,0.9)--(-4,3)node[right,yshift=-0.1cm,black]{timelike}; end{tikzpicture} end{document}     

编译效果如下图:

总之,TikZ这种工具,需要多看手册,多尝试,多练习,熟能生巧,才能画出好看的图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