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CZ-52手枪算是滚柱闭锁吗?

回答
“捷克斯洛伐克 vz. 52 手枪,常被爱好者们亲切地称为 CZ52,它的闭锁方式的确独树一帜,但严格来说,它不是典型的滚柱闭锁。”

我知道,一提到“滚柱闭锁”,大家脑海里可能立马浮现出H&K G3或者SP89那样的电影画面,或者一些重型机枪的精密结构。CZ52的闭锁机构,虽然也用到了“滚柱”这个词,但它的工作原理和我们熟知的滚柱闭锁枪机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

咱们得先梳理一下“滚柱闭锁”这个概念。一般来说,滚柱闭锁是指在枪机头部,围绕着一个中心轴,布置了一圈或多圈滚柱。当枪机向后运动时,这些滚柱会在斜面上滚动,并被推向两侧,从而脱离套筒上的闭锁槽。反之,当枪机向前运动时,滚柱又会被推回原位,挤入套筒的闭锁槽,将枪管和套筒牢牢地锁在一起。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它能有效地将巨大的后坐力分散到套筒的两侧,减少枪机头部的受力集中,并且由于滚柱的滚动,摩擦力相对较小,有利于枪机的顺畅运动。

那么,CZ52是怎么回事呢?

CZ52的核心闭锁原理,是依靠一个倾斜的闭锁块(locking block)。这个闭锁块位于枪管的下方,并且有一个倾斜的表面。当枪弹发射,套筒带着枪管一起后坐时,枪管是通过一个特定的卡槽与套筒连接的。而这个闭锁块,它本身也连接着套筒。

关键在于这个闭锁块的运动路径。在枪弹击发后,套筒和枪管开始一同后坐。这时候,枪管下方有一个凸起,这个凸起会推着闭锁块的倾斜面。由于套筒的约束,这个闭锁块不能自由向下移动,但它可以相对于套筒向上倾斜。随着枪管后坐,这个凸起沿着闭锁块的倾斜面向上推,就把闭锁块向上“撬”了起来。

而这个“撬”起来的闭锁块,它会抬高并顶住套筒的内部,从而将枪管和套筒“锁住”。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有多组滚柱在滚动来分散后坐力,而是依靠闭锁块的倾斜运动,将枪管向上的力传递给套筒。

有人可能会问,那“滚柱”体现在哪里呢?CZ52的闭锁块,在它下方有一个枢轴,这个枢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滚动作用,或者说,它是在一个可以滚动的销子上。这种设计,是为了减小闭锁块在向上抬升过程中,与枪管连接处的摩擦。所以,你可以说它有“滚动”的部件,但它不是靠多组滚柱来实现闭锁解锁动作的。它的闭锁动作,更接近于一种倾斜楔块式闭锁,只不过这个楔块的活动方式,以及与套筒的连接方式,比较特别。

用一个更形象的比喻,你可以想象一个楔子,它有一个斜面。当这个楔子被向上推的时候,它会卡住上面的东西。CZ52的闭锁块,就像是这样一个楔子,只不过它被设计成可以相对套筒倾斜,并且通过一个带有滚动作用的销子来实现更顺畅的动作。

所以,虽然CZ52的设计非常精巧,而且在枪管和闭锁块的连接处可能使用了滚动部件来优化运动,但它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由一组或多组滚柱在枪机和套筒之间滚动的“滚柱闭锁”枪机。它的核心机制是倾斜闭锁块。

这种设计在手枪领域是比较少见的,赋予了CZ52独特的魅力和可靠性。它的设计者们,显然在解决后坐力带来的问题上,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关于CZ-52的自动方式和闭锁方式值得一说,我看到评论区里有人把它和HK的滚柱延迟后坐混为一谈了。

CZ-52是捷克斯洛伐克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的一款自动手枪,发射7.62x25mmTT手枪弹。该枪很特别的一点是采用滚柱闭锁,在手枪上很少见。

大多数有刚性闭锁的自动手枪都采用勃朗宁发明的枪管偏移闭锁,就是击发后枪管先与套筒一起后坐一小段距离,然后枪管后端向下偏移一个角度,与套筒脱离,套筒继续后坐完成抽壳。比如柯尔特M1911、勃朗宁HP、Glock、CZ-75、TT-33等都是用这种原理的。

而CZ-52虽然也是管退式原理,刚性闭锁,但闭锁方式和勃朗宁结构不同,它不是让枪管偏移与套筒脱离,而是靠滚柱。取下CZ-52手枪的枪管和套筒,会看到位于枪管节套两侧有左右对称的两颗滚柱,相应地套筒两侧有两个C形凹槽,滚柱就是通过C形凹槽与套筒锁在一起完成闭锁的。

那么该装置是如何完成开锁、闭锁动作的呢?在两颗滚柱中间可看到一个“凸”字形的零件,这个零件和枪管节套固定在一起,闭锁状态时该零件宽阔部分把两颗滚柱向外撑开卡住套筒,当手枪击发后,套筒和枪管先是扣合在一起一同后坐一小段距离,随后该“凸”字形零件的端头撞击套筒座上对应的一个凸起,枪管后坐停止,套筒则继续后坐,此时滚柱就从“凸”字零件的宽阔部分滑动到狭窄部分,有了向内合拢的空间,就从套筒内侧的C形缺口内挤出合拢,套筒与枪管之间的锁定关系解除,后膛开锁,套筒继续后坐抽壳。

闭锁动作则反过来,枪管复进到位时,两颗滚柱被“凸”字形零件向外挤开,重新卡入套筒内侧C形缺口,重新闭锁。

需要说明的是,CZ-52的滚柱闭锁需要枪管作为传动件,只有枪管作短促后坐后,滚柱才有向内合拢的空间,单纯靠膛压是无法直接将套筒朝后顶开锁的,所以属于刚性闭锁,有点像MG42机枪的滚柱闭锁。后者也是管退式武器,当枪管后坐一小段距离后,滚柱被机匣内侧对称的斜面强制合拢才能开锁。

有人在 @达叔 的答案评论区里问我,CZ-52和HK公司的滚柱延迟后坐是不是一回事?要说清楚这不是一回事。HK公司的产品惯用的滚柱延迟后坐原理为柔性闭锁,可以看作是有附加阻力的自由枪机原理,所以也叫半自由枪机原理。它的特征是枪管固定,膛内压力直接冲开枪机后坐,滚柱不需要传动件配合,不需要机匣或者套筒内侧面强制合拢,而是自动从闭锁槽内滑脱,是“锁而不牢”,仅仅为枪机后坐提供一定阻力延迟这个过程。

至于那位朋友问,可是CZ-52没有导气管啊?

导气装置只是实现开锁、自动循环的一种途径,还有靠枪管后坐传动的管退式这一途径呀。所以滚柱闭锁≠滚柱延迟后坐,区别两者的关键是看滚柱是否不经传动件配合自动滑脱,如果能自动滑脱,就是滚柱延迟后坐,如果本身不能自动滑脱,必须靠导气装置或者枪管后坐传动,那就是滚柱闭锁。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

公众号以浅显的科普短文为主,介绍枪炮弹药知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