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桂圆莲子八宝粥是怎么保证每一罐都有一颗莲子的?

回答
桂圆莲子八宝粥,这名字一听就透着一股子软糯香甜,再加上那颗颗饱满的莲子,更是点睛之笔。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精心制作的一罐罐八宝粥,是如何做到每一罐都有那么一颗鲜亮的莲子呢?这里面可有不少门道,绝不是随意抓一把就能成的。

首先,咱们得从原料说起。那莲子可不是路边随处可见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般选用的是圆润饱满、颗粒均匀的湘莲或者红莲,这种莲子煮出来后口感软糯,而且不容易碎烂,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形状也比较规整,方便我们后续的操作。在清洗和初步处理的时候,就会剔除那些个头太小、形状不规则,或者有破损的莲子。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入罐的莲子都有个好“身形”,看着就喜人。

然后,最关键的一步来了——人工分拣与定点投放。别看现代机械化生产很厉害,但在这种需要精确控制每一份食材份量的细节上,还是离不开我们巧手师傅们的功劳。

在八宝粥熬制完成,准备灌装之前,会有一个专门的工序,就是对莲子进行再次精挑细选。想象一下,一大盆煮得软糯的莲子,里面其实会有一些在熬煮过程中不小心碎掉的,或者有些个头还是稍稍偏小的。这时候,经验丰富的工人会耐心地将那些品相好的、个头正好的一颗颗挑出来。这就像给即将出场的“主角”进行最后的梳妆打扮,确保它们以最完美的姿态亮相。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点睛”时刻。当八宝粥的混合物(桂圆、糯米、红豆、绿豆等等)通过灌装机初步填入罐中后,会有一个专门的工位,由人工负责。工人会根据灌装机的节奏,快速而精准地将挑选好的莲子,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位置,放到粥的表面或者中间的某个特定位置。这个动作看起来简单,但需要高度的熟练度和眼力。他们需要准确判断粥的填充量,确保莲子不会被淹没在粥的深处,而是能恰好地露出来,或者被固定在一个容易看到的位置。

你想想,这就像是在做一道精致的甜品,最后那片薄荷叶或者那颗糖渍樱桃,都是要放在最合适的地方的。为了保证每一罐都有那么一颗莲子,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比单纯灌装其他配料更细致。可能灌装机的速度会适当调整,也可能在莲子投放前有一个小小的预留空间。

而且,在整个流水线上,都会有质量检查员。他们会在灌装完成后,对出厂的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抽检,或者设置一些自动化检测设备来辅助。这些检查员会仔细查看罐中的莲子是否完整、位置是否得当。一旦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比如少了莲子、莲子碎了、位置太偏等),这批产品就会被挑出来进行返工处理,或者直接报废。

所以说,每一罐桂圆莲子八宝粥里那颗看得见的、饱满的莲子,都是经过多重筛选和人工精心安置的结果。它不仅仅是食品本身的味道,更是生产者对产品品质和消费者体验的一种承诺。这背后,是原料的严苛挑选、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以及一丝不苟的质量把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你打开一罐香甜的八宝粥,看到那颗静静躺着的莲子时,会觉得它那么赏心悦目,它承载的不仅仅是食材,还有一份用心和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内行人士来回答一下。

这个问题很简单呀,你以为国内生产车间都像好莱坞科幻片里面那样黑灯瞎火的,里面机械臂嗖嗖嗖,流水线刷刷刷,一罐罐八宝粥就生产出来了吗?天真!其实很多工序都是人手工去做的。

比如最出名的,速冻饺子,你以为是机器包的吗?其实是雇了很多大妈,大家穿上无菌服,带好口罩眼镜帽子,在工厂车间里面很多大桌子,一排排的传送带分别把各种饺子需要的皮运过去。那些大妈就在皮过去的时候迅速拿起来,塞进去猪肉大葱或者韭菜鸡蛋,然后一秒钟内包好放回去。

以前我小时候学习不好,毕业了没活干,和几个姐妹一起就去过这种工厂打工,那真是相当辛苦。干了一整天下来看什么都像饺子,赶公交车时候那排队的人流,就像一个个传送带上的饺子皮。

后来我觉得太累了,不想干了,就托家里找了个八宝粥工厂的工作。这次的活比较清闲,主要就是看着八宝粥从传送带上过去,然后进入一个开了小窗口的位置,到了那个位置你一伸头就可以看见罐子里面,因为莲子是最后一个放进去的,所以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有一颗莲子在最上面。那样就是表示没问题,可以放它过去,如果发现没有莲子,你就要眼疾手快立刻把手上的莲子丢进去,并且拿起旁边新一颗的莲子待命。这种还算简单的,比较麻烦的是极少数情况里面有时候会有两颗甚至三颗,这时候就需要用小夹子迅速地把莲子夹出来。我一般喜欢右手放莲子左手拿夹子,因为我是左撇子,第一次干的时候领导盯着我看了半天,怎么这个姑娘和别人是反的呀?后来习惯了就没再管过我了。

要说这个工作也不算很累,就是比较费注意力,一般干个半小时一小时普通人就受不了了,需要经常找机会分散注意力,活动一下眼睛四处看看,否则一直盯着那一点眼睛受不了的。

这个工作还算是好的,我另外几个姐妹上学时候经常一起玩,学习都不怎么样,后来都去了工厂或者超市,她们的工作难多了。

比如丽丽在一家大牌方便面厂上班,那个大牌挺有名的,为了保证面比别人家的更弹更劲道,里面有个工序很特殊。就是趁方便面刚炸好之后,最有弹性的时候,立刻上传送带,然后会有两排女工等着,(为啥是女工,因为女工力气小,工资低,这个活力气要求不高…)每个女工都拿着两个非常长的大夹子,就是家里面夹文件的那种夹子,但是要大的多,一个差不多有半米多长。两个可以并排差不多就是一个姑娘胳膊展开的宽度。然后刚炸好的方便面比较软弹,铺在传送带上是很长一条的,到了女工这里需要她们眼疾手快一下用大夹子夹住方便面的两头,需要两边的女工配合默契,有一定难度。两边都夹好之后,一起拉,然后喊一、二、三放手,其中一边的人松开夹子,另一边的人不松开,方便面就会“嗖”一下飞过去,变得像烫过一样的头发,很卷很筋道。然后这边的女工转身把方便面放在身后的传送带上,再经过烘干,装袋等等工序之后就可以出场了。据说这家的生产线是八九年前的了,比较老式,需要两排女工配合。新式的生产线面条炸好之后都是挂着的,像窗帘一样,只要下面一排女工不停用夹子拉就可以。能省下来一半的人,希望厂里晚点换生产线吧,要不然女工们又得少很多工作。

我还有一个上学时候的闺蜜,在有机水果厂上班。她的工作很好玩,是处理那种特别贵的高级水果。具体内容就是每次厂家进口了国外的水果原料,都要先拿到生产线上再加工才能发到超市。比如猕猴桃刚进厂的时候都是绿色光溜溜的,汁水很多,不方便保存运输,必须处理过后才能卖。需要先拉到一个特殊的池子里面浸泡一下,池子里放的是一种有点黏黏像洗发露一样的黄色透明液体,浸泡之后再捞出来的时候就会像镀了一层膜一样,这时候再上生产线。然后传送带两边有两排女工,拿着装好的棕榈细毛均匀的粘在猕猴桃上,因为之前镀的那一层东西有一定粘性,所以可以粘牢。这个工作对手工要求比较高,毛不能乱,必须按照猕猴桃摆放的方向粘,乱了之后刺拉拉的品相就不太好了。我比较手残,这个活看一看就算了,让我干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工序,就是处理火龙果。火龙果刚进厂时候是白的,口感一般。以前都是这样直接卖,但是跟其他水果比起来没有什么特色,销量很差。后来一个很天才的人发明了一种工艺,就是火龙果经过传送带的时候,让工人在上面均匀的撒上芝麻。你还别说,好吃了很多。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序,让火龙果销量提高了很多,所以说知识改变命运,工厂里干活也要脑子灵活才行。

其实我也在他们那干过两个月,但是因为太无聊了就不想干了。当时的工作比上面几个都简单多了,就是给新来的苹果打蜡。具体内容就是等苹果过传送带的时候拿起来,用刷子擦一遍表面,用蜡油刷一遍,再用刷子刷一遍,就算完成了。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很容易腻。

掐指一算我在八宝粥工厂也干了快两年了,觉得快干腻了,想换个新工作。我朋友说想去饮料厂上班,喊我一起。我还在思考。具体工作就是给可乐打气,但是他是男的,我是女的,我感觉这个活应该比加莲子难很多吧,毕竟我力气小。所以不是很感兴趣。我倒是想去试试无骨鸡爪厂上班,以前那些厂里都是请的没牙老奶奶,工资太低了,我们年轻人竞争不过。后来因为消费者普遍反映老奶奶用嘴弄出来的鸡爪就算消过毒,吃的时候总归心里不太舒服,现在厂里基本上请的都是年轻的妹子去吸鸡爪。再过两年我年龄也超了搞不好不要我了,所以想等疫情过去之后去试试。鸡爪我还是蛮爱吃的,我在家自己偷偷试过,一分钟能剥七八个无骨鸡爪,还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招工呢。

·

user avatar

你以为的生产过程是煮一大锅八宝粥,然后搅匀了罐装到罐子里。

实际的生产过程是用把罐子里分别装上桂圆莲子大米,熬一大锅糖水,糖水里其它辅料稳定剂之类,然后把糖水罐装到罐子里。封好口的八宝粥锁进一个笼子里塞到灭菌锅里边转边杀菌边熬八宝粥。

每个罐子里的粮食是分开罐装的,一个颗粒灌装机专管桂圆,每罐两个桂圆;一个颗粒灌装机专管莲子,每罐一个莲子;一个颗粒灌装机专管花生,每罐四个花生;一个颗粒灌装机大米糯米都管,混匀了大差不差装几十克。后边跟着一些人专门检查有没有罐子里没有桂圆,有没有罐子里没有莲子,没装好的罐子会被挑出来。

所以呈现出来的产品,给人的感觉就很均匀。找了个视频,注意1分27秒的固形物充填

关于没有看清固体颗粒到底咋装的,实在找不到八宝粥的生产过程,大家凑合用螺丝帽螺丝钉理解一下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