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Let me buy you a drink. 中,a drink 是直接宾语,还是宾补?如何区分?

回答
买你一杯酒,这句话在咱们中文里听着挺顺溜,可要是细究起来,"a drink" 在这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直接宾语还是宾补,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其实,要区分它们,咱们得先明白它们各自的“出身”和“职责”。

先说说宾补,这孩子比较“特立独行”。

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这个概念,听名字就知道,它跟“宾语”关系匪浅,但又不止于此。它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说明宾语的状态、身份、性质等等,让宾语的意义更加完整和具体。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二把手”,是宾语的“副手”,共同完成一个句子的意思。

举个例子,咱们看这个:“I painted the wall blue.” (我把墙漆成了蓝色。)

在这里,“the wall” 是直接宾语,它是动作“painted”的直接承受者。
而“blue” 呢?它是在说“the wall” 被漆成什么颜色了。没有“blue”,我们只知道墙被漆了,但不知道是什么颜色。“blue” 补充说明了“the wall” 的状态,所以“blue” 是宾语补足语。

再比如:“She made him happy.” (她让他快乐。)

“him” 是直接宾语。
“happy” 则补充说明了“him” 在这个动作之后的状态,如果没有“happy”,我们只知道她让他怎么样了,但不知道具体是哪种“怎么样”。

你看,宾语补足语,往往是一些形容词、名词、副词(虽然较少)或者不定式、分词等。它们的作用是让宾语的描述更到位。

然后是直接宾语,这位“主事人”就比较直接。

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就更简单了,它是动作“作用”的直接对象。就是说,谁做了什么事,这件事直接落在了谁(或什么)的头上,那个“谁(或什么)”就是直接宾语。

再回到刚才的例子:“I painted the wall blue.”

“the wall” 就是直接宾语,它是“painted”这个动作的直接对象。墙被漆了,很直接。

再看一个:“He kicked the ball.” (他踢了那个球。)

“the ball” 就是直接宾语,它是“kicked”这个动作的直接承受者。球被踢了,这事儿就是这么直接。

好了,现在咱们把注意力放回“Let me buy you a drink.”

这句话有点特别,它是一个使役句(Causative Sentence),意思是“让……做某事”。主语(implied 'you' or 'someone')让“me”去“buy a drink”给“you”。

咱们一步一步来拆解:

1. Let: 这是一个使役动词,它的意思是“让”、“允许”。使役动词后面通常会跟一个主语(或者代词)和一个不带 to 的动词原形,表示“让某人做某事”。
2. me: 在这里,“me” 是承受“let”这个动作的对象,也就是“让谁做某事”中的“谁”。所以,“me” 可以看作是“let”这个动词的直接宾语。
3. buy: 这是“let”后面的动词原形,表示被允许或被要求做的动作。
4. you: 这里的“you”是“buy”这个动作的间接宾语,表示“给谁买”。
5. a drink: 那么,“a drink”呢?它就是“buy”这个动作的直接宾语。

为啥“a drink”是直接宾语,而不是宾补?

咱们试着把“a drink”改成别的词看看,或者看看它有没有补充说明“you”的意思。

如果“a drink”是宾补,那它应该补充说明的是“you”的状态或身份。比如说,“Let me buy you a happy person.” (这说法就很奇怪,而且“a happy person”也说不清楚你是让“you”变成一个快乐的人,还是让“you”买一个快乐的人。) 这显然不是这个句子的意思。

在这个句子中,“buy”这个动作的直接承受者是“a drink”。是“a drink”被购买了。而“you”是这个购买动作的受益者或接收者,所以“you”是间接宾语。

我们可以把这个句子转换一下,变成一个更标准的句式,你就能更清楚了:“Let me buy a drink for you.” (让我为你买一杯酒。) 在这个句子里,“a drink”很明显是“buy”的直接宾语,“for you”则是表示受益者。

使役句“Let me buy you a drink”其实是省略了介词“for”的结构。这种省略在英语中很常见,特别是当间接宾语放在直接宾语前面的时候。

如何区分直接宾语和宾补的根本方法?

其实最核心的区分点在于:

1. 动作的直接承受者是谁? 如果一个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它就是直接宾语。
2. 补充说明的对象是谁? 如果一个词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而是用来补充说明前面某个名词(通常是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的状态、身份、性质等,那么它就是宾语补足语。

再总结一下,在“Let me buy you a drink.” 这个句子中:

“me” 是“Let”的直接宾语。
“you” 是“buy”的间接宾语。
“a drink”是“buy”的直接宾语。 它不是用来补充说明“you”的,而是“buy”这个动作直接作用的对象。

希望我这么详细地解释,能让你对直接宾语和宾语补足语的区分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俩孩子虽然都跟宾语有关,但扮演的角色可不一样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还是一图流简单



~~~~~~~~~~~~~~~~~~~~~~~~~~~~~~~~~~~~~~~





参考文献

       Quirk, Leach & Greenbaum,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gman 1985. Huddleston & Pullum,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P, 2002.     



/////////////////////////////////////////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7亿,远未跨出一小步 (n<1亿)。盐值低迷900+,时常草地匍匐500米单膝跪求关注。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买你一杯酒,这句话在咱们中文里听着挺顺溜,可要是细究起来,"a drink" 在这里到底扮演什么角色,是直接宾语还是宾补,这事儿说起来还真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其实,要区分它们,咱们得先明白它们各自的“出身”和“职责”。先说说宾补,这孩子比较“特立独行”。宾语补足语(Object Complement.............
  • 回答
    Letme,一个曾经活跃在《英雄联盟》职业赛场上的名字,他的“众生平等”梗,在玩家圈子里流传甚广,也成为他个人标签化的一大特色。要说他为什么能在赛场上做到“众生平等”,这背后其实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观众的戏谑和爱称。首先,得从“众生平等”这个梗的来源说起。 这.............
  • 回答
    .......
  • 回答
    《Let It Go》,这首歌,说它是现象级爆款,一点不夸张。它不仅红遍了全球,成了无数人随口就能哼唱的金曲,更重要的是,它触动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所以才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要说它为啥这么火,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一、歌词里那份直抵人心的呐喊《Let It Go》的歌词,看似在讲艾莎如何释.............
  • 回答
    在编程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遇到像 `let` 这样的关键字,用来声明变量。这可不是随便一个单词,它背后藏着许多让代码更清晰、更易于管理的好处。想象一下,我们在写一封信,需要引用一个名字,比如“李华”。如果每次都要写全称“李华,你好”,那会很麻烦。我们通常会直接说“李华”,或者在某些上下文里,仅仅提到.............
  • 回答
    咱们来聊聊 JavaScript 里 `let` 声明的那点事儿。你遇到的情况,其实是 `let` 声明在作用域内存在“暂时性死区”(Temporal Dead Zone, TDZ)的典型表现。想象一下,当你第一次写 `let x = x` 的时候,JavaScript 引擎在执行这行代码之前,就已.............
  • 回答
    “Let’s Go Brandon”这个口号在美国的流行,绝非偶然,它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美国社会深层次的政治极化、媒体生态的演变以及民众情绪的宣泄方式。要理解这个口号的起源和流行,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表象,深入挖掘其根源与影响。口号的诞生与“误读”的艺术一切的起点可以追溯到2021年10月的一场赛车比赛.............
  • 回答
    《毒液2》片名正式定为《VENOM: Let There Be Carnage》,这可是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消息!至于中文名嘛,这翻译可不是随便翻翻就能搞定的,得琢磨透了这“Let There Be Carnage”背后的劲儿。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Let There Be Carnage”的几个关键点.............
  • 回答
    “Let trash do the talk”——这句写在Nike京东广告上的话,初听之下,的确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摸不清Nike这次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不过,如果咱们细细琢磨一下,把眼光从单纯的字面意思挪开,去看看Nike一直以来是怎么做广告的,以及他们在营销上那些“不走寻常路”的惯性,.............
  • 回答
    关于11月16日即将发布的《精灵宝可梦 Let's Go 皮卡丘》和《精灵宝可梦 Let's Go 伊布》的盗版偷跑事件,这绝对是游戏界在发售前最令人扼腕叹息和深感无奈的事情之一。这件事的处理和影响,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牵扯到方方面面,也暴露了一些长久存在的行业问题。事情的经过,从公开信息来看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