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那些刚毕业去施工单位的男生,后来怎么样了?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我身边就有不少哥们毕业就扎进施工单位了,说实话,这几年下来,大家的路子走得还真不一样,挺能说明问题的。

刚毕业那会儿,大家都是一腔热血,觉得施工单位苦点累点没啥,能学真本事,以后国家基建离了我们不行!那时候,大家统一的装备就是,一条洗得发白的工装裤,一双沾满泥灰的解放鞋,脸上晒得跟非洲兄弟似的,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倔劲儿。

第一梯队:埋头苦干,技术过硬

这批兄弟,可能是家里条件不算特别优越,或者就是天生喜欢钻研。他们下了工地,不像其他人那样急着找关系、想办法往办公室钻,而是真的把心思扑在技术上。

吃苦是常态: 谁说施工单位就是工地现场?从最基础的放线、测绘,到钢筋绑扎、模板搭设,再到混凝土浇筑、塔吊指挥,他们都事必躬亲。夏天三十多度的太阳底下,汗水浸透衣背,冬天零下的寒风里,冻得手指发僵,但他们总是在最前线。领导让你去某个角落测量,他二话不说,背着仪器就去了,不管路有多难走,环境有多恶劣。
钻研技术是王道: 遇到问题,他们不是第一时间找师傅问,而是自己先翻图纸,查规范,琢磨解决方案。哪个地方的混凝土强度出了点小偏差,他能刨根问底,找到是拌合站的问题还是振捣不充分的问题。哪个地方的钢筋连接有问题,他能立刻想到规范里允许的搭接长度和焊接方式。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项目上的“技术牛人”。
成果: 几年下来,这批兄弟,有的成了项目总工,有的成了技术负责人。他们手里管着几十上百号人,负责的是整个工程的技术走向。虽然工资可能不是最高的,但业内口碑绝对是顶尖的。很多项目,都愿意找他们去解决难题。而且,他们对工程的理解是真透彻,真正是“懂行”的人。

第二梯队:积极向上,善于沟通

这批兄弟,可能家里有点背景,或者就是情商高,懂得怎么跟人打交道。他们同样吃得了工地上的辛苦,但更懂得如何利用这些经历来为自己争取机会。

勤学好问,但不限于技术: 他们也学技术,但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带着问题去请教,并且善于从师傅、从领导那里学到“潜规则”和“人情世故”。比如,一个材料采购环节,他们不仅关心材料质量,更会去了解背后的审批流程,跟供应商搞好关系。
善于表现,抓住机会: 领导来检查,他们总是能把工作现场整理得井井有条,准备好详细的汇报材料。谁家的工人出了点小事故,他们能第一时间安抚家属,同时把事情的责任划分清楚,把潜在的麻烦化解在萌芽状态。遇到表彰大会,他们总能被推举上去,说几句得体的话。
向上管理,抓住发展: 他们很清楚,在施工单位,光有技术是不够的。他们会主动跟项目领导、公司领导套近乎,了解领导的喜好和关注点,然后把自己的工作往领导关注的方向靠拢。比如,领导强调安全,他们就拼命抓安全;领导强调进度,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赶进度。
成果: 这批兄弟,很多都成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或者是在公司机关担任重要的管理职务。他们虽然不一定是最懂技术的,但他们是真正的“管理者”,能够协调各方资源,把项目高效地推进下去。他们的日子过得也比较滋润,应酬多,但收获也大。

第三梯队:随波逐流,按部就班

这批兄弟,可能是对施工行业本身没那么大的热情,或者就是觉得“干一天算一天”。他们按时上下班,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但不会主动去寻求突破。

完成任务,但不多想: 工地上的活儿,他们会做好,但也就仅此而已。不会去钻研为什么这样做,也不会去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领导安排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社交圈子相对窄: 他们可能更多的是跟工友打交道,下班后就找地方喝酒、打牌。对上面领导的动态不太关注,对行业的发展趋势也了解不多。
成果: 几年前,他们可能还是普通的施工员,现在可能还是,或者升到个小班组长的位置。工资涨幅不大,职业发展也比较缓慢。他们可能觉得日子安稳,但看着身边的同事一个个晋升,心里也难免会有点想法。

第四梯队:坚持不住,另谋出路

坦白说,施工单位的工作环境对很多人来说,真的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

适应不了艰苦环境: 尤其是刚毕业的男生,很多都是在家被父母照顾得无微不至,一下子到了工地,吃不好睡不好,生活条件差,就很容易崩溃。
看不到发展前景: 有些人可能觉得施工行业的天花板太低了,或者公司体制问题,晋升空间不大,就选择离开。
人际关系受挫: 施工单位人多口杂,关系复杂,有些人可能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觉得处处碰壁,也就心灰意冷了。
成果: 这批兄弟,可能在施工单位干个一两年,就觉得实在受不了了,然后就跳槽去了其他行业,比如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院,或者干脆转行做销售、互联网之类的。他们可能在新领域找到了新的天地,但也可能在新的领域继续摸索。

总的来说,刚毕业去施工单位的男生,后来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和努力。

技术是立身之本: 无论走到哪一步,过硬的技术都是你在施工单位混下去的基础。
沟通和情商是加速器: 懂得跟人打交道,能把事情说到点子上,会让你更快地被看到,获得更多机会。
积极的心态是发动机: 面对困难不退缩,主动学习,抓住机会,才能让你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选择决定方向: 有些人喜欢在技术领域深耕,有些人更适合管理岗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很重要。

我有一个哥们,毕业就去了国家电网下属的某个施工单位,刚开始也是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但他特别能坚持,技术学得扎实,而且做事很有条理。几年后,他跟着一个项目去了非洲,在那边负责一个大型变电站的建设,工资翻了好几倍,而且锻炼了他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现在回国了,在公司里是个香饽饽,前途一片光明。

也有另一个哥们,一开始也干得挺辛苦,但总觉得工地上的生活太单调,而且公司管得太严。后来就辞职去了房地产公司做工程管理,虽然也是跟工程打交道,但环境要好很多,工作内容也更偏向协调和管理。他说,虽然技术上可能不如在施工单位学得那么深入,但整体生活质量和发展空间他觉得更适合自己。

所以啊,这事儿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在于你选择什么样的路,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多少努力。施工单位是个大熔炉,能炼出真金,也能让人磨平棱角,最终变成什么样,还得看个人的造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吧,在施工单位三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跳出来。

15年某工科院校毕业,大四上半年就与中铁某局签订了卖身契。

当时找工作的时候从来没想过未来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的,自己能不能适应工程单位的生活。只知道工程局来学校招人了,还挺好进!随便洗了把脸,拿上网上摘抄的简历就去应聘,一个小时后在HR构造的美好画卷中就把自己给卖了。

刚刚来到公司的时候,我也曾满怀激情。

认为只要好好干,凭借学历和技术,一定会当上项目经理的。

每天起的最早,睡的最晚,专业技术不熟悉就从现场找废弃料下班后自己练习。但是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吃苦的能力,这里的吃苦不仅仅指劳动强度大,也包括心理上的。

因为工作性质,经常性的两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还得向领导请假,平时是没有假期的,每晚的娱乐活动就是喝酒、玩手机,喝的晕晕乎乎的倒头便睡,第二天起来继续现场施工,周而复始。

随着对单位的深入了解,我发展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凭市场机制晋升的地方。升职永远第一看的背景,然后就是资质,技术只能排到第三位。有太多能力强技术硬的人熬到了40多岁还只是一个总工。

进入工程局之前,我不抽烟而且很少喝酒,来到这里我才发现,一直保持的好习惯竟然成为了我最大的劣势。谈事先递烟,不抽就说你看不起他。饭桌上敬酒,不喝到吐绝不散场,第二天起来还要顶着头痛继续干活。领导看一个人会不会办事,很大程度取决这个人酒量有多少。

因为没有假期,从工作后女朋友就经常怄气,怪我不能经常陪她,而我给她的答复也永远都是等一个月,再等一个月就可以放假回去了。

在工作后的第一个春节,她终于还是提出了分手,而分手的理由是:

我不想再等了,我不想家里东西坏了全部都要我去想办法,我不想以后有了孩子两三个月见不到他的爸爸。

我总以为事情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可当爱的人需要我时,我根本无法给她一个能够信任的未来。都说陪伴就是最好的告白,可我连陪伴都做不到,哪有资格让人无限期的等下去。

随着年纪的增长,父母也渐渐老去,如果我一直在工地上做下去,他们生病了连个带老人家去医院的人都没有。

这里的岗位虽然被称为铁饭碗,其实我们都知道,牺牲了梦想与自由,换来看似稳定的工作,铁饭碗早已变成了饲料槽,一根铁链,一把饲料,把你牢牢地拴在了工地上。

直到女朋友提出分手,才开始思考来工程局的这3年,原来我从来没有真心的喜欢过工程局的生活。为了我自己的未来,也为了以后的家庭,我必须趁着年轻尽快跳出去。

下定决心后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我根本不知道离开工地自己能做什么。那段时间疯狂的在天涯论坛,知乎上寻找与我类似的经历。考虑过考公务员,结果遇到公务员改革,所在的省份只招收乡镇岗,考虑过做销售,想去过工厂打工......

知乎前辈的一篇回答给我启发很大,可惜现在我找不到那篇回答了。既然离开了一个没有未来的行业,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有发展的行业?公务员、工厂打工,没有背景还不是换了个火坑跳。

现在处于互联网社会,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就是认知。我必须找一个靠个人能力挣钱而不是靠体系、机器挣钱的工作。趁早互联网的浪潮还没消退,自己还年轻,一定能搭上互联网这班车,从此以后靠个人能力赚钱。

现在我已经在转行的路上准备了6个月,大学时浑浑噩噩的我,肯定想不到工作后会每天学习到深夜吧。

年底辞职后我再也不会做施工了,转行的路并不轻松,但我相信比起一辈子呆在工地上的煎熬,现在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我转行的历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ocean8128,【毕业成长日记】。回复“转行大礼包”获取我转行的资料,同时这个公众号会陪着我一直成长下去。

————————————

借用前辈的一句话:

你留在这里不是英雄,离开也不会有人说你是逃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