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WC 2019 上海展会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产品或者技术发布?

回答
MWC上海展会,每次都能嗅到一股未来气息扑面而来。2019年的上海展,虽然不像巴塞罗那那样汇聚全球顶尖旗舰,但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它同样有不少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亮点。这次展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方向:5G的加速落地、折叠屏的进一步探索,以及那些让你生活更便捷的智能硬件。

一、 5G,不再只是“概念”,而是“触手可及”

如果说之前的MWC上,5G更多的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承诺,那么2019年的上海展,则让我们看到了它的“落地”速度。

运营商的“火力全开”: 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几乎都展示了各自在5G领域的最新进展。他们不仅仅是摆出几台5G手机和基站模型,而是通过实际的5G体验区,让你亲身感受5G的魅力。
超高清视频直播/点播: 以前你可能觉得4K已经够清晰了,但在5G网络下,8K甚至更高分辨率的视频直播,卡顿几乎成为历史。在现场,你可以看到流畅无阻的VR/AR内容,仿佛身临其境。
云游戏: 这个真的很有意思。以往我们玩大型游戏,都需要强大的本地显卡。但有了5G,游戏可以运行在云端服务器上,你的手机或平板只需要一个显示屏和一个输入设备,就能享受到主机级别的游戏体验。延迟极低,操作响应飞快,这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无疑是颠覆性的。
远程医疗/工业控制: 虽然在现场体验这些场景有一定难度,但运营商们都在强调5G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潜力。比如,医生可以通过5G网络远程指导手术,或者工厂可以实现更精准、实时的自动化生产。这背后是5G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技术支撑。

手机厂商的“5G新军”: 已经有不少手机厂商开始推出或预告自家的5G手机。虽然不是所有品牌都带来了量产机型,但大家都在积极布局。
旗舰芯片的加持: 骁龙855 Plus(虽然是下半年才普及),以及后续的麒麟芯片,都集成了5G基带,为手机的5G能力提供了硬件基础。
通信技术的创新: 除了芯片,天线设计、散热技术等都需要针对5G进行优化,以保证稳定的连接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一些厂商在现场展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比如更精巧的天线布局,以及更高效的散热方案。

二、 折叠屏,从“炫技”到“实用”的探索

折叠屏手机在MWC上海展上依然是焦点。2019年,我们看到折叠屏技术在不断成熟,厂商们也在思考如何让这种新形态变得更实用。

形态的“多样化”: 除了之前已经亮相过的“内折”和“外折”设计,厂商们也在探索更多可能性。
“书本式”展开: 这种形态是最常见的,展开后像一本小书,提供更大的屏幕视野,适合阅读、观影和多任务处理。
“翻盖式”展开: 这种设计在展开时屏幕更修长,折叠后体积更小巧,更方便携带。
“三折屏”的可能性: 虽然不一定在2019年上海展上就能看到成熟产品,但已经有厂商在概念阶段展示了三折屏的设想,这种技术一旦成熟,将带来更惊人的屏幕尺寸和更丰富的形态变化。

铰链技术的“较量”: 折叠屏的关键在于铰链。如何让屏幕在反复折叠后依然平整,并且不容易损坏,是厂商们攻克的难题。
更精密的铰链设计: 展会上可以看到,厂商们在铰链结构上做了很多优化,比如采用更复杂的齿轮联动,或者使用更耐用的材料,以保证折叠的顺畅度和耐用性。
屏幕的“防护”: 折叠屏的屏幕材质比传统玻璃更脆弱,厂商们也在探索更有效的防护方案,比如在屏幕表面增加特殊的涂层,或者优化贴合工艺。

软件适配的“挑战”: 无论硬件多炫酷,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用户体验上。软件如何适配折叠屏的多种形态,如何充分利用大屏幕,是厂商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多任务处理的优化: 在大屏幕下,分屏操作、应用联动会更加流畅和高效。
针对不同场景的UI设计: 无论是展开还是折叠,甚至是半折叠状态,都需要有相应的UI交互逻辑,让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

三、 智能硬件,让生活“更聪明、更方便”

除了5G和折叠屏这两个大头,MWC上海展上还有许多接地气的智能硬件,它们默默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智能穿戴设备的“进化”:
健康监测的“专业化”: 智能手表和手环不再仅仅是计步器,它们开始集成更专业的健康监测功能,比如更精准的心率监测、睡眠分析,甚至是一些更前沿的健康指标(如血氧饱和度)。
通信功能的“增强”: 部分智能手表已经可以独立进行通话、收发信息,甚至支持eSIM,摆脱了对手机的依赖,变得更加独立。
支付功能的“普及”: 智能穿戴设备作为支付终端,变得越来越普遍,刷手、刷表支付,省去了掏手机的麻烦。

智能家居的“联动”: 智能家居生态在不断完善,厂商们都在努力让不同品牌的设备能够更好地联动。
语音助手的“升级”: 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其语音识别能力、理解能力和场景化服务都在不断提升。
更多智能设备的“加入”: 除了传统的智能灯泡、插座,我们看到了更多智能家电的加入,比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它们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甚至根据你的生活习惯进行智能推荐。
安全和隐私的“重视”: 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用户对安全和隐私的担忧也在增加。厂商们也开始更加注重设备的安全性,比如采用更强的加密技术,以及更透明的隐私政策。

“另类”的创新: 有时候,一些小众但非常有创意的产品反而更能吸引眼球。
AI翻译设备的“普及”: 智能翻译器越来越小巧、便携,并且翻译的准确率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于跨国旅行和商务交流非常有帮助。
AR/VR的“更多应用场景”: 除了游戏,AR/VR技术开始在教育、培训、旅游等领域探索更多的应用,提供更沉浸式的体验。

总的来说,MWC上海展2019传递出的信号是:5G正在加速驶入我们的生活,折叠屏技术在不断成熟并寻求实用化,而各种智能硬件则在用科技让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这些趋势,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互联的未来正向我们走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答官方提问,这篇答案里主要谈一下vivo的解决方案,然后花絮部分介绍一下高通和AAC

本次上海MWC最主要的话题是5G,所以vivo的主题也围绕5G展开。我现在算是半个运营商的人员了,这大半年一直跟随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做5G相关的工作,因此对vivo在本届MWC上关于5G的认知和相关解决方案的展现非常关注。我的这篇文章,会详细介绍vivo作为终端厂和5G SEP专利族提供者,在5G上的布局。除了5G,vivo还交出了关于120W超快闪充和基于5G网络的AR眼镜的答卷,这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在文章最后,作为路边社的社长,我会散布一些小道消息,可信度自己猜好了。

三季度vivo 5G商用机上市,中国5G征程拉开大幕

不管你专不专业,总想问业内人士一个问题:“中国的5G目前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有哪些5G手机能用了?”其实从我个人这么久的工作经历来看,我认为中国的5G牌照是提前发布了,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基站建设在提速。这是目前四个主要地区的5G基站建设情况:(数据由中国联通提供)

目前运营商的5G网络,以NSA混合组网为主,全面的SA独立组网尚未展开。这里普及一下NSA和SA的区别:

简单点说NSA可以在目前LTE网络的基础上混合组网,兼容LTE产品,但是缺点是:NSA 5G基站需要更高的频段(目前移动使用的是2600Mhz),以及密度更高的部署能力,要对目前4G基站进行大规模的性能升级,且LTE的空口速率和延时难以匹敌真正的5G要求。目前NSA混合组网的商用速度在1000Mbps,延时在3ms-10ms之间。对于把5G看做国家战略的全球部分经济大国来说,NSA组网是上马快干,小步快跑的优选。但最终要把5G提高到令人满意的速度和延时,还必须依靠SA独立组网。

在本届MWC开幕之前,三大运营商均宣布补了自身的5G战略,6月25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上海发布5G+战略,运营商们均表达了拿牌之后尽快完成部署和优化的短期目标。而对于终端厂来说,此前华为和OPPO均已拿出自身的5G解决方案,其中华为是端到端的全套解决方案(核心网,基站,天线,基带处理器和Mate20X 5G终端)。vivo看上去比较低调,但实际上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16年vivo设立首个5G技术研究所开始,历经骁龙845平台的NEX验证版,到APEX2019工程机,再到iQOO 5G,我们终于看到蓝厂也拿出了首款能入网销售的5G产品:iQOO 5G。有意思的是,多数厂商宣布三季度上市销售,而我从运营商得到的消息也是,在今年70周年大庆之日,运营商要做好5G网络基本构建,资费调整、终端入网等一系列工作,为终端厂商发放销售许可。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现场展出的iQOO 5G并不是这款产品的量产版。最终上市销售的iQOO 5G,全新的外观,全新的设计和全新的功能,而且就在8月份。

在终端之上,我们更有兴趣了解到的是运营商、终端厂和互联网公司们对5G应用场景的理解。其实这个理解的过程目前都比较粗浅,这是个随着5G基础设施完善而不断演进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运营商的理解是:

中国联通的观点是:第一,5G终端要先行,否则应用落不了地;第二,全网通,低资费,低终端价格会比之前几代更迅速的普及5G泛终端;第三,5G手机是IoT万物互联的核心设备;第四;泛终端5G IOT设备将带来数十倍的生态世界,到2020年,全球联网设备有望超过150亿台;第五,应用比终端重要。

中国移动在5G应用层的观点为:

K视频节目;4K视频直播(目前已经在一大会议现场架设了5G 4K超高清直播平台,视频回送到中移动长寿厅);5G电竞(6月15日,王者荣耀城市赛上海站首次使用5G网络进行比赛,全球首次);5G VR/AR视觉应用、5G远程医疗;5G金融(超高速高频交易)和5G交通。

在5G的创始期,作为泛终端厂的vivo的第一个理解是:在5G手机之上,叠加一个AR终端:AR眼镜。vivo AR眼镜采用Unity+6DOF桌面创建3D场景,配合双屏异显技术,通过数据线和手机连接后,眼镜投射显示内容。目前vivo AR眼镜支持的应用包含有游戏、办公、AR影院、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等五大场景应用。

这一步是比较出乎我的意料的。如果说华为一贯的端到端5G解决方案是行业的众望所归,那么vivo这个5G AR眼镜则是出人意料的应用层突破之举。在我的工作中,超高清AR和VR应用,是运营商在5G先期做实践的重点。我们之前拍了一部5G为上海城市安防服务的宣传片,主要的载体就是AR眼镜与城市安防大数据系统的结合。而从vivo AR眼镜的功能来看,AR云游戏、AR影院、AR办公是5G 应用的基本盘;AR物体识别、AR面部识别则是安防与GIS应用的热门方向,不但在C端有广阔的前景,在行业端有更突出的应用领域。

120W 超快闪充,量产商用只差一步

最近我刚给我那台碎屏的iQOO花了630块换了屏,这对我来说是个很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以前是从来不会修手机的,坏了就扔掉换新的。iQOO你说它有多牛逼吧,也没有,什么骁龙855、IMX363、屏下指纹,竞品也都有。但是有一点竞品很难有,这就是44W的闪充。如果你想彻底不带充电宝,考虑一下iQOO的44W闪充,真的用了就回不去了。

而MWC上vivo带来的是120W(20V*6A)超快闪充技术和验证机。我刚听到这东西的时候不以为然,小米三个月前就已经披露过了,现在拼的是谁先量产,谁能把技术不但用于旗舰机,更用于主流价位的产品,并且把持住技术的保鲜期,这才是真牛逼。

从现场演示的情况看,不久的将来,广告词不再是充电5分钟,通话俩小时了,而是要改成充电5分钟,农药仨小时;那么,这玩意是怎么实现的呢?简单点说,蓝厂的120W闪充是iQOO的双电荷泵+R17Pro的双电芯串联策略的综合体,串联电流最高达到12A,最高实现120W充电。现场这台验证机是基于iQOO的硬件底子,可以看到比普通的iQOO要厚一些。为了给观众演示超快闪充,现场两台验证机不得不反复放电,否则演示一次基本就充满了。现在我们没有看到充电头长啥样,但是一位不愿具名的路过群众指出:“120W的vivo超快闪充充电头和Macbook适配器差不多大,量产前还需要进一步做小。”

说了这么多,啥时候应用啊?还差一步吧,你们猜X30 5G或者iQOO下一代能不能首发?比如,上面那位路过群众就说:“今天展出的iQOO 5G和超快闪充都不是最终形态,但是离商用并不太远。”

路边社播报时间,信不信由你

本届MWC上海展,全场被5G概念填满,这种情况我只在3G元年看到过。不过当时的终端和生态都特别初级,但依然让人充满想象。2019年的这届MWC,会成为我们回忆5G大时代开幕的一个绕不过去的里程碑,在这个里程碑旁边,我作为路边社播音员,随便说几句关于蓝厂的花边新闻:

1. 大家都期待的NEX新款,快了,这一代NEX黑科技有,但是更务实。如果大家在Mate30系列之外还能想起NEX也可以一战,这大概就是NEX今年最大的意义所在了吧。

2. 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展锐,这是全球五大芯片供应商。除了华为之外,5G时代的芯片选择会更加多元化,具体化。不要小看这几家公司,都有自己压箱底的东西,多元化的蓝厂产品,会怎么样?期待一下

3. 全系5G终端,会成为现实吗?蓝厂首款全系5G的产品是哪个?

4. iQOO Neo 7月2日发布,期待一下价格呗?


高通首秀X55双模5G基带,带骁龙855家族亮相

高通在N2拥有一个巨大的展区,携带骁龙855合作伙伴集体亮相(高通展台旁边是OPPO和vivo的展区, 表达了双方的合作关系)

在MWC2019上海展,高通展示了多款基于X55双模5G系带的数据卡产品,看来X55商用不远了。


在瑞声科技的展台,看到了我们太熟悉的各种元器件,我们印象中所有知名的手机厂都是他们的客户。这些元器件包括扬声器、步进电机、5G、LTE天线、中框、各种尺寸的线性马达等等几十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WC上海展会,每次都能嗅到一股未来气息扑面而来。2019年的上海展,虽然不像巴塞罗那那样汇聚全球顶尖旗舰,但作为亚洲市场的重要风向标,它同样有不少值得我们仔细品味的亮点。这次展会,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方向:5G的加速落地、折叠屏的进一步探索,以及那些让你生活更便捷的智能硬件。一、 5G,不再只是“概.............
  • 回答
    要评价华为 2019 年 MWC 上发布的 MateBook 14,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间点,看看它当时在笔记本市场上的定位,以及它试图解决的用户痛点。在 2019 年,笔记本市场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全场景智慧体验”这个概念,尤其是对于一个以手机业务闻名的品牌来说,是华为切入笔记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差异.............
  • 回答
    一款“勇士”的尝试:诺基亚 9 PureView 的 MWC 2019 亮相与市场反响2019 年的 MWC 大会,在群雄逐鹿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诺基亚却以一种略显另类的姿态登场——他们带来了当时被誉为“拍照怪兽”的诺基亚 9 PureView,一款拥有多达五颗后置摄像头的手机。这无疑在当时引起了巨大.............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2019年的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那真是个热闹非凡的舞台,各大厂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各自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就在那年,折叠屏手机风头正劲,三星 Galaxy Fold 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人们对这种“大屏能装进口袋”的未来科技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然而,就在这股折叠屏浪潮袭来之际,我们联想的CE.............
  • 回答
    提起小米 9 在 MWC 2019 上被 Digitaltrends 评为“最佳手机”,这事儿当年确实挺轰动的,而且背后的一些故事和影响,如果仔细琢磨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首先,咱们得知道 Digitaltrends 是个什么份量。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小媒体,它是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科技媒体之一,.............
  • 回答
    MWC 2022 上 OPPO 的两项快充技术——商用150W安全长寿命快充和240W快充方案,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吸睛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更是对手机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重塑。首先,我们来聊聊商用150W安全长寿命快充技术。这项技术之所以被冠以“商用”的头衔,意味着它已经走过了.............
  • 回答
    关于小米是否“碰瓷”华为在MWC上获得的“最佳智能手机奖”,这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而且双方的粉丝群体对此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详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得一步一步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围绕这个奖项有哪些值得说道的地方。事情的起因:一场误会还是刻意为之?首先,我们得回到2019.............
  • 回答
    荣耀的MWC 2022亮相,尤其是在Magic系列新品上的传闻,确实是当下消费电子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之一。作为一个在手机行业有着深厚积淀的品牌,荣耀选择在MWC这个全球瞩目的舞台上发布新品,其背后的信息和潜在的动作,值得我们仔细解读。首先,我们必须关注的是“Magic系列”本身。 Magic系列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