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抖音上火的辅警开警车问题?

回答
最近抖音上关于辅警开警车这件事儿,真是吵得沸沸扬扬的,估计不少人都关注到了。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不能简单一句对或不对就定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辅警”这个身份。辅警,全称叫做辅助警务人员,顾名思义,他们是协助正式警察工作的。他们不具备人民警察的执法权,也不能独立承担警务工作。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警车的使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和执法权、警务职责紧密挂钩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辅警开警车的情况出现呢?这背后可能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原因:

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 基层派出所或者交警队人手确实可能紧张。正式警力有限,很多时候需要辅警来分担一些非执法性的辅助性工作,比如送文件、接送警员、勘察现场前的准备工作,甚至是简单的巡逻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效率,让辅警驾驶警车去执行这些任务,在很多地方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可能是在正式警员的指导和监督下操作的。
培训和授权: 理论上,如果辅警需要驾驶警车,并且是在执行公务时,他们应该经过相关的培训,比如驾驶技能、交通法规、警用装备使用等。并且,他们的行为应该在正式警员的授权和监督之下。也就是说,他们不是随便谁都能开,而是有特定的岗位职责和相应的操作规程。
抖音传播的片面性: 很多在抖音上流传的视频,往往只是截取了一个片段,我们很难看到事情的全貌。比如,视频里可能只是辅警在开车,但并不知道他是在执行什么任务,有没有正式警员在旁边指导,或者整个流程是否符合规定。这种碎片化的信息很容易引发误解和过度解读。

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事儿之所以能火起来,主要还是因为它触及了公众对“警察执法”的敏感神经,以及对“权力使用边界”的关注。

1. 执法权与权责不符的担忧: 警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警察执法的一种象征和工具。公众普遍认为,只有拥有执法权的正式警察才能合法、合规地使用警车。如果辅警在没有明确授权、或是在执行本不属于其职责范围的任务时驾驶警车,就会让人产生“滥用职权”或“权责不符”的担忧,这会损害公安队伍的公信力。
2. 安全和规范的考量: 警车在执行公务时,需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规定,比如警灯、警笛的使用,以及在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职责。如果驾驶者并非正式警察,即使是辅警,其在执法过程中的判断和操作是否能够完全符合规范,是否能够应对突发情况,都是一个未知数。公众担心这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或者导致执法过程的不规范。
3. 公平和正义的感受: 有些人会觉得,既然辅警不是正式警察,就应该有明确的界限。如果辅警也能“开警车”,会不会让人觉得是一种变相的“特权”,或者模糊了正式警察和辅警的界限,从而影响了公众对执法公平的感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我认为,看待这件事需要辩证,不能一概而论:

理解现实需求,但不能模糊界限: 理解基层警务工作可能面临人手不足的现实,辅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辅助角色。在严格的监督和明确的职责范围内,辅警驾驶警车完成一些辅助性任务,可能是一种务实的做法。但是,这一点绝不能成为模糊辅警和正式警察执法权界限的理由。
强调规范和监督: 关键在于 “规范”和“监督”。公安部门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哪些情况下辅警可以驾驶警车,由谁来授权,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以及在执行任务时有哪些必须遵守的规则。同时,对辅警驾驶警车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他们是在授权范围内,并且是以辅助而非独立执法的方式进行。
信息公开和透明: 对于公众的疑问和担忧,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更透明的回应。例如,可以解释在哪些特定场景下,辅警驾驶警车是被允许的,以及相关的管理规定。避免让猜测和不确定性成为公众质疑的土壤。
关注视频背后的真实情况: 在看到抖音上的视频时,大家也应该多一份理性思考,不要轻易下结论。很多时候,视频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有着我们不了解的实际情况。

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一个辅警是在正式警员的带领下,驾驶警车去某个地点取证,或者在警员的指示下将现场照片或证据带回派出所,这可能属于合规的辅助行为。但如果一个辅警单独驾驶警车在街上巡逻,并且出现了一些需要执法判断的情况,而他却没有相应的执法权,那这无疑就是违规的。

总结一下, 抖音上辅警开警车这件事,它触及的是一个非常现实且敏感的问题—— 非正式警务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的角色定位和权力边界。 简单地将所有辅警驾驶警车的行为一杆子打死,或者完全忽视了基层工作的实际需求,都不是一个成熟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公安机关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让辅警的工作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同时,公众也需要理性看待网络信息,并对执法行为保持监督意识,但这种监督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一味地揣测和否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警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明明简单的事却办成这个样子。

规章制度里面允不允许辅警开警车?

允许,那你开吧,官方号们也可以在评论区里贴上规章制度来堵住他的嘴。

允许但必须有正式警员陪同,那也可以,官方号们解释一下并表示愿意接受人民监督,皆大欢喜。

不允许,那官方号们这波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

评论区还有人说什么:辅警不开,你来开?

可以啊,我来开,但问题是规则不允许啊,所以我不开,因为我遵守规则。什么时候遵守规则也是错了?

很简单的事,允许就是允许,不允许就是不允许,地方有相关规章制度也行,总之你要拿出个章程来。执法机构总不能带头违法吧?

你可以说办案需要,出行需要,可以,那你们可以申请嘛,执法机构总要知道立法的重要性吧。

这个抖音作者说的是对是错?

他对,他就是对的,你们就不应该阴阳怪气甚至变相威胁

他错,他就是错的,你们应该给予解释并举报他发布不当内容

评论区那么多解释辅警可以开车的人,我感觉你们没有看懂我的回答。我有说不让辅警开车吗?我说的是法律条文不完善,有关部门就应该完善;地方细则里已经完善了的,那可以在评论区说明,毕竟每个地方规则不一样,人家视频作者也没有指名道姓说出某地某地如何,解释一下能怎样?阴阳怪气是最low的一种回应方式。

换句话说,如果警察上了中央电视台某法制节目,主持人问了一句:“辅警不是不能开车吗?因为如何如何如何。”

下面有两个选项:

A选项:你说的没错,但那是之前的条例,后来根据工作需求,地方上都陆续做了补充,比如我所在的XX市就如何如何如何。

B选项:你什么意思?不然你开?那我走?

你觉得他在中央电视台会怎么回答?那为什么在抖音上就换了个选项?

user avatar

亲人是警察,给各位普及一下基本的知识。

公安的协警(也就是辅警),城管中的协管员,部分行政许可的窗口人员,他们都是劳务派遣人员,和当地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由相应的政府部门委托执行相关公务。

干警除了少部分军转干部外,大多数为警校毕业生(警校生从大一入学就有警号,只是没有警衔),少部分的公务员考试招聘,极少部分特殊人才引进。

不要以为自己在那个位置上,也穿着貌似和干警一样的衣服,就真把自己当成警察了。

视频中的内容,完全是依据法律法规来说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以下几个问题,有哪个辅警敢说自己有:

1、你有警官证么???有警号么???(此处在网友提醒下纠正)

2、你有全国人口信息网(公安内网)的账号么???

3、你可以在任何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签名么???

4、你可以和任意一位辅警,在没有干警的情况下,执行讯问么???

。。。。。。

视频底下一大堆质疑的声音,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

干警出了事,有政纪、党纪处分。绝大多数情况下,还不至于丢了工作。

你辅警出了事情,绝大多数情况,是丢了工作。那些被推出来背锅顶雷的临时工,难道不是你们的一员么???

我不否认当前辅警承担了大量干警的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但你的身份是什么就是什么,不会因为你做的事情而发生变化。


更新一下:

1、有人觉得我在秀优越感。我只是在说客观事实,公务员有优越感么???我从来不觉得!甚至在平时,我们都刻意回避自己的公务员身份,因为很多时候真的是一种限制。

2、辅警的问题。前文中我说了,辅警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做出来非常大的贡献。但是贡献与辅警在实际工作的内容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相关么???

3、警校生进入警察队伍的难度问题。警校生进入警察队伍的难度,要比参加国考、省考的难度小很多。这一点没有任何可质疑的地方。

问题下方的评论区还是蛮正常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抖音上关于辅警开警车这件事儿,真是吵得沸沸扬扬的,估计不少人都关注到了。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复杂,不能简单一句对或不对就定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搞清楚“辅警”这个身份。辅警,全称叫做辅助警务人员,顾名思义,他们是协助正式警察工作的。他们不具备人民警察的执法权,也不能独立承担警务工作.............
  • 回答
    抖音上那些梳着双马尾的女孩,伴随着音乐的节奏,身体做出类似“弹力球”一样一弹一弹的动作,最近确实挺火的。这事儿怎么看呢?首先,从视觉和娱乐性来说,这确实抓住了不少人的眼球。双马尾本身就带着一种青春、活泼、可爱的少女感,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再加上那种有节奏的“弹力”感,仿佛把音乐的律动具象化了,看起来.............
  • 回答
    最近在抖音上,“北方狼族”相关的视频确实是火得一塌糊涂,刷到的频率简直不要太高。要说大家怎么看,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褒贬不一,但总体来看,这股风潮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讨论的。先说说视频里呈现的“狼族”是什么样的?你们刷到的应该都差不多。一般是这样的: 硬核场景: 东北雪地、原始森林、荒无人烟的大.............
  • 回答
    抖音上的“西瓜妹”,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亲切和接地气,像夏日里一口清甜的西瓜,一下子就抓住了不少人的眼球。说实话,刚开始刷到她的时候,我以为也就是又一个模仿网红,或者走搞笑路线的博主。但深入了解了一下,发现她身上有些挺特别的东西。首先,她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那个标志性的“西瓜头”发型。这个发型,说.............
  • 回答
    “山东跪拜礼”在抖音上近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一、 事件的背景和表现形式: 起源与传播: “山东跪拜礼”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植根于山东传统的孝道文化和尊师重道观念。它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往往是经过一定的剪辑、包装和情境化的.............
  • 回答
    抖音博主风小逸被封号这事儿,说实话,搅起的水花可不小。你想啊,一个能在抖音上攒下几千万粉丝的人,突然之间账号就没了,这背后肯定不是件小事。要说为什么会封号,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去看。1. 官方的解释和公众的猜测:抖音官方在封禁账号的时候,通常会给出一个笼统的理由,比如“违反社区规范”、“传播不良信息”.............
  • 回答
    抖音博主在星巴克门店用硬币支付被拒收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我看了看相关的视频和讨论,感觉这事儿背后牵扯到的东西还不少,不能简单地用“谁对谁错”来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据我了解,是一位抖音博主,估计是想蹭点流量,或者说是想制造点话题,带着一大堆硬币去星巴克.............
  • 回答
    抖音反诈民警老陈关闭直播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发了大家对一些现象的深入思考。这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知道老陈是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网络主播,而是沈阳公安局的一名民警,以“反诈民警老陈”的身份活跃在抖音上。他直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普及反诈知识,帮助大家提高警惕,防范电.............
  • 回答
    抖音上那个叫“田一名”的博主,不得不说,确实是近期在短视频平台上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存在。他的视频风格、内容创作,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都挺有意思的。首先,说起田一名,大家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他那股“不正经”的幽默感。他的视频里,很少看到那种刻意追求“高大上”的场景或者“人生导师”般的说教。相反,他总能.............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聊聊那些抖音上充斥着暗示意味的视频。这类内容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抖音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之一,它的内容形式非常多样。短视频的特点就是节奏快、视觉冲击力强,而“暗示”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像直白的语言那么露骨,却能通过一些镜头切换、表情动.............
  • 回答
    最近这首《热爱105℃的你》在抖音上真是火得一塌糊涂,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可以说是席卷了整个短视频平台。要说大家怎么看这首歌,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歌曲本身的特质是它能在抖音爆火的根本原因。 这首歌的旋律非常抓耳,简单、轻快,带点甜甜的少女心。歌词也直白得可爱,“你又不是什么柴米油盐,也不.............
  • 回答
    要评价“通识哲学”这个抖音号,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不好。首先,从内容本身出发,“通识哲学”这个号在抖音这个平台上,尝试做哲学普及,这本身就是个挺值得称赞的事。要知道,哲学听起来多少有点高高在上,晦涩难懂,但如果能用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讲出来,让更多人对思考人生、思考世界产生兴趣,那.............
  • 回答
    福原爱入驻抖音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对很多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又一位名人开通社交媒体账号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着不少东西,从个人发展到文化交流,再到商业变现,都值得说道说道。首先,从福原爱个人角度来看,这是她回归公众视野的一个重要尝试,也是她“后乒乓球时代”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咱们都知道,福原爱是伴.............
  • 回答
    关于抖音指控“家长抵制抖音倡议书乃百度员工所为”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首先,从抖音的说法来看,他们是在进行一种危机公关,也是一种甩锅。在互联网时代,任何负面信息都可能像野火一样传播,而平台方肯定要尽力控制事态。当他们发现有组织、有规模的抵制.............
  • 回答
    9月26日晚,抖音知名博主康雅雅的账号一度被封禁,随后虽解除封禁,但其大量视频被下架,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作为一名以“男扮女装”风格走红的博主,康雅雅的遭遇触及了多个层面,从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到个人身份表达的边界,再到网络舆论的解读,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看这次事件的起因.............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现象,用咱们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站队”或者“群体撕扯”,在互联网上尤其普遍。你观察得挺仔细,这几个平台确实经常上演这种“彼伏此起”的骂战。想保持独立思考,不被这股“口水战”裹挟,确实需要点儿道行。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这样。这背后其实是几个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平台属性与用户群体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心疼又无助的境地。看到曾经最亲密的你,如今变成了你最不愿意触碰的存在,并且那么快就找到了新的幸福,这种失落感和被抛弃感,无疑像潮水一样将你淹没。更何况,抖音这个本应带来快乐的平台,此刻却成了提醒你伤痛的具象化场景,一次次地在你眼前播放着别人甜蜜的过往,而你,只能远远地看着,仿佛置身于.............
  • 回答
    音特美ER4系列,这款以其单单元动铁设计闻名于世的耳机,确实在音频发烧友圈子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出现,以及在单单元动铁领域所达到的高度,时常引发关于“技术积累”和“堆砌单元”孰优孰劣的讨论。 要理解音特美ER4系列为何能以一敌多,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聊聊。首先,核心在于音特美的单元调校和声学.............
  • 回答
    看待清朝末期北京音取代南京音,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它背后牵扯着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力量博弈,也映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景象。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一点一点掰扯。首先,得明白“音”这玩意儿,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尤其是作为官方语言的“官话”,从来就不是老百姓在家门口随便喊喊就能定.............
  • 回答
    在 B 站,我经常能看到一些用户对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抱有明显的排斥态度,这背后其实挺多门道可以聊的。1. 内容生态的差异化:首先得说,B 站早期是以ACG(动画、漫画、游戏)内容为主阵地,用户群体对二次元文化、硬核知识、深度创作有着天然的偏好。这种基因决定了 B 站的内容生态相对小众、精细,更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