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蚊子叮咬艾滋病人后又立即叮普通人,然后被一巴掌打死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焦点,而且总有一些不准确的说法在流传。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这件事儿。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蚊子叮咬艾滋病人后又叮咬普通人,并不会传播艾滋病。 听到这个答案可能有人会觉得意外,甚至是怀疑,毕竟蚊子吸血这个过程听起来确实有点“交叉感染”的意思。但科学上,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挺有意思的。

咱们一步步来分析:

1. 蚊子吸血的过程:

你可能想象蚊子吸血就像一个吸管,把病人的血液“原封不动”地吸到自己肚子里,然后再把这些血液通过嘴巴“原封不动”地注射给下一个人。如果真是这样,那理论上确实有传播的可能。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蚊子在吸血时,并不会把上次吸的血和这次吸的血混合在一起,然后打包发送。更重要的是,蚊子吸血的机制和我们的认知不太一样。当蚊子叮咬你的时候,它会先把口器插入皮肤,然后注射一种唾液。这种唾液里含有抗凝血剂,能阻止血液凝固,方便它吸血。所以,在你被蚊子咬的时候,它注入你体内的,主要是唾液,而不是它之前吸过的血。

2.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存活与复制问题:

即使假设蚊子吸了艾滋病人的血液,里面确实含有艾滋病病毒(HIV),情况也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HIV的生存环境: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对环境非常挑剔的病毒,它需要在人体内温暖、湿润的细胞中才能生存和复制。一旦离开人体,它的活性就会迅速下降,并且很难存活。
蚊子的消化系统: 蚊子有自己的消化系统,当它吸入血液后,血液会在蚊子的消化道里被处理和消化。在这个过程中,艾滋病病毒会被蚊子的消化酶分解,失去活性,也就无法在蚊子的体内复制和积累到足以传播的浓度。简单来说,蚊子吸了带有HIV的血液,就像人吃了一口被病毒污染的食物一样,虽然食物里有病毒,但你的胃酸和消化酶会把它“消灭”掉。
病毒载量的问题: 即使有极少数病毒能侥幸逃过消化过程(概率微乎其微),蚊子体内的病毒载量也会非常低。蚊子一次吸血量也很少,它吸血的口器也相当细小,能够传递的病毒量非常非常有限。

3. 蚊子“被一巴掌打死”的情况:

假设情况更极端一些,蚊子刚咬了艾滋病人,然后还没来得及传播就被人拍死了。

血液的暴露: 如果蚊子被打死,它的体内血液可能会暴露在体外。如果你的皮肤有伤口,并且接触到了这个暴露出来的血液,理论上是有极低的感染风险的。但这个风险是非常、非常低的,远远低于其他已知的高危传播途径。原因还是在于蚊子体内的病毒量本来就极低,而且一旦暴露在空气中,病毒的活性会迅速减弱。
病毒的“量”和“途径”: 传播艾滋病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活病毒进入到体内。蚊子被打死后,即使有病毒,其数量和活性也难以达到传播的要求。而且,蚊子的叮咬本身就不属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我们知道,艾滋病的传播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传播(如共用针头、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蚊虫叮咬并不在其中。

总结一下:

蚊子叮咬艾滋病人,然后又去咬普通人,并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蚊子的吸血机制: 蚊子吸血时注射的是唾液,而不是之前的血液。
2. 病毒在蚊子体内的失活: 艾滋病病毒在蚊子体内无法存活和复制,会被蚊子的消化系统分解。
3. 病毒量和活性: 即使有极少量病毒进入蚊子体内,也无法达到传播所需的数量和活性。

至于蚊子被打死的情况,虽然理论上血液暴露有极低的风险,但由于病毒量和活性的限制,这种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蚊子叮咬会传播艾滋病。重要的是了解艾滋病真正的传播途径,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相比于蚊子,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那些已知的、高风险的传播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

昆虫叮咬不会传染,不用立即打死,让它吸个够也不会。

血液被吸进去的量太小,不符合传染条件中病载量的要求,且吸入的血液会被蚊子体内的各种酶处理,病毒会被消灭。

再一个,蚊子不是把别人的血吸了注入你身上,它又不是做慈善的。。。

————————————————————————————————————————————————

最近不知道为啥我刷到的关于hiv的问题很多,大概我最近刚好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做一个关于hiv的暴露前预防的志愿者吧。。大数据现在已经这么牛了嘛?

关于评论里的小可爱们的问题,趁着这夜深人静孤独的时刻,我来做几个解答吧。

1,关于问到蚊子口器残留的hiv血液/hiv病毒能被酶破坏?之类的问题。首先hiv病毒的并不是有些真菌或者疥螨那样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它非常容易被破坏,暴露在干燥空气当中的血液,里面的病毒也会很快失去活性。蚊子的口器非常小,残留的血液干燥是分分钟的事儿,病毒立马就失活了。

关于那个问我是不是能提取这种酶来消灭hiv? 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比如碘酒或者双氧水也能杀死hiv病毒,但如果你让你血液里双氧水的浓度或者碘酒的浓度高到杀死所有hiv病毒的程度,那首先你就被杀死啦!举个例子,比如某个神奇生物自己的血液是流动的剧毒,但它自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那任何咬它一口的生物,侵入体内的病毒,细菌之类的,都会马上就挂掉。

2,关于蚊子还要说一下,它们能传播脑炎,登革热等很多疾病,非常讨厌,尤其是喜欢吸血就罢了,边吸还要边嗡,得瑟的很。但 蚊子确实不能传播hiv。小可爱们不要担心。

3,蚊子真的不会把吸进去的血再吐回去,它们的宝贝怎么可能给你呢!不要以为你长得可爱,蚊子就会迁就你,不过因为你可爱,所以我会不厌其烦的解释给你听。它们吸了血就像下图这样,默默的找个地方躲起来消化去了。


4,说到这个就再科普一下hiv传染所必须的条件。注意哦,敲黑板式的注意,超凶的那种!是必要条件!

1)必须是高危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严重伤口溃烂液)。 这里要说一下,泪液,唾液,汗液,尿液等不是高危体液。它们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具备传播hiv的能力。

2)必须有足够的病载量。病载量是衡量hiv在体内的含量的一个标准,一般使用核酸定量检测。为什么要说病载量呢,我说几个数据大家就明白了。 hiv在急性感染期和窗口期的传染性极高,是因为体内的病毒疯狂复制,病载量特别高,这种时候发生高危性行为的话,传染几率大幅上升。但hiv过了窗口期,进入无症状感染期后,体内病毒回落,病载量降低,感染几率随之下降,大概下降多少呢?下降100倍。一直不经治疗的hiv感染者在进入携带末期,进入aids临床期的时候,病毒载量又卷土重来,感染几率随之上升,上升多少呢?十倍。但此时仍比急性感染期的传染率要低。所以这就是为啥要让大家带套!因为窗口期或者急性感染期的患者看起来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且试纸检测或者试剂检测有大概率显示为阴性。这会让别人误以为该患者是健康的人,但实际上该患者此时的传染性非常之高!

3)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进行体液交换。什么叫体液交换呢?就是这种高危的带有足够病载量的体液,与你的伤口,不完整皮肤,黏膜接触。 如果是完整的皮肤,则完全不具有感染的可能。

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不是高危体液就不可能有高病载量。 唾液和泪液里是确实含有极其微量的hiv病毒的,但因为病载量实在实在太低,所以不具有传染性。没有体液交换就没有传染,完整皮肤的接触是无法传染hiv的。即使是高危体液,经规范治疗的hiv感染者由于病载量低,传染几率也趋近于0。

说完这三点,我们就来严肃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所说的情况。

首先蚊子吸入的血液量实在是太小了,这点量是够不上病载量标准的。别说传染了,这点血放在用于检测病载量的精度最高的核酸检测里都不能检测出来病载量,更何况传染呢。要知道核酸检测可是要1800大洋一次,比医院用的三代试剂要高得不知哪里去了。目前来说核酸检测是最为精密的检测手段,实验室级别的那种,这都检测不出来,可见病毒载量实在太低了。其次口器上残留的血液,这比起它吸进肚子里的就更少了…………再次,就算你可爱到蚊子叮咬了艾滋病人后看见你,立马后悔了,跑来叮你,又为了喝你的血而不得不把它刚才吸进去的血先吐进你身体里的这种情况呢?

非洲是艾滋病肆虐作为严重的地区,而且蚊虫也特别肆虐,即使是这样,也没有证实由于蚊虫叮咬而传染艾滋病的情况。所以这种发生概率大概跟彭于晏今晚就跟我表白一致的事情,是不会降临在你身上的。

就算我们严谨的把这种情况称之为一个hiv暴露,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采取任何措施,或者有任何担心呢?

根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组发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一级暴露是指:暴露源是为体液或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不完整的皮肤或黏膜,但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处理原则是一级暴露通常不进行预防用药。

这个问题的情况,按照专业的评估,连一级暴露都算不上,那就说明既不需要进行预防,也没有必要担心。当然啦,如果你既有钱又有闲,每被蚊子咬一口,都要去买阻断药的话也不是不可以,28天的阻断药要6000大洋,药物推荐使用TDF+3TC+LPV/r。详情欢迎垂询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然后你就会被给你做暴露评估的医生怼回来。。。。。揣着钱也没买到药。。。)

————————————————————————————————————————————————

小可爱们的担心我是能理解的,毕竟hiv确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病毒。目前来看一旦感染就意味着终身治疗,比较麻烦。

但只要洁身自好,不共用针头吸毒,不接受不洁输血,没有高危性行为,是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的。hiv虽然可怕,但其传染性相较其他传染病来说,确实低的太多。比如乙肝,我国大约有1亿携带者,这种日常接触都有可能传染的疾病,从携带人数上就可见其传染性之高。hiv目前有65万人,上海市截止2017年11.20号新增2106人。

这里要再啰嗦一下,hiv的传染途径只有输血,母婴,共用针头,高危性行为。 此外一切假设的各种日常生活碰到的事儿,都是在耍流氓,传播hiv倒不会,但传播恐惧倒是当仁不让。

为什么关于hiv血液的相关问题这么多呢? 大概是大家都知道输血是最为容易感染艾滋的途径,感染率大概在

9250/10000

。但是,输血是一种医疗行为,给你输血总不能输0.1ml,或者1ml吧? 输个几百毫升甚至上千毫升,这个病载量之巨大,又是直接体液交换,当然感染率很高。

再说回来,现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因为输血而感染hiv的情况已经鲜少发生了。采血以后,血站会对所有的血样进行检测,抗体阳性,弱阳性,可疑阳性的血液,甚至会用到医院都没有的核酸检测。从源头上把这种传播遏制住。

而且国家会为感染hiv的人终身发放免费药物和补贴;还有专门的随访制度,保证这类人群的服药依从性,经过规范治疗的hiv感染者,体内的病载量会下降到机器检测水平以下,传染性趋近于零;会大力普及hiv检测和预防知识,现在在各个大学,城市的疾控都有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为大家提供匿名的快速检测;我们的目标是2020年消灭hiv的传染。全世界大的医疗机构和药厂,大学的研究中心,每天都在致力于开发和研究着更新的药物还有针对hiv病毒的长效疫苗,相信有一天hiv终会被彻底战胜。

所以小可爱们,只要你们保证没有高危性行为,没有不洁输血史,没有共用针头吸毒的情况,就放心大胆快意飞马的生活吧。

你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全体公共卫生防疫人和医护人员,很乐意为你们守护。

mua,乖。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