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经常被蚊子叮咬的人,为什么不会像产生抗药性一样, 抵抗蚊子叮咬?

回答
你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而且问到了点子上。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好像被蚊子咬得越多,越没感觉,是不是身体就“习惯”了,跟细菌对抗久了会产生抗药性一样?答案是,不是,而且原理也完全不一样。

咱们得先捋清楚“抗药性”是怎么回事儿,然后再看看蚊子叮咬是怎么回事儿。

“抗药性”是怎么回事?

抗药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这其实是一个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过程。

1. 变异是基础: 在一个庞大的细菌群体里,总会有一些个体因为基因突变,稍微“不一样”。比如,它们产生了一种酶,能分解抗生素,或者它们的细胞壁结构改变了,抗生素不容易进入。
2. 选择压力的作用: 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时,就像给细菌施加了一个“压力”。绝大多数容易被抗生素杀死的细菌就死掉了。
3. 优势个体繁殖: 但那些因为突变而对药物有一定耐受性的细菌,它们在抗生素的环境中反而能生存下来,并且大量繁殖。
4. 耐药菌株的出现: 随着时间推移,一代又一代的细菌繁殖,那些带有耐药基因的个体就占据了主导地位,最终整个细菌群体就对这种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

这整个过程,是细菌这种微小生物,通过“一代代繁殖”和“基因变异”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自然选择。

蚊子叮咬是怎么回事儿?

蚊子叮咬可就完全是另一套逻辑了。蚊子咬人,不是为了“治疗”自己,也不是为了“进化”出某种能力来抵御人类的什么东西。蚊子咬人,是为了它的繁殖。

蚊子需要血液来提供蛋白质,以帮助卵子成熟。所以,蚊子咬人吸血,是一个“获取营养”的行为,跟细菌需要能量生存一样,但方式完全不同。

为什么反复被咬不会产生“抗药性”?

那为什么我们不会像细菌一样产生“抗药性”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我们不是细菌,蚊子也不是药物: 这是最根本的区别。你不会因为蚊子咬了你几次,你的身体就产生一种化学物质来“分解”蚊子的唾液,或者改变你的皮肤结构让蚊子咬不进去。蚊子叮咬对你来说,是一种物理侵入,更重要的是,是你的免疫系统对蚊子唾液中的某些成分产生的“反应”。

2. 蚊子唾液的“信号”和你的“信号”: 当蚊子咬你时,它会注入唾液。这些唾液里有很多物质,其中一些是抗凝剂,让血液不凝固,方便它吸血;还有一些是为了麻痹你,让你感觉不到疼痛。我们被咬后会痒、会红肿,那是我们的免疫系统在对蚊子唾液里的“外来蛋白”作出反应。就像身体收到一个“警报”,派出“士兵”(免疫细胞)来处理这个“入侵物”。

3. 免疫系统的“适应”和“抗药性”不同:
蚊子叮咬的“适应”: 经常被蚊子咬的人,确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蚊子的唾液。但这并不是产生了什么“抗药性”。更准确地说,是你的免疫系统对这些特定的外来蛋白质(蚊子唾液中的)产生了脱敏反应或者说免疫耐受。
脱敏/耐受: 就像有些人对花粉过敏,但如果长期接触花粉(比如做脱敏治疗),身体会逐渐学会识别这些蛋白质是“无害”的,或者说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被压制了。对于蚊子咬来说,这意味着你对蚊子唾液中引起瘙痒和红肿的某些成分,免疫系统的反应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剧烈。你可能还是会被咬,但可能没那么痒了,或者红肿消退得更快了。
这不是产生抵抗力: 但这不代表你的身体能“阻止”蚊子咬你,或者让蚊子“无效化”。蚊子依然能咬,它唾液中的抗凝剂依然起作用。你只是对它唾液的“附加效应”没那么敏感了。这更像是一种“习以为常”,而不是“战胜”。

4. 蚊子不会“进化”出让你不被咬的能力: 即使我们对蚊子唾液的反应变弱了,蚊子本身也不会因此发生什么生理上的改变,让你“抵抗”它。蚊子只关心能不能吸到血,它的唾液成分是它生存繁殖的必要条件,它不会为了“应对”你的免疫系统而改变这些东西。

5. “被咬越多越不怕”是个体感受的差异: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被咬越多越不怕”,也可能是一些主观感受上的叠加。比如:
习惯性忽略: 经历多了,对蚊子叮咬的心理预期会改变,有时候可能不那么在意痒了。
环境因素: 一个人经常去的环境,蚊子的种类、活跃时间可能都比较固定,身体可能对这些“熟悉”的蚊子唾液反应稍弱。
皮肤的微小变化: 长期的外伤或刺激,可能会让皮肤的感知能力有些许变化,但这和产生抵抗力完全是两回事。
个体差异: 人的体质、过敏原敏感度本来就不同,有些人天生对蚊子叮咬的反应就比较轻微。

所以,总结一下:

蚊子叮咬不是一个细菌对抗生素的过程,而是你的免疫系统对蚊子唾液中某些蛋白质产生的免疫反应。虽然反复接触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对这些特定蛋白质的反应减弱(脱敏/耐受),但这和你身体发展出能“抵抗”蚊子叮咬的生理机制(比如产生抗生素的抗药性那样)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不会产生“抗药性”,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机制不是通过繁殖和基因突变来对抗外界刺激,而是通过免疫系统来识别和响应。而这种响应的强度,会随着接触的增加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但这调整是朝着“不那么强烈反应”的方向,而不是“让蚊子无效化”的方向。

所以下次蚊子又来光顾你的时候,可以想想,你不是进化出了“蚊子免疫力”,而是你的免疫系统正在进行一场“脱敏训练”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蚊虫叮咬首先是物理行为,不是病毒入侵,你可以对抗原产生免疫力,但无法阻止蚊子找你

蚊虫毒液会使人产生抗体,在被吸血后鼓起的包就是人体对蚊虫叮咬做出的免疫反应。其中分泌的组织胺就是加速伤口愈合的。而痒的感觉也是人体自身对抗原做出的过敏反应。

经常被叮咬的人,抗体分泌更加旺盛,更容易起包

另外,蚊子咬人主要是通过气味,人体发出的气味是无法通过体内抗体来改变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