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两句
毫无压力的巴萨将帅合力贡献一场精彩的比赛,虽然未能最大限度迫近总比分,但在战术层面,可以算是站着离开。
开场站位:
巴黎圣日耳曼433;
巴塞罗那3421。
正如西班牙媒体所说,对于巴萨,这场比赛他们反而没有压力。
于是科曼摆出三后卫,用人数来尽力弥补自己后场的弱点,这样一来,虽然前场的人手势必就要减少,但科曼手中有登贝莱。
如此布阵,反而打出了很好的效果。
手握4-1的优势局面,巴黎在主场依然低调示人。
说是一个433,其实在防守中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平衡的442,伊卡尔迪和姆巴佩没有太多的防守任务,而德拉克斯勒需要防范阿尔巴的插上。
三后卫阵型的立足关键,在于中场控制力拿在手上。
这一点,恰恰是巴萨目前的优势所在,除去阵型上已经摆出的布斯克茨和佩德里,梅西和格列兹曼可以回撤,德容可以压上,巴萨就将中场优势牢牢地拿在了手里。
中场优势到手,巴萨就可以让阿尔巴和德斯特拉开边路宽度,从而摊薄巴黎圣日耳曼的阵型,再加上很难限制的登贝莱,巴黎由此遇到了困难。
上半场前半段,登贝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好机会:
身边没有明确防守球员的德斯特,也曾打出过一脚威胁颇大的射门:
而巴黎的第一脚威胁攻门,发生在第16分钟:
之所以能克制得这么好,不仅在于有球时巴萨中场、边路和前锋的良好表现,还在于右中卫这一点。
首回合巴黎占据优势的关键一点,在于姆巴佩彻底压制了德斯特,作为一个跑锋甚至在德斯特的身上打出了支点的作用,从而由左路一步步延伸到了中路和远端。
而本场比赛开始,防守姆巴佩的是明格萨,虽然实力依然不足,但他至少比德斯特有身板,姆巴佩在他身上打出优势,还是花了一定的时间:
待到明格萨吃到黄牌,巴黎就有了压力释放的出口。
第28分钟,巴黎快速推进至前场左路,伊卡尔迪在抢点过程中制造点球,随后姆巴佩罚中:
总比分继续被扩大之后,巴萨开始做出调整。
一方面,登贝莱继续在威胁着弗洛伦齐和马尔基尼奥斯的结合部:
梅西则在第37分钟贡献一脚精彩远射:
而科曼则用菲尔波换下明格萨,如果的确没有伤病因素的话,那也就说明吃到黄牌的明格萨完成了自己战术耗材的任务。
菲尔波的登场继续顶住了姆巴佩,让巴黎的反击直至半场临近结束前才再次出现:
而且迫使姆巴佩换到右路来活动:
但其换边也带来了风险。姆巴佩在左路不承担防守任务,就已经让德斯特发挥出了远超首回合的作用,来到右路,身后就是防守弱环弗洛伦齐,而登贝莱恰好也专注进攻这半扇的肋部区域。
于是当格列兹曼来到这半扇支援登贝莱时,不防守的姆巴佩实际上给身后队友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随后的争抢中输给真中后卫朗格莱,巴萨横移至右侧,制造了点球:
可惜,梅西并没有罚中:
半场结束前逃过一劫,巴黎势必要扳回局势。
对阵三后卫球队,通常有两种思路来反制对手。其一便是争抢中场控制权,迫使翼卫不敢大幅压上;其二则是摆出正统三前锋,迫使翼卫回到后卫线。
但是对于巴黎圣日耳曼来说,这场比赛并没有一定要赢的动机,于是波切蒂诺选择了保守,只是用迪亚洛换下了黄牌在身的库尔扎瓦。
所以下半场,巴萨继续掌握着比赛的控制权,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能逐渐报警的他们打出的威胁越来越少了:
而且在下半场,波切蒂诺不断换上防守强点,再加上彻底采用防守反击的思路,这一系列的调整都让登贝莱失去了发挥空间,巴萨制造威胁只能依靠翼卫传中:
比赛临近结束前,巴黎打出最后一次反击,比赛就此结束:
由于首回合的比分过大,让次回合的博弈强度就小了很多。
不过,科曼所摆出的三后卫阵型还是相当精彩,用增加人手、控制中场的方式弥补后场弱点,如果属实,将明格萨当作耗材也尽力限制了姆巴佩发挥的威胁程度和时间长度。
只不过,这一连串的调整势必会让攻击力受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登贝莱的个人能力才让巴萨获得了这么多的射门机会,但他是个边锋,而不是真正的前锋。
至于巴黎圣日耳曼,考虑到他们的板凳厚度,其实波切蒂诺完全可以在战术层面做出更激进的博弈,但比分在此,没有必要。
就这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