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象要求婚后aa,这个婚还能结吗?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婚姻中一个非常敏感的核心:金钱观的磨合与契约精神的体现。当对方明确提出婚后“AA制”,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忽视的小事,而是一个需要双方认真对待、深入沟通的信号。能不能结这个婚,答案不在于“AA制”本身,而在于你们双方对它的理解、接受程度,以及能否在这个基础上找到共同的平衡点。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个“AA制”背后可能藏着什么,以及你们该如何应对。

一、 对方提出“AA制”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什么?

首先,我们要尝试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这背后可能有很多种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地进行评判。

原生家庭的影响: 对方可能成长在一个父母之间财务独立、界限分明的家庭。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常态,甚至是健康、成熟的相处模式。他可能认为AA制是双方独立人格的体现,避免了因为金钱产生的不必要的依附和纠葛。
对经济独立的追求: 对方可能非常看重个人的经济独立和能力,不希望因为婚姻而丧失这种自主性。他可能担心一旦财务不分,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会受到过度影响,甚至觉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剥削”。
对未来财务安全的担忧: 尤其是在如今社会经济压力普遍增大的情况下,对方可能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失业、疾病、甚至婚姻破裂等。AA制可以让他觉得更加有安全感,能够更好地应对潜在的风险,不至于在财务上“拖累”或“被拖累”。
过去的感情经历: 如果对方在过去的感情中因为金钱问题吃过亏,或者看到过身边朋友因此痛苦,他可能会对婚姻中的财务融合产生恐惧和抵触。
对“付出”的理解不同: 有些人认为,婚姻中的付出应该是对等的,AA制是一种确保“对等”的方式。他可能不希望自己比对方付出更多,或者担心对方不会像他一样努力。
对平等的理解: 对方可能认为AA制是婚姻中男女平等的最高体现,是男女在婚姻中不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证明。

二、 婚后“AA制”,具体是怎么个AA法?

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同的人对“AA制”的理解和操作方式可能天差地别。在决定能不能结之前,你们必须把这一点掰扯清楚,而且要细致到具体的每一个生活场景。

账单完全分开,各自消费,各自承担所有开销? 房贷、车贷、水电煤气、物业费、伙食费、通讯费、衣服鞋帽、社交娱乐、人情往来、家庭装修、父母赡养、孩子的教育和抚养……所有这些,是完全按照“谁产生消费谁负责”来算吗?
公用开销如何分担? 比如房租、物业费、水电费、伙食费这些属于“家庭共同开销”,是各出一半?还是按照各自的收入比例来承担?
大额家庭支出如何决定? 比如买车、买房的首付、装修费用,是AA吗?还是一个人拿大头,另一个人拿小头?又或者需要共同协商,共同承担?
人情往来和礼尚往来呢? 比如参加婚礼、给长辈送礼、朋友聚餐,是各自请各自的朋友,还是共同承担家庭的社交开销?
孩子的抚养费用呢? 这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医疗、生活费用,是AA吗?还是由收入高的一方多承担?或者同样是五五分?
意外支出和储蓄呢? 如果一方突然生病需要大笔医疗费,另一方是否需要承担?或者夫妻双方是否需要共同建立应急基金或储蓄计划?
“隐形”的付出如何计算? 家务劳动、照顾老人、照顾孩子、心理支持等等,这些虽然不直接产生金钱,但却是婚姻中非常重要的付出。AA制下,这些“隐形”的付出如何被承认和衡量?

三、 你们的“AA制”能否走得通?需要考虑什么?

一旦明确了“AA制”的具体操作模式,接下来就是要评估你们的婚姻是否能够在这种模式下健康发展。

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 婚姻不仅仅是关于金钱,更是关于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的磨合。如果你们在“付出”、“担当”、“爱”、“责任”这些核心概念上的理解存在巨大鸿沟,那么AA制很可能只是一个表面的遮羞布,深层次的问题会暴露出来。
爱和亲密感的表现形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为对方花钱、为家庭花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如果强制AA制,会不会让你们之间缺乏这种爱的流动和亲密感的传递?当一个人为你付出金钱时,你收到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种“我在乎你”、“我愿意为你付出”的信号。AA制是否会稀释这种信号?
对彼此的信任和安全感: 真正的婚姻,应该是建立在信任和安全感之上的。如果AA制是源于不信任,担心对方会“吃穷”自己,或者害怕自己被对方“绑架”,那么这种婚姻的基础就很不牢固。
家庭的长远规划: 婚姻不是短暂的合作,而是共同经营一个家庭,并为未来做规划。比如买房、生孩子、养老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共同的决策。如果所有财务都严格AA,那么在这些重大事项上,你们的协同性和共同感会大大削弱。
处理冲突的能力: 任何一对夫妻都会有经济上的分歧和冲突。如果采取AA制,这些分歧会更加突出和复杂。你们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公开、公平的环境下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让金钱成为你们关系中的一个定时炸弹?
是否真正实现“平等”,还是变成了“疏离”? 有些人认为AA是平等,但也有人认为,婚姻中的金钱融合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体现,是两个人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象征。过度的AA制,会不会让你们感觉不像夫妻,更像室友?

四、 该如何应对?

如果对方提出AA制,而你对此感到疑虑,不要直接断定“不能结”。而是需要启动一场非常坦诚和深入的对话。

1. 倾听与理解: 先认真听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理解他背后的原因和顾虑。不要急于反驳或否定。可以用类似“我明白你希望在财务上保持独立,这是你的想法,能和我多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想吗?”这样的话来开启对话。
2. 表达你的感受和顾虑: 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也要清晰、平静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顾虑。比如你可以说:“我理解你对经济独立的看重,但作为夫妻,我个人认为在财务上有所融合也是一种亲密和支持的体现。我有些担心,如果完全AA,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让我们之间感觉有些疏远,或者在处理家庭共同事务时会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3. 探讨具体的模式: 重点不在于“AA”还是“不AA”,而在于“如何管理夫妻共同财务”。也许对方只是不喜欢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或者不喜欢财产完全混淆。你们可以一起探讨更灵活的模式:
收入比例制: 双方按照各自收入的比例,共同承担家庭的各项开销。
共同账户+个人账户: 设立一个共同的家庭账户,用来支付共同开销和家庭储蓄,双方每月按一定比例存入。同时保留各自的个人账户,用于个人消费。
责任分工制: 例如,一方负责房贷车贷,另一方负责家庭日常开销和子女教育。
固定额度制: 双方每月从各自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放入共同账户。
4. 模拟演练与试探: 在结婚前,可以尝试进行一段时间的“模拟AA制”或“部分AA制”。比如共同承担一次大的家庭开销,看看过程是否顺畅,是否会产生不愉快。
5. 关注核心: 无论采取哪种模式,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在这个模式下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并且能够共同为家庭的未来负责。如果AA制导致了关系中的不信任、不公平感或者疏离感,那么这种模式就不适合你们的婚姻。
6. 考虑婚姻的本质: 婚姻是两个人携手走过人生旅途的承诺,其中包含了责任、担当、爱与包容。金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种工具。如果因为对金钱管理方式的不同,就否定了婚姻的可能性,那可能也错过了真正能够一起变老、一起面对风雨的伴侣。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

如果你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对方仍然坚持极端化的AA制,并且你认为这种模式会让你们的婚姻缺乏温情、支持和共同感,让你感到不安全或不被爱,那么你就有权说“不”。

反之,如果你们能够就“AA制”的具体操作达成一致,并且都认为这种方式能够保障双方的独立性,同时又不损害夫妻之间的亲密感和共同体意识,那么“AA制”也未必是婚姻的“终结者”,反而可能成为你们婚姻关系中一种独特的契约和平衡方式。

关键在于,你们是否真的愿意为对方和这段婚姻去理解、去磨合、去寻找共同的答案。婚姻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因为某种财务模式,而是因为两个人愿意一起努力,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咱们这么说吧,婚后aa不现实,哪怕他现在这么说,其实婚后操作也困难。但你要有个正常的期望。

你一个月3000工资,无房无车无嫁妆,还有个弟弟,然后你指望人家几倍你收入的工资卡给你……你不觉得这个期望本身就有点问题吗?和着对方出钱出车出房,剩下的钱都给你,然后你自己的钱也都给你留着用?那特么对方该没安全感了,整个婚姻你就出了个人?对方出车出房,剩下的钱也没了?你这比对方提出来的aa还过分呀。

而且,你工资3000,他每个月给你三千,相当于再给你一倍工资,然后他剩下也就六千多,你也六千,然后房子,车子还是人家出的,其他花销aa是说一下,还真的买个两块钱的菜也要你六毛吗?无非是这个月我付下个月你付,或者这顿饭我付下顿你付,这正常不也是这个样子吗?你到底想怎样?

相亲认识的,也就是没有自由恋爱这种感情基础,那可不就是上来就比条件吗?你这条件让对方没有安全感呀,等结了婚生活一段时间有了感情基础,自然会变化,你看清形势,你离了他找到更好的不容易,他离了你,找到更好的随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