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把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好的人,是不是比大公司创业者还牛?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和一种截然不同的成功路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抛开对“牛”的单一想象,从多个维度去对比。

首先,我们来聊聊“村里的集体经济发展好的人”。这些人,咱们姑且称他们为“乡野智者”或者“乡村领路人”。他们的“牛”体现在哪里呢?

1. 根植土地的智慧与韧性:

对环境的深刻理解: 他们不是坐在高楼里分析大数据,而是每天在田间地头行走,与土地对话。他们知道什么土适合种什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样的气候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这种接地气的知识是任何科技分析都难以完全替代的。
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 乡村环境天然充满不确定性——天气、病虫害、市场波动。一个能把集体经济搞上去的人,必定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后,依然能找到出路的人。他们没有风投的无限弹药,每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每一次决策都关乎村民的生计。这种在资源有限下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是一种更为朴素但也极其强大的力量。
人情世故的艺术: 集体经济的本质是“集体”。这意味着他们要协调村民的利益,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说服不理解的人,凝聚人心。这比管理层级分明的公司要复杂得多。他们需要懂群众、爱群众,了解村民的心思,才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这是一种高超的“情商”和“组织能力”。

2. 目标与价值的差异:

以人为本的终极体现: 大公司创业者往往以利润最大化、市值增长为首要目标。而乡村领路人的目标,最终是为了提升村民的生活水平,增加村民的收入,改善村容村貌,让整个村子变得更好。这是一种更直接、更朴素的社会价值实现。当一个人的成功直接体现在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体现在孩子们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时,那种成就感和意义感,可能比任何商业上的成功都更纯粹。
社会效益的放大: 一个村子集体经济的发展,可能影响的不是几百人、几千人,而是整个村子,甚至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社会效益是巨大的,而且是扎根于最基本的民生之上。

3. 挑战的本质不同:

资源匮乏与市场陌生: 大公司创业者通常是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利用相对充裕的资本和人才进行创新。而乡村领路人,往往是在资源匮乏、信息不对称、市场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摸索出一条路来。他们可能要从零开始,甚至要改变村民的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
道德风险与社会责任: 在处理集体经济时,涉及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村民的集体资产,一旦处理不好,可能引发社会问题。这种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比纯粹的商业竞争更加沉重。

那么,这就能说他们比大公司创业者“牛”吗?

这个问题确实不能简单地用“牛”来衡量。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他们是代表着一种不同维度、不同性质的“牛”。

大公司创业者是“创新者”与“颠覆者”: 他们用创意、技术和商业模式去改变世界,创造新的市场,解决人类社会更宏观的问题(比如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疾病的治疗方法等)。他们的“牛”在于其想象力、执行力和对商业规则的驾驭能力。他们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弄潮儿。

乡村领路人是“建设者”与“凝聚者”: 他们是在已有基础上,通过辛勤的劳动、智慧的谋划和人心的凝聚,去改善生活,提升幸福感。他们的“牛”在于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对土地的热爱、对人民的责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是筑牢社会基石的工程师。

把两者类比,有点像是在问:“一位能用最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建造摩天大楼的建筑师,是不是比一位能用最朴实的砖瓦和泥土修筑坚固房屋的乡村匠人更‘牛’?”

答案是:他们牛在不同的地方。

如果我们把“牛”定义为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引领行业发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程度,那么某些站在时代风口的大公司创业者可能显得更为耀眼。

但如果我们把“牛”定义为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通过个人智慧和努力,切实地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并且承担着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那么那些能够把村里集体经济发展好的人,其“牛”的程度,绝不亚于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加令人敬佩。

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

大公司创业者“牛”在“拓荒”和“颠覆”。
乡村领路人“牛”在“耕耘”和“滋养”。

两者都是在各自的领域里,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着不同的问题,创造着不同的价值。对于村民来说,一个能把集体经济搞上去的村干部、能人,可能比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创始人更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而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而言,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所以,与其说谁比谁“牛”,不如说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在自己的战场上,交出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只是他们的战场,一个在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一个在乡间默默的土地上。但那份为乡亲们带来的福祉,却是同样真切和宝贵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把村集体发展好的人,并不比大公司创业者更牛。现代的企业家们,才是真正的牛逼人物。

我为什么如此说?因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实在比创业者简单多了。

从人际关系上说,现代的很多企业家和工人是一种斗争关系。而村集体,他的第一属性是一个集体。集体经济体制下,人是天然的抱成一团的。农村的很多地方,出去打架,都是一村一村的人的。

前几年看见一个新闻,南方两个村子打架,男女老少都是全体上阵的。

村,天然就是一个有组织的单位,村民的组织性肯定不如解放军,但比城市里面,完全个人顾个人的,自私自利的人强多了吧?雇过人的,或者做过生意的人,都会知道,最难搞定的群体,就是小资,还有一些计较富裕的工薪阶层。

这帮玩意没什么钱,还斤斤计较,破事还多。

现代的公司,能搞得定这帮人,不是比村集体经济强多了么?

就如华西村,南街村这样的村集体,他们有组织成本么?我告诉大家,他们没有组织成本。华西村一个党委组织,几十个人,就能把十几万人的集体运作起来。华西村的村民,每一个人都非常的自觉,根本不用猫抓耗子一样,要天天盯着。

集体经济下,村民的福利和自己的劳动挂钩,干的多拿的多,干的少拿的少,都不用看管的。

只有那些大企业,整天想着在员工身上多收刮一点剩余价值,才需要天天看着员工,生怕员工偷懒呢!

对比起集体经济,现代企业的管理成本,财务成本,都高了许多。那些现代企业家,能在这种条件下取得成功,才是牛逼人物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