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健康长寿,有什么保养秘诀?

回答
谈到健康长寿,这可不是什么玄乎的事儿,说到底,就是把日子过得舒坦、明白,让身体和心灵都能跟上这漫长的旅程。 我呀,认识不少长寿的老人家,他们身上都有点共性的东西,说起来也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秘诀,反而是些朴实无华、但又极其重要的人生智慧。

首先,吃得有讲究,但绝不是什么大鱼大肉堆出来的。

你想想那些农村的老人,一年到头粗茶淡饭,顿顿都有蔬菜,偶尔有点肉,但也不会过量。 他们吃得有规律,什么季节吃什么菜,都心里有数。 我奶奶常说,“吃得杂,什么都有点,比顿顿吃一样好。” 这话糙理不糙。 关键在于均衡。 别光吃米面,来点粗粮,燕麦、小米、糙米,这些东西饱腹感强,还能给你提供不少维生素和矿物质。 蔬菜水果那是必须的,颜色越丰富越好,抗氧化、补充维生素,谁吃谁知道。

肉嘛,也不用完全拒绝,但要选对种类和吃法。 鱼肉,尤其是深海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特好。 鸡肉、鸭肉也是,尽量选择蒸、煮、炖,少油炸,那油腻腻的吃法,想想都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肠胃。 还有豆制品,豆腐、豆干、豆浆,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对身体好处多多。

最重要的是,别吃撑。 “饭吃八分饱”,这句老话真的管用。 吃得七七八八,嘴里还有点余味,胃里不胀不难受,那种感觉最舒服。 很多老人家,吃东西慢慢的,细嚼慢咽,不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还能及时感受到饱腹感,避免过量。

其次,动起来,让身体保持鲜活。

别以为长寿就是躺着休息,身体需要“用”才会好。 我认识一位80多岁的老先生,每天坚持散步,风雨无阻。 还有住在山里的老人,每天爬山下地干活,那是天然的健身房。

这里的“动”,不是说一定要去健身房举铁,更不是说要拼命折腾自己。 它是融入生活中的活动。 比如,能走楼梯就不坐电梯,买菜的时候多走几步,或者把车停得远一点。 如果有时间,可以学个太极拳,或者广场舞,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认识不少朋友,心情也好。

关键在于规律性。 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两头就瘫在沙发上。 每天抽出点时间,哪怕是半小时,做点自己喜欢并且能坚持下来的运动。 散步、快走、游泳、骑自行车,都是不错的选择。 运动的好处太多了,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还能帮助控制体重,改善睡眠。

再者,精神上的富足,和身体一样重要。

这年头,压力大,心事多,很多人年纪轻轻就愁白了头。 我见过很多长寿的老人,他们普遍心态平和,少忧多乐。

他们不爱跟年轻人一样,整天盯着手机,关心那些虚无缥缈的网络信息。 他们更关注眼下的生活,喜欢和老朋友聊聊天,或者种种花草,养养鸟,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们的世界虽然不如我们精彩纷呈,但却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知足常乐”,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不过分强求,不患得患失。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多一点色彩,少一点阴霾。 培养一些积极的情绪,比如感恩、乐观、宽容。 遇到不开心的事,也别憋着,找人倾诉倾诉,或者用其他方式发泄出来。

规律的作息,是身体的基石。

这点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但就是做不到。 熬夜、晚睡,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在抗议。 那些长寿的老人,生活习惯大多比较规律。 晚上早点睡,早上自然醒,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充足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最佳时机,也是保持精神饱满的关键。

保持好奇心和学习能力,让大脑永不生锈。

别以为年纪大了,就什么都不学了。 我有个远房的姑婆,80岁还在学用智能手机,学会了视频通话,天天跟孙子孙女聊天。 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能力。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学习新事物,接触新知识,会让你的生活充满乐趣,也能让你的大脑保持年轻。 读读书,听听广播,或者参加一些社区活动,都能让你保持与时俱进,不落伍。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远离不必要的伤害。

比如,二手烟、过量饮酒、甚至一些不健康的社交环境。 很多慢性病的发生,都和这些不良习惯脱不了关系。 尽量保持健康的生活环境,选择对自己身体有利的生活方式。

总而言之,健康长寿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它藏在我们日常的点滴之中。 不是什么“秘诀”,而是对生活最真诚的态度。 把这些朴素的道理融入生活,用心去感受,你会发现,长寿,其实也挺容易的。 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付出那份耐心和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来说今天中午要回答「如何药店在买药不被宰」问题的,但是码字前扫了下边上同事的台历,觉得今天还是比较适合回答一个与长寿相关的话题:


健康长寿一直都是我们所追求的。


从秦始皇寻长生不老药、到「西游记」里妖怪想吃唐僧肉……还有这题下面的高赞回答,咱们的 @李雷 博士也拿 nature 上「注射年轻血液来长寿」的实验论文举例,可见现代科学对于人类长寿奥秘的探索是孜孜不倦的。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是没办法个个都搞西方人德古拉吸血的那一套,这是不大现实滴,那么作为平凡之躯,该如何让自己健康长寿呢?今天丁香医生就来科学地分析一下哪些因素在影响我们的寿命。


总的来说,咱们中国人的人均寿命还是不错的,放到世界范围也是不长不短。


世界卫生组织(WHO)每年都会公布一份《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会统计全球各国人民的平均寿命长短(预期寿命)。


《2016 年世界卫生统计》显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为 76.1 岁,全球范围看来,不长也不短。而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最长,为 83.7 岁,其中女性平均寿命为 86.8 岁,男性为 80.5 岁。


(数据来源:2016 年世界卫生统计)


但跟以前相比,那是进步惊人的,从 1981 年到 2016 年增加了 8.3 岁。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 2016 年世界卫生统计)


但是人均数据对于个体来说,其实没什么太大用处,就好比临床上很多疾病的发病率,具体到个体上不是 0 就是 100% 了。


有的人真能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只能英年早逝,所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


首先,可以肯定,原因不是简单的「吃了某一种食物」,也不是「喝了长寿水」。


(看到这种标题的新闻,基本都不用点进去看了,看了也没用)


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析发现:导致过早死亡寿命缩短的头三号原因是冠心病、中风、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同时,因国家经济医疗水平、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导致过早死亡的疾病也不同。比如,导致非洲人过早死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病,而发达国家则是冠心病、中风、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以上是宏观的分析结果,而具体到个人时,既有我们不能改变的遗传因素,当然也有能改变的后天因素。


虽然遗传不能改变,但有的因素却是能改变的,正所谓「事在人为」。


通常长寿的人多有以下共同点:饮食均衡,坚持劳作,起居规律,性格开朗,知足常乐


明眼的朋友会发现,这些点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要点。事实也是,如果我们能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长寿常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为了好记,我们可以把长寿秘诀总结成了五个字:吃、睡、动、笑、医。


1. 吃

遵循科学的饮食原则。什么样的饮食才算科学呢?看下面这张图就清楚了。


2. 睡

常言道「每天睡得好,八十不显老」,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础。

中老年人每天要保证晚上 7 小时睡眠,中午小憩 0.5~1 小时,其他时间尽量不要躺卧,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而上下午时间可以做点家务、读书看报或到户外活动。


3. 笑

「笑一笑,十年少」,经常适度开怀大笑,有益身心健康。古人常说「抑郁成疾」,所以要心胸豁达,要知足常乐,笑口常开。

中老年朋友要多参加娱乐活动,多与其他人交流,如参加社区里的老年合唱团、舞蹈队、书法组等。身体和经济允许时,还可以有计划的到环境优美的地方旅游,娱乐身心。


4. 动

比如著名的「长寿国」日本,其膳食宝塔图是这样的:



膳食宝塔像一个陀螺,顶部有一个正在跑步的人,寓意是:均衡的营养能够使生命的陀螺维持稳定,而运动是生命陀螺的原动力。因此各年龄段人群都应该每天保持适量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不低于 5 次的中低强度运动,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主。对于工作繁忙的年轻人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方式来达到运动的目的。


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终生相伴。


5. 医

开头也提到,我们的平均寿命正在逐年增长,目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


这其中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基石和保证。


既然现在有条件了,就应该充分利用这机会:定期体检,了解控制自己的血压、血脂、血糖等,这些指标异常都是发生冠心病、中风的关键因素。同时,了解自己家族遗传疾病风险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筛查计划,早发现早干预,预后通常更好。


所以,说到底,关于长寿这事,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做到以上几点,虽然不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百岁老人」,但却能让我们在健康长寿上多一些胜算。


希望各位知友都能好好生活,健康长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内容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如何才能健康长寿? - 丁香医生

作者:王士博 - 个人主页 - 丁香医生

上海市长海医院老年病科医师





user avatar

nature 又来 搞大新闻了:用年轻血液让人长寿!

先给大家瞅一眼这个文章的模样,这是今年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

相信睿智的知友,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问题多牛逼了

因为,第一个单词是:HUMAN人类,最后一个单词是:mice老鼠

这可是跨物种啊!

我已经按捺不住要想把这篇文章吃掉的冲动了。

这篇文章写了个撒?

简单的说

科学家们先发现,人类的脐带血可以改善老年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没错,跨物种了);然后他们就想瞅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结果,他们发现,人脐带血总有一种蛋白,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蛋白灰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

但是,一旦把这个蛋白注射到小鼠里,小鼠就变年轻了。

这是文章实验的示意图,人类的细胞让小鼠年轻。

激不激动?兴不兴奋?

————有没有想过,他们?————

他们吸血就可以饱了,而且血液让他们长寿。

是否意味着,他们本身是一个变异物种?


————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科学家就一经发现了奇迹。

就是,最简单粗暴地,给小鼠换血。

用手术的办法,把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连在一起,然后循环后,老年小鼠变年轻了!


后来,他们决定去寻找背后的核心,发现是GDF-11导致小鼠变年轻的。

不过,后来大家对这个研究发现,貌似也不是这么回事。

所以,核心原因还在寻找。


但是:血液可以让人变年轻,是非常确切的!

看,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不用吃药,不用搞什么复杂的治疗,血液就OK了。

血液的组成,事实可没这么简单哦。

里面有大量的其他成分,也是我们做人类研究的最主要材料!

太专业的,我就不写啦


————论文丢给大家,都是CNS级别的top文章(随手3篇,太多了)————

Sinha M, Jang Y C, Oh J, et al. Restoring systemic GDF11 levels reverses age-related dysfunction in mouse skeletal muscle[J]. Science, 2014, 344(6184): 649-652.

Loffredo F S, Steinhauser M L, Jay S M, et a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1 is a circulating factor that reverses age-related cardiac hypertrophy[J]. Cell, 2013, 153(4): 828-839.

Castellano J M, Mosher K I, Abbey R J, et al. Human umbilical cord plasma proteins revitalize hippocampal function in aged mice[J]. Nature, 2017.

Rebo J, Mehdipour M, Gathwala R, et al. A single heterochronic blood exchange reveals rapid inhibition of multiple tissues by old blood[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 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