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国单兵武器为什么不搞模块化?

回答
说起我们国家单兵武器的模块化,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的问题,里面门道可多着呢。要说为啥不像西方某些国家那样搞得那么“花哨”的模块化,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

首先,得明白啥叫“模块化”。简单来说,就是把一把枪拆成几个能独立更换的部件,比如枪管、护木、枪托、瞄具等等,用户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和个人喜好,像搭积木一样自由组合,或者快速更换某个损坏或不适用的部件。理论上这是个挺美好的设想,能提高武器的适应性和维护便利性。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咱们国家搞单兵武器,考虑的东西可就多了,不像人家西方那里,从设计之初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咱们的武器发展路径不一样。

历史沿革与设计哲学:

咱们解放军的武器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苏联的体系。苏联武器的设计思路,往往是强调皮实耐用、结构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和维护。一个成熟的型号,就是要力求在最广泛的条件下都能稳定可靠地工作,而不是把大量精力放在“个性化定制”上。这种设计理念下,武器的整体性、稳定性是放在首位的,过多的活动部件和接口,反而可能增加故障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

你想啊,一场大规模作战,上来就是成千上万的士兵,武器得能让他们迅速上手,而且不容易出问题。如果一把枪有几十种模块组合方式,战时在后勤补给线上,要配齐所有型号的替换件,那得是多大的麻烦?维修工要学多少套不同的拆装流程?这都会极大增加后勤保障的复杂度和成本。

成本与效益的考量:

模块化设计,尤其是那种高度自由组合的模块化,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通常都更高。每一个模块都需要精密的设计和制造,确保不同模块之间的配合度。而且,为了实现不同模块的快速更换,还需要设计相应的锁定和连接机构,这些都会增加武器的复杂性和制造成本。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军队规模也很大。在有限的军费预算下,优先保证的是武器的数量和基础的可靠性。相比于让一部分士兵用上“高科技”、“可定制”的模块化武器,不如让更多的士兵装备上“够用、好用、耐用”的通用型武器。这是一种更务实的资源分配方式。

实战需求与“够用就好的”原则:

咱们的部队,在很多情况下执行的任务是比较明确和集中的。比如,步兵的主要任务就是步兵作战,轻武器的主要需求就是射击精度、可靠性和一定的火力支援能力。对于大部分一线士兵来说,一把性能均衡、可靠性极高的突击步枪,加上一个合适的瞄具,就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战场需求了。

再说了,战场瞬息万变,士兵是否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去频繁更换武器模块?在激烈的交火中,最重要的是保持火力输出和生存。过多的操作可能反而会干扰到士兵的注意力。与其折腾那些花哨的模块,不如把子弹打准,把战友的后背掩护好。

当然,这并不代表咱们的国家在武器模块化方面毫无建树。其实,我们的武器体系里也有很多“局部模块化”的思路,只是不那么张扬。比如:

配件的通用性: 咱们现在很多枪械都可以加装各种战术附件,比如战术导轨(Picatinny 导轨或者类似的国产导轨)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模块化应用。通过导轨,可以方便地安装各种瞄具(红点、激光、夜视仪)、握把、战术灯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对“个性化”和“适应性”的需求,而且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对枪械主体进行大的改动。
不同枪管长度的更换: 像一些班用轻机枪或者狙击步枪,是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枪管的,以适应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程度的模块化。
弹药的通用性: 即使武器本身不完全模块化,但如果能实现弹药的通用性,也能极大地简化后勤,提高作战效率。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弹药的标准化和系列化。

“集成化”和“系统化”的思路:

相较于西方那种“部件堆叠”式的模块化,我国的武器发展更倾向于“集成化”和“系统化”。意思是在设计之初,就把各种功能和需求考虑进去,通过优化结构和布局,将它们集成到武器的整体设计中,使其成为一个高效的整体。比如,一些新一代的步枪可能会在设计时就集成上固定的皮轨,或者直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可调节枪托和握把,这些都比后期去更换模块要更高效、更可靠。

比如,你看到的那些带有皮轨的03式步枪,或者新一代的QBZ191系列步枪,它们都内置了战术导轨,可以直接挂载各种配件。这虽然不是那种“枪管能换、枪托能换”的全模块化,但已经大大提升了武器的适应性和作战效能。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武器的整体性和可靠性,又满足了部队对不同作战环境的需求。

举个不太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就像我们做饭,有的人喜欢把各种调料都单独放,吃的时候再自己按喜好混合;有的人则喜欢买那种复合型的调料包,直接倒进去就行,味道也固定得挺好。这两种方式都有各自的道理,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武器模块化也是类似的道理。

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就会一直拒绝模块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术需求的变化,未来我们的单兵武器也可能会朝着更深度的模块化方向发展。但这个过程,会是循序渐进的,是基于实战需求和技术可行性的考量,而不是盲目追求概念上的“先进”。我们会先解决最迫切的问题,比如配件的通用性和安装便利性,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再逐步推广更复杂的模块化设计。

总的来说,我国单兵武器不搞那么“极致”的模块化,更多的是一种务实、平衡的策略,是在考虑了历史传承、成本效益、实战需求以及国家整体国防建设思路后做出的选择。我们更注重的是武器的整体性能、可靠性以及大规模装备的效费比,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个体的“个性化”和“自由组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落后,而是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而事实上在西方国家运用也非常成功。——事实在哪里?非常成功在哪里?

XM8坟头长草了,SCAR至今只是特种部队使用。大部分美军可一直用着M16A4呢。


事实在哪里?非常成功在哪里? 画靶子打?


PS 既然追问了这边也贴一下回答

30年前伯莱塔以每只枪低一美元的价格KOSIG,这次SIG用接近亏本的价格干死了伯莱塔。美军上一批大批量采购45万只M9(2009年),单枪价格要480美元一只了。

这次SIG的P320/M17,开出单枪价格207美元一只的侵略性价格。你说他不中标谁中标?

模块化手枪P320/M17作为一支枪确实确实很棒,但是 很棒 和 运用也非常成功。 可是两回事。

问题就在于,传统上利润超高的军火生意,如果模块化手枪P320/M17真有特别优越性、非常成功性,那何必要开这么惨烈的超低侵略性价格?

M9卖480,我M17卖450不行吗?400不行吗?300总可以吧。207美元!

有200多美元利润不挣只挣一两个美元,这叫 运用也非常成功。 呵呵,你高兴就好。

user avatar

事实证明,模块化是给穷逼准备的,真正的土豪不屑于模块化。

以下引用自《艰难一日》

————————————————

但是,大部分作战任务都会用到像戈博折叠刀之类的装备。在海豹五队时,会给你配一把戈博刀,内含刀刃、螺丝刀、剪刀和开罐器。

同样,给你的步枪只配一副瞄准具。

一把战斗直刀。

一套防弹插板。

这就意味着要从不同的几个装备包里找出每一样你需要的东西,然后再放到另一个为某个任务专门准备的装备包里。麻烦得要死又没有效率,但美国政府就是这样小气,我也不得不去习惯。

但在海豹六队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还是那天,过了一会儿我们组长来我的“笼子”看进展如何。他看见了我摊开的用不同颜色作了标记的装备包,里面是各种装备。旁边还放着一个包,里面是我认为大部分任务中都会用得上的装备,包括一把戈博刀。

“你去供应部,给每个包都配一把戈博刀。”我的队长说。

我看着他,有点迷茫。

“我能配4把?”

“嗯,你有4个执行不同任务类型的装备包。你需要给每个包都配一把戈博刀。”他说。

组长在我的申请单上签了字,我就去了供应部办公室。一位军需官在窗口接待了我。

“您需要什么?”

我把清单给了他。都是些常用配置,比如手电筒什么的。但是我每样要4个。

“好。”他说,没有丝毫犹豫,“稍等。”

几分钟之后,他拿了个塑料箱回来了,里面装了满满一箱我清单上列出来的东西。我使劲忍着,不让自己笑得太夸张。美梦成真了。以前在五队的时候,我们都自己掏了几千元钱去购买任务中需要的装备了。

军械库就更酷了。门上有一条标语写道:“你来梦想,我来实现。”

对我这个枪械迷来说,这儿简直就是天堂。我让他们给我配了两支M4突击步枪,一支配了14英寸枪管,一支10英寸枪管。我还配了一支MP7冲锋枪和一批手枪,包括标准配置的海军海豹Sig Sauer P226半自动手枪。我平时需要用的基本武器是配有消声器的10英寸枪管的HK416突击步枪,它串列有3倍放大镜的EOTech全息内红点瞄准具。我又给自己配了支14英寸枪管的HK416,供远射程任务时使用。这支也有消声器,我在上面加装了2.5×10的“黑夜部队”(Nightforce)瞄准具。

为保证夜间射击的精准性,我还给我的14英寸枪管的HK416加配了红外激光器和可夹式热成像瞄准具。我倒不经常用这支枪,因为我那支10英寸枪管的常用枪适用于大部分任务,但是,再配一支射程更远的以备不时之需,何乐而不为?

………………

都21世纪了,为什么世界上最强的特种部队不去装备一种“只需要更换几个部件,就能同时取代突击步枪、短突击步枪和微声冲锋枪”的模块化武器,而是要装备这么多不同的武器呢?

当然,这只限于DEVGRU,即俗称的海豹六队。对于一般的穷b特种部队(如原谅帽部队),模块化还真是为他们节省了一大笔购买AR15下机匣的经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