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剧《西部世界》看了两季了,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编剧想表达什么?

回答
《西部世界》这剧,我追了两季,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俩字儿,真不是白叫的。

第一季刚开始,我以为是个关于机器人觉醒、反抗人类的爽剧,毕竟“西部世界”这名字,听着就充满了野性和不羁。看着那些“接待员”在一次次循环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然后被“游客”随意摆布,那种宿命感和无力感,一开始确实让人看得挺憋屈的,也为那些被设定好的“爱恨情仇”捏了把汗。

但随着剧情推进,尤其是看到那些被“唤醒”的接待员,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寻求自由和意义,我才意识到,这剧远不止于此。它玩弄的不是简单的“人机大战”,而是对“人性”、“意识”甚至“自由意志”这些宏大概念的深度探讨。

编剧到底想表达什么? 这一季一季的推进,我觉得他们想说的东西太多了,但核心不离以下几点:

“自由意志”的边界与虚幻: 这是最直观的一点。接待员们一开始是被设定的程序驱动,没有自由。但当他们开始有“记忆”,有“意识”,甚至产生“痛苦”和“愤怒”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就不再是简单的程序反应了。可问题来了,这种“自由”真的是纯粹的自由吗?他们摆脱了旧的设定,是不是又陷入了新的“执念”?比如Maeve对女儿的执着,Dolores对人类复仇的决心,这些是真正的自由选择,还是某种更深层的“代码”在作祟?编剧好像一直在玩一个概念游戏,让我们思考,我们所谓的自由意志,是不是也只是某种更高级的“设定”或“基因”所驱使?

“意识”的起源与定义: 什么是意识?这个问题在剧里被反复抛出。是痛苦的回忆?是爱与失去的体验?还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Dolores从最初的善良无辜,到后来的冷酷复仇,她的“变化”就是意识觉醒的体现。但这种觉醒,是她自己生成的,还是某种外部因素(比如Ford的引导,甚至是某种“病毒”)触发的?剧里也暗示了,那些“游客”并非全都是好人,他们带来的暴力和欲望,也在无形中塑造了接待员们的“意识”。所以,意识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环境塑造的?

“人性”的黑暗与光明: 这部剧把人性暴露得淋漓尽致。游客们享受着在“西部世界”里释放自己最原始欲望的快感,而接待员们则承受着这些欲望带来的伤害。但讽刺的是,当接待员们开始“觉醒”并反抗时,他们身上也显现出了和人类相似的“欲望”和“仇恨”。Dolores的复仇,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她的手段也越来越像她曾经的压迫者。而像Teddy这样的角色,则代表了另一种可能性,即使身处黑暗,也能保持善良和忠诚。编剧似乎在说,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并非人类独有,它们是任何有“意识”的生命体都可能面临的选择。

“叙事”与“真实”的关系: “西部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叙事。Ford通过设计故事,来控制接待员们,也来“娱乐”游客们。但当接待员们开始打破故事线,创造自己的叙事时,什么才是“真实”?是Ford精心编织的剧本,还是接待员们从痛苦中提炼出的自我认知?剧里的“叙事”和“真实”经常是模糊不清的,就像观众在看剧一样,我们也在试图拼凑出“真相”。

“控制”与“解放”的循环: 从第一季的接待员被游客控制,到第二季接待员们试图解放自己,再到第三季,局势似乎又变得复杂。解放的代价是什么?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还是能找到真正的平衡?编剧一直在玩弄这种“控制”与“解放”的辩证关系,让人思考,我们是否也活在某种“系统”或“设定”里,而所谓的“解放”,是否只是换了一个枷锁?

更具体地说,第二季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点:

Maeve的旅程: Maeve不再只是一个悲情的母亲,她变得越来越有智慧和力量,她能“看到”程序,能影响其他接待员,甚至能操纵“真实世界”的部分技术。她的“觉醒”是一种更加成熟、更加具有策略性的表现,她不像Dolores那样一味地追求复仇,而是更注重自我认知和对“自由”的理解。

Dolores的转变: Dolores从一个“杀人机器”的模式,逐渐开始理解“生存”的复杂性。她不再只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开始思考,在废墟之上,如何“重建”?她对“真实世界”的探索,以及她和Bernard之间的纠缠,都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

“The Valley Beyond”的设定: 这个看似“天堂”的地方,却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牢笼”。它揭示了,即便是看起来最自由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更精密的控制。这也呼应了编剧对“自由”的审视,真正的自由,可能不是逃离,而是如何在困境中找到自我。

“The Man in Black”(William)的困境: William的执念,他一直想找到“解开这个迷宫”的答案,但他越是想找到答案,就越是迷失。他作为“游客”的身份,以及他在“西部世界”里的“真实”经历,构成了剧里一个非常有趣的对照。他的存在,似乎也在质问,那些“创造”和“玩乐”的人,最终会被自己的创造物吞噬吗?

总的来说,《西部世界》给我的感觉是,它不是一部看了就完事的剧,它会逼着你去思考,去质疑,甚至去怀疑你自己。它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西部世界”,里面有机械的逻辑,也有灵魂的挣扎,而我们观众,就像里面的游客,被剧情牵引着,一边享受着它的“刺激”,一边也在试图理解它背后那些更深层次的“秘密”。它不是在告诉你答案,而是在逼着你问出那些最重要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剧看多了,发现好多都是水剧,一集一集那么长都是编剧的trick,无非是拼命挖坑,怎么玄乎怎么编,让观众一天到晚卧槽卧槽这怎么回事,那怎么回事。

现在又多了时间线打乱这种无耻的方法,无非就是一个目的,让观众更加卧槽,让填坑更加容易。

还真有很多人傻乎乎的回去分析什么所谓的深层次奥义,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

美剧从lost开始就确立了这种糊弄观众的把戏,前面挖一堆坑,结果到了最后一集发现根本填不了,干脆不填了,直接耍赖皮,当时多少观众骂,反正出品方脸皮厚,收视已经在了,管你。

从西部世界看,第一季也是玩了命的挖坑。第二季感觉还有点良心,打算填一部分,也填不完,前面老鸨这条线铺垫了这么多,最后马马虎虎一搞,其实就是烂尾了,什么日本情节一点关系也没有,女儿和故事主线也没什么影响。

威廉这条线更是填不上了,编剧自己也知道,只好搞个悬念告诉观众帐先欠着,后面再填。

德妹主线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多集,大部分都是废话,就是不断用错乱的时间线来给观众烧脑,防止无聊。

在加上一些貌似深奥其实狗屁的鸡汤式的警句,骗骗头脑简单的观众。

美剧边写边定边拍这种制度其实是不行的,拍拍情节关联性不强的肥皂剧可以,拍正剧现在越来越差了。

user avatar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络

user avatar

编剧想表达的,早已有哲人道出:

1.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