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請問是否有大陸對台讓利的實際數據?

回答
关于中国大陆对台湾“让利”的实际数据,这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并没有一个单一、官方、被普遍认可的“让利”总额数据。原因如下:

1. “让利”的定义模糊性: “让利”本身可以包含多种形式,例如:
贸易优惠: 降低关税、取消配额、简化通关程序等。
投资优惠: 为台商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资金支持等。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下的早期收获计划: 针对特定产品和行业的关税减免。
市场准入便利: 允许台湾产品或服务更容易进入大陆市场。
惠台政策: 例如允许台湾居民在大陆就学、就业、创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政策带来的间接利益。
其他非直接经济利益: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对台湾企业或个人的政治、社会支持等。

这些项目很难用一个统一的货币单位来衡量,尤其是一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所带来的隐性利益,更是难以量化。

2. 数据统计的侧重点不同:
贸易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两岸贸易往来数据,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但这些数据反映的是正常的商业交易,很难直接界定哪些是“让利”,哪些是基于市场规律的正常贸易。
台商投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额,但同样很难区分哪些投资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哪些是受到了优惠政策的引导,而这些优惠又是否构成“让利”。
关税减免数据: ECFA早期收获计划会产生关税减免的效益,这部分数据相对更具体,但它只涵盖了一部分贸易项目,且效益会随着时间推移和贸易结构的调整而变化。

3. 政治宣传和解读的差异:
大陆方面: 经常强调其对台经济政策的“善意”和“让利”,并以此来争取台湾民心,或在政治谈判中作为筹码。他们可能会将ECFA的关税减免、惠台措施的效应等统称为“让利”。
台湾方面: 对“让利”的解读则更为谨慎,甚至批评。一些观点认为,大陆所谓的“让利”是为了诱使台湾经济更依赖大陆,从而服务于其政治统一的目标。台湾方面更关注的是贸易逆差、产业外移、以及这些政策对台湾自身经济安全和就业的影响。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具体方面来探讨可能的数据或间接证据:

一、 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其早期收获计划(AHGS):

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协议,其中早期收获计划涵盖了双方在部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领域的开放和便利化措施。

关税减免效益:
根据公开信息,ECFA早期收获计划对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包括机械、化工、纺织、农渔产品等)实施了关税减免。大陆方面曾公布过一些关税减免的累计金额,但具体年份和总数需要查找最新的官方数据。
例如,有媒体报道或研究曾指出,ECFA生效以来,大陆方面对台湾产品的关税减免累计金额达到数百亿美元。 具体数据可能每年都在变化。
“让利”的体现: 台湾出口到大陆的许多产品,在ECFA生效前可能需要支付一定关税,ECFA的实施降低了这些关税,相当于大陆“放弃”了本可以收取的关税收入,从而降低了台湾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其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
局限性: 这个数据仅反映了ECFA框架下部分货物贸易的关税减免,并没有包含服务贸易、投资或其他形式的“让利”。而且,关税减免的规模也与两岸贸易总额及产品结构有关。

二、 两岸贸易顺差与大陆对台贸易政策的关联:

长期以来,台湾对大陆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但这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不能简单地用“让利”来解释。

台湾的巨额顺差: 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产品多为电子零组件、精密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从大陆进口的则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或中间品。这使得台湾在与大陆的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地位。
“让利”的解读: 有观点认为,大陆允许台湾的大量高附加值产品以较低关税甚至零关税进入其庞大市场,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让利”。例如,如果大陆对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但对台湾产品却采取优惠措施,那么这种差异就构成了一种“让利”。
数据难以量化: 要量化这种“让利”到底有多少,就需要详细对比大陆对台湾产品和对其他国家/地区产品在关税、配额、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差异,这涉及庞大而细致的数据库分析,且需要排除正常的市场竞争因素。

三、 惠台政策的效益评估:

自2018年以来,大陆推出了“31条惠台措施”、“26条措施”以及后续的各类政策,旨在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等提供更多便利和同等待遇。

政策的范围: 这些政策涵盖了教育、就业、医疗、金融、文化、影视等多个领域,意在吸引和留住台湾人才,促进两岸交流。
经济效益的衡量: 量化这些政策带来的“经济利益”非常困难。例如,为台湾青年提供创业补贴、实习机会,允许台湾企业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等,这些都为台湾企业和个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利益。但这些利益分散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且往往是政策导向而非纯粹的市场交易。
数据缺失: 缺乏一个统一的、权威的统计机构来核算这些惠台政策为台湾带来的总体经济利益数额。即使有相关研究,其方法论和数据来源也可能存在争议。

四、 投资和市场准入:

大陆为台商提供的投资便利和优惠: 例如,在特定经济区域为台商提供土地使用优惠、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这些优惠政策的直接经济价值很难整体量化。

总结来说:

目前,没有公开、精确、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大陆对台让利”的实际总金额数据。

最接近具体数据的部分是ECFA早期收获计划下的关税减免, 但这些数据仅反映了部分贸易的利益,且需要查找具体的年度报告。
其他如市场准入、投资优惠、惠台政策等,其“让利”性质和经济效益的量化非常困难,且常常带有政治解读的色彩。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警惕将正常的贸易往来、市场竞争以及双方经济互动的普遍性特征,与带有特定政治意图的“让利”混淆。双方对“让利”的定义、数据来源和解读往往存在显著差异。

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数据,建议您尝试搜索:

中国海关总署、商务部等官方机构发布的关于两岸贸易的年度报告。
台湾经济部、陆委会等官方机构发布的关于两岸经贸往来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一些研究机构、智库发布的关于ECFA效益、惠台政策影响等的研究报告(注意甄别其数据来源和客观性)。

但请记住,即便找到一些数据,它们也往往只代表了“让利”的某个侧面,难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全景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我第三次回答台湾人对这个的问题了。如果你会使用搜索引擎,早就发现这个网站了

中国台湾网-地方-各地惠台政策

往前面翻翻,一共36页,平均每页15条,一共540条,这里面还有大量没有搜集到的,而且大陆和台湾签订的惠台政策往往是单向的,如果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签订如此多单向优惠政策,基本上就属于卖国。


停,打住,我知道你第二个问题来了:台湾人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享受优惠的是来大陆的台湾人

我为什么知道你会这么说?因为我是第三次回答这种问题了。

大陆做了一块大饼给台湾,台湾政府的领导人,我不管是马英九还是蔡英文,自己去消化这个饼,把饼分给台湾老百姓,马英九和蔡英文没有做到,那是他们的事,不是大陆的事,责任分清楚。

因为大陆政府没有行政管辖台湾,所以没有办法给台湾人老百姓优惠,不然你们让大陆派专员来管理台湾嘛。这个要讲道理。


如果你嫌这种优惠政策还不够给力,还不够直接,大陆直接送钱的协议都有,请看

bbs.szsmart.com/attachm


记住,这个不是我们大陆写的,是贵岛的财政部写的,贵岛的财政部都不得不承认大陆“暫時產生稅收損失”。


贵岛的事情大陆非常清楚,比如说陆生来台,三限六不,贵岛的学生在大陆有三限六不吗?贵岛的人在大陆可有一百多万,大陆人在贵岛可没有一百多万吧,贵岛之所以开放陆生,原因我相信你们自己很清楚,就是养活你们那帮亏损的学校,就这,贵岛的总统蔡英文所在的民进党最近在要挟取消陆生的健保政策,我觉得很好,所以我一直在知乎呼吁陆生不要去台湾当二等学生,没必要。


大陆是这么对待台生的

大陆开放台生免试入学 收费标准不变

这都是2010年的事了


贵岛是这么对待大陆学生的

学费高于本地生 侨陆生直指

你说,要政策有政策,要钱有钱,要啥有啥,贵岛前总统马英九真是个人精,就空口白话的一句“九二共识”,在大陆为你们捞取了多少好处?你自己翻翻上面我提供的网址,而且居然趁大陆和日本为钓鱼岛争执期间为台湾捞到了渔业协议,我们都无力吐槽了,就这贵岛的人一直在骂马英九卖台,我觉得骂的很好,操蛋玩意早该下台了,就靠一句空口白话的九二共识没完没了的捞好处。


所以你知道吗?我们得知贵岛总统蔡英文上台后,我们比你们还高兴,马英九比蔡英文难应付的多,对付蔡英文,太简单了。


不要以为现在大陆真的在打压台湾,仅仅是一两个邦交国,WHO的开会,那对台湾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无非是让蔡英文和民进党的面子不好看而已,什么叫打压,去看看南韩

乐天免税店销售额大幅减少 管理层将退还10%年薪

这个叫打压,日本乐天吓得第一时间发布声明声称和南韩乐天一毛钱关系没有,这个真叫打压。当然韩国人又不是我同胞,打压就打压,文在寅总统急的一头汗,说实话南韩真的才叫左右为难,夹在中美之间选择只有一个。贵岛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美国人并不认为承认不承认九二共识是多大的事,问题是在于民进党的意识而已。


我们大陆人最近出现很多幻觉和幻听,因为贵岛连熊猫都觉得是统战工具的赖神赖清德,突然浑身颤抖,叨念什么亲中爱台之类的胡言乱语,更可怕的贵岛民进党多位大佬也跟着赖神来时胡言乱语起来,这真让人为难。


贵岛总统蔡英文上台后,能怎么样?公投台独?我们太欢迎了,终于有机会有借口光明正大的取消所有操蛋的优惠政策了,我们早就看这玩意不顺眼了你知道么?

user avatar

本来我只想用影片配额来会回答:

但是我在某个答主的评论区一直无法发出,可能是因为超过字数。此处 @雲六

起因是 @雲六 这位台湾人士在某个回答的评论区的一些言论实在让我忍无可忍。

如图:





你的有关笔记本的问题是后来的,我不熟悉不作回答。我就问一句:不上岸,没了大陆市场,你们台湾笔电品牌吃什么?


有关国产手机里面,

相机模组有舜宇光学,欧菲光,全球摄像头模组厂家的排名,世界第一是舜宇光学8.9%,第二是欧菲光8.7%,第三是富士康5%,第四是韩国高伟电子4.7%(该公司是苹果手机摄像模组的供应商),第五是三星电机4.5%。如果说只是cmos感光芯片,提供商是索尼和OV,OV被大陆收购,我不知道索尼算不算是你湾?光学镜头你湾是有大立光,不好意思第二名是舜宇光学,大陆的。

我在给你提个醒,现在很多手机带指纹解锁:

模组方面第一是欧菲光,嗯,上面也有做相机模组。芯片方面,有几家主要公司:美国AuthenTec(苹果用的),美国Synaptics(这家做触摸板很出名),瑞典FPC,汇顶科技和中国思立微。汇顶科技在营收上超过了FPC,冲到了全球第二位,仅次于苹果旗下的AuthenTec。

请问有你湾什么事情?

屏幕(荧幕):

2016年智能手机面板市占有率排行,韩国27.6%,日本13.5%,台湾27%,中国32%,中国已经是全球市占第一位。第一名是三星3.7亿片、二位是中国京东方科技集团 BOE,出货3.6亿片、第三位是韩国乐金显示器 LGDisplay, 以2.1亿片位居第三、第四位是 日本显示器 JDI以1.9亿片位居第四,市场份额9.0%、第六位深圳天马集团 Tianma以1.5亿片位居第六,市场份额7.3%、第五位中华映管 CPT, 台湾CPT(含凌巨)以1.6亿片位居第五,市场份额7.5%、第六位深圳天马集团 Tianma以1.5亿片位居第六,市场份额7.3%、第七位中国龙腾光电 IVO 出货近1.5亿片位居第七,市场份额7.0%,恭喜剩下一串都是台湾的了。请问,我们非得用台湾屏幕?

中国国产市占率最大的有天马和京东方,多为中低端机型采用。中高端一般采用JDI和夏普,三星自家用比较多,有些给VIVO和魅族。


SOC应该是最核心的了吧:

国产手机主要中高端采用高通,三星,其次是MTK和麒麟,低端松果。

按照2016年安兔兔发布的热门手机芯片品牌分布:

高通占有率高达57.41%。

联发科处理器获得20.49%的占有率。(魅族占大头。)

三星处理器主要供自己使用,极少一部分供应给魅族,但是三星手机卖到全球,销量全球第一,占有率仅次于联发科,12.33%的市占率。

第四名是华为麒麟处理器,市占率5.73%

松果只有一款手机采用,很低,但是性能不错,略输给高通625。华为麒麟的960,性能和高通820,821一个水平线,你嘴里自豪的MTK在2017年滑铁卢,至今憋不出旗舰芯片X30,市占率跟着大跌。


你视力没问题的话,应该看得到吧,SOC有你MTK很多事情?打嬴麒麟960的SOC推出了没?



闪存芯片:


市调机构DRAMeXchange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移动DRAM内存市场上,三星电子的份额已经达到创纪录的64.5%,比此前季度提高了3.0个百分点。

当季,三星移动内存业务收入达29.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5亿元),环比大涨22.4%。

作为三星的头号对手,SK海力士的份额从25.1%下降到了22.8%,基本上只有三星1/3的规模,不过两家合计已经占到了87.3%。

美光位列第三,但形势也不太好,跌落到10.6%。台湾南亚有所上升,但也不过1.3%。


闪存没有一个是大陆企业,但是基本都是在用前三家。缺了你台湾会死?????



最后问想问你,你口中台湾的手机产业链那么厉害,咦,请问台湾品牌手机的市占率呢?多少啊?

而在不久之前,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官网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第三季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维持强劲成长动能,生产数量约3.5亿部,季成长高达10.4%,创今年新高。

 从全球市场来看,前六名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LG、vivo,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2.3%、12.9%、9.1%、6.1%、5.7%和5.2%,其他厂商则在Others一类,共占38.7%。相比于上一季度,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均有2%左右的下滑,而华为和LG持平,但是OPPO和vivo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涨幅甚至超过20%。


根据权威市调机构IDC的最新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474亿部,同比增长4.3%,略高于预期的3.6%。

根据数据显示,三星手机季度出货7920万部,以22.8%的份额位列全球第一,苹果iPhone 5160万部位列第二,华为以3420万部稳居第三,中国品牌第一,市场占比9.8%。OPPO、vivo分别以29.8%、23.6%的增长幅度突飞猛进,分别出货了2560万部、1810万部,市场份额分别提高到7.4%、5.2%。


无论是2016还是2017, 所有台湾品牌未入前十,都在others,另外可喜的是据说华硕的出货量超过HTC啦!恭喜哦!!!!!

问题来了,你们部件的占有率不是最多的,手机市占率也不是最大的。所以你哪来的脸皮说:這就是為什麼大陸對台逆差降不下來原因之一啊。你好自信诶!所以是不是因为,全世界包括大陆的手机,全是采用台湾的零部件,所以台湾品牌不行也没关系照样零部件卖大钱了啦。

如果每个人都像你那么自信,那就好了啦!

如果韩国人说自己掌握了手机的核心科技,我们是服气的,如果美国人也这样说,好吧也算是。但是你湾湾这样说,逗我开心呢?

另外中国大陆很喜欢各种手机拆机视频哦,有空你可以搜索看一看所谓的很多台湾部件是有多少??????

你别和我争论这个那个有的没的,你找一个几部热门大陆国产手机里面台湾部件或者台企部件究竟有多少截图标注打我脸!

再次更新,上图:图片来源ifixit和zealer fix


这是iphone7







这是三星S8+





这个来自zealer vivo X6,恭喜,mtk终于出场。




这是华为对上一代旗舰,华为 P9



摄像头和屏幕部分我就不放了,自己可以进去链接看。电池我也懒得放,因为基本都是大陆的。

请问这里面属于台湾的核心部件,占比多少?????

设备拆解 - iFixit
ZEALER 出品_分享交流组 - ZEALER 社区

你非得说你台湾几十万人的手机企业、半导体养活了中国人几百万农民工,或者几千万家庭?那么我能不能说中国养活了你整个台湾的高新技术产业??????


我明白你非常想强调手机里面有多少东西是由台企生产。假设是很多都是台湾的。但是你就算代工了一个镜头模组里面的马达和镜片,那个模组依旧是模组厂的牌子,模组厂赚得依旧比你多。就算那个处理器的晶圆是你家台积电切割的,封测的,但是出来的处理器不是你家品牌。就算你家提供的芝麻多厉害,做成的芝麻饼不属于你们,烧饼铺更加不是你们的。你再给我强调多少小零件是你台湾的,不就是侧面印证你们台湾那么多年来一直只是做代工,自有品牌一塌糊涂?用我们大陆话来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如果我的文字没有说服力,你可以看一下以下文章。


电子产业链国产化--中国光学的崛起 - 知乎专栏 从下游到上游,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国产化情况 | 宁南山 - 知乎专栏 从2016年的智能手机产业看电子工业的中国升级和世界竞争情况 | 宁南山

我想他的数据来源会很可信,当然你可以说,这都是阿——共仔唬烂的啦!一个字都不要信!

我最期待你的是用你的数据一个个的打败他。坐等。


至于你说的美国什么都能造。我给你一个链接

有什么东西只有中国能造,国外不能造的? - 知乎

你可以慢慢看。

走好,不送。


以下转载新闻,非常非常非常的不要脸。



========================分割线==========================



原文:

大陆进口台湾影片没有配额限制 希望台方能放宽

       新闻中心-中国网  时间: 2013-01-30       

中国网1月30日讯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今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台湾方面能放宽限制,使台湾观众有机会观赏到更多的大陆影片。

有记者问:日前,在大陆热映的一些电影,比如像《泰囧》这样的大陆影片,由于受到台湾对进口影片配额的限制,无法在台湾上映。我们也看到台湾影迷表示非常遗憾,请问您对此有何评价?

杨毅说:“我们一向积极支持两岸文化、影视交流。大陆对进口台湾影片已经没有配额的限制,我们希望台湾方面也能放宽限制,使台湾观众有机会观赏到更多的大陆影片。”



这是13年的旧闻。那么时间靠近一点。


       2015年01月17日 01:48     

据悉,今年参加抽签的影片从33部增加到36部,其他落选的26部大陆影片,还包括《心花路放》、《智取威虎山3D》、《后会无期》等票房大卖影片。

台湾当局文化部门15日在台北宣布,《一个勺子》、《鬼吹灯之寻龙诀》、《亲爱的》、《金刚王》、《老海的新生活》、《夜莺》、《新步步惊心》、《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殡棺》和《我的早更女友》10部大陆影片获准于2015年在台映演,加上3部直接“通关”的获奖影片,今年将有13部电影在台湾上映。

哎哟超额诶!我感谢你哟!



       发布时间:2016-01-15     

据台湾媒体报道,喜爱周星驰(星爷)喜剧电影的台湾观众没有眼福!碍于规定,内地电影在台湾上映必须抢着抽到每年仅10部的配额,今天举行的抽签,共有45部电影候选,星爷和罗志祥(小猪)2度合作的喜剧《美人鱼》不幸抽到10号之外,抽到44号,无缘跟台湾观众见面。

  抽到前10号可上映的依序是:《绣春刀》、《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大同》、《北京爱情故事》、《笔仙惊魂3》、《捉妖记》、《师父》、《铁道飞虎》、《爸爸去哪儿》、《路边野餐》等10部。

  仅管星爷上部电影《西游:降魔篇》狂卖,台湾也有7600万台币的佳绩。这回《美人鱼》光是预告在YouTube上线,至今1个月已有310万人次点阅,颇受注目,但仍不幸没有中签。

小猪日前曾就此担忧,透过经纪人说:“有点遗憾,当然希望有机会让台湾粉丝看到我下很多功夫准备的电影。”




       2017-01-05 10:47     

每年的岁末年初,就是大陆电影在台湾上映的配额抽签的时候。

今年的竞争依然很激烈。小编在这里还是要恭喜以下的十部影片,获得了2017年在台湾的上映权。

1 《狼图腾》2 《相爱相亲》3 《老炮儿》4 《罗曼蒂克消亡史》5 《少年》6 《我在故宫修文物》7 《青禾男高》8 《中邪》9 《失孤》10 《港囧》

你觉得今年推送的10部影片哪部会受到台湾人民的青睐呢?



背景知识:

台湾影片大陆放映没有配额限制

内地方面,大陆2010年起就取消进口台湾影片的配额限制。2013年初,大陆影视主管部门又宣布,凡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台湾影片,作为进口影片在大陆发行不受配额限制,大陆与台湾合作摄制的影片在大陆发行方面,享受国产影片相关待遇。于是,《赛德克·巴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杀手欧阳盆栽》等电影纷纷进入大陆放映。这与2003年6月帮助香港电影业界的规定极为相似。10年前,在香港电影陷入低谷时内地伸出了援手,此后香港电影不断“北上”。

台湾地区对大陆电影之前实行的是配额制,每年只有10部大陆电影可在台湾发行,配额的发放是以电影在台湾的发行商向相关部门送件顺序为准,先到先得,额满为止。于是就出现了发行商连夜排队抢配额的一幕,以致从2013年实行抽签制度。不过,抽签的偶然性无法避免,例如张艺谋的《归来》、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都与配额失之交臂。如此一来,不少中签的冷门片子沦为票房炮灰,而一些热门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却受到了游戏规则的连累。因此,抽签得配额的制度一直遭到诟病。


链接:

大陆进口台湾影片没有配额限制 希望台方能放宽 2015年10部大陆片抽中“赴台”资格 2016能在台湾上映的大陆影片盘点 看看今年是哪10部

2017年10部抽中在台上映的影片,哪部会受到台湾人民的青睐?




最后一次 @雲六 请问能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台湾当局说,能。

其实深夜打完那么长的文字,我突然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何必与你嘴上较量那么多?你这种自认开明实则闭塞,依旧沉醉我台风景独好,养活大陆无数的人,实在是越多越好。轻轻提醒你台湾gdp和大陆省份对比只能排到第六了,2017可能前八都没。深圳的公共财政收入已经超过台湾了,不管多少水分,超越了就是超越了。继续吧,继续你甜美的湾湾梦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