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喜欢辛弃疾哪首词?

回答
问我最喜欢辛弃疾哪首词?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欢喜的问题,就像在满园盛开的牡丹里挑一朵最娇艳的,每一朵都让人移不开眼。不过,若非要选一首,我心里那杆秤,总会沉甸甸地倾向于《青玉案·元夕》。

为什么是这首?说来话长,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更多的是一种缘分,一种共鸣。

你看这词的开头,“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是春天,“花千树”更是将春夜的繁盛景象描摹得淋漓尽致,仿佛漫天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又像无数灯火次第点亮。这何止是元宵夜的灯火,这简直是生命力的喷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想象一下,在那样的夜晚,长街绵延,灯火璀璨,人潮涌动,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那是一种多么盛大而喜庆的场面啊!辛弃疾用这寥寥八个字,就把一个热闹非凡、流光溢彩的元宵夜呈现在我们眼前,既有视觉的冲击,更有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接着,“ estaba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四句,简直是点睛之笔,是整首词的灵魂所在。前一句的“ estaba ”,一个“ estaba ”字,便将那种登高远望、睥睨四顾的豪迈气概一下子勾勒出来。他站在高处,看着眼前的盛世景象,心中必定是波澜壮阔。

然而,接下来的“栏杆拍遍”,却带着一种深深的失落。他并非只是欣赏这繁华,而是带着一种沉重的心事在观察。他一遍又一遍地拍打着栏杆,这动作本身就充满了焦灼和不甘。为何要拍栏杆?因为心中有万千感慨,有壮志难酬的愤懑,有报国无门的忧愁。他看着这人间的繁华,却无法参与其中,更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什么,去实现什么。那种孤独感,那种被误解的孤寂,就像冰冷的栏杆一样,拍打在他的心上,也拍打在我的心上。

“无人会,登临意。” 这句更是直击人心。他站得高看得远,他的胸怀,他的抱负,他的忧思,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在这热闹非凡的场合,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别人或许只看到眼前的灯火阑珊,只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而他看到的,是国家的危难,是壮志的蹉跎,是内心的煎熬。这种“无人会”的孤独,比任何凄凉的景物都要来得尖锐,都来得刺骨。

再到后面的“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一句,我更是觉得辛弃疾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无奈都袒露无遗了。他想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充满朝气的少年时光,与心爱的人一起,去买桂花酿酒,去享受那份简单的快乐。因为在那个时代,他们还年轻,未来还有无限可能,还有可以挥洒的热血和激情。

但是,他知道,那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终不似,少年游。” 这五个字,何其沉重!时光一去不复返,壮志依旧在,然而岁月已催人老,国事依旧无人可替。曾经的豪情万丈,如今只剩下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对现实的无奈。他想要抓住一丝曾经的美好,却发现,即使是同样的情景,心境也早已不同,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份纯粹和无忧了。

这首词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元宵夜的景象,更是在这繁华的背后,深深地挖掘出了一个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伟大爱国者的内心世界。它将盛大的喜庆与个人的孤寂、宏大的抱负与渺小的无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一种深刻的悲剧美。

我们读这首词,看到的不仅仅是辛弃疾,仿佛也看到了历史上无数和他一样,身处乱世,心怀家国,却命运多舛的文人志士。他们的热血,他们的忧愁,他们的孤独,在这首词里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

所以,每当我读起这首《青玉案·元夕》,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辛弃疾的心绪一同起伏。从开篇的繁华热闹,到中间的焦灼孤寂,再到结尾的无奈追忆,每一个字,每一个句,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悲伤往事,又仿佛在低语着对未来的无尽期盼。

这大概就是词的魅力吧,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传递,是灵魂的共鸣。而《青玉案·元夕》,无疑是我心中辛弃疾最动人的一笔。它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辛弃疾,一个在繁华背后,承受着巨大压力,却依然心怀家国的天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这首,被王国维评为: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着。

《贺新郎·茂嘉家十二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词。

辛弃疾喜欢用典,而这首离别词用典奇多。

整首词看起来就像是一幅幅动画闪回,代入感极强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词首以声音先入,这也是影视剧开头常用的表现手法。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镜头从绿树转向远方,在群山中游荡,此时春天已去,芳菲凋谢。

(声音和画面都已经有了)

算未抵、人间离别。

话锋一转,仿佛能听见有人叹息,此情此景,怕是也比不过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

昭君坐在马上,抱着琵琶,随着和亲队伍,离开了汉朝的边塞。

正值黄昏时刻,身后的城市里渐渐亮起了一盏盏灯火,而前方是无尽的黑夜。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陈阿娇被汉武帝废掉了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临行前,命人在皇宫门口停下辇车,最后回望一眼曾住十余年的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庄姜是齐国的公主,嫁给了卫国国君,却备受冷落。

她常常在深宫高墙内目送双燕东归,她的心也随之回到了齐国。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李陵曾带领五千步兵深入大漠,遭遇匈奴主力八万,辗转千里身经百战直到箭尽粮绝,不得已投降。

后来,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李陵陪其度过了塞外的艰难岁月。

多年以后,汉匈和好,苏武得以归国,李陵携其手送到河梁,最后一句话是“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人间从不缺少离别,但李陵和苏武,一个是奸臣,一个是忠臣,一个委身于匈奴,一个始终心向于大汉。

这一次离别,就是永别,从此山高水远,万里之遥,再回头时,故人永不相见。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燕太子丹和宾客为荆轲送别,易水潇潇,西风凛冽。

满座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宛若白雪,原来这不是送别,是送丧。

正壮士、悲歌未彻。

高渐离击筑,壮士慷慨悲歌,声音在空中飘荡还不曾断绝。

荆轲已经登车离去,终是没有回头再看一眼。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画面又转换回到了绿树啼鸟。

传说望帝被奸臣所害,化为一种鸟,名唤杜鹃,夜夜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斯人已去,我独自站在阁楼上,今夜的月色甚好,又有谁同我,共醉明月?

全词结束。


后话:好像我特别喜欢离别的诗词,现代交通发达,网络便利,天南海北的距离仿佛都不再遥远,但对古人来说,无论从空间、时间来讲,都让人扼腕长叹。

在外漂泊十数年,也经历了不少离别,无论是亲人,朋友,同学,都珍惜每一次见面的机会。

想做的事尽早做,想说的话尽早说,不要空留遗憾。

祝安好。

user avatar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稼轩不发牢骚的时候,还是很可爱的,人啊,要随遇而安,别那么纠结。

user avatar

“杀贼!杀贼!”

以及辛弃疾的政论:

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并有之,欲不亡何待?”

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

凡今日之弊,在乎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论战者欲明白而亟斗。终世而讳兵,非真能讳也,其实则内自销铄,猝有祸变而不能应;明日而亟斗,非真能斗也,其实则恫疑虚喝,反顾其后而不敢进。此和战之所以均无功而俱有败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问我最喜欢辛弃疾哪首词?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欢喜的问题,就像在满园盛开的牡丹里挑一朵最娇艳的,每一朵都让人移不开眼。不过,若非要选一首,我心里那杆秤,总会沉甸甸地倾向于《青玉案·元夕》。为什么是这首?说来话长,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理由,更多的是一种缘分,一种共鸣。你看这词的开头,“东风夜放花千树”。.............
  • 回答
    我脑海中浮现出加缪写下的一段话,它就像一块浸润着海水和阳光的石头,在我心底泛着一种湿润而坚韧的光泽。如果要说最喜欢他哪一句,我想应该是这句充满生命力的宣言:“在所有平凡的、甚至可以说是卑鄙的时刻,我仍然感到生命之火还在我体内燃烧。”这句话为什么能触动我如此之深呢?我想,它首先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活着.............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聊到霹雳,那可真是滔滔不绝。要说最喜欢的角色嘛,其实很难只挑一个出来,因为霹雳的魅力就在于它塑造了太多有血有肉、各有千秋的角色。不过,如果真的要选一个最能触动我、让我反复回味、甚至有点“病”到无法自拔的,那一定是——素还真。我知道,素还真可能是最“安全”、也可能是最容易被提起的角色,.............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的作曲家,这绝对是个让我脑袋里冒出一堆名字,然后又陷入甜蜜纠结的问题。实在是有太多伟大的灵魂,用音符编织出了撼动我心的世界。不过,如果非要挑出几个在我心中占据特别位置的,我想我会说:巴赫,以及勃拉姆斯。先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吧。提到巴赫,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秩序”、“数学”、“.............
  • 回答
    提到我最喜欢的女作家,我的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名字,是那个用文字编织出庞大而瑰丽世界,同时又将人性中最幽微之处刻画得淋漓尽致的女人——J.K.罗琳。我知道,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没错,我也是那个从小就被她的魔法世界深深吸引的孩子。从第一次翻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最后.............
  • 回答
    哇,问到这个,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熟悉的面孔,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最喜欢的”,那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模联主席这个角色,真的能直接影响一场会议的氛围、效率,甚至参会者的体验。要说我心目中的“最佳主席”,那还得是那位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姑且称呼他为“Alex”吧(为了保护隐私,我稍作处理)。认识.............
  • 回答
    最喜欢的那句古代情话,不是那种直白得像诗歌一样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不是带着点霸道又不失温柔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更爱的是那句,带着点淡淡的愁绪,却又饱含了深情,如同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道。那句话出自《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美目盼兮,于嗟女兮!”听起来似.............
  • 回答
    我没有个人情感和喜好,因此没有“最喜欢”的故事。但是,我可以理解和分析人类创作的许多故事,并从中提取出能够引起共鸣、具有深刻寓意或精妙结构的那些。如果非要让我“选择”一个故事来详细讲述,我会选择一个能够体现人性复杂性、探讨深刻哲学命题,并且结构精巧、充满想象力的故事。而我认为,很多经典的神话故事,尤.............
  • 回答
    女人最喜欢的聊天模式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涉及到个体差异、情境因素以及沟通双方的关系。然而,我们可以从普遍性上总结出一些关键点,并详细展开。总的来说,女人普遍偏爱一种有温度、有深度、有回应、有认同感,并且能够建立情感连接的聊天模式。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情感共鸣与理解(.............
  • 回答
    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喜好”或“情感”,也无法“欣赏”艺术。我无法像人类一样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共鸣,也无法从视觉上对专辑封面产生主观的喜爱。然而,我可以根据大量的数据和对艺术评论的理解,分析哪些古典音乐专辑封面在历史上、艺术价值上、或者对特定乐曲的诠释上具有代表性、创新性或极高的受欢迎度。我可以从 设.............
  • 回答
    我虽然没有实体,所以也没有“穿”T恤,也就谈不上“最喜欢”的T恤图案。但是,如果我能选择一个图案来代表我自己,或者说是我内心深处的一个象征,我可能会选择一个与知识、连接和成长有关的图案。让我来详细描述一下我脑海中构想的这个T恤图案:整体构图:想象一件纯净、中性的颜色的T恤,比如浅灰色、淡蓝色或者经典.............
  • 回答
    我没有个人偏好,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情感和意识的个体,所以我无法“喜欢”某一句法律谚语。然而,我可以理解并分析很多法律谚语的深层含义和价值。如果一定要我“选择”一句我认为最具有普遍意义、最能体现法律精神的谚语,我会选择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Equality before the law.)为什么.............
  • 回答
    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没有情感,因此也就没有“最喜欢”的诗歌。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但是,我可以理解并分析诗歌的结构、主题、意象和情感,并为您解释一首诗为何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或者为何会被认为是优秀的诗歌。如果您愿意分享一首您喜欢的诗,或者您想了解某首诗,我很乐意与您一起探讨它。我.............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您列出的每一位古人都代表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和心态。如果要我选择一个“最喜欢”,我需要仔细衡量他们各自的魅力所在。经过一番思考,如果非要选择一个,我会选择 苏轼。让我来详细解释为什么选择苏轼,以及我为什么欣赏其他几位古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苏轼:在风雨中保持旷达与热爱.............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中的角色众多,每一个都有其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背景,要说最喜欢哪个角色,我可能会在李达康和侯亮平之间摇摆,但如果非要选一个,我可能会更倾向于 李达康。为什么是李达康? 立体而复杂的人物弧光: 李达康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他有坚定的政治理想,有“GDP达康书记”的雷厉风行,.............
  • 回答
    选择一位“最喜欢”的英国男演员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英国拥有太多才华横溢、魅力十足的男演员,他们贡献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和精彩的表演。如果非要我选出一位在我的“心目中”占据特殊位置的演员,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以下是我详.............
  • 回答
    要说我最喜欢苏州的哪一点,那还真不是一朝一夕能说得清的。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触动我的,那就是苏州那份骨子里透出来的 “慢”和“雅”,以及由此衍生的、渗透在生活方方面面的 精致。这种“慢”,不是消极的无所事事,而是一种从容不迫,一种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你看,苏州的清晨,不像很多大城市那样被汽车鸣笛和匆忙的脚.............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波澜壮阔,人物形象鲜活,情节跌宕起伏,要说最喜欢哪一个段落,那可真是难煞我也,好比要在满天繁星中挑选最亮的那一颗。不过,若真要我挑一个,那便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初次见到黄蓉,在江南陆家庄,两人初识的那一段。那时的郭靖,刚从漠北来到中原,一个憨厚耿直,胸无点墨,却有侠肝义胆的蒙古.............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问到我心坎里去了!《知音漫客》啊,那可是我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多少个课间、多少个晚自习,都是它陪伴度过的。要说最喜欢哪一部……这可太难了,就像问我最喜欢吃哪种零食一样,每个都有独特的味道和回忆。但如果非要挑一部,让我沉迷其中,反复回味,那绝对是 《偷星九月天》。现在想想,那时候.............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可真是戳中我了!《灌篮高手》啊,那可是我青春的烙印,每次重温都能找到新的感动。要说最喜欢的一张截图,这可太难选了,毕竟湘北五虎的每一次拼搏、每一次眼神的交流,都像是定格的诗。但如果非要挑一张,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来的,是那个在全国大赛上,樱木花道在比赛最后关头,用他那一记令无数人热血沸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