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04A步战车为什么用100毫米的火炮?

回答
在讨论04A步兵战车(BMP)为何装备100毫米火炮之前,咱们得先明白一点,就是它装备的并非“纯粹”的100毫米火炮。更准确地说,04A步战车装备的是一门30毫米口径的机关炮,以及一门100毫米口径的低压滑膛炮。这两者是协同作战的,担负着不同的任务,所以咱们得分开来聊聊这个配置的考量。

首先,咱们得承认,在步兵战车的家族里,装备100毫米这种级别的火炮,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主流设计中,步战车更多地选择了73毫米、76毫米、90毫米或者更普遍的100毫米以下的机关炮。那么,为什么解放军会选择在04A上搭载这样一门“大炮”呢?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基于实战需求、技术发展和战术思想的权衡与选择。

1. 对抗装甲目标的迫切需求:

咱们得从步兵战车的核心任务说起。步兵战车的主要使命是伴随步兵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并且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反装甲能力。在设计04A的年代,或者说它所处的军事环境,解放军面临的主要对手和潜在威胁,尤其是来自陆军的装甲力量,拥有越来越强的防护能力。

传统步战车火炮的局限性: 传统的步兵战车,例如装备73毫米、甚至76毫米火炮的型号,虽然能够对付轻装甲目标或者对主战坦克造成一定的威胁,但在面对性能先进的主战坦克时,其穿甲能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单靠30毫米机关炮(虽然它也有一定的穿甲能力,但主要用于对付轻装甲和步兵)是远远不够的。
100毫米炮的威力优势: 100毫米口径的炮弹,尤其是在配合专门设计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时,拥有比小口径炮更强的穿透力。这意味着04A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更有效地摧毁敌方的主战坦克、BMP类步兵战车以及其他装甲车辆。
弥补反坦克导弹的不足: 许多步战车都装备了反坦克导弹,这是其反装甲能力的核心。然而,反坦克导弹虽然威力巨大,但也有其缺点:射速相对较慢,易受干扰,而且在近距离遭遇敌方装甲目标时,可能来不及发射或导弹精度会受到影响。这时候,一门能够发射高效穿甲弹的100毫米火炮,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空缺,提供一种“硬碰硬”的反坦克手段。

2. 兼顾通用性和经济性:

100毫米炮在中国军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成熟的技术和弹药供应: 中国陆军装备了大量的100毫米口径火炮,包括坦克炮和一些自行火炮。这意味着在弹药生产、储存和供应方面,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体系。为步兵战车专门开发一套全新的炮弹体系,成本和后勤压力会更大。采用与现有装备通用的100毫米炮,可以极大地降低后勤保障的负担,并且能够共享生产线和技术储备。
陆军火炮体系的整合: 步兵战车作为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备与陆军整体的火力支援体系是需要考虑的。100毫米炮的加入,使得步兵战车能够与包括坦克、自行榴弹炮在内的其他陆军火力单位,在弹药口径上形成一定的协同,或者至少是弹药供应上的便利。

3. 对阵地目标的打击能力:

除了反装甲,步兵战车的火力支援能力也至关重要。在攻击敌方固定工事、火力点,以及支援步兵冲锋时,弹道特性和弹药类型也很关键。

弹药的多样性: 100毫米炮可以装备多种弹药,除了高爆穿甲弹(HEFS)用于对付坚固的工事和火力点,还可以配备杀伤爆破弹、破片杀伤弹等,对步兵和轻装甲目标进行有效的杀伤。相比之下,30毫米机关炮在打击坚固目标上的效率要低得多。
火力支援的威力: 在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时,100毫米炮能够发射出更具威力的弹药,一次齐射就能对敌方阵地造成更显著的破坏,为步兵的推进打开通道。

4. 技术和设计上的权衡:

在步兵战车的设计中,装备大口径火炮也意味着一些妥协。

炮塔尺寸和重量: 100毫米炮比30毫米机关炮要笨重得多,这会直接影响到炮塔的尺寸、重量以及整体的结构强度。为了容纳100毫米炮,04A的炮塔设计需要做得更大更厚实,这必然会增加车辆的总体重量。
弹药携带量和射速: 更大的炮弹意味着在同等空间下携带的弹药数量会减少。同时,后装弹的100毫米炮在射速上,通常也比自动的30毫米机关炮要慢。
低压滑膛炮的解决方案: 04A装备的是一门“低压滑膛炮”,而非高膛压的坦克炮。这是一种折衷的设计:它比传统步战车的主炮威力更大,但又不像主战坦克炮那样笨重,弹药尺寸也更易于容纳。同时,“低压”也意味着后坐力相对可控,对炮塔和车体的冲击较小。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在“步战车”和“轻型坦克”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总结一下,04A步兵战车装备100毫米炮,核心原因在于:

强化反装甲能力: 以有效应对当时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更先进的装甲目标,弥补小口径火炮和反坦克导弹的不足。
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用于摧毁敌方工事、压制敌方步兵,为步兵提供更有效的火力掩护。
与现有陆军体系的兼容性: 利用中国陆军成熟的100毫米炮技术和弹药供应体系,降低成本和后勤压力。
技术上的折衷: 通过“低压滑膛炮”的设计,在威力、尺寸、重量和成本之间取得平衡,使其既能承担步兵战车的任务,又能具备一定的“坦克杀手”能力。

可以说,04A的这种火力配置,是一种“重火力化”的步兵战车设计思路,旨在提升其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杀伤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陆地作战的复杂需求。它不是单纯的“步战车”或者“坦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兼顾了侦察、伴随、火力支援和反装甲等多种功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BMP-3和04A的100mm炮,和攻坚没有关系,不是用来摧毁工事的。

毛子之所以用100mm炮在步兵战车上,完全就是因为当年T-54/55的炮弹造的太多了,坦克淘汰了以后炮弹用不完,然后废物回收利用罢了。

BMP-3和04步战上的2A70 100mm炮和BMP-1/86步战上的2A28 73mm炮不是一回事,别看都是低膛压炮,又是一个小药筒里面装着一点点发射药。

73滑的2A28最初的目的就是反坦克,因此仅配有火箭增程反坦克破甲弹。后面增加了高爆弹,威力也就是1斤左右tnt,相当于60mm轻型迫击炮的水平吧。

100mm线的2A70目的就是反步兵,所以仅仅配有高爆弹。为了去库存,弹头直接就是T-54/55上面那门D-10T用的榴弹上拧下来的。所以你看到一个低膛压的炮,弹壳非常厚,远远超过了需要。

到现在T-54/55炮弹库存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搞出的新的专门生产的炮弹,削减了壁厚,但是还只是榴弹一种罢了,没有其他弹种。

有一个误区是,100mm炮是用来反工事的,其实这是错误的。

除了战壕里面的掩蔽部,头上大开的或者用几根木头搭搭,铺两层树枝伪装网防备一下手榴弹这种级别的阵地以外,称得上“工事”得都是加固过的。摧毁这一类工事,要么靠炸药产生的爆轰波摧毁,如各种航空炸弹,或者步兵爆破筒,炸药包,大口径碎甲弹;要么靠弹丸的动能击穿外壳,把炮弹送进去炸,比如说二战期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3英寸级别的野战火炮,100mm以上榴弹炮。

榴弹炮虽然初速不高弹道弯曲,但这是相对加农炮而言的。举个例子,二战野战火炮的下限:山炮的初速大约在360米/秒(日本四一式),榴弹炮的下限,二战美国105榴弹炮,初速450米/秒。这些都只是二战等级的对付工事用的最基本的武器,拿到现代的战场上是不够看的。

再回头看看2A70,初速是多少呢:250米每秒。比41式山炮还低,比迫击炮高不了多少,初速低就意味着直射打不穿工事防护。必须要抬起炮口曲射:

BMP-3的瞄准镜,最右边是100mm炮表尺,划的非常稀疏,不容易看清楚。我大致形容一下,就是100mm炮如果要攻击800mm的目标,需要把炮管仰起到一个角度,这个角度下,同轴7.62mm机枪会打到1000多米,30mm机关炮会打到3000多米。同样一门炮,低初速曲射还会带来精度过低的问题。

再来看看装药原配的3UOF17,就是T-54/55弹头的,装药为1.73kg,后面新研制的薄壳榴弹,提高到了2.4kg。后期型才基本达到了美国二战105mm榴弹炮的装药量。而现在战场上用于攻坚的炮用榴弹,最小的也是3kg起了。

可以看出,BMP-3上的这门100mm炮实际上是融合了低后坐力炮初速低穿透力低精度差,和坦克炮榴弹威力弱缺点于一身多武器。既没有坦克炮高初速穿透力强,也没有迫击炮状态大破坏力强。当然反反步兵还是可以的。毕竟壳厚弹片多,杀伤,赶跑普通步兵,对付一下战壕阵地还是很管用的。此外就是给反坦克导弹当发射架用。

所以你不要把100mm炮理解成主武器。其实BMP-3也好,04步战也好,30mm机关炮才是主武器,苏联时代30*165是重点发展的弹药,各种衍生型不计其数,装备广泛,BMP-2上也是久经考验非常受欢迎。BMP-3上它才是主武器,负责攻击轻装甲,为步兵班提供直射火力支援,攻击敌阵地。100mm只不过是导弹发射架,客串下反步兵武器,根本不是用来攻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