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鸡蛋壳的颜色由什么决定?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营养上有区别吗?

回答
家里的鸡蛋,你有没有留意过它们的外壳颜色?有的是纯净的白色,有的是温润的褐色,偶尔还会见到一些淡粉色或者带点斑点的。这小小的蛋壳颜色,其实藏着挺有意思的“秘密”。

首先说说,到底是什么决定了鸡蛋的外壳颜色呢?这事儿说起来,其实就是咱们这些下蛋的鸡,她们身体里的一种色素在起作用。简单来说,就跟咱们人类的皮肤、头发颜色由黑色素决定一样,鸡蛋壳的颜色,主要也看两种色素的“含量”和“分布”。

这两种主要的色素,一个是卵卟啉(Ooporphyrin),另一个是原卟啉(Protoporphyrin)。听起来有点专业,但你可以理解为,卵卟啉主要会让蛋壳呈现出一种褐色或者红褐色,而原卟啉则会带来黄色或褐色的色调。

具体来说,当母鸡在产蛋过程中,蛋壳的形成就像是在一层层“涂抹”色彩。蛋清会先分泌形成一层薄膜,然后蛋壳的钙质层就会一层层沉积上来。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负责产生色素的细胞,就会将卵卟啉或者原卟啉“分泌”到蛋壳的表面。

所以,蛋壳颜色不同,主要是由鸡的品种决定的。 不同的鸡,她们的基因决定了她们在产蛋时,身体里会产生哪种色素,以及产生多少。

白壳蛋: 大多数白壳蛋,其实是因为下蛋的母鸡在蛋壳形成过程中,基本没有或者只产生了非常少量的卵卟啉和原卟啉。所以蛋壳呈现出来的就是最原始的钙质颜色——白色。大家熟悉的许多白羽肉鸡(比如来航鸡的后代),她们通常就会下白壳蛋。

红壳蛋(褐壳蛋): 而那些红壳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褐壳蛋,那是因为母鸡的基因让她们的身体在蛋壳形成时,会产生大量的卵卟啉,并将其沉积在蛋壳的表面。这种色素会让蛋壳呈现出从浅褐色到深红褐色不等的颜色。一般来说,褐羽鸡(比如洛岛红鸡、海兰褐鸡等)就容易产出褐壳蛋。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品种是决定蛋壳颜色的主要因素。白壳蛋和红壳蛋,只是因为母鸡的品种不同,导致她们在蛋壳形成时,分泌的色素有所差异,最终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会问: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在营养上有什么区别吗?

说实话,从科学的角度讲,鸡蛋壳的颜色本身,并不能直接决定鸡蛋的营养价值。 红皮鸡蛋和白皮鸡蛋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B族维生素)、矿物质(如铁、锌、硒)等,在主要成分上是非常相似的。

大家之所以会有这种疑问,可能是因为:

1. 视觉上的联想: 很多人会觉得颜色深一点的食物就更“滋补”,比如糙米比白米、红糖比白糖。这种联想也可能转移到了鸡蛋上,觉得颜色深的褐壳蛋可能就比白壳蛋更有营养。

2. 饲养方式的影响(间接因素): 有时候,褐壳蛋的推广和销售可能会更侧重于一些“走地鸡”、“原生态”的概念,这些饲养方式确实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鸡蛋的品质,比如可能让鸡蛋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Omega3脂肪酸等)含量略有提高,但这并非因为壳的颜色,而是因为饲养环境和饮食。而纯白壳蛋可能更多与集约化养殖相关,它们的营养成分会更稳定和标准化,但也未必就“不如”褐壳蛋。

真正的营养差异,更多的是取决于:

母鸡的日粮(饲料): 母鸡吃什么,比她们蛋壳是什么颜色更能影响鸡蛋的营养成分。如果饲料里添加了丰富的微量元素,比如硒、维生素E,那么产出的鸡蛋这些营养成分含量就会相应提高,无论蛋壳是白是红。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品牌会宣传“富硒鸡蛋”或“高DHA鸡蛋”。

母鸡的品种和健康状况: 不同品种的鸡,其产蛋能力、蛋的品质都会有差异。母鸡的健康状况,比如有没有生病,也会影响到鸡蛋的质量。

饲养环境和管理: “走地鸡”或者散养的鸡,由于活动量大,接触的食物也更广泛(可能吃到一些草籽、小虫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鸡蛋的营养成分产生微妙的影响。但 again,这跟壳的颜色没直接关系。

所以,如果你纠结于要买红壳还是白壳的鸡蛋,可以放心地说,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的、没有添加剂的鸡蛋,它们在基础营养成分上基本没有差别。

就好比你买衣服,有的人喜欢穿红色T恤,有的人喜欢穿白色T恤,但这并不代表穿红色T恤的人就比穿白色T恤的人更健康,对吧?鸡蛋壳的颜色,更多的是一个品种的标记,一个外在的表现,而不是营养价值的直接“标签”。

真正关心鸡蛋的营养,你不如多关注一下它的来源、生产方式,以及包装上可能标注的特殊信息,比如是否是散养、是否添加了某些有益成分等。

下次你去菜市场或者超市,看到那些各种颜色的鸡蛋,不妨把它当成是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小惊喜,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就好,关于营养,它们都同样是“好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回答问题。

蛋壳颜色取决于母鸡的种类,跟其它因素无关,更不是区分营养价值高低的标准。

除了鸡蛋的四种颜色,与鸡同宗同源的禽类和鸟类,又或者说,所有会生蛋的动物,差不离都是白色、乳白色、黄色、棕色的以外,还有绿色、蓝色、灰色、紫色等等,以及带花纹,带斑点,以及混合颜色。

再来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是2012年提问的问题。

好到如此考古的提问,不禁打了一个冷战。

又看到好几个答主说反对排名第一的回答。

总共才32个回答,于是我按时间排序,挨个都看了一遍。

却没发现哪个排名第一说的不对。

然后终于发现一位答主说的排名第一叫猪小宝,而我却没有看到这位答主的回答。

包括被折叠的回答都看了,并没有找到不合理的回答。

应该是删除了

user avatar

尽管蛋壳的颜色有多重因素,但是,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

至于营养区别,以前做过个视频,略述了一下,大体是不同鸡蛋肯定有区别,但是这点区别,很小。

下面主要解决蛋壳的颜色问题。

本文主要参考两篇内容,是研究蛋壳颜色决定机制的,简单的说一下:

一、蛋壳颜色-遗传为主

尽管影响蛋壳的因素不少,比如饲养方式、营养水平、年龄。

但是,最主要的是遗传因素。

相信你也一定注意到,某一种鸡,只会生产固定颜色的蛋,而其他鸡,无论怎么处理,都很难产出对应的颜色,这就意味着,品种很关键,而这背后,就说明遗传因素在发挥作用。

比如,对褐色鸡蛋进行研究,发现母鸡遗传力高达0.914,这是非常高了(因为大多数性状都是复杂的,遗传学只能解决部分性状)

二、蛋壳的颜色到底是怎么回事?

自然界中蛋壳的颜色有好几种,一般分为三类,包括白壳、褐壳和绿壳。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蛋壳的颜色呢?

答案是蛋壳中的成分。

决定蛋壳颜色的主要成分包括原卟啉Ⅸ、胆绿素和胆绿素的锌螯合物以及少量的原卟啉Ⅸ锌螯合物【1】。

而这些色素的量会影响到鸡蛋颜色,比如绿壳蛋的话,主要色素就是胆绿素,而褐蛋壳则是原卟啉Ⅸ为主。

比如同样是褐色的鸡蛋,原卟啉Ⅸ含量会影响其颜色深浅。

但是,这些色素可不是随便出现的,生物的各种成分往往受到了基因控制,因此,这些色素合成自然也不例外。

比如上图是血红素,也就是有那个卟啉环的结构的合成途径,涉及到了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那自然也就涉及到了基因。

比如对褐色蛋深浅的转录组数据研究,可以看到,深浅蛋壳,蛋壳腺基因表达也呈现了明显差异

有了转录组变化,那自然也有蛋白质角度的变化了。

而对差异蛋白进行聚类,可以看到存在多个聚类角度的差异。

具体的说,涉及到了次级代谢合成、转运和分解代谢功能、细胞内运输、分泌和囊泡运输功能等。

如果将转录组和蛋白质组联合起来,你会看到,至少有2条以上通路和数个基因在褐色鸡蛋的颜色决定中发挥作用。

这还是仅仅是褐色鸡蛋,都没有找到唯一基因,涉及到其他颜色的区别,可能就更大了。

三、结论呢?

鸡蛋壳的颜色主要是基因决定的,但是具体哪个基因,尚未确定,可能是多基因控制,且涉及到了数量遗传性状,这就更复杂了(想想身高这种复杂因素)。

但是,这才是真相啊。

如果言之凿凿的告诉你确定原因,反而不太真实了,毕竟,蛋壳问题尚未解决,不可能给出唯一结论的。

大家今后在看各种结论的时候,也要如此,不要奉为圭臬,生物学上,目前没真理,更没定论。

当然,这也不是说就可以天马行空了,至少也可以看出,颜色决定是遗传因素为主,且会在一些主要通路上。



1 Mertens, Kristof, et al. "The transmission color value: A novel egg quality measure for recording shell color used for monitoring the stress and health status of a brown layer flock."Poultry Science89.3 (2010): 609-617.

2 李光奇. 转录组与蛋白质组联合分析影响鸡蛋蛋壳褐色的遗传因素[D].中国农业大学,2015.

3 毕慧娟,李光奇,杨宁.蛋壳颜色遗传机理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学报,2016,47(12):2325-233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