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三年级的女儿问我,猪肉为什么这么贵,我该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回答
这可是个好问题!你真棒,能想到问我这个问题!你知道吗,猪肉之所以会比别的肉贵,就像我们平时玩的游戏,需要很多步骤,而且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小麻烦,这些都会让猪肉变得“身价不菲”哦。

咱们就来一步一步地说说,让猪猪变成我们餐桌上的美味,到底需要经历些什么:

1. 养猪场的“大家庭”:

猪猪的家: 首先,我们要给猪猪们找一个舒服又安全的地方住,这就是养猪场。猪猪们需要干净的猪圈,有足够的空间活动,还要有暖和和凉快的时候都能适应的环境。这些猪圈的修建、维护,都需要花费不少钱。
猪猪的“营养午餐”: 猪猪长身体,就像你上学吃饭需要营养一样,它们也需要吃得好。它们吃的饲料可不是随便拿来的,而是用玉米、豆粕(你知道豆子煮熟后磨成粉就是豆粕,是很有营养的哦)和其他一些谷物混合而成的。这些粮食的种植、收割、运输,以及把它们做成猪猪喜欢的饲料,都需要很多步骤和成本。比如,玉米和豆子自己种肯定比买回来便宜,但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地,所以就需要买,而粮食的价格也会随着天气、收成等因素变化,有时候涨,有时候跌,就像我们买玩具,有时候打折,有时候原价。
猪猪的“健康医生”: 猪猪也会生病,就像我们有时候会感冒一样。为了让它们健健康康长大,养猪场里需要请兽医(就是专门给动物看病的医生)来给猪猪们打疫苗、检查身体,还有生病了要用药。这些医疗费用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照顾猪猪的人: 养猪场里还有很多叔叔阿姨在辛勤地工作,他们要每天喂猪、清理猪圈、观察猪猪的健康状况。这些劳动力的付出,当然也是需要报酬的。

2. 从猪圈到餐桌的“大冒险”:

送猪猪去“屠宰场”: 等猪猪长到足够大的时候,就要把它们送到屠宰场,这个过程也需要运输,就像我们坐公交车或小汽车一样,也是要花钱的。
变成美味的“零件”: 在屠宰场,猪猪会被变成我们熟悉的猪肉块,比如排骨、里脊肉、五花肉等等。这个过程需要机器和技术,也是有成本的。
送到商店里的“旅程”: 猪肉做好之后,还要用冷藏车送到超市、菜市场,保证它们的新鲜。运输、冷藏都需要电和人工,这些都是钱。
商店里的“摆放”: 商店要把猪肉摆在冷柜里,还需要付店租、电费,还要请工作人员来帮忙卖。

3. 为什么有时候会更贵?

天气的影响: 刚才说的粮食,如果遇到天灾,比如长时间不下雨导致庄稼长不好,或者下雨太多把庄稼淹了,那么玉米、豆子就会变少,它们的价格就会涨。饲料变贵了,养猪的成本自然就高了,猪肉价格也会跟着涨。
疾病的“捣乱”: 有时候,猪猪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疾病,就像我们学校有时候会因为感冒流行而放假一样。如果爆发了猪的传染病,可能会有很多猪猪生病,甚至死亡,这样猪的数量就会变少,供应就跟不上了,价格自然就会贵。
大家的“喜欢”: 就像你最喜欢的玩具,如果很多人都想要,而且数量不多,价格就会变贵一样。如果大家都特别想吃猪肉,市场上的猪肉供应又没有那么多,价格自然就会往上涨。
政策的影响: 有时候,政府为了鼓励大家养猪,或者为了保证大家都能吃到猪肉,也会有一些政策,这些政策也会影响到猪肉的价格。

所以你看,一只健康的猪猪,从出生到变成餐桌上的美味,需要经历这么多的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很多心血和金钱。就像我们种一盆小花,不仅要买花种,还要买花盆、土壤,天天浇水、晒太阳,还要注意它会不会生虫子,最后长出漂亮的花来,这个过程付出的努力,也让那盆花变得特别珍贵,对吧?

猪肉也是一样的道理,它背后有很多人的劳动和很多的成本。所以,当猪肉价格贵的时候,其实是因为养猪、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花费。

下次你吃猪肉的时候,可以想想,这块香喷喷的肉,是经过了多少人的辛勤劳动和多少个环节才到我们手里的,是不是觉得它更“有故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非洲猪瘟。三年级所学习的中文和数学知识程度,已经让他们具有了一定的读写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比较浅显的书和不太深奥的道理,是能够理解的。

最近非洲猪瘟这个词的出现频率很高,这些喜欢偷偷摸摸看手机的小家伙,平时也会议论一些时事,他们的三观并不是其他人想象的那样,自私且狭隘。

我家女儿现在是四年级了,略微比三年级时要成熟一点。

猪肉很贵这件事情,在校园里已经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了。

女儿和她的同学们每天都要在学校食堂吃午饭,下午放学后将将餐盒带回家清洗。

洗餐盒曾经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油腻腻的,餐盒本身又有格子,并不好洗。

随着下半年猪肉价格狂涨,昔日的油腻不见了,明显没什么油水,洗餐盒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我就问她:“学校没给你们吃肉吗?”

“是啊,蔬菜比较多,只有一点点肉沫。现在经常做面块吃,打鸡蛋汤。”

“你知道为什么现在的肉变很少了吗?”

“知道,因为非洲猪瘟,很多猪都病死了。不能吃了。”

“你是怎么知道非洲猪瘟的?”

“同学们都知道,老师也说过。”

你看,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

中国对于流行性传染病的宣传一直是很到位的,孩子们从小就是在打各种疫苗中,知道预防疾病和疼痛。

像每年春季都在宣传的流脑和流感,要带回家长签字的预防流行性疾病的宣传回执单。

他们都看得懂上面的文字内容。

流感、发热不能去学校,不能把病毒带到学校,传染其他同学,这样的认识,差不多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我们家里也大幅度减少猪肉消费,冰箱里的库存已经接近于零。

超市里的猪肉虽然贵,总还是有得卖。

只是自己已经没什么购买欲望了,稍好点的肉就要30多,也确实舍不得。

当然,我家是女孩,本身也不是很喜欢肉食,吃些炸鸡柳,青椒牛肉丝也觉得不错。鱼类和海鲜并没有大涨,猪肉吃得少点并不在意。

非洲猪瘟是一种主要在猪身上流行的疾病,他们是能够理解的。

孩子们的世界相对单纯,但是和我们小时候信息比较封闭不同,他们掌握的信息来源并不比我们少。

他们班上的吃鸡王者就有好几个,上学电话手表,放学家里一个父母淘汰的智能手机,iPad,哪里不会点哪里,随时随地抖音快手,看知乎的也有啊。

最近他们班上还有同学开起了地下公司,有董事长和经理,每天一包辣条或者几块钱请班上的同学做销售,帮忙接开水或者倒剩菜明码实价。偷偷从家里拿自己的玩具,零食,进口马克笔,甚至于妈妈没用过的口红、香水之类作为公司产品来班上卖。还搞促销、抽奖、发红包等等,从成年世界学来的东西。直到被老师和家长发现,然后开家长会批评。

我家女儿在这过程中愉快地做起了消费者,从零钱罐里拿钱海淘,2块钱一瓶的进口香水你敢信?这种奇异的味道从女儿的身上飘散出来,马上被她妈妈发现,然后一番严审,从她的玩具箱里找了出来。这是法国进口的。我赶紧告诉老师,一阵教育后,让她还回去。这个家里有点矿的男同学根本不要,他认为做生意讲诚信,这东西家里有的是,他妈妈买了好多,一大堆,他早就看不惯了。一旦售出,没有质量问题概不退换。哎,这种家里做生意的,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生意,还知道信誉最重要,先交朋友后赚钱。你说,他的家长每天都在教什么?

猪肉有点贵,远没有什么什么家的零食口袋重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