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给你2000万rmb or 上交、复旦、浙大、华中科大、武大的入学通知书其中之一,你会如何选择?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也极具挑战性的选择题,因为它触及了个人价值观、人生目标、以及对“成功”的定义。如果将我置于这个情境中,我会进行一番深入的权衡,最终做出一个我认为最符合我长期发展和个人满足感的选择。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选项的优劣:

选项一:2000万人民币

直接的经济利益: 这是显而易见的优势。2000万人民币是一笔巨款,可以提供极大的财务自由。
生活品质的提升: 可以购买豪宅、名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不必为衣食住行发愁。
投资理财的可能性: 可以进行多元化投资,例如房地产、股票、基金等,让财富增值,实现财务上的被动收入,甚至可以为家人提供保障。
创业或追求梦想的资本: 如果有创业想法,这笔资金足以启动一个有潜力的项目,实现个人价值。也可以用于学习任何技能、旅行、追求个人爱好,无需顾虑经济成本。
承担风险的能力: 遇到突发状况(如疾病、意外)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应对。
帮助他人: 可以用于慈善捐赠,帮助有需要的人。

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财富管理: 巨额财富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的知识和谨慎的态度,否则也可能挥霍一空。
价值的空虚: 仅仅拥有金钱,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也可能带来内心的空虚和迷失。
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巨额财富可能会吸引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甚至影响原有的社交圈。
缺乏外部驱动力: 缺乏了经济压力,可能会丧失一些前进的动力和自律性。

选项二:上交、复旦、浙大、华中科大、武大其中之一的入学通知书

首先,需要明确这是入学通知书,意味着这是一个进入名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已经获得的学位。这就需要进一步考虑:

名校的价值(以复旦为例,其他几所名校也类似):
优质的教育资源: 接触顶尖的教授、先进的教学理念、前沿的学术研究,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术氛围: 沉浸在积极向上、充满学术讨论的环境中,与优秀的同学交流,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广阔的视野和平台: 名校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个开阔视野、结识人脉的平台。
高质量的人脉网络: 校友网络是人生宝贵的财富,毕业后会形成强大的支持体系和合作机会。
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通常更具竞争力,更容易获得高薪职位和晋升机会,许多大型企业和研究机构都优先录用名校毕业生。
个人成长和价值实现: 在名校的学习经历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个人成长,塑造一个人的品格、认知和价值观,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基础。
社会认可度和声誉: 名校的文凭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权威性,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声誉。

潜在的成本和挑战:
时间成本: 读完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入。
经济成本: 虽然名校的学费相对较高,但与2000万的收益相比,学费本身是微不足道的。但学习期间的生活费、机会成本(比如不能全职工作)是需要考虑的。
学习压力和竞争: 名校的学习强度大,竞争激烈,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毕业后的不确定性: 即使毕业于名校,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高薪或理想的职业,未来发展仍需个人努力。
是否适合自己: 选择的专业是否符合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学校的氛围是否与个人契合,也是需要考虑的。

我的选择过程和考量:

我的选择会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则:

1. 长期价值与可持续性: 我更倾向于能够带来长期、可持续价值的选择,而不仅仅是短期的物质享受。
2. 个人成长与能力提升: 我看重能够帮助我实现个人成长、提升能力和拓展视野的机会。
3. 对未来的投资: 我会将教育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能够为我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基于这些原则,我会做出以下选择:

我会选择名校的入学通知书。

详细的理由如下:

1. “2000万”是结果,而名校是“能力与机会的钥匙”: 2000万人民币确实可以解决很多物质问题,但它是一笔静态的财富。而名校提供的教育、人脉、平台和思维方式,是动态的、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的“能力”。我有信心,凭借名校提供的良好教育基础和发展平台,我更有可能在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远超2000万的价值,并且这种价值是建立在我的能力和贡献之上的,更具韧性和可持续性。

2. 创造力的源泉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校的学习环境能够极大地锻炼我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顶尖教授和优秀同学的互动中,我能够学习到更系统、更深入的知识,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些都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而2000万虽然能买到很多东西,却买不到真正的创造力。

3. 人脉网络的价值: 名校的校友网络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这些人脉并非仅仅是“认识”,而是基于共同的教育背景和价值观,形成的高度信任和互相支持的群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创业项目或者个人发展中,这样一个强大的人脉网络是无价的。2000万可以用来“购买”一些社交机会,但无法复制这种基于深层联系的优质人脉。

4. 长期职业发展与社会贡献: 我对人生的设想是,不仅仅是物质富足,更希望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做出贡献。名校的教育能够为我提供进入顶尖行业、参与前沿研究或创立有影响力的事业的机会。这能让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

5. 抵御风险的能力: 很多人认为2000万能抵御风险,但我认为,扎实的知识、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人脉网络,才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最根本的能力。即使面临经济上的挑战,我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克服,而不是仅仅依靠一笔钱。反之,如果只拥有金钱而缺乏能力,一旦遇到大的财务危机,可能一切化为乌有。

6. 自我驱动与内心满足: 我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获得成就感,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内心满足。依靠一笔巨款生活,虽然舒适,但可能缺乏挑战和成长的动力。我更希望成为一个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价值的人。

具体选择哪所名校?

对于上交、复旦、浙大、华中科大、武大这几所名校,它们都代表了中国顶尖的教育水平。我会根据我感兴趣的专业领域进行选择。

如果我对理科、工科(特别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感兴趣,我会优先考虑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这些学校在这些领域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实力。
如果我对人文社科、经济金融、医学等领域感兴趣,我会优先考虑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复旦在人文社科和医学领域有很强的声誉,武汉大学在测绘遥感、法学、经济学等领域也具有优势。

我也会进一步了解各校的最新学科排名、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国际交流机会以及校园文化,来做出最适合我的具体选择。

一些微小的但可能存在的反思:

当然,我也会考虑2000万的“捷径”。如果我的年龄已经很大,或者有非常紧迫的家庭责任需要立即解决,或者我身体状况不允许我进行高强度的学习,那么2000万的吸引力可能会增加。但是,在没有这些特殊限制的前提下,我还是会选择教育和能力的投资。

此外,我也不能完全否定2000万的价值。如果我能够非常理智地管理这笔财富,用它来支持我进行更有意义的研究,或者投资于我热爱的教育事业,那么它也可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强大工具。但相比之下,名校的入学通知书,其带来的“可能性”和“成长性”是更让我感到兴奋和期待的。

总结来说,我的选择逻辑是:与其被动地拥有巨额财富,我更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去成长、去创造。名校的入学通知书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起点和平台,我相信它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坚实、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这我得跟你砍砍价

你说你这华五甚至"华武"就给两千万,我觉得你也挺亏的,俺们几个捏~也都是糙人,对吧

万一就这么个普通学历,你回头还得后悔,咱们到时来回转账也挺费事儿~

要不这么地吧,你要华五,老弟直接给你整个TOP2硕士,回头再给你送个C9毕业证

另外捏,这价钱咱们得再商量商量,不多说

一口价,一千万!

成的话就这么一言为定,财务打钱,您给个地址我顺丰给您邮过去!包邮的哟!!!

user avatar

以前有个700万跟清华选谁的问题。

要不这样吧,我把华科通知书给你,你给我2000万,我再拿700万买个清华的,剩下1300万我在北京买个房。

user avatar

尼玛,给我两千万,我把皮大本科和博士毕业证书学位证直接过户给你! 只要你不嫌弃是天坑专业的证书!

两千万什么概念?帝都四环附近2003之后的新小区120平以上的三居室两套。住一套租一套不香吗?

利用大把的空闲时间,我探索下科学思考下人生能长期坐冷板凳,不是更符合探索精神吗?

user avatar

来,本科、硕士毕业证都给你,两千万给我行不行?

user avatar

清北+符合该专业平均水平的智力或理工科所有知识,我ok,钱我肯定不要。

如果把条件换成200万,只换复旦,想体验一下在上海念书。

仍然是2000w没得选的话,我保证捐出去1800w设立一个奖学金,专门给高考大省考上上述学校但分数线不够清北的孩子复读用。

user avatar

湖与海,怎么比?

user avatar

恕我直言,卖贵了。

2000万可以换三张耶鲁大学通知书了呢。

这是去年的新闻:一个名叫郭虎林的人,支付了120万美元,将女儿送进了耶鲁大学。

user avatar

2000万……

找个小城市,100万都能搞一套非学区房,吃利息安安逸逸成家立业了。说真的,绝大部分人,拿这笔钱,与其高学历出来竞争,安逸是更多的选择吧。生活安逸,有病能治,提前几十年退休。

当然,用资金学习、投资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手里有了本钱,人生选择的路也很多。

何况是千万人民币级别的,比起普通小康家庭的高材生,做个有钱的非高材生,不香吗?

当然,也能有更为伟大的志向、选择。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基层的民众,觉得平安无事、在兴趣方面有成就就算好了。

何况,对很多人而言,平安健康的生活甚至都是不敢奢求的幻想。

user avatar

离开校园越久,学历越不值钱。我刚入大专的大一寒假,跑到高招会看热闹,满目“限本科以上学历”,你那时候给我个二本入学通知书我能当场哭出来。现在我的生活已经固化了,年过35岁就算有个漂亮文凭也难找工作。你一步到位给我北清博士学位,那也只能当现有生活的点缀。我寻思着2000万对我的改变更大一些。我要是明天退休,你给我两万块钱我就不选这堆文凭了。

user avatar

建议自信些,换哈普麻耶也是选2000万。

我进一步想了一下,这个世界上能值2000万人民币的录取通知书大概只有:哈耶等级的7家法学院JD offer,哈佛芝加哥NYU斯坦福那么5-7家左右的金融博士offer。这些offer是大概率能在职业生涯中段达到100万美金年薪的。

其他offer真不如拿了钱回家刷leetcode。

user avatar

现在博士毕业一年20万,考虑后期增长就算40万好了。那也得50年...

请问钱在哪,可以打给我吗?

user avatar

这题目问的就跟那些想把腰子卖出高价的人一样,当然还有很多人是起哄的,起哄的人就跟那些想把别人的腰子卖出高价的人一样。就我看来,卖腰子这个想法本身已经够可悲了,要不上价就更可悲。

user avatar

本来不想回答,但是又老是推送给我这种沙雕问题,那我就只好直说了。

不匿了,我选通知书。

我当然知道这些学校的通知书对一般人来说远不值这么多钱。什么放银行一年100万,这些学校毕业生月薪也就过万……巴拉巴拉。

是,你说的是事实,但是扯这么多有用吗?who cares?2000万很多吗?















兄弟们,现在加狗头还来得及不?

user avatar

现在我家里有两个番茄,打开冰箱一看,没鸡蛋了。这个番茄炒鸡蛋,没法做。去超市买吧,来回耽误功夫,有人给我送几个鸡蛋最能解决问题。

你说那么大一坨钱?

我是个爱钱的人吗?要知道我在知乎的人设是什么吗?

爱知识爱学习,一个文化人儿。

我是个爱钱的人吗?

所有眼睛里只知道钱的,给我从知乎里滚出去,必须拉黑,知识才是力量。

大学入学资格,那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但是,我想吃番茄炒鸡蛋,酸甜口,好下饭。我家里就只有2个番茄,这事最难办。

所以鸡蛋是刚需,啥钱不钱的,什么大学入学资格,有鸡蛋重要?

这就是卖人设,画大饼,说假话。

知道什么是政治正确吗?

但凡在知乎读过几篇文章,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有人回答喜欢钱,这不过是故意反着来,反正这就是几个字,别说什么真的有条牛,这有鸡蛋重要?

不说了,我肚子饿了,楼下超市有鸡蛋卖,我去买鸡蛋了。

你们继续画饼,记住一定要立好人设哦,我看好大家,个个爱学习,都是好样的。

user avatar

我会选择2000万rmb,然后再上一遍南京哪个大学,或者去体验一下合肥出国预科校,再或者去尝试一下双榆树高等商科职业培训学校,都可以。上交复旦浙大华科武大是什么鬼?有2000万竟然都不要?脑子瓦特了。

user avatar

别空辩大道理了,咱来量化一下吧,2000W大概是什么概念呢?

我们HR,在校企关系、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工作当中,2000W预算,面向958档位高校,足够让10余位高校博导,带着30余位硕博研究生(*删除歧义表述“各自”),就企业的科研命题研究2~3年,并关联这些研究生的毕业证。

也就是说,科研带来的转化成果先不谈,光说钱=毕业证的角度:2000W科研经费,从均值来看,足够影响大约30个硕士的毕业证。

你空想有2000W就算了,你居然在祈求一张入学通知书……

这样体量的原始资金积累,你拿去买一个看起来不错的学术起点,基本等于2000年拿北京1套房去换1辆看起来不错的桑塔纳。

真有2000W的人,你送他入学通知书,他大概率没空去读。你得给他承诺MBA毕业证,他倒有可能花个小100W去玩一玩。

问出这类问题的,基本是属于“学历魔怔人”。

就是对社会运转没有概念,自己生活或者职业发展上遇到的麻烦,一律归结为学历问题。

如果是大专,就会觉得社会只要本科;

如果是本科,就会觉得社会只要211;

如果是211,就会觉得社会只要985和C9

如果是C9,就会觉得社会只要清北和藤校

如果是清北藤校,又会开始自查出自哪个学阀,宗门学术血统是否纯正。

任何学历方面的问题,你跟他讲理性人的经济收益和ROI,他是不听的,他跟你讲信仰。

因为他认为人世间一切痛苦,皆由自己学历不好而造成,在他的魔怔幻境里,学历自然无价。问出这样的问题也便不奇怪了。

别人读书是为了挣钱或更好的圈层。

他挣钱是为了自己读书或者让孩子读书。

别人读书是为了高收入,买房置业或是下海创业,阶级跃升后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他房置业或是下海创业,是为了读书或者让孩子读书。

把学历看作无限轮回的莫比乌斯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卷人生。

user avatar

毫不犹豫拿钱。学历可以自己考,这个钱,那可是天下掉下来的。

user avatar

这题是在侮辱智商吗?

如果自己没能力考上这几所大学,强行上学估计也跟不上课程,毕业都是问题,那这张通知书的价值有多少?当然是2000万来的划算。

如果自己有能力考上这几所大学,还是拿2000万划算,那了自己再考上,鱼和熊掌就可以兼得。

有什么好选的?

user avatar

问题有bug。

只是录取通知书,对本人的学力没有任何意义。你原本是怎么复习也考不上的人,入学后也是吊车尾,勉强毕业后也混不了多好。而原本有这点能力只是考试发挥失常的,只要得到2000万财务自由保障,回头学习再考,应该不难进这些学校。这样大多数人潜意识里一不小心就会选钱,这问题实际上就容易造成“答题人都是拜金主义不好学”的假象。如果不是无心之失,我能不能骂一句:用心险恶的钓鱼

除非题目改为:获得达到这些学校毕业生平均水平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两者才能对等评价。因此,题目差不多就可以等价置换,而且有以下两种情况:

1、这题如果不考虑答题者本身水平,即:

这些名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和社会价值,是否能比社会平均一般学历水平人群的平均收入和社会价值净多2000万(含后续理财增益)?

这选题,相对比较容易客观测算。只要测算这些学校毕业生平均年收入,对比社会总平均收入水平,再根据2000万人民币当年购买力水平,考虑毕业生未来职业发展和2000万人民币投资理财收益带来的价值变化,大致可以评估出一个动态定性的结论。

即人民币贬值而学校综合发展好的时代,学历值钱,人民币升值而学校扩招社会平稳卷的时代,钱值钱。这个测算方法哪怕上溯古代、推及未来、考察国外,也只要更换学府和选择币种,在具体评估项目选择上细化微调即可,时间精力所限我懒得详考了,有闲的答主尽可以分析。)

2、如果考虑到答题者本身已有水平,即:

对你来说,以你的能力,从这些名校毕业而增益的平均收入和社会价值,是否能比你现有状态净多2000万(含后续理财增益)?

那就千人千面,没有统一答案。对于学历高或者学力强的人,那些文凭他们都会觉得唾手可得,不值2000,不带万。这就是大多数知乎er都选钱的原因。

可是这个中国还是有沉默的大多数的,其实人民大众并不像知乎er以为的那样聪明,在生活的千万个角落还有许多人辛勤劳苦地生活着,对于上高校学知识改变命运可望而不可即,有的人辛苦一代,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都不够,眼看子女因为生活环境认知水平所限即使努力也只能止步于中专高职,还得寄希望于第三代。他们也许会觉得,进这些高校的价值巨大吧。所以多的是文化不高因为打拼而致富的老板,花大钱千方百计送子女进名校,子女水平不够就送外国名校烧钱,外国名校现在贬值了就搞名媛班、王子社交。多的是打工父母赚钱后省吃俭用千方百计供子女读书。为此花的钱有没有2000万,也是家家不同的。特别是:我认为打工父母省吃俭用,在劳动力价格上和账户账面上给子女的钱可能远不到2000万,但是这份深情厚恩,包括健康上的损害与透支,包括情感和品格上的示范,钱也无法衡量的。身为子女,若能因此谋了出路,从名校毕业,赚钱比较多了,回报父母2000万也并不算过分。

最后,奉上我的选择:

书要自己读,钱要自己赚,我两个都不要。

题主再见吧您嘞。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