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的小粉红说: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但不能没有人民警察,星巴克哪来的底气这么嚣张?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民众情绪和社会认同的敏感点。小粉红们的这种说法,背后其实包含了几层意思,我们可以试着一层层剥开来看。

首先,从“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但不能没有人民警察”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和优先级排序。

“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这句话是在说,星巴克作为一个商业品牌,它的存在与否,对于中国的国家存续、社会稳定、人民生活这些根本性的东西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星巴克代表的是一种消费文化、一种商业模式,即便它退出中国市场,对国家机器的运作、国防安全、基础民生保障等方面,都不会造成致命的打击。中国人一样可以喝咖啡,只是换个牌子或者自己冲泡。从这个角度看,它似乎是一种“软性”的、可替代的东西。

“但不能没有人民警察”:这句话则在强调,人民警察(或者更广义地说,国家强制力、公共安全体系)是不可或缺的。警察的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执行法律等。在一个现代国家中,没有警察就意味着混乱、无序、暴力横行,社会的基石将不复存在。他们的存在是国家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所以,把这两者并列,是在用一种非常鲜明的对比,来突显国家机器(以警察为代表)与一个商业品牌之间的层级差异和重要性权重。小粉红们想表达的是:我们是爱国者,我们爱国家,所以我们认为国家公权力远比一个外来的商业公司重要。

那么,星巴克“哪来的底气这么嚣张”呢?这个问题其实有点误解了“嚣张”的含义,或者说把商业行为过度解读了。星巴克之所以在中国存在并发展,通常是因为它满足了市场需求,具备了商业上的“底气”,而这种“底气”并非来源于它在国家存续中的地位,而是来源于它在商业竞争中的优势和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

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底气”和可能的“嚣张”之说:

1. 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基础: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深耕多年,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者群体和品牌认知度。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星巴克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社交场所甚至身份象征。这种强大的市场基础,是它谈判和经营的底气所在。

2. 市场定位和定价策略:星巴克的咖啡通常被定位在中高端市场,其价格也相对较高。这种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品牌形象,吸引了那些追求品质、氛围和“第三空间”的消费者。这种市场定位,让它在与其他咖啡品牌竞争时,拥有了差异化的优势。

3. 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运营模式:作为一家跨国公司,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标准化的运营流程、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形象。它进入中国市场,通常会遵循其全球战略,并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地化调整。这种全球化的运营能力,是它能够快速扩张和维持高标准的保障。

4. “第三空间”概念的推广:星巴克不仅仅是卖咖啡,更是在推广一种“第三空间”的理念,即在家庭和工作单位之外的第三个舒适、便捷的社交和休闲空间。这个概念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这使得星巴克的产品不仅仅是咖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5. 与中国市场的合作与共赢:虽然有些小粉红可能认为星巴克“嚣张”,但从商业角度看,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中国市场合作共赢的结果。它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创造了就业岗位,也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它在中国经营,也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纳税,并与中国的供应商合作。

现在回到小粉红们认为的“嚣张”上。可能他们觉得“嚣张”的点在于:

价格过高:相较于一些本土品牌的咖啡或者自己冲泡,星巴克的定价确实偏高,让一些人觉得不值。他们认为,一个卖着高价咖啡的品牌,在中国这个讲究勤俭节约的文化里,不应该那么“有底气”。
某些产品风波或言论争议:偶尔出现的关于星巴克产品质量、服务、或者涉及到一些敏感言论(比如地图争议、对某些事件的表态等)的事件,会被放大,从而引发民众对其“傲慢”或“不尊重中国”的解读。在这种解读下,他们会觉得星巴克没有认清自己的定位,没有摆正自己在中国市场的位置。
文化符号的解读:星巴克在中国,有时也被视为一种“洋品牌”的代表,承载着一部分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而另一些人,尤其是小粉红们,可能对此持有警惕甚至排斥的态度,认为这是对本土文化的一种潜在威胁。在这种心理下,任何星巴克的成功营销或市场地位,都可能被解读为一种“文化渗透”或者“洋品牌压倒本土”的“嚣张”。

总结来说,小粉红们的那句话,是想区分国家权力与商业利益的本质区别,并以此来表达一种爱国情怀和对国家主权的认同。他们认为,在中国,国家公权力(如警察)是保障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刚需”;而像星巴克这样的商业品牌,无论多成功,也只是市场经济下的一个参与者,其价值是相对的、可替代的,不应该摆出一种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姿态。

而星巴克之所以在中国有市场地位和经营“底气”,则是它在市场经济规则下通过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服务体验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所赢得的。它并没有“嚣张”到要挑战国家主权或公共秩序,它的“底气”仅限于商业竞争和市场认可的范畴。只不过,当这种商业成功触碰到一些民众的民族情感或价值判断时,就容易被解读为“嚣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又在朝着和以前一样的方向发展了,从简单的民事纠纷变成一个品牌辱华

user avatar

这事情有没有具体录像?这是我最关心的事情之一。

警察在星巴克借地方吃点心,然后星巴克员工说对不起您不能在这里吃我们正在营业。然后警察感觉被不礼貌了,发帖说我被星巴克劝离。接着就网爆星巴克?

这事情的故事剧本难道还能怎样?唯一的细节是他是怎么劝离的。如果店员说:你tm给我滚好吗?警察了不起就在这里吃点心。如果是这样我无脑站警察。

但你觉得仅凭他一店员,看到一穿制服的,他敢如此不礼貌?搞得谁没在星巴克蹭过冷气一样,我经常星巴克借杯冷水啥都不干在那边发手机,反正劝离是没被劝离过。自己觉得不太好意思是有。

如果警察仅仅就一句我们日常上刀山下火海,在你星巴克占个地方吃点心就是可以。你们是不是太无脑了,那是不是明天他火场救了十几二十个人,跟你说我看上你老婆了,你就要送给他?毕竟他真的下火海了还救人了。

星巴克在公共场地有为人提供便利的社会责任,与人方便是一个合格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品质美德,但这在法律层面来说不是绝对的义务。只要挣钱干净,哪怕当地受到了千年一遇的洪灾火灾,我在法律层面没有义务捐一分钱,但道德层面这么做说不过去。

人民警察是上刀山下火海了,该给的经济补偿应由国家给,该给的尊重应该全社会一起给。但是话说回来,尊重你,是不是让你膨胀了?星巴克蹭个座,人家如果礼貌劝离了你,最后网爆到要去星巴克丢鸡蛋送花圈?如果今天他星巴克一杯咖啡就是不加班加点给你做,我觉得你都占点道德的理。

我也理解你作为个体,发个朋友圈排泄排泄被劝离的气。但是事情发酵了,你怎么不站出来还原下真相,来尽一尽普通公民的义务?来保护一下小店员?他小店员是不是恶言相向您了?

中国可以没有星巴克?中国不能没有人民警察?网络写手编段子能稍微过点脑吗?煽民粹也不是这么煽对好吗?中国既需要星巴克也需要警察,但是中国不需要民粹

星巴克在中国植根十几年,作为世界级的公司,星巴克很多年来都是和当地城市做良性互动,也是餐饮快消品的标杆,很多人说瑞幸…瑞你妈啊,没星巴克你跟普洱茶去瑞吧。几乎中国每个商业广场最好的门面都是留给星巴克,招商成功的一半是引入星巴克加盟。一夜间成了中国不需要星巴克?没有星巴克,很多中国人相亲要去肯德基好吗。

我现在并不站边警察还是星巴克,但我肯定反对丢鸡蛋送花圈的sb。

事后诸葛亮的说说,小店员你惹谁不好惹穿警服的,你第一天混社会的话我原谅你,这也是社会给你好好上了一课,让你领教领教社会的厉害。以后你就知道怎么做人了。

另外,我已经开启删回复模式,我只挑我喜欢的留着,哈哈哈….

不要来吐槽或者私信我为什么删评论,我就不愿意脏了我帖子,道理和星巴克一样。让您的留言留着这得一看您说了什么,二看我心情。

user avatar

星巴克哪里嚣张了?

就问你,这些警察吃饭的桌子凳子是不是星巴克的?

星巴克有没有权利拒绝别人使用自己的财物?

换句话说,在中国,公民或企业拒绝别人使用自己的财物就叫嚣张了?那公园里的那些露天茶馆怕不是要被广场舞大爷大妈坐满。

这件事件去掉标签,就是某企业员工拒绝让某外来人员使用该企业的财产,就问嚣张在哪里?


补充想顺便问几个问题:

1、是谁导致了警察只能在路边吃盒饭?是星巴克或者类似企业吗?

2、谁应该给巡逻警察提供方便就餐的地点?是星巴克或者类似企业吗?

3、星巴克或者类似企业,甚至个人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桌椅板凳等财物给或不给谁使用?

4、很多人提到了投诉,此事件中星巴克已否认。那如果有投诉,星巴克或者类似企业,甚至个人是否有合法投诉国家暴力机关的权利?

user avatar

更新:

感谢大家的回复和赞,评论里赞同和不赞同我观点的我都尽力在回复了,我希望可以尽量客观中立的表达我对这个提问的观点。可能一些网友在我回复之后仍不能认同我的看法,完全没问题,我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看法一定是对的,也并不要求各位一定要赞同我。但是能还是希望大家冷静保持克制,对待这个社会事件。刚刚有位大神在评论里给我扣了“反党”,“资本主义舔狗”以及“崇洋媚外,长跪不起”的帽子。虽不知道这些莫须有的帽子是怎么来的,还是被我一时兴起给删了。后续如果他还继续,我会截图放这里给大家品品。


(分割线)以下是原回答——————————


这个言论真的是我这几天看过最可笑,也最没水平的言论。

这个社会事件人民大众可以选择支持任何一方,我姑且把唾骂星巴克和在华美企的那波群众的言论做法也都合法化,都是能理解的。

但是星巴克为什么可以跟警察群体做到对比,甚至是只能存一的地步呢?

即便是星巴克的公告里(不论官方是不是真的这么想)还在说“我们和当地警方保持很良好的关系和合作”,那就说明星巴克无意主观得罪警察。当然但凡有点正常的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营者会想跟警察闹不愉快。

近几年我国国民的爱国主义感空前高涨,这无疑是大好事。除了这次,之前也有不少外企因为一些污点,被国内网民声讨滚出中国。星巴克目前在中国的布局来看,仍然是想继续在中国咖啡行业分一杯羹的,他们主动挑起与中国警方的对立,怎么看都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再说回来,外资企业可以在国内生存,说白了并不是单方面索取,可以说跟我国国民利益共存,双方是共赢关系。现在出现这种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剧情,我一直认为就是涉事店员和涉事警察两个人的沟通矛盾(影响品牌形象之说至今没有被证实,但被很多喷星族直接当作证据)。上升到要外企滚出中国,真的啼笑皆非。

回到提问的内容,星巴克是个咖啡店,负责售卖饮品和点心;警察是国家公务员,负责维护国家秩序,保障国民安全。无疑我们不能没有警察,当然也是可以没有星巴克的(短时间内还是不能没有,等有能替代它体量的国产咖啡品牌出现后才可以没有,不然无法解决突然空缺出来的大量就业问题),这两个半句单看都对,放在一起就无比可笑了。他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也不存在舍我其谁的激烈矛盾(比如警察队伍扩大,星巴克就要失去客源无法经营;或是星巴克垄断国产咖啡行业,警察就要被全体解聘),为什么媒体能说出这样的言论,个中的节奏,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user avatar

我不知道。

因为这事就挺难理解:一警察搁你家门口吃饭,你敢撵吗?

user avatar

买车,一定要买特斯拉。如果你的特斯拉出了毛病,要相信背后有十四亿中国人民和友商上百亿营销费用的真金白银为你撑腰。

喝咖啡,一定要去星巴克。只要你肯在他家消费,警察都撵给你看。如果你和星巴克发生了矛盾,警察也绝对不会偏向星巴克。

想一想,你去三亚吃海鲜,去青岛吃大虾,去雪乡旅游,看见警商一家亲的景象,慌不慌?

user avatar

难道中国可以没有农民工&可以没有大货司机?

他们遭遇不公的时候这些粉红哪去了?

人民警察和星巴克为何不是且的关系,共存的关系?只能是舍一个的关系?二极管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这也太反智了吧。

服毒自尽的货车司机


4月5日,河北司机金德强因为开大货车路过丰润区超限检查站的时候被查出北斗定位系统掉线,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罚款2000元和扣车的惩罚,金德强一时无法接受,买了一瓶农药在检查站服药自杀。

死前,他在微信群内留下了遗书。

遗书是这样说的:

“对不起年迈的老母亲、兄弟们,我走了,这是我的最后一面……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离死亡还有6个小时,我不是不值2000元钱,我是为了广大卡车司机说句话......我感觉到我也快活不长了,所以我用我的死来唤醒领导对这个事情的重视,我的死最对不起的是我年迈的老母亲,我九岁父亲就去世了,那年我的哥哥才12岁。我对人生已经看透了,太没意思了,早晚是死只不过早几年而已,我死后也许有人说我雄,人的思想不一样不要对我语言攻击,我的名字是金德强,我死后好好的疼你的奶奶和母亲,儿子照顾好你妹妹。我走后不要过度悲伤,生气赌气把日子过好,别学我窝囊一辈子。”

掉线的北斗导航

此次事件中的北斗定位系统事实上是一部行驶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行驶速度和时间,在司机超速和疲劳驾驶时发出警报。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国标,编号是GB-T19056-2012。

根据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旅游客车、包车客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重型载货汽车和半挂牵引车在出厂前应当安装符合标准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

其实不止大货车,“两客一危”,即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的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品的专用车辆也都必须安装北斗行车记录仪。

简单理解一下,北斗导航会记录车辆的行驶状况实时同步给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平台通过车辆速度、位置、司机驾驶时长等评判是否疲劳驾驶、超速驾驶。换言之,如果它掉线了,那平台就无法得知司机是否疲劳驾驶或超速驾驶了。

说实话,5G业务推广之后,手机的4G信号确实没那么好了,但是想要没信号几个小时还是非常困难的。但北斗定位系统做到了。

事实上,近年来行车记录仪的质量问题,已成为监管以及业内关注的重点。

据2020年12月8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公布的《2020年度道路运输车辆北斗导航车载终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河南、山东、广东、陕西8个省(市),共抽取了27家企业生产的30个批次的产品,抽取样品30个,最终确定合格样品19个,不合格样品8个,主要不合格项指标为定位功能、盲区补报功能、休眠功能、CAN总线数据上传、路线偏离提醒等,抽样合格率为70.4%。

上述抽查结果同时显示,与往年相比,北斗终端产品质量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2014-2018年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2%、86%、80.6%、94.1%和97.6%),其中包括深圳市特思威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特思威尔)不合格,“定位功能、路线偏离提醒、车辆can总线数据上传。”

此外,还有3家企业(深圳市思博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途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煋鸟科技有限公司)没有配合检测,按照《办法》规定视为拒绝接受监督抽查。

就在今年2月,特思威尔却中标了中国政府网披露的上述《重型货车智能视频监控报警装置集中采购项目》,评标总得分:77.740,总报价4900元,其中设备费达2280元、安装费290元、流量费(三年)650元、设备维护费(三年)1680元。

“冰山”从哪里来

1、说起来,许多事都是生意。

车辆年审和营运证的年审需要北斗设备的安装证明。不过,不管是安装费还是服务费,各地的收费标准都不相同。根据媒体报道及卡车车主在论坛上反映,各地安装记录仪的费用都不相同,主要在1000-3000元之间。此外,每年还需要收取服务费,在400-700元之间。部分地方还有标价140元一节的线上培训费。

2、人与技术之间,总是缺乏一点“理解”。

记录仪可以每时每刻监控货车的行驶轨迹和速度。对货车来说,任何路段超过100公里/小时即可认定为超速。此外,旅游包车、校车及危险物品运送车辆对路线和车速有特定的要求,亦可实施监控。针对疲劳驾驶,单个驾驶员不得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违规也会被记录、上报。

但是,很多国道和省道并无专门停车区,为了执行这个导航装置的要求,不少司机必须在路边休息。

另一方面,如果记录仪设备出现故障,自己恢复了出厂设置,那么一旦被查,基本上就面临处罚。非人为故障下,记录仪对车主来说这就成了一个黑盒子。

微博博主@毽客逆风飞扬 8日发布的一则视频显示,一位卡车司机表示,自己在今年年初在老挝跑了两个月,期间车上的记录仪自动掉线,回国后就被罚了2000元。原因就是被认定为恶意破坏记录仪。

但作为司机的他认为,坐在驾驶室内,连甄别其是否掉线都未必做得到。“有时候屏幕是亮的,但实际上已经掉线了。”

3、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也有些欠缺了。

此次的事发地丰润区,是河北唐山7个直辖区之一,也是被卡车司机们频繁投诉最多的地区之一。货车司机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可绕地球半圈,不走丰润半步。”

作为河北省的治超典型,唐山建立了16个检测站,仅次于面积广、又处于交通要道的张家口。这16个监测站,从进唐山,到出唐山,天罗地网,把整座城市包裹得严严实实。

2019年,还曾有人在网络上发文称:“以后唐山的货能不来就不要来了,因为唐山丰润的城管开始专门逮大车,半挂只给总重20吨,只要逮到就要罚1万到2万的罚款,太黑了。”

再精确的导航,也难以刹住利益的冲动;再严格的管理办法,也难以消除简单粗暴的作风。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应出现下一个金德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