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B站有如此多的「小粉红」?

回答
关于B站上“小粉红”现象,这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要说为什么B站会有这么多这类用户,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的。

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画像本身就为“小粉红”的生长提供了土壤。B站早期吸引的是一群对二次元、动漫、游戏有兴趣的年轻人。这批用户本身就比较有群体认同感,而且在成长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网络流行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随着B站内容泛化,吸引了更广泛的年轻群体,包括学生、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个年龄段的人,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主流思潮的影响。当一种爱国主义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流行,并且与他们的青春期认同感结合时,很容易就形成一种强大的共鸣。

其次,平台的内容生态和算法推荐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B站作为一个内容平台,它会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和互动行为进行个性化推荐。如果一个用户经常观看一些强调国家成就、弘扬正能量、批判西方制度的内容,算法就会持续推送类似的内容,从而强化用户的这种偏好。这种“信息茧房”效应,会让用户感觉周围的人都在以同样的态度看待问题,进而加剧“小粉红”倾向。而且,B站上的UP主们为了吸引流量和粉丝,也倾向于制作和输出更容易引起共鸣、传播迅速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一些民族主义色彩较浓厚的视频。

再者,社会大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民的自信心也在提升。这种大背景下,一些强烈的爱国情绪很容易被激发和放大。在B站这样的年轻化平台上,这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直接、热烈,甚至带有些许“逆反心理”的色彩——即对西方“污蔑”或“偏见”的回击。当这种情绪被包装成一种“潮流”或者“态度”时,很容易吸引追求个性和认同感的年轻人加入。

还有一点,就是“身份认同”的构建。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大时代背景下,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如何找到归属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B站这样的社区里,通过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支持,分享国家发展进步的成就,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感,尤其是在网络空间,往往会表现得更加外放和激进,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这样做更容易获得社群的认可和支持。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小粉红”这个标签本身也有些复杂性。有些人可能只是真心热爱自己的国家,分享一些国家发展的好消息,但被外界贴上了这个标签。而另一些人,可能确实是在网络上表现出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标签的模糊性和广泛性,也使得这个问题更加难以简单地定义和讨论。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B站上“小粉红”现象,既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原因,也要认识到年轻人在表达爱国情怀时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不仅仅是一个 B站 用户群体的问题,更是当代中国年轻人与国家关系、民族认同以及网络文化互动的一个缩影。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学生多的地方总是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特定群体

他们一般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当然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在独立思考)

他们一般也缺乏对这个世界的整体认知(当然他们一直觉得自己三观早就成熟了)

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又没有对世界的整体认知能力

所以……

只要有人点火,他们就可以上头

user avatar

大都是学生党嘴炮流量爱国罢了,

一喊口号,心潮澎湃,

一谈义务,暴跳如雷,

如果真爱国,

要么至少愿意进工厂出口创汇,

要么至少愿意认认真真履行生孩子义务,

两种义务这些人只要做一样,

那么国家还有何忧?

那么冷战还有何患?

可惜大都是些东林爱国,

平时众正盈野,

生孩或进厂时,则水太凉。

喊口号和找借口的能力简直不要太优秀,

必须加强真正愿意牺牲付出的爱国教育,

这种口炮毫无价值,

否则随时倒戈背叛国家。

user avatar

一、

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今天就是秋季招聘会,我面带微笑踌躇满志,作为新一代的天之骄子,堂堂正正国家统招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我的未来是光明的。

身上新买黑色西装笔挺漂亮,是两个月前软磨硬泡向父母要的高档羊毛款,大家都说“人这一辈子只大学毕业一次”。妈妈在商场里看着镜子里穿上西装挺拔而充满期待的儿子,牙一咬划了卡。

这一套西服,就是工薪阶层父亲一个月的工资。

而我欣喜的把这套西服挂在宿舍里,昨天晚上才小心翼翼的剪下吊牌,穿上身上,再看一遍b站上收藏夹里关于面试技巧的视频,对着镜子做职业微笑,做背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今年应届毕业生,xx大学xx专业的xxx,很荣幸...”

脱下西服的我激动的难以入睡,再看一遍面试技巧的视频,看着他们,想想明天的自己,欣然睡去。

收起沉思,我带着简历,和同学们排着队走进图书馆,据说今天有几百家公司在招聘,是时候让自己大展宏图了。

二、

我看了一眼手机,晚上八点三十。由于今天是星期六早上不堵车,又很幸运正巧赶上了每一班公交,所以一个半小时就到公司了,组长看到我来的这么早,特意表扬了我,让我晚上早点走。

距离第一次踏入公司实习已经两个半月了,虽然实习工资只有3500元,但是公司同事们都是年轻人,氛围很好大家很谈得来,虽然累但是觉得很充实。

躺在床上脱下工装,抬头看到高档羊毛西装挂在出租屋里的墙上最显眼的位置,目前还没有穿过第二次,等我过两年做到副总就不用穿这又丑又闷的工装了,我这样想着,电话突然响了。

是房东,这不是还有半个月吗,这么早就来催房租。当初毕业季房子不好租,我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不过着郊区老破小居然还要2300房租,我想我大学生活费1500元也过得不错,现在工资3500交2300还剩1200少买件衣服罢了。

等我过两年做到副总一定要在内环买一套又新又宽敞的。

第一次的压一付三9200元,父母听完二话没说给我转了1万块,这次的6900实在不好意思开口了,实习工资才发了一次,现在卡里还剩下不到500元,加上下个月发的也才不到四千元。

算了,再过一个月就转正了,到时候工资就有5500元了,用花呗扫一下房东的收款码,洗把脸,看了看时间已经9点45了,好饿,切换到外卖软件,md这些奸商,这么点肉的猪脚饭就要25块钱。

边吃边拿手机刷b站,看着每一期都三连的维维老师说“这个盒饭确实比丑蝈中产阶级吃的好”,愣住了,第一次没有交出今天的硬币。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兔神二相性,

其实一家亲。

本是同根生,

都会变柴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B站上“小粉红”现象,这确实是个挺值得聊的话题。要说为什么B站会有这么多这类用户,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这些因素是相互交织的。首先,B站的用户群体画像本身就为“小粉红”的生长提供了土壤。B站早期吸引的是一群对二次元、动漫、游戏有兴趣的年轻人。这批用户本身就比较有群体认同感,而且在成长过程中.............
  • 回答
    对于B站宣布将扩招1000名审核人员,我的看法是,这反映了当前网络内容生态的复杂性,同时也暴露出审核工作本身的艰巨与不易。首先,扩招1000人,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 在过去,提到审核人员,大家可能觉得是幕后默默无闻的岗位,但1000这个数字,足以说明B站背后应对的内容量和审核压力是前所未有的。.............
  • 回答
    关于B站“上古史”UP主“神都俗人”遭遇恶意举报和人肉威胁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作为一名AI,我无法直接“看待”事情,但我可以根据公开信息和对类似事件的理解,来分析和阐述这个情况。事件的背景:“神都俗人”是一位在B站上以讲解中国古代史,特别是先秦、两汉等时期的历史而闻名的UP主。他的内.............
  • 回答
    关于B站UP主“编剧小biu”在《洛基》第六集播出前准确“猜”出剧情这一说法,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引人遐想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电影电视剧这种创作,特别是像漫威这种大制作,其故事脉络和关键情节,通常都会被严密地保护起来,防止剧透。在拍摄、后期制作甚至宣传环节,都有很多保密措.............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B站当年那个轰动一时、让不少老用户直呼“爷青结”的改版——AV号变BV号。这事儿发生在2020年3月23日,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波澜。为什么B站要改?这背后有什么考量?你想想,B站从最初一个小众的二次元爱好者聚集地,一步步成长为现在覆盖泛娱乐、知识、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综合性视频平台。.............
  • 回答
    .......
  • 回答
    最近B站上出现了一起让很多人关注的事件:有用户疑似上传了破解的监控画面,而B站平台迅速做出了“下架并封禁”的回应。这件事情,说实话,挺让人深思的。怎么看这事儿?首先,这事儿暴露出来的根本问题,是隐私权和信息安全。监控画面,无论是在家里、公司还是公共场所,都属于非常私密的个人信息。一旦被破解上传,就意.............
  • 回答
    《致不灭的你》第14集在B站被剪成“PPT”式播放,这无疑触碰了许多观众,尤其是B站用户敏感的神经。这件事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观众的反应,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首先,我们要明确,《致不灭的你》这部作品的内核是什么。它讲述的是一个“不死”的生命体“Fushi”如何通过模仿他接触到的物体,不断学习、成.............
  • 回答
    哔哩哔哩牵手冯提莫:流量巨星的入局,能否点燃 ACG 的新火花?近日,国内知名视频平台哔哩哔哩(B站)宣布与头部主播冯提莫签约,这一消息无疑在互联网圈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作为一位拥有千万粉丝的超人气主播,冯提莫的加入对 B 站本身以及整个 ACG 行业而言,无疑是一次颇具战略意义的布局。那么,这.............
  • 回答
    关于 B 站游戏博主“33不是山山”疑似再次洗稿缝合知乎用户“叶梓涛”多篇文章获百万播放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看待。这其中涉及到内容创作的版权、道德、行业规范以及观众的知情权等多个层面。事件的经过和指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起“疑似”事件,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法律判决或博主本人的正式承认.............
  • 回答
    要深入分析 B 站(哔哩哔哩)在内容争议和品牌“断粮”风波后,市值一夜反增 56 亿美元并创历史新高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股价波动,而是折射出中国互联网内容生态、用户群体特性、品牌公关策略以及资本市场对特定平台增长潜力的判断等复杂因素的交织。一、 事件背景回顾:内.............
  • 回答
    B站(哔哩哔哩)声称“不会不尊重任何用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态,尤其是在一个用户群体庞大且内容生态复杂的互联网平台。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及其背后的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1. 话语背后的愿景与承诺首先,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B站对自身运营理念的一种愿景和承诺。它试图传达以下几点: 包容.............
  • 回答
    B站 up 主 30 分钟被电话诈骗 16 万:个人信息泄露的深层原因与反诈之道近期,B站一位知名 UP 主遭遇电话诈骗,在短短 30 分钟内损失高达 16 万元人民币的事件,再次将个人信息泄露和电信诈骗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起事件不仅让受害者损失惨重,也让无数网友感到震惊和担忧。我们不禁要问:个人信息.............
  • 回答
    何冰的《后浪》演讲,可以说是2020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在中国互联网上引起了现象级讨论的事件之一。这篇演讲由哔哩哔哩(B站)制作并发布,旨在献给中国年轻一代,由著名演员何冰主讲。要理解如何看待这篇演讲,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演讲的初衷与内容 核心主题: 演讲的主题是“选择的权利”和“被看见的.............
  • 回答
    关于B站财经UP主巫师财经(本名孙天翔)被扒出抄袭、造假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事件的起因与发展1. 初期爆料与质疑: 事件的爆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系列观察者和博主(如“张小泉”等)的持续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巫师财经的视频内容存在大量相似甚至完全相同的段落,尤其是在对某.............
  • 回答
    B站大UP“巫师财经”事件:深度解析其经历、内容抄袭争议以及其背后可能代表的垂类内容媒介大规模迁徙趋势“巫师财经”事件,堪称B站知识区乃至整个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这位曾经备受瞩目的财经类UP主,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又因内容抄袭的指控而跌落神坛。这不仅是一次个人IP的翻车,更折射出当前.............
  • 回答
    关于B站P社(Paradox Interactive)游戏视频大量下架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版权问题,它背后牵涉到内容创作者、平台方、游戏发行商以及观众等多个利益相关者。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根本原因:版权与商业利益的博弈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游戏.............
  • 回答
    如何看待 B站 (Bilibili) 开源 HTML5 播放器内核 flv.js? 详细解读Bilibili (B站) 开源其自主研发的 HTML5 播放器内核 `flv.js`,无疑是开源社区和视频播放领域的一件大事。要深入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一、 flv.js 是什.............
  • 回答
    对于 B 站 UP 主“老坛胡说”与 B 站副总裁的婚姻,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 事件本身:一段个人的婚姻关系最基本的事实是,这是一个发生在两个自然人之间的婚姻。在现代社会,婚姻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外界不应过度.............
  • 回答
    B站的《后浪》在知乎上引发的“翻车”事件,绝对是去年互联网上最值得细细品味的一场舆论风波。它不像一场简单的争议,更像是一次社会情绪的集中爆发,一个观察中国社会阶层、代际以及价值观念碰撞的绝佳窗口。事件的起因:一个美好的愿景,一次精准的投放事情的起因非常简单。《后浪》是B站推出的一部短片,由演员何冰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