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个观察,因为视频的创作门槛远高于文字,所以B站的up主们和普通人的差距更大。
因为文字表达门槛低,不需要露脸,更接近普通人的表达方式(从小训练写作文)。加之匿名,在知乎我们常常还可以看到一些普通人的故事。
比如农村逆袭,比如绝症病人,比如一些被生活蹂躏得失形了的人的失态和不体面,和人性的灰暗。
但是B站的up主,其实对普通人的要求更高,比如设备、颜值、以及眼界经历。
因为这个门槛,筛选掉了很多人,所以B站的内容,会呈现出视频的那种:先过了视觉上好看的门槛,再来竞争内容的生态。
即使是像半佛仙人这种泥石流派,也要借助表情包和段子,丰富视觉语言,才能传达一些稀释了的观点。
半佛的视频观点,远不如知乎上的文章内容。他能够输出更深刻的内容,但是他要考虑传播度。
这些能够在B站当up主,收获粉丝的年轻人,本身就占据了极大的先天优势:
家庭条件好、漂亮、有眼界。
去调查B站粉丝过万的年轻up主,你会发现他们的背景,平均经济条件大概水平比清北的还要高很多。
我看的B站版本的后浪,认出了带VR/MR眼镜的何同学。
这是我唯一认识的一个B站很火的up主,还是我弟介绍给我的。
我看过他的那个超级火的5G视频,很遗憾,没有任何深度。
既没有触及到5G是什么,也没有讨论5G为什么。整个视频就像一个小孩子指着天空说:看,有飞机,我也想飞。
这个视频的内容,要是换成文字发到知乎,估计都不会有什么人去赞。
没有任何insight,但是在B站却大火了。
因为B站的大部分视频,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消费品。
美好、空幻、没有方法论的支撑。
VR眼镜、国外学习、顶级CBD的中国舞蹈表演、卡丁车、水下婚礼,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美?
是,但是这并不属于世界的真相,甚至不应该是理解世界的叙事方式。
五四青年节,是号召年轻人引领未来,是在想把建设祖国的使命交给他们。
但,年轻人的视野不应该被这些消费场景所掩盖。
真的推动时代进步的,不是这些漂亮的场景。而是对科技的钻研,对社会的理解,对政治经济规律的掌控。
B站的这个视频,展现的并不是时代的核心价值,而是它商业的核心价值:年轻人的新型消费生态。
就像游戏或者电视剧一样。
只不过创作者变成了素人,如此而已。
这个视频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品牌宣传,却不应该打着「未来」的旗号。
未来和兴趣爱好之间,还隔着十万八千里路。
这中间的世界观、科研方法、阶级叙事、政经规则等等,都被掩盖在漂亮的镜头之下了。
有多少年轻人,可以透过镜头的技巧,看到背后的规则?
这是我很遗憾,没有在B站看到的内容。
以及,很多年轻人看到这些会失落的吧?这些和大多数人都没有关系。
B站这个视频,就像对着小孩子说:你会玩轮滑,你会拼乐高,你会穿着公主裙跳舞,所以你拥有这个时代的未来。
但是,通向未来的道路在哪里?
还有其他富含insight的答案推荐:
【回复中有很多不同意见,除了一些友善度不高的回答删了,每一条我都认真看了。】
这段视频居然引起较大争议,这是让人出乎意料的。
那么我们把争议双方的观点归纳简化一下:
正方:青年人很幸运,你们很棒!
反方:哪有那么好,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连丧都不能丧吗?
——————————————
原本我只想点到此为止,但是看到一些以左派身份自居的大V为了涨粉讨好网友也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资本家收割韭菜,什么六零后七零后自嗨……吃相真是难看。
国家应当给予愿意丧的人丧的权利,但主流媒体要守住主流舆论正能量的阵地,这点没得商量。
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了这么久,我越来越讨厌的几套车轱辘话里,其中之一就是“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简直就是屁话一般的存在。你愿意放X没人会堵你的嘴,但你要国家把舞台让给你,让你在舞台上放,那不行!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每个群体总有砥砺前行前仆后继甚至以身开路的一拨人,也有在先行者的召唤下紧跟旗帜的一拨人,还有躺尸的一拨人,当然也少不了拖后腿的一拨人。
我不管在有些人眼中这个社会是怎样的(说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有再多的进步、再多的优点也没用,有些人总会也只会看到负能量的阴暗一面)但主流舆论是国家控制的,国家必须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宣传工作原则,国家必须坚持“正能量”主旋律,这个没得商量。
就像曹大佐说“入关问题不辩经”一样,这是原则问题有什么好商量的?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你可以选择躺尸,但是请不要阻挡D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奋斗。
年轻人最需要的是60和70后把屁股挪一挪,分配蛋糕的位置让一让。演讲?吃这套的…
前浪嘴里羡慕,实际上笑傻了。6070霸着位置把809000后推到垃圾坑里,然后告诉他们,你们不垮?809000后拉垮是真的,不用你们洗地,那些榜样不拉垮也是真的,不用你们夸,因为啥变成这样年轻人心里清楚,你们心里难道不清楚么…
其实我也不是极端反对既得利益者,毕竟这社会一定会有既得利益者,谁吃到我也不是那么纠结的。但是,麻烦吃相好看点,吃了就低调点,一边吃一边嫌弃后浪,还要给后浪打气,这实在太难看了…
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不,我们不在。
最后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最近开学了,
知乎的主体舆论氛围又变大了几岁,哈哈哈哈哈。
所以说,整这些没用,人都会长大的…
(5月5日)一万三了,我真的被吓到了,瑟瑟发抖……沉淀了一天,觉得我昨天还是太情绪化了,这种情绪的发泄完全配不上这么多赞。原答案确实太偏激,其实一个班学生不可能都相同,对吧,我学生里也有家里开着小车送学的,也有要走很远山路步行回去的,只不过因为是贫困地区,后者的比重更大一点。昨天我说不要忽视那一部分相对弱势的,今天我也要说,他们也不能代表全部,也不一定都是苦的不行。现在学生之间确实经济悬殊,我的初衷是希望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原答案也是这个意思,可能我想多了,不就一视频,看看没什么……至于“好老师”这三个字,我自己都觉得汗颜,我就是一网络愤青,俗称喷子,工作才几年的萌新,看着身边同事的忙碌身影,他们才是沉默的伟大的园丁。
(5月4日)原答案:
演讲很打鸡血,然后呢?本来想放给我的学生看看,何冰老师的演讲词是很励志的,他本人功力也很强,可是看到播出的那些头部up主画面,他们的那种热情洋溢,那种优渥的生活,我第一眼就意识到,给他们播完,有什么作用?该睡觉的依旧睡觉,该学习的照旧学习……,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农村普普通通的孩子,视频里的世界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视频里想要表达的是他们感受不到的。这种宣传视频私认为简直就是生动形象向我们展示着,什么叫割裂的认知,什么叫贫富差距……(央视还是发现了这个问题,央视版就改观了,我针对的都是b站原版视频)
(此处原答案已删)
教了几年毕业班,早两届毕业的学生已经读大学了,了解了一下班上面的情况,乐观一点,基本上每年能够上二本以上的不足百分之二十,专科以上的百分之四十到五十,一半人可能是高中文凭或职高文凭结束……(没有专门统计,可能数据不很准,只是通过聊天软件问过他们的毕业情况)
包含up主的原视频的内容我不觉得能让我的学生有多么自信,要搞自信教育,看战狼,厉害了我的国,这种视频多的是,视频里哪怕出现一个电子厂工人,一个外卖小哥,他们不甘平凡努力奋斗,我都会觉得这个视频很不错,可是这些人有出现么……
青年节难道不是所有青年的节日么?那被刷掉的百分之五十就不是青年了?他们不也在奋斗?他们的生活就不配被关注?
(此处原答案已删)
有人说三分钟拍不不了那么多人。这是能力问题吗,共青团,快手,还有其他机构发的五四视频为什么两三分钟,各行各业都有,让人心潮澎湃?
我不否认视频里说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很美好,大家都有很多选择的机会。但是真的真的太片面了,拍阳光美好正能量,镜头却只对准最top那群人?你能想象假如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然后下一秒镜头给了思聪阿拉斯加滑雪,“马爸爸”的私人飞机……就算“马爸爸”是靠自己的奋斗,就算主持人的台词无比正确,试想,电视机前的观众夸的多,骂的多?央视都不敢这么拍!其他阶层的阳光美好正能量不见了踪影,是无知还是傲慢?
(5月7日)评论区已经各种丧气满天了,本来不想堵住各位倾诉渠道,但越来越离谱,还是关了吧……原答案的一些情绪发泄也已经做了删改,真真应了那句话,说现在网上情绪发泄最受赞。冷静想想,这其实比视频更可怕,我不希望我成为一个只会发泄情绪的人,所以如果因为我之前的答案,吸引了一些负能量的人,那就当我这是一次骗赞吧,请取赞取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家也不要灰心丧气,至少丧,并努力着吧!我情急拎着菜刀砍了几下,但我毕竟是教语文的,带着学生们遨游诗词歌赋才是正经事。
无论B站怎么演,知乎怎么评,青年人都会有他们自己体验人生的方式和体会。
就像小马过河,河水总是既不像何冰老师说的那么浅,又不像知乎大V说的那么深。
五四的青年们,后续的人生道路走的五花八门,肯定有人相信了北洋政府的蓝图,也有人相信了国民党的警告,但更多的人集体走出了一条二者皆不是,但事后看来正确的道路。
我对青年人充满信心。
建议改成《小时代5:后浪》
与其说在夸赞青年,不如说是在给青年们喂下一碗迷魂汤,让青年人沉浸在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和热血沸腾中
因为对于大多数普通青年来说,人生的路窄的可怜,能找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都已经是烧高香了,还要背负上买房买车结婚生育赡养等责任,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奔流去追寻自己热爱的,最大的娱乐莫过于晚上九十点下班后,躺在床上刷刷手机看看视频
很多东西离我们太远,《后浪》展现的是精英视角,真要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大多数人都要被开除青年籍
当然也不是反对这个短片,毕竟只是一部商业广告,观众有清醒的认识就好,认真你就输了。
如果真要拍一部励志的短片,也不是不行,就去拍平凡青年的故事,拍你我的故事,切入点不要高高在上,去四五线小城,去乡镇农村,去工厂企业,抛去精致和矫揉造作,找到更真实更普适的当代青年们,去讲诉他们的故事,去展现他们的乐观和奋进,才能打动人。
不要总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最后只让人厌烦
中国式教育一直有一个很奇怪吊诡的地方就是:
幼年时期往往以打压式和规范式教育为主
而在青年时期又以鼓励式和鸡血式教育为主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
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在关键时期缺少真正自信且完整的基本人格
而又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之后彻底的放飞自我
然后进入一段长达5-8年的迷茫期
这个迷茫期往往笼罩在人生最精华的20岁到28岁,所以我知道的许多年轻人在这个阶段往往都无法高效的运用自己正处于高峰期的创造力
转而把精力发泄到一些狂热且无用的事情中
在应该勇敢试错,寻找方向的时间里被磨平棱角
又在应该专注深耕的时间里花费数倍的精力和沉没成本去试错
这才是这个国家的近几代,大多数年轻人都在面对的现实问题
(不要来给我举特例杠,我说的是大多数年轻人)
诚如上面很多答案所说,真正拥有自由的那部分年轻人要么天赋异禀要么家境优渥,但这是不可复制的条件
不改变年轻人的这种成长轨迹,其实真的很难说后浪会有多大的推动力,后浪的后浪又有多好的环境
但幸运的是,至少我这一代的很多家长,已经开始改变了
正如我们一直都在改变的那样
B站这样是很成功的。人家目的是什么?商业上要挣钱,这就要让用户满意;社会上响应国家五四号召,让主流社会满意。体现了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互相理解,年轻一代更加阳光自信。从效果上看,这个广告宣传片是成功的。
当然反对者会说什么这都是中产小资啊,不代表穷人啊;现实多残酷啊,鸡汤赞歌不行啊;作秀恰饭啊,我不同意啊,等等。
成功批判《后浪》的广告宣传片,朱一旦《非浪》,这才是同样成功的广告宣传片。富有批判精神同时也形式生动,而不是简单发泄情绪。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法,这很正常。
但很多人对于广告宣传片是有误解的。
这是广告宣传片,不是论文学术报告;一个几分钟短视频,不是几个小时纪录片;它的目的是广告宣传,不是探讨社会人生。
一个优秀广告宣传片应该什么样子?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让人一下记住;一个优秀广告宣传片目的是什么?巩固老用户核心粉,吸引新用户路人粉,不要犯明显原则性错误。
来说说广告宣传片(一家之言)
1广告宣传片要简洁。很人有种毛病,用学术论文报告来要求广告宣传片。什么必须长篇大论全面客观有好有坏。但这不现实。你说一堆正确的废话没人看。你用正确的废话啰哩啰嗦宣传,占领不了舆论阵地,吸引不了大多数人。你要表达自己看法观点,一定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吸引人。
2广告宣传片要讨喜而非讨厌。很多人不关心你说什么,而是看你怎么说。《后浪》演讲有感情,能拉进与人距离。这叫讨喜,观众听着舒服。而有些反对意见那种表达不叫讨喜,叫讨厌。
首先,不要骂人。那种一言不合喷人方式没多少人喜欢。就算你观点再正确,充满攻击辱骂的方式也会招人嫌。就像方方,肖战脑残粉一样,很多路人不关心他们是非,就是纯粹讨厌他们喷人骂街。而你用讽刺,用批评,用寓言等加工手法大家还能接受。
其次,讨喜是大家喜欢听什么,而不只是你喜欢说什么。很多观点只会表达自己主观感受,而不是考虑观众想听什么。
然后,你要以表达自己观点为主。评论别人只是辅助,关键是你有一套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观点看法。不要一味地批评别人而没有自己观点。你只会说这不行那不好,观众会觉得你这叫杠精。你是它有问题,它不好。观众要问了为什么不好,怎么解决。你啥都不说就知道说不好,观众会不耐烦你行你上。就像马前卒《睡前消息》,他有自己一套观点。虽然不一定对很多人批判,但总体上能吸引人。
看了一些讨论。
阴阳怪气的还是那拨人。(没有说其他理性讨论,包括这个问题底下的回答。狙击的是微博一堆平时就爱唱反调的,不管什么事情先反对,嘲讽就完事的“清醒的人”。)
搞文学的,搞艺术的,60,70后居多,还有一部分80后,天天梦回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不动就独立思考,自由思想的。我已经被这波人搞成了民主自由ptsd。还有一些为反而反的浪国小布尔乔亚(鉴于新浪微博特有国情,这批人独立建国,称为浪国),被新自由主义彻底殖民,杠上开花,硬杠。可以说在一切事情上都在唱反调。肤浅而不自知,幼稚可笑,还以为自己年轻深刻,与众不同,众人独醉他独醒。
个人自由和国家宏观叙事矛盾吗?支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就是忽略现实被割韭菜吗?希望国家好就是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吗?
看到不止一个人说“这是拍给中年人老年人看的,年轻人不会看。”和方方之流思想僵化启迪大众社会良心的作派一摸一样,极度自恋,沉迷于自己的逻辑,自以为是扔下一句嘲讽。那请去看看b站评论区和弹幕里开心自信的年轻人。不是不懂社会铁锤,不是不知道人间疾苦,是了解了,想清楚了,还能看到积极的地方。在时代变换的大海里,还能起浪,这才是现在年轻人的意识。自由不自私,积极不盲从。
不得不说,疫情期间,苦口婆心要启蒙大众50.60后方方们,当下互联网70.80后阴阳怪气主力军,以及为反而反的90.00后,第一种已经被时代淘汰了,第二种经过疫情还拉不回来的彻底是思想的钢印了,第三种人还能救一救,看个人造化。
其实,我个人觉得不必上纲上线,过分解读。
本来就是b站出品,基于b站用户群像,自然有b站特有的文化氛围,倡导多元,积极,开放,自由的态度。如果抖音或者快手做,肯定是不一样的着眼点。
大家都轻松点,人总要有点奔头,生活里有不顺利,有矛盾,有困难,但积极比悲观要好点,抬着头,向前看比垂头丧气要好点。
看完感觉挺自卑的。
我没有在巴黎塔下跳舞的经历。
我没有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航行的经历。
我没有在湍急的河水中漂流的经历。
我没有在CBD穿着汉服cos的经历。
我没有拿着GO pro做各种酷炫运动的经历。
我唯一有的经历就是打游戏,奈何在我父母眼中并不是很“正确”。
我觉得我的这些生活经历与他们展现的经历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50块一斤的排骨真的很贵不能经常吃,但是真的很好吃。
沙县小吃包了浆的餐桌比不上米其林,我真的不好意思拍下来给大家看。
夜里三点还在公司等着无聊的上司批阅,周末因为甲方无聊的举动爬起来改文案。
这种经历与之相比真的不值一提,上不了台面,却又和我息息相关日日经历。
激情的言词让我热血沸腾,落魄的日常让我心灰意冷。
这割裂的感觉让我自卑。
准确来说,不应该是献给“中国年轻人”
应该是献给“家庭条件良好或优越的,从小受过良好教育的部分中国青年”
视频中的确充满“理想,热爱,自由”。
但是这些词语对绝大部分的中国年轻人来说
遥不可及
何冰老师说的那句“看着你们,我满怀羡慕”
说的太对了
不止老一辈人
我看着他们也只有羡慕
我不知道在别的地方情况是怎么样的
但是作为一个河北十八线小县城长大的人
视频中的生活只存在于想象中
学习,作业,考试
从小学开始,到高考结束
当视频中的那些同龄人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热爱的时候
我们还被“困在”学校里,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课外书,没有自由的时间。
近乎全封闭的学校,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
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只为了自己不要跟个与世隔绝的原始人一样。
这样的我们
对那些“热爱、理想、自由”
连触碰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不是自己做不到
谁会甘心只去看别人的视频呢
更新一下
没想到随手一写有这么多人看
我看评论区里有好多人说我不求上进。
问题是
我通篇都没咋提过努力的问题
你们是咋解读出努力的?
搞不明白
╮(╯_╰)╭
大概是最后一次更新了
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
当时只是看完《后浪》之后,心里有点不得劲,随手一答。
这几天看了这么多相关的东西,其实最大的感触也就是一个:
原来有这么多人的屁股跟我不是坐在一起的。
至于原因
可能是努力,可能是家境,可能是个人因素,可能是阶级差异。。。。。。
都有可能
至于到底是什么,估计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果
可以讨论,但没必要
这几天,空间里很热闹
有人讨论UP主能否代表青年
有人解析视频的目的为何
有人控诉社会分级严重
有人赞扬热爱与自由
。。。。。。。。
其实细想一下
A认为B是“何不食肉糜”
B认为A是“吃不到葡萄只会酸”
论出一个谁对谁错真的重要吗?
就像是
我不会因为有评论说我只是单纯地不思进取,怨天尤人,就改变我的观点。
那些高歌着“自由与热爱”的人想必也不会因为我的这几句话就改变他们的观点。
单单一次讨论的结果真的会改变很多人的思想吗?
我感觉不会
恰恰相反
就我个人而言
那些因为一个水平未知的陌生人的寥寥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立场或观点的人
无论他究竟是对是错
都挺可悲的
所以说
针对《后浪》
第一
我不在它的目标观众范围之内
第二
它的目标观众中的绝大部分,屁股坐的位置,和我不一样
别的东西,就没必要说了
就这样╮(╯_╰)╭
太康盛世的年轻人
他生来就见证了晋室终结了三国割据,汉朝末年持续百年的战争的结束。在旧汉的废墟上,司马家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高平陵之后,一个靠背叛与谎言上位的朝廷建立了。十年清平乐,属于士族与皇族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的时代降临了。
此时距离汉祖对青年许下的宏愿: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不过才三十年。
寒族青年终究是需要在世间不断锤炼,才能明白。
这个时代的繁荣不是为你准备的,它是属于晋室与士族的狂欢。你的努力或许有可以和他们一起睥睨天下的机会。
但,寒族永远无法融入金谷园的欢声笑语。
毕竟,我晋可是那种看出身的社会。
但寒族也不要灰心。
今天你看到石崇与皇族比富论英雄,觉得天旋地转,光怪陆离的时候,应该感到庆幸。年轻的寒族总是比这些老朽要有活力的,有朝气的。如果寒族青年在我晋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没有退化成蚷,那么我相信这些历经磨难的年轻人,在将来是不可战胜的。就像汉祖说的,这世界终究不会永远掌握在这些坟中枯骨手里。
在洛阳,你们的同龄人中已经有人闻鸡起舞了。
一个是将来带领晋军和石勒在河南对峙的祖逖。
一个是将来在幽燕大地纵横捭阖的刘琨。
看完这个演讲,感到了深深地自豪!
看完这个演讲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繁荣 文化繁茂 城市繁华”的环境。
什么是阶级固化,真正的阶级固化不是我住老破小,上着技校,吃着垃圾食品,而你住大豪斯,吃着牛排,上着985 211 一本。
真正的阶层固化是住着大豪斯,吃着牛排,上着985 211乃至常春藤的人,在生活上工作上与住老破小上带专的人没有任何交集,乃至以为所有人都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过着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 一门手艺
欣赏一部电影 去遥远的地方把经典的 变成流行的
把学术的 变成大众的
把民族的 变成世界的旅行”
的生活。
翻译翻译,什么叫做脱离群众,什么叫做“何不食肉糜”
与其说他们不知道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如说,绝大多数人在这部分人眼里已经被开除人籍,而只是作为人肉干电池的存在。
私以为,比起诋毁,无理由的赞美更加值得被警惕。
比如说南拳夸女人“贤惠”,比如说聚餐快要买单时同事夸你“大方”,比如说人们夸某些群体“奉献”。
绝大多数无理由的夸赞都包含着掩藏在其后的所求。
“真、善、美”里面,真永远是“善和美”的前提,失去真的“善和美”永远是“丑和恶”。
夸奖和鸡汤的致命之处在于给人造成了虚假而不合时宜的假象,犹如盲人骑马。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
这两句简直剧毒无比,自信的驴子和自卑的驴子在磨坊里的结局都是被压榨致死,只有弱小的人才看不清现实,像驴一样被蒙着眼睛在磨坊压榨却以为自己走在环球旅行的康庄大道上
哔哩哔哩煮的这一锅鸡汤,汤里有屎,屎中带毒。
为什么批判心灵鸡汤,除了它不好看,最关键的还是会误导我们对于现实的判断。心灵鸡汤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其立意在于给你“讲道理”,然而这些“道理”往往是错的,是在现实社会中行不通的。
“我因为经济萧条找不到工作好难受,好难受。”
“振作起来,你要调低你的预期,做好长期过冬的准备”
------不是鸡汤
“我因为经济萧条找不到工作没收入,好难受”
“向你们的自信致敬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
而内心强大的人 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
------毒鸡汤
当前青年面临的是经济衰退房价依然暴涨,疫情影响就业市场深度冻结,各大公司公然996,拒绝加班被赔一万八,垄断巨头肆意压榨,十年开厂不如一年炒房,勤劳致富成为空谈。
如何能让青年奋勇向前?靠鸡汤吗?
没有谁是瞎子,在一个过劳死的国度宣扬勤奋本就是一件荒诞至极的事情,要是勤劳能有回报,哪还轮到一部分人指指点点。
十五年前奋斗一辈子能买一套房,过了五年,奋斗一辈子只能买一个客厅,再过五年,奋斗一辈子只能买一个厕所,再过五年,奋斗一辈子连一个厕所都买不起了。
为什么,越奋斗,反而越穷了呢?难道随着科技和社会进步,人们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了不成。
可能是有中间商赚差价吧
那谁是中间商呢?
或许就是那些生活在“科技繁荣 文化繁茂 城市繁华”的人吧
多年以前我嘲讽《北京折叠》,以为那是失败主义者的产物。
多年后发现,原来我才是被折叠的那一部分。
当代青年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便永远只能做磨坊里的一头驴。 @勃呆萌 @vczh
被建议修改了
瓦$力$你$要$是$吞$了$我$的#文$章$你$今$晚$必$返$厂$重$置
为了缓解尴尬,我不得不关了弹幕看。
我已经不再年轻,已经是中年人了,连我都看了尴尬的不行,你说这个片子和年轻人脱节有多厉害?
这片子是60后拍的给60后70后自嗨的,和年轻人没什么关系。
这不是亲爱的达瓦里希,这是小布尔乔亚!
-
我是佛系的轻年,不需要你的感情渲染,也不需要那种强行比附的说教。相反,我非常反感那种毫无实际意义的客套和虚无。我不认可、赞美轻年,轻年的意思就是傻叉,不仅无知,而且盲从。身为傻叉并不可悲,可悲的是身为傻叉却不自知。不是有句少不看水浒,讲的就是这个时期。他们之所以给你们用温和且激昂的语调讲述你们光明的未来,只是为了让你多晒太阳茁壮成长,毕竟后浪的出油率是宇宙中突破质量守恒定律的最高物理定律。
-
人类准备了几千年的财富、知识、艺术都和你们无关,你们要面对的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残酷到吸一口气都能叫你窒息。什么科技繁荣、文化昌盛、现代文明的集大成,这些都是鬼话。根据人类发展的脉络,接下来我们要面临的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衰退时期。只不过,不要怕,人类文明衰退才是常态,发展是非常态。你们看看中世纪多少年,文艺复兴才几年。文明的成果和你们无关,什么玛莎拉蒂、保时捷、兰博基尼、布加迪威龙只是中世纪骑士向你炫耀的傲骄。
-
学习一门语言很重要,但不能自由,假如可以选的话,我选希腊语。只想做巴门尼德的一只走狗,听他亲自描述存在的表现形式。学习阿拉伯语,为了认知阿威罗伊(伊斯兰哲学)。当然还有拉丁语,为了学习阿奎那(经院哲学)。还要懂鸠摩罗什的以梵改秦和阿威罗伊的论诗术中篇义疏,这些对于了解信息不对称都很重要。
-
还要欣赏一部电影?那就雪国列车吧,电影说明了很多社会问题,很多时候你只能吃蟑螂和地沟油,但记住不可不弘毅。
-
学一门手艺这也很重要,比如说区域经济。告诉你价值产生的规律,告诉你距离衰减理论,告诉你事物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告诉你长沙房价的未来,告诉你200毫米降水线外不能种植落叶乔木的原因,告诉你1950年治沙导致1994年特大沙尘暴的爆发。
-
还要去遥远的地方旅行?那就萨拉曼卡大学吧,这是村长心中的那烂陀僧伽蓝,让你亲身感受文艺复兴的伟大!我有无数的粉丝,但肯定不是为了相同的爱好,我们为了信息不对称而走到一起。
-
说什么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连讲故事的人都笑场了。奶奶的。我有个鬼的权利,连进化论都被推翻了,现在流行演化论,大意就是在自然秩序中你无权选择。我偶然遇见这个吃三鹿奶粉的时代肯定不是我的幸运,时代凑巧遇见我肯定是为了让我买房,说完我就把鱼扔了。
-
-
您向我致敬?还是我向您的专业态度致敬,青天白日的胡说什么呢,当然不包括笑场那一段,那一段很入戏。我们不是要把传统的变成现代,我们是要干净彻底的消灭落后愚昧!我们不是要浑水摸鱼把经典和流行混淆,屎就是屎,并不会因为流行就成为经典。还有什么精英、大众、民族、世界,印度人都喝牛尿,穆斯林都行割礼,不知道写这通文案的作者是否打算通通来过一遍?我这有无数粉丝争抢着要主刀。我们从不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我们要和他们划清楚界限,直到奴隶死在埃及的沙漠,才能带领人们重返以色列。
-
弱小、嘲讽、否定、求逻辑关系?苏格拉底也骂人,子曰朽木不可雕,这是弱小?强大、赞美、鼓励,这是不是就指传说中的拍手党?年轻与多元文化的逻辑又是什么?思想一元,你怎么把中西医运用到融会贯通的地步?这莫非就是马克思说的类比欧哲的中哲?还有价值观?一个人有两个价值观,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适应状态,不存在谁教谁和谁启发谁的问题。
-
看着轻年满怀感激,我不知道中国哲学一千五百年是怎么教的,又是怎么学的,真的可以不要逻辑满嘴胡邹?这个世界最美丽的风景是年轻人?你确定不是既得利益者?小说、电影、音乐表达的不是忧伤,而是善良(违反性恶论)、无私(违反经济人)、勇敢(不就是送死?)、无所畏惧(这是公众场合洗脑啊),这是性善论吗?这是不是劝人做猪呢?这鸡汤,啧啧,咦,怎么会有鸡屎?
-
心里有火,这是中医吗?还是白磷吃多了的自燃?眼里有光,那不是禽兽吗?正常人谁会眼里有光?就是圣贤也没见谁眼里有光啊。你们那代人的确不足以想象我们的生活,你们只是用你们的懦弱修筑我们的牢笼,好把你们自以为是的真理一代人接一代人的传承下去。我不需要前浪的祝福,一想到我的孩子吃地沟油,喝毒奶粉,受洗脑教育,进福建人开的黑医院,辛辛苦苦还房贷的美好生活,我就莫名唤醒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反社会倾向。
-
面对这个亲疏有别,贵贱有序,等级森严的社会,奔涌你妹的后浪。今天是2020年5月4日,这一天对于每个中国轻年人都很有意义。今天,你看很多人不顺眼,只是切记不要活成他们的样子。你眼里没有光,有光那是装了电灯泡。你要学会盲法,闭眼看这个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