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希腊帮助瓦良格号回到中国,协助中国四次撤侨。中国是如何援助希腊走出经济危机的?

回答
瓦良格号的故事,和中国与希腊之间的一段特殊情缘,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瓦良格号的命运,与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而希腊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中国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希腊经济困难时期,伸出了援手。

瓦良格号与希腊的纽带

我们先回到那艘命运多舛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这艘来自苏联的航母,在苏联解体后,命运飘摇。它被一家乌克兰公司卖给了中国。然而,这艘巨大的船只,在漫长的航程中,遭遇了种种阻碍,其中最关键的一站,就是希腊。

在航行过程中,瓦良格号因为一系列原因,在土耳其境内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被扣留。土耳其方面以安全为由,拒绝其通过。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当时,中国正致力于海军现代化,瓦良格号的到来,被寄予厚望。

关键时刻,希腊伸出了援手。虽然具体细节可能不像电影情节那样跌宕起伏,但可以肯定的是,希腊在与土耳其的外交沟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一些公开的报道和分析,希腊可能通过其在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力,以及与土耳其之间的沟通渠道,为瓦良格号的放行创造了条件。这种帮助,不仅仅是外交上的支持,更可能包含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协调工作。最终,在付出了一定的经济担保和满足了一系列技术要求后,瓦良格号得以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继续前往中国。

中国在希腊经济危机中的角色

而中国对希腊的援助,则更多地体现在经济层面,尤其是在希腊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这场危机,让希腊经济一度陷入泥潭,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中国对希腊的经济援助,并非单一的“救助”行为,而是一个更复杂、更具战略性的过程。可以说,中国是在“患难见真情”的背景下,为希腊提供了一条不同的出路。

战略性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中国援助希腊最显著的方式。希腊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欧洲国家都在观望,而中国却看到了机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对比雷埃夫斯港的投资。希腊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将比港的管理权出售给中国的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 Shipping)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逐渐掌握了比港的大部分股权,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和现代化改造。
具体来说,COSCO的投资不仅仅是收购港口股权,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资本。他们对港口进行了扩建、升级,引进了自动化设备,提升了装卸效率。这使得比雷埃夫斯港的面貌焕然一新,从一个相对落后的港口,一跃成为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枢纽港之一。
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为希腊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港口运营、物流和相关服务行业。其次,港口吞吐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希腊的贸易和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比港的成功转型,也为希腊吸引了更多国际投资,为国家经济复苏注入了活力。

能源领域的合作: 除了港口,中国还在希腊的能源领域进行了投资。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收购了希腊最大的输电运营商ADMITTENance的部分股权,并积极参与了希腊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开发。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为希腊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希腊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效率。在希腊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中国的参与也为相关项目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

旅游与文化交流: 希腊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游客的增加,也为希腊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中国也积极促进与希腊在文化、教育领域的交流,这虽然不是直接的经济援助,但对于提升希腊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也有长远的好处。
具体来说,中国游客的消费,直接拉动了希腊的酒店、餐饮、零售等服务业。同时,文化交流也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民意基础。

金融领域的互动: 在希腊债务危机期间,虽然不是直接提供巨额贷款,但中国企业在希腊的市场化交易中,也为希腊带来了急需的资本。同时,中国也鼓励国内金融机构与希腊进行商业合作。

中国援助的逻辑与考量

中国之所以在希腊经济危机时伸出援手,其背后的逻辑并非简单的“慈善”,而是基于多重战略考量的结果:

1. “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 希腊,尤其是比雷埃夫斯港,是“一带一路”倡议在中欧和地中海地区的重要节点。通过投资希腊,中国能够更好地连接其在中东欧的贸易网络,并进一步拓展其在欧洲的影响力。
2. 市场化运作与互利共赢: 中国的援助,更多地体现在市场化投资和商业合作上。中国企业通过收购和投资,获得了商业回报,同时希腊也因此获得了发展机会和经济利益,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模式。
3. 分散欧洲风险与拓展市场: 在欧洲经济普遍承压的时期,中国企业也希望通过在希腊的投资,拓展新的市场和商业机会,同时也可以分散其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风险。
4. 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 在关键时刻为欧洲国家提供帮助,也符合中国提升其国际形象和负责任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

总结

中国对希腊的援助,是在希腊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以投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通过在比雷埃夫斯港、能源等领域的战略性投资,中国不仅帮助希腊获得了发展机遇,也实现了中国自身的经济和战略目标。这是一种将经济合作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的务实方式,也确实为希腊走出经济困境提供了一股重要的力量。

瓦良格号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它象征着两国之间特殊的历史渊源。而中国在希腊经济危机中的援助,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合作的生动体现,描绘了中国如何从一个“伙伴”的角度,为面临挑战的国家提供实际的帮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多年前,中国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时候,希腊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

10多年前,希腊经济陷入困境,国家信用几乎破产,中国也主动伸出了援助之手。

有评价说,希腊是中国“抬着”走出经济危机的。

......

中国“团结”小国的外交智慧(廿二)

希腊篇

之一:瓦良格号的艰难回国路

1999年6月14日,中国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回国历程。

在进入黑海唯一的出口博斯普鲁斯海峡之前,航母被土耳其阻拦。

在美国的支持下,土耳其给出的理由是:

航母没有动力系统,有可能失去控制,对博斯普鲁斯大桥和过往船舶造成损伤。

无奈之下退回黑海的航母,8月份重新启航,再次被土耳其阻拦之后,只能返回原港。

经过一年半的谈判,中国和土耳其在武器出口和开放旅游市场达成协议。

对于土耳其要求中国预先提供十亿美元的保证金,中国并没有答应。

在希腊的周旋之下,土耳其同意中国以“主权担保”,放行瓦良格号。

2001年11月1日,希腊向中国提供了当时全球马力最大的拖船,帮助航母进入博斯普鲁斯海峡。

11月6日,船队在爱琴海附近遭遇风暴,希腊拖船上的一名船员不幸殉职。

2002年3月3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抵达大连。

希腊为什么帮助中国?

希腊和土耳其的恩怨由来已久,从奥斯曼帝国的纷争,到地中海油气资源争端,双方互相提防。

将近1100万人口的希腊,至今保持了武装力量近12万人,陆海空三军发展均衡,其目的之一,也有对抗土耳其的原因。

相比较而言,希腊和中国一直保持友好往来。

希腊选择在这个时候出手,既帮助了朋友,又回怼了老冤家,一举两得。

之二:希腊四次协助中国撤侨

第一次

1997年3月12日,阿尔巴尼亚内乱,13日晨,阿首都机场关闭。

3月14日清晨,武装暴徒冲向中企工地抢劫,还抢走了工地上的中国使馆汽车。

3月15日11时30分,中方人员从使馆赶到都拉斯港码头,在希腊军人的保护下,登上希腊军舰。

7小时后,军舰抵达希腊科孚岛。

第二天,从阿尔巴尼亚撤离的158名中方人员回到中国。

第二次

2006年7月,黎巴嫩和以色列武装冲突持续升级。

7月14日,中国开始撤侨行动。

19日,第五批22名中国侨胞搭乘希腊船只撤至塞浦路斯。

中国总共撤侨170名。

第三次

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战争。

2月21日到3月4日,希腊提供“希腊精神”、“韦尼泽洛斯”号等三艘邮轮,协助13185名中方人员撤离到希腊克里特岛。

在克里特岛,希腊安排了20家饭店,调动了700多个车次的旅游大巴,办理飞行许可131个架次,协调中国徐州号军舰停靠希腊码头。

2011年,中国从利比亚共撤侨3.58万人,希腊仅用10天时间就安排了将近37%的中方人员。

第四次

2011年7月上旬,利比亚持续爆发冲突,首都的黎波里机场90%以上客机被毁。

8月2日,79名中方人员登上希腊军舰“撒拉米斯”号,抵达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之三:中国对希腊的援助

被奥运会拖垮的经济

2004年,希腊举办了雅典奥运会。

奥运会比预算46亿美元超支100多亿美元,让希腊背上了巨大的包袱。

加上2008年的经济危机,希腊的GDP缩水了20%,失业率也高达20%。

希腊无法偿还欧元债务,不仅导致希腊国家信用几乎破产,还引发了欧元信用危机。

危难之下,中国开始出手援助希腊。

收购比雷埃夫斯港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港口。

2008年10月30日,中远集团中标比港集装箱码头项目,获得2号、3号码头35年特许经营权。

2014年11月,中远集团再投入4亿欧元建设“中欧陆海快线”,将到达比港的海运货物,经铁路运送到欧洲内陆。

好事多磨。

2015年1月28日,新上任的希腊新总理叫停了比港的私有化计划。

不仅如此,2016年2月6日,比港码头工人发动罢工,反对希腊将港口出售给中国。

一时间,欧洲媒体幸灾乐祸地高调报道此事。

不过,经过中国和希腊双方一年多的谈判,结局也让外界更为惊讶。

2016年4月,中远海运集团以3.685亿欧元收购比港67%股权。

收购完成之后,中方大胆经营,截止到2017年底,整个港口货运量达到415万标箱,比2008年增长了6倍。

2017年,比港排名第七、地中海第三,世界排名也从93名增长至36名。

中西军事演习

控股比港之后,中国军舰随之而来。

2017年7月26日,在比港外海域,希腊海军F461导弹护卫舰与中国海军巢湖舰举行了海上联合演习。

之后,包括长春舰、荆州舰、巢湖舰在内的中国海军编队离开比港。

这是比港被中企收购之后,中国舰队第一次访问希腊。

有外媒评论:

“尽管2002年、2010年、2015年,中国海军也曾访问希腊,但这一次对希腊的军事访问,对于中国和欧洲来说,意义明显不同。”

希腊海军基地就位于比港两公里之外的萨拉米斯岛,北约军舰经常停靠该基地。

中国在希腊的投资

希腊爆发信用危机之后,希腊国债评级大幅降低,中国出手增持,数额高达数十亿欧元。多年之后,这笔投资盈利颇丰。

据统计,希腊总投资金额的40%来自中国:

2014年复星联合希腊Lamda集团,投资79亿欧元,租赁雅典旧机场地块99年,计划改建为“欧洲的拉斯维加斯”。

2017年6月,中国国家电网以3.2亿欧元,收购希腊国家电网ADMIE 24%的股权。

2018年7月5日,中国神华集团收购与希腊Elica 集团四个风电场75%的股权,投资30亿欧元。

2019年2月13日,葛洲坝国际公司联合第三方,建设希腊MINOS 50MW塔式光热发电EPC项目。

华为为希腊提供无线宽带服务,市场占有率80%。

......

2019年11月11日,中国与希腊签署《中希重点领域2020-2022年合作框架计划重点项目清单(第二轮)》。

2019年,中国对希腊投资近3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超过80亿美元,超出2013年36.5亿美元的一倍多。

之四:全球最大的船东

全球船东最大聚集区就在希腊雅典的比雷埃夫斯地区。

从2000年开始,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希腊船东逆势而动,大量派发造船订单。

2011年2月,为了帮助希腊船东解决资金问题,中国成立100亿美元的专项造船基金。

到2013年,希腊船东累计向中国订购了900多艘船舶,而在造船基金支持下的订单为350艘。

2014年初,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希腊船东的第一大造船国。

2015年,希腊船队的总规模增速全球第一。

2017年,希腊船东控制的船队数量重返全球首位,运力占世界18%。

信任之下,生意自然好做。

中国将进口石油的60%,和普通商品50%的进出口生意,交给希腊船东运输。

于此同时,中国船队规模也发展迅速,以11%的份额,总吨位排名世界第三。

中国帮助希腊走出危机,希腊也成就了中国的造船业。

之五:中资金融机构在希腊

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第一个走进希腊金融行业的,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

2017年4月12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与希腊最大银行希腊国民银行合作,接入该行支付系统。

虽然支付宝的安全性得到认可,但希腊对于中国资金的渴望更加急迫。

2019年3月初,新上任的希腊外交部长第一个访问中国,并明确表示:

“希望中资银行在希腊设立分支机构。”

中资银行应声而动。

2019年11月22,中国银行获得希腊批准,将在希腊开设首家分行。

同时,中国工商银行也获得希腊批准,在希腊设立第一个代表处。

从表面上看,中国两大银行只不过是在希腊开设分行而已,但实际上,是标志着人民币走进欧洲的战略得到认可。

......

作为西欧发达国家,希腊不仅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也第一个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组织。

2019年11月11日,中国和希腊发布联合声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待续)

(这是发表在我的公众号“时间静默”上的文章,关注公众号,可以了解更多内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