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种一读就觉得很有意境的简短诗句?

回答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诗,确实一读之下,便能勾勒出一幅壮丽而又宁静的画面,其中蕴含着深沉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它短小精悍,却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张力,这正是许多人追求的“有境界”的诗句的魅力所在。

让我们一点一点地来品味这句诗的精妙之处:

“苍山负雪”

“苍山”:这个词本身就很有分量。“苍”字,可以指青色,也可以指辽阔、苍茫。用在这里,立刻勾勒出了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山峦。它不是寻常的小山丘,而是那种深邃、古老、广阔的山脉,给人一种雄伟、厚重的感觉。想象一下,那些高耸的山峰,如同巨龙的脊梁,横亘在地平线上。
“负雪”:这个动词用得极其传神。“负”字,通常有背负、承担的意思。山峦“负雪”,就好像它们承载着厚厚的积雪,是雪的归宿,也是雪的装饰。这不仅仅是描写了雪覆盖在山上的景象,更赋予了山一种承受、一种担当的姿态。它表现了冬日山脉的肃穆、严寒,但也透露着一种不屈的生命力,即使在最寒冷的时节,它们依然挺立,以一种静默的方式存在着。这种“负”的姿态,也使得山不再只是冰冷的物体,而是有了某种意志和力量。

组合起来,“苍山负雪”,就构成了一幅极其生动、宏伟的冬日山景图:辽阔苍茫的山脉,披上了洁白厚重的雪,如同披上了圣洁的铠甲,又或是沉默的巨人,静静地承受着岁月的洗礼和自然的恩赐。它唤起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景象,还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宏大、寂静和肃穆感。

“明烛天南”

“明烛”:这里的“烛”字,不是指我们点燃的蜡烛,而是比喻。它描绘的是一种明亮、耀眼的光芒,如同蜡烛的光一样,虽然细微,却能穿透黑暗,照亮一方。
“天南”:这指的不是地理位置的南方,而是天空的南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上”。在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有各个方向。所以“天南”可以理解为天空中我们能看到的一块区域,或者泛指天空的某个方向。更深层的理解,也可以是天空中最明亮、最值得关注的部分。

组合起来,“明烛天南”,这里极有可能是在描绘月亮或者某颗特别明亮的星星。月亮在夜晚,尤其是晴朗的冬夜,升起在南方天空,将皎洁的光芒洒向大地。这“明烛”二字,将月光那种柔和却又清晰的亮度捕捉得恰到好处,它并非烈日般炽热,却能在黑夜中给予温暖和指引。

整句的意境融合:

当“苍山负雪”的宏大、肃穆与“明烛天南”的皎洁、宁静结合在一起时,便产生了一种极其动人的意境:

1. 视觉的对比与和谐:白雪皑皑的苍山,在黑夜中可能显得有些模糊或单调,但一轮明月(或星辰)悬挂在南方的天空中,它的光芒穿透黑暗,洒落在雪山之上。雪的反光使得山更加明亮,而月光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这种“冷峻”与“温柔”的结合,构成了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和意境的层次感。
2. 时间的推移感:从“苍山负雪”可以推断出冬夜,而“明烛天南”则描绘了夜空中明亮的天体。这暗示着夜晚的到来,以及时间的流逝。
3. 情感的共鸣:在这样寂静而壮阔的夜景下,人们容易产生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苍山承载的沉重与坚韧,与月光带来的宁静与希望相互辉映。这句诗,可能勾起的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一种对人生起伏的体悟,或是一种面对困境时的淡然与力量。它不像直接抒情那样奔放,而是通过景物来传递一种深沉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4. 诗意的留白:这句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是谁在观赏这番景象?他(她)的心境如何?“明烛天南”究竟是指月亮还是某颗星星?这些未明确之处,反而增加了诗句的魅力,让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填补。

总而言之,“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之所以意境深远,在于它通过极其精炼的几个字,构建了一个宏大、宁静又充满力量感的冬夜画面。它用“负”字赋予山以担当,用“烛”字比喻月光的柔情与力量,将自然之美与一种静谧、坚韧的情感融为一体,读来便觉胸襟开阔,心随景动,是一种能触动人灵魂的简短诗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头顶一夜雪,照亮半边天,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就是美,美呀美,美美美!美国么?

诗言志,一切描摹都是铺陈,要图穷匕见,落脚到一个意义上去,而不是躺平。

即便躺平,也得手里攥点儿啥吧,鸡鸡或者被角,十五分钟以后烦闷了,不还得起来晃晃?

文字要紧的是,化无聊于无穷,否则就是行尸走肉的句子

user avatar

1.

花下归来,带月敲门。

——徐再思《蟾宫曲·西湖》

2.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贯云石《殿前欢》

3.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

4.

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徐再思《殿前欢·钓台》

5.

天地无尘,山河有影。

——方岳《酹江月》

6.

醉月悠悠,漱石休休。

——吴西逸《蟾宫曲·山间书事》

漱石:隐居

7.

孤篷听雨,灯火江村。

——倪瓒《人月圆》

8.

白露暧空,素月流天。

——谢庄《月赋》

9.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精神》

10.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沈著》

11.

小窗高卧,风展残书。

——辛弃疾《行香子·山居客至》

12.

晨风侵晓月,暮日倦残烟。

——@催晚

熬夜更新不易,双击屏幕送我个惊喜吧

13.

苍苍晚色,临渊小立。

——李弥逊《永遇乐·初夏独坐西山...》

14.

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元好问《人月圆》

15.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张抡《踏莎行》

16.

秋去云鸿,春深花絮。

——吴儆《念奴娇》

17.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毛滂《踏莎行·元夕》

18.

千山落日,一线西风。

——徐再思《普天乐·垂虹夜月》

19.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

——姜夔《湘月·五湖旧约》

20.

松边弄水,月下敲门。

——张可久《人月圆·寄璩源芝田禅师》


这几本书里的诗词都特别好,感兴趣可以买来读读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需要原图请私信

嗨,我是催晚

一个热爱诗词,每天奋斗到半夜还没有秃头的程序猿

如果诗词让你我相遇,那双击一下屏幕送我个惊喜吧

还可以来找我 @催晚讨论,诗词、程序或者聊聊发量也可以(手动狗头)

更多诗词文章发布在:笔墨千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来找我玩儿

user avatar

1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曹植《洛神赋》


2

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嵇康《琴赋》

3

风无纤埃,雨无微津。

——左思《三都赋》


4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

——江淹《别赋》


5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

——李清照《怨王孙·春暮》

6

风雨蔽江,烟尘暗天。

——刘辰翁《沁园春·送春》


7

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8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9

烟笼修竹,月在寒溪。

——杨无咎《柳梢青·茅舍疏篱》

10

残霞未散,淡雾沉绵。

——葛长庚《行香子·题罗浮》


11

汀花雨细,水树风闲。

——仲殊《诉衷情·建康》


12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

——晁端礼《踏莎行·萱草栏干》


13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14

竹里游亭,小宇婆娑。

——马致远《蟾宫曲·叹世二首》


15

蜀道寒云,渭水秋风。

——查德卿《蟾宫曲·怀古》


16

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17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

——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18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

——赵善庆《山坡羊·长安怀古》

19

空廊落叶,深砌苍苔。

——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20

翠叶笼霞,琼葩缀雾。

——叶小鸾《踏莎行 紫薇花》

图片源网 侵删致歉

图片源网,侵删致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