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热变形温度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影响有哪些?

回答
好,咱们这就来好好聊聊这个热变形温度这回事儿,以及它对咱们用高分子材料能干啥有啥直接关系。这东西,别看名字听着有点绕,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你每天用的塑料瓶、汽车零部件到高科技设备,都离不开它。

先弄明白,什么是“热变形温度”?

简单来说,热变形温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简称HDT),就是指在高分子材料在承受一定载荷的情况下,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开始发生明显形变的那个温度点。这里的“明显形变”,一般指的是材料弯曲的程度达到了一个预设的标准,比如0.2毫米或者0.32毫米。

为啥要关注这个温度呢?因为咱们用的塑料可不是金属,金属在高温下也只是变软,但塑料一旦受热过头,就容易塌陷、变形,失去原有的形状和性能。想想看,你把一个塑料瓶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它是不是会慢慢变软,甚至最后歪七扭八的?这就是热变形温度在“作祟”。

更专业一点说,HDT这个指标反映的是材料在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和刚度。它告诉我们,在某个特定的承载压力下,材料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一旦超过这个温度,材料的支撑能力就会显著下降。

热变形温度的高低,对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到底有什么影响?

这个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直接关系到咱们选择哪种材料,以及这种材料能用在什么场合。咱们一点点来说:

1. 决定了材料适用的工作温度范围:
简单粗暴地说,HDT越高,材料在高温下的表现就越好,能承受的温度也越高。
比如,你家厨房里的电器外壳,需要耐受一定的高温(比如电饭煲内部、烤箱旁边),那么你选择的塑料材料的HDT就必须足够高,否则一旦加热,外壳就软塌塌地变形了,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反之,如果材料的HDT较低,那它就只能在相对低温的环境下使用,比如一些室内装饰件、一次性餐具等。强行让低HDT的材料在高负荷高温下工作,那结果就是一场灾难:变形、开裂,甚至失效。

2. 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保持能力: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刚度、硬度等机械性能,很大程度上都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这些性能就越差。
HDT高的材料,意味着它在升高温度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分子链运动受到的束缚更强,或者材料本身的结构更稳定,因此即使温度升高了,它的刚度和强度下降得也没那么快。
想象一下,你用两种不同的塑料制作一个需要承受一定压力的支架。一种HDT很高,另一种HDT很低。在常温下,它们可能表现差不多。但当温度升高时,低HDT的支架会很快变软,承载能力急剧下降,甚至弯曲到无法使用;而高HDT的支架则能保持更久的稳定形状和承载能力。这就是HDT高带来的优势——在高温下的“性能保持性”更好。

3. 关乎材料在承载条件下的可靠性:
很多时候,材料在应用中并非仅仅是承受温度,而是同时承受温度和机械载荷。HDT就是专门衡量这种综合情况下的表现。
举个例子,汽车发动机舱里的很多零部件,不仅要耐高温,还要承受来自发动机的振动和各种应力。如果选用的塑料材料HDT不够高,那么在发动机工作产生高温时,这些零部件就可能因为自身变形而导致配合不良,甚至引发更严重的故障。比如一些线束的固定卡扣,如果变形了,线束就容易松动,存在短路风险。
HDT越高,意味着材料在一定载荷下,即使在较高温度环境中,也能维持其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性。 这对于要求高可靠性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汽车电子等,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4. 影响了材料的加工工艺和设计裕量:
虽然HDT本身不是加工温度,但它间接影响了我们对加工温度和最终产品使用温度的预期。
如果你选择了一种HDT很低的材料来制造一个需要耐高温的部件,那么在加工过程中,你就得格外小心,避免让材料在高温下停留过久,以免影响其最终的尺寸稳定性和性能。
相反,如果你选用的材料HDT很高,意味着它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更高的温度,或者在最终使用时有更大的温度变化空间,这样在设计时,你就可以有更大的设计裕量,对材料的性能波动有更多的容忍度,从而降低设计难度,提高产品可靠性。

5. 是材料选择的重要筛选标准:
在选择高分子材料时,工程师们会根据产品的具体应用需求,制定一系列的性能指标,其中HDT往往是重要的“门槛”。
如果产品需要在100°C下工作,并且承受一定的载荷,那么你肯定会去寻找那些HDT大于100°C(通常还会留有一定余量,比如选择HDT在120°C以上的材料)的聚合物。那些HDT只有70°C的材料,在这种场合下根本没法考虑。
可以说,HDT就像一张“通行证”,它决定了你能不能进入某个特定的应用领域。

那影响HDT的因素有哪些呢?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材料的分子结构: 这是最根本的。通常来说,分子链越长、越规整、极性越强、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的高分子,其HDT就越高。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碳酸酯(PC)的HDT就比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高很多,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存在更强的芳香环和极性基团,使分子链更不易滑动。
材料的结晶度: 对于半结晶性高分子,结晶度越高,分子链越有序,堆积越紧密,材料的刚度和耐热性就越好,HDT也越高。
添加剂和改性: 加入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是提高HDT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这些纤维能够极大地增强材料的刚度和尺寸稳定性,即使在高温度下也能提供优良的支撑。此外,一些阻燃剂、稳定剂等,如果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好,并且不破坏材料的整体稳定性,也可能对HDT有一定影响。
测试条件: 记住,HDT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它会受到测试时施加的载荷(通常有0.45 MPa和1.82 MPa两个标准载荷)以及测试方法的细微差异影响。所以,在比较不同材料的HDT时,一定要看清楚它们的测试条件是否一致。

总结一下:

热变形温度,这个听起来有点技术的指标,实际上就是高分子材料在高温和受力情况下的“硬汉”程度的体现。它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塑料零件能承受多高的温度而不变形,能承受多大的力而保持形状,从而划定了它的应用边界。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个塑料制品,可以想想它用的是什么材料,以及它为什么能(或不能)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工作。很多时候,答案就藏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热变形温度”里。它就像是给材料穿上一件耐热的外衣,让你可以在更广泛的温度区间里,放心地使用它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0-10-02

很多聚合物制品都有负荷下「热变形温度,heat deflection temperature」这项指标,该指标用来了解高聚物在负荷受热下变形的程度,并非表示产品最高使用温度。事实上,热变形温度反映的是塑胶材料短期对热的抵抗能力,就算是短期之下,热变形温度只概括地显示了塑胶本身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此关系会随温度变化的速度、样本受热时间和加于样本上的压力改变而有所变化,较软的材质也容易得到较低的数据。热变形温度不适合直接做为成品的最大工作温度,而是当作相同材质不同规格之间,作为短期「耐热性」的比较基准使用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马丁耐热温度和维卡软化点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同一种塑料上述三种耐热性指标的关系如下:维卡软化点 >热变形温度 >马丁耐热温度。按塑料的耐热性大小可以分成四类:

1). 低耐热类塑料,热变形温度小于 100℃,包括:PE(29-126℃)、HDPE(43℃)、LDPE(32℃)、PS(91℃)、PVC(54-79℃)、PET(80℃)、PBT(60-65℃)、ABS(84℃) PMMA(68-99℃)等;

2). 中耐热类塑料,热变形温度在 100-200℃,包括:PP(40-152℃)、PVF(℃)、PVDF(112-145℃)、PA6(65℃)、PA66(75℃)、PSU(179℃)、POM(166℃)、PSF(175℃)、PPO(100-128℃)及PC(39-148℃)等;

3). 高耐热类塑料,热变形温度在 200-300℃,包括:PPS(240℃)、PAR(280℃)、PEEK(230℃)、PES(205℃)、PAI(250℃)、EP(230℃)、PF(200℃)等;

4). 超高耐热类塑料,热变形温度大于 300℃,包括:POB(260-310℃)、PBI(435℃)及PI(315-360℃)

高分子的「熔点」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指塑胶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注塑时的温度才是整个塑胶融溶并具有一定的加工流动性时的温度,这个温度要高于熔点而低于分解点。(注:结晶性塑料和非结晶型塑料在这个问题上的表述略有差异。)而「热变形温度」是高分子在一定的压力下开始产生一定的变形时的温度,这个与熔点(Tm)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熔点高不一定热变形温度就高通常讲的耐热温度有两种解读,一个就是短时的「热变形温度」,一个是能长期工作的最高温度。这两个概念也不一样,差别很大,前者表达的是热力学性能,后者表达的是材料抗热氧老化能力。比如 PA6T 耐温 255±5℃,这个温度就是指热变形温度,而它的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 200℃

举石墨烯地暖为例,基材 PET 的热变形温度为 80℃,所以电热膜温度设定在 60-70℃ 可以确保PET不变形;但我们曾做过耐温 300℃ 的电热膜,那就必须选用 PI 座基材,可见热变形温度的高低对于项目选用基材的材质也是需要匹配的


注:

高分子具有二种状态:「无定形态,amorphous」和「结晶态,crystalline」,若是无定形高分子则有 Tg,若是结晶高分子则有 Tm,熱變形溫度正好介於 Tg 與 Tm 之間。「无定形」就是高分子链无组织和无秩序地分散于材料中,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并非是完全的结晶,而是以「半结晶,semi-crystalline」状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就是无定形与结晶共存。Tg的出现,是由于高分子主链小规模的移动。换句话说,只有温度在 Tg 以上,高分子才有机会作有限度的移动。若温度在 Tg 之下,高分子链将被冻结住(quench),而成为坚硬的固体。其它像一些支链的(side chains)移动,在高分子学上我们可称为 α 过渡(α-transitions)、β 过渡(β-transitions)。

决定 Tg 大小的因素,通常也是决定 Tm 大小的因素,Tg 约等于 的 Tm。(用 DSC 测量)


       分类科普 >>材料 >>高分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