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个普通人合作能追上博尔特吗?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那个画面:两个普通人,气喘吁吁地在跑道上,而博尔特,早已像一道闪电般冲过了终点线。 听起来有点不切实际,对吧?但我们不妨细细品味一下,看看这“追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两个人合作,能带来多少“魔法”。

首先,我们要明白,博尔特是谁。尤塞恩·博尔特,被誉为“闪电”,他的百米世界纪录是9.58秒。这意味着他奔跑的速度,每秒能超过10米!这是人类身体机能的巅峰,是无数年科学训练、天赋异禀以及可能还有一点点运气堆叠出来的结果。他不仅仅是跑得快,他的步频、步幅、起跑反应、冲刺能力,都是经过极致打磨的。

那么,我们说的“普通人”是谁?就是像我,像你,像我们身边大多数朋友一样,可能热爱运动,偶尔跑跑步,但距离专业运动员,甚至业余高水平运动员都有不小的差距。我们的身体素质,爆发力,耐力,与博尔特相比,那简直是天壤之别。

现在,我们来谈谈“合作”。两个人合作,能做些什么?

1. 战术上的配合?

在某些比赛项目里,合作意味着接力、配合防守、策略执行。比如足球、篮球、田径接力。在这些项目中,两个人(或者更多人)的配合可以弥补个体能力的不足,通过团队的力量去挑战对手。

但对于短跑来说,这是一个个人项目。你能想象两个人在百米赛道上,一边跑一边互相传递什么东西吗?或者一个人拉着另一个人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一旦有人拉着跑,那就不叫“追上”了,那叫“被带着跑”。

2. 心理上的支持?

也许,合作指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想象一下,如果这两人是博尔特的“陪练”或者“挑战者”,当博尔特冲刺时,他们在一旁用尽全力奔跑,虽然速度差距巨大,但这份“挑战”的氛围,也能激励博尔特拿出最好的状态。

但这仍然不是“追上”。“追上”意味着在时间上、距离上,这两个普通人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博尔特的速度。

3. 借助工具或环境?

或许,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想:如果这两个普通人,可以利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比如,他们可以骑自行车?滑板?安装火箭背包?如果这样的话,那答案显而易见,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装备够先进,也能轻松“追上”博尔特。但我们一般理解的“追上”,是在同等条件下,使用最基本的方式,也就是跑步。

回到最纯粹的跑步:

如果我们把问题限定在“在跑道上,用最基本的跑步方式,去追上博尔特”,那么答案是:不可能。

原因非常简单,即使是两个人,他们各自的奔跑速度加起来,也不等于博尔特的速度。速度不是简单的相加。博尔特的9.58秒,是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数字。两个普通人的全速奔跑,可能需要12秒、13秒,甚至更慢。即使他们以接力的方式,第一个人跑一半,然后第二个跑另一半,总时间加起来,也只会是两个普通人奔跑时间的两倍,而不是博尔特的时间。

那么,两个人“合作”能做到的,最接近“追上”博尔特的是什么?

也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追上”:是指让博尔特感受到挑战,或者在他的比赛中,给观众带来一种“追逐”的视觉感受。

想象这样一种场景:

强大的陪跑团队: 这两个人,可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速度相对较快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在博尔特冲刺的时候,紧紧地跟在他身后,虽然差距依然巨大,但从视觉上看,给人一种“在努力追赶”的错觉。这就像是看一场精彩的追逐戏,尽管知道结局,但过程仍然令人紧张。
战略性的速度分配: 也许,其中一个人起步稍快,在前面带一下节奏,给博尔特一种“有人在前面”的感觉,然后另一个人在中间段发力,而博尔特只需要超越他们,最终以自己的速度完成比赛。这有点像一些赛跑项目中的“兔子”,但在这里,“兔子”的速度远低于终点线的选手。
心理战术? 即使是在短跑这样的个人项目,也可能存在一点心理层面的较量。如果这两个普通人,能以一种近乎疯狂的、不顾一切的速度奔跑,那种拼劲,也许能引起博尔特一丝的注意,或者让他感受到一丝“被追逐”的压力(当然,这种压力对于博尔特来说,可能微乎其微)。

结论:

从物理和生理的角度来看,两个普通人合作,仍然无法在短跑项目中追上博尔特。博尔特的速度是人类身体极限的象征,不是简单的叠加就能实现的。

但是,如果我们将“追上”的定义稍微放宽一些,比如从视觉效果、心理激励或者制造比赛观赏性的角度来看,那么两个普通人以某种方式“一起”努力去奔跑,是有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接近”或者“衬托”出博尔特的速度的。

这种“合作”,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参与,一种挑战极限的姿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速度上的匹敌。它更像是一场宏大的戏剧,博尔特是主角,而这两个普通人,是努力扮演着“追逐者”角色的配角,用他们的奔跑,烘托出主角的非凡。

总而言之,纯粹的跑步速度上,答案是“不可能”。但如果把问题想得更灵活一些,答案就多了一些想象空间,虽然仍然是“追不上”,但可以“看起来”在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道开脑洞的题,现实中却存在条件更绝对的真实案例——


肯尼亚东北部的瓦吉镇(Wajir)当地气候干燥,畜牧业是当地唯一的支柱。2013年秋季,当地村民养殖的山羊接二连三被猎豹偷袭,每天都有山羊丧命。损失惨重。其中哈桑一家就死了15只羊。

然而猎豹在肯尼亚是保护动物,不能使用诱饵或者直接猎杀。

于是当地人就想活捉猎豹。怎么活捉?用跑步。


猎豹是世界上最快的动物,最高速度能达到超过110公里/小时,博尔特的百米平均速度是37.578公里/小时。且猎豹的奔跑是在地形复杂的野外实现的,光看速度,人类一点追上的可能都没。

但猎豹弱点也很明显,这货爆发力强大,可最高速度奔跑只能维持不到300米,一般狩猎都是在1、200米内结束,即便最终猎物近在咫尺,超过一定距离也会放弃。因为它们高速奔跑产生巨大热量,又没有人类这样高效的散热系统、超荷运转的呼吸系统和循坏系统,冲一次要歇很久才能恢复,体力上的劣势也非常明显。

而体力,正是人类的强项。肯尼亚人,则是人类体能金字塔尖的那群人。


——所以这样一对比题目,是不是有点像。

一边是爆发力完爆博尔特、体能也超级短板的猎豹,一边是爆发力略差、但体能爆棚的肯尼亚人。


最终的抓捕也是4个村民的团体。他们选择在一天最热的时候开始行动,这时猎豹往往在树荫下休息。发现猎豹的踪迹后,4个村民就开始往猎豹的方向跑。

当然这种追逐不会是直线追逐,4人就这么慢慢跑,追着让猎豹不停下来。猎豹很快就体力不支速度越来越慢。

差不多6.4公里后,这两只平日里风风火火的大猫终于累成hello kitty,再也跑不动了,束手就擒。


村民们把两只猎豹五花大绑后交到了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Kenya Wildlife Service),对簿公堂索要赔偿。这场人豹赛跑以人类的完胜告终。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BBC当时也报道过。这样的抓捕实际上在非洲并不罕见,或者说人类以前都是通过类似的方式“跑赢”那些动物的,迄今还存在不少部落以这种方式狩猎。

至于为什么不开车去抓,当地除了镇上周围就是野外,很多杂草丛或者其它路面,并不适合开车去追。所以村民是开着车先发现猎豹,然后下车跑步抓捕。多人合力加上精疲力尽的猎豹危险性很低,就直接活捉了。



回到题目,两个普通人合作能追上博尔特吗?

如果如题干里说的“百米14秒,万米45分钟”,那这也不是一般人,一定是平日里有比较系统的跑步习惯,且跑的非常不错的人。尤其是万米45分钟,在普通人里绝对是10%以内的存在了。

而巅峰博尔特不用多说,百米9秒58、200米19秒19(之前回答过很多关于他的问题,后面的链接里都有放)。这里只说一点,尽管博尔特是个短跑选手,甚至成年后就几乎没跑过400米的比赛,但千万不要低估一个顶级职业选手的能力。他们的耐力再“弱”,也是相比长跑选手来说,跑赢“普通人”可能都不带出汗的……



同样练短距离的刘翔,也是退役后才因赞助商Nike的几次活动去跑5公里、10公里。15年上海马拉松他参加了十公里项目,之前他说自己这辈子跑过最长的也就6公里。结果说是准备了半个月(长跑准备半个月哪够),实际可能也就稍微跑跑步,然后十公里当天一路嘻嘻哈哈笑着50多分钟跑完了,完全没有任何的压力。



普通人十公里跑个50多分钟虽说不快,想一脸轻松怕也得练上一阵子。而刘翔博尔特这样的职业选手,稍稍认真点,怕就是“普通人”得使出吃奶的劲才能赶上了。


当然这一切都缺乏数据支持。并且不像 世界顶级中长跑运动员的100米大概可以跑多快? 还有参照数据——顶尖短跑选手往往十几岁定了主项后,就很少跑长距离。他们身体内的白肌(快缩肌)比例确实比较高,体型也完全为短距离冲刺去打造。但也千万别想当然的认为,博尔特们会像猎豹那样,跑出个几公里后就能量耗尽扑街了,普通人们则可以通过各种战术合作去追上。


肯尼亚人在长跑上的能力/优势,对猎豹爆发力强但耐力弱的特性完全是碾压态势的,即便想象中猎豹似乎要比人类的跑步能力强的多。而普通人面对博尔特,在爆发力和其它几乎所有身体素质都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情况下,体力也压根没什么优势。这种追逐很难说有任何实现的可能。

——除非是练过的“非普通人”,不然博尔特怕是不会答应……



一些有趣的运动科普:


知乎机构号:运动分子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