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宏观经济学中,如果我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多了一份储蓄,投资没多,如何让 S = I?

回答
在宏观经济学中,"S = I" (储蓄等于投资) 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恒等式,它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经济体(没有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中,总储蓄必须等于总投资。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储蓄和投资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你提到的“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多了一份储蓄,投资没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角度,它恰恰触及了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关键的概念区分:金融储蓄 (Financial Savings) 和 实体投资 (Real Investment),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储蓄投资恒等式连接起来的。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如何在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理解和实现“S=I”,即使你的个人行为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

1. 基本的宏观经济模型:收入、消费、储蓄和投资

我们从最基础的宏观经济恒等式开始。在一个封闭经济体中,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也等于总收入)可以被消费和投资所消耗:

Y = C + I

其中:
Y 是总产出 (国民生产总值, GDP)。
C 是总消费。
I 是总投资。

同时,一个经济体的总收入 (Y) 可以被消费 (C) 或储蓄 (S) 所分配:

Y = C + S

将这两个恒等式结合起来,我们得到:

C + I = C + S

简化后,我们就得到了核心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S = I

2. 理解“储蓄”(S)的宏观经济含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储蓄 (S) 通常是指国民储蓄 (National Savings)。国民储蓄是所有经济主体(家庭、企业、政府)未用于消费的收入的总和。

国民储蓄 (S) 的构成:

私人储蓄 (Spriv): 家庭和企业未用于消费和税收的收入。
家庭储蓄 (Sh): 家庭收入减去消费和税收。
企业留存收益 (Se): 企业利润减去股息支付和税收,用于再投资或保留。
政府储蓄 (Sgov): 政府收入(税收)减去政府支出(包括消费和转移支付)。如果政府收入大于支出,则为正储蓄(预算盈余);如果政府支出大于收入,则为负储蓄(预算赤字)。

所以,国民储蓄可以表示为:

S = Spriv + Sgov
或者
S = Sh + Se + Sgov

你把钱放在枕头底下:这是“金融储蓄”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非生产性”的金融储蓄。 它增加了你个人的金融资产(现金),但从宏观层面看,这些现金只是一个经济体内部价值的暂时储存,它本身并不直接转化为新的生产性资本。

3. 理解“投资”(I)的宏观经济含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 (I) 通常是指实体投资 (Real Investment)。这包括: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Gross Fixed Capital Formation): 企业购买新的厂房、设备、机器等资本品,以及家庭购买新住房。
存货变动 (Changes in Inventories): 企业生产但未售出的商品。

实体投资是增加未来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 它意味着将目前的资源(资金)投入到生产性资产中。

4. 如何让 S = I?(宏观视角)

回到你的问题:“如果我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多了一份储蓄,投资没多,如何让 S = I?”

关键在于理解宏观经济学是总量分析,你的个人行为(把钱放在枕头底下)是微观层面的行动,而“S=I”是宏观经济体层面的恒等式。

即便你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它仍然是你个人储蓄的一部分。要让宏观经济的S=I恒等式成立,需要的是整个经济体的储蓄与投资相等。

以下是如何在宏观经济学中实现 S = I 的几种方式和解释:

a) 金融中介的作用:银行和金融市场

这是最重要的连接机制。你把钱放在枕头底下,这意味着你没有通过金融系统进行储蓄。然而,如果大多数人是通过银行存款来储蓄,那么:

1. 你的钱(尽管放在枕头下)代表了你没有消费的部分,即你的储蓄。
2. 如果其他人把钱存入银行,银行就会有大量的资金可供放贷。
3. 企业(或家庭)需要资金来投资(购买设备、建厂房、买房)。它们会向银行贷款。
4. 银行将吸收的储蓄(存款)贷给需要投资的企业和家庭。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你的钱在枕头底下,但整体经济的储蓄流向了投资。你的“枕头储蓄”没有进入这个循环,但整个经济体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其他人的银行存款)实现 S=I。

b) 如果所有人都把钱放在枕头底下怎么办?

如果普遍现象是大家都不信任金融系统,纷纷把钱藏起来(这在某些时期或某些经济体中可能出现),那么:

金融机构将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放贷给企业进行投资。
投资活动将大大受限。
同时,因为大家都在储蓄(把钱藏起来),但这些钱没有转化为生产性投资,经济的 Y = C + I 和 Y = C + S 恒等式在总量的层面上仍然成立,但 I 非常低。

在这种情况下,S(储蓄,虽然是藏起来的)依然存在,但由于缺乏金融中介和投资渠道,I(投资)也会非常低。即便 I 很低,S 也会相应地被迫很低才能维持恒等式。 这意味着:

如果人们普遍藏钱,他们实际上也无法增加多少“实际的”储蓄(因为藏钱本身不是生产性活动)。 所谓的“多了一份储蓄”可能只是 номинал 上的财富增加,但购买力并未因此提升。
经济会停滞,因为没有投资就没有经济增长。

c) 政府和政策的影响:如何“驱动” S=I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影响 S 和 I 的各个组成部分来间接维持或调整 S=I 的平衡:

财政政策:
政府支出 (G): 如果政府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资”,这本身就是 I 的一部分。如果政府减税,可能刺激消费或私人储蓄。如果政府增税,可能减少私人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私人储蓄,或者增加政府储蓄(如果支出不变)。
政府储蓄 (Sgov): 政府盈余(TG > 0)会增加国民储蓄。政府赤字(TG < 0)会减少国民储蓄。一个主要的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在“消耗”国民储蓄,导致私人储蓄需要更高才能满足投资需求(或者投资下降)。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利率可以影响投资。较低的利率通常会刺激企业借款投资。
央行还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银行的准备金,间接影响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影响投资。

d) 跨期视角:储蓄是为了未来的投资或消费

从更长远来看,储蓄的本质是为了在未来消费或投资。你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可以看作是一种“不情愿的”储蓄,你暂时保留了购买力。然而,为了让经济增长,这部分购买力最终需要转化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或者更直接地,转化为对生产性资产的投资。

回到你个人行为的核心:

你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只是将你个人储蓄的一部分非金融化了。从宏观总量上看,如果其他经济主体通过金融系统储蓄了足够多的资金,银行就能将这些资金贷出去支持投资,这样宏观的 S=I 恒等式依然可以成立。

关键在于“谁”储蓄以及“如何”储蓄:

你个人: 把钱藏在枕头下,你的金融储蓄没有流入投资渠道。
整体经济: 为了维持 S=I,总的储蓄(包括银行存款、未分配利润等)必须等于总的投资(厂房、设备、住房等)。

如果你的藏钱行为是孤立的,那么宏观经济体整体的 S=I 恒等式仍然成立,只是你的储蓄没有“贡献”到投资上。

但如果这种藏钱行为是普遍的,那么:

1. 投资会非常低迷。
2. 如果宏观经济体要维持 S=I,那么储蓄 S 本身也会被迫非常低。 这意味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高,即使想多储蓄一点(藏起来),也无法存下太多。
3. 在这种普遍藏钱的场景下,经济会陷入衰退,因为缺乏投资导致生产能力无法扩张,也无法创造新的就业和收入。

总结:

“S = I”是一个描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的恒等式。你个人把钱放在枕头底下,是你个人储蓄的一种表现,而且是未经金融中介的储蓄。

宏观经济体的 S=I 恒等式成立,是基于整个经济体所有部门(家庭、企业、政府)的储蓄总和等于投资总和。
金融中介(银行、金融市场)是连接储蓄和投资的关键桥梁。 人们通过银行存款储蓄,银行再将这些资金贷给需要投资的企业。
你的藏钱行为本身不会破坏宏观经济的 S=I 恒等式,但它表明你的储蓄没有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投资。
如果藏钱是普遍现象,那么宏观经济的投资会非常低,而为了维持 S=I,储蓄本身也会受到限制,导致经济停滞。

因此,要让宏观经济的 S=I 运作良好,关键在于健康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将愿意储蓄的经济体的资源(即使只是暂时放在银行里)引导到愿意投资的经济主体那里,从而转化为实体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你个人的储蓄,如果通过金融系统进行,就能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对

@慧航 @Orz辉

@刘锐

的回答。

@Orz辉

的回答关注下一期,但问题在于当期。

@慧航

@刘锐

认为把钱放在枕头下会导致存货增加,所以储蓄依然等于投资。问题是,如果钱不是被放到枕头下,而是烧掉了,对市场上的其他人而言,他们是没有任何信息可以区分这个钱是被烧掉还是被藏到枕头下的,那是不是存货也会增加?这岂不是说烧钱会导致总需求不足了?

我觉得他们的问题是,没有区分货币和真实产品。我的观点是,S=I这个恒等式是定义在产品层面上的。

@慧航

的分析其实已经说出了这一点:在他的整个分析中,S=I这个恒等式不仅不依赖于银行,甚至也不依赖于货币。

在这个定义下,储蓄和投资背后反映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全社会总产出里所有未被消费掉的东西都是储蓄,当然也都是投资。所以这两者是必然相等的。

所以讨论的关键就是,你把钱藏到枕头下,会导致有更多的总产出未被消费吗?

@慧航

@刘锐

认为会,所以存货增加了。而我觉得不会。

我认为,把钱藏到枕头下,在短期内和把它烧掉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市场无法区分钱是被烧掉还是被藏起来了),都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物价会因此下降,但存货不会增加。因为货币是中性的。当然,储蓄也没有增加。因为并没有任何真实的产品被你保留到下一期了。你保留的只是通过交易获取未来总产出的权利。

什么情况下,存货会增加呢?如果没有货币,你生产个榔头或避孕套,再把它塞到枕头下,那我们都可以把它视作是存货增加。如果你选择把它们烧掉,那存货没有增加,不过你这是消费。当然,市场还是不知道你是把它烧掉还是藏到枕头下了,但市场不需要对此作出反应,所以无所谓。

而货币是不一样的。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我考研的伤心事,想哭。

2009年考研,我报了北大CCER。当时考CCER的同学很多都上CCER的论坛。有个同学在论坛上提了个问题: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把钱贷给企业,企业用钱投资,这样储蓄等于投资很好理解,但如果把钱放到枕头底下,怎么理解储蓄等于投资?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也没有明确的结论。

到了考试那天,我一看试卷,傻眼了:宏观4道大题,最后一道20分的题正是论坛上这个题目。

我当时答的是:把钱放在枕头底下,对应有产品没卖出去,这算存货投资。

我的一个CCER的同学吐槽说,霍德明老师题库用完了,又忙着上电视节目,没时间出题,就直接到论坛上抄了个题。他还和室友讨论了霍老师上电视的出场费是多少。

我那次专业课分很低,去查分,发现微观几乎满分,宏观很低,这道把钱放在枕头底下的题是0分。

我很想知道霍德明老师准备的答案是什么。

PS:曼昆《经济学原理》解释宏观恒等式时说持有货币没花出去也是投资,但没有讲机制。

补充:看了大家的答案,我现在觉得我2009年考CCER纯属是倒了大霉了。

user avatar

你这里的储蓄是计入上一期GDP的“收入”(类似于库存),但不计入下一期GDP了,因为GDP衡量的是新增市场活动。新增和市场是核算GDP的两大前提条件,你的“储蓄”没有流入市场,且不是新增,既然你所谓的储蓄根本不属于GDP,恒等式自然没有意义(不成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